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用燃油加热器燃烧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毛华永 李国祥 +2 位作者 王伟 胡云萍 潘世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6-1138,1132,共4页
对车用燃油加热器燃烧室进气孔径(流通面积)、孔的分布、孔的方向等几何参数和进排气压力对加热器燃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燃烧室进气孔的孔径、孔数、孔的分布及方向等均对燃烧性能影响很大;斜孔所产生的旋转进气,虽... 对车用燃油加热器燃烧室进气孔径(流通面积)、孔的分布、孔的方向等几何参数和进排气压力对加热器燃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燃烧室进气孔的孔径、孔数、孔的分布及方向等均对燃烧性能影响很大;斜孔所产生的旋转进气,虽具有强化燃气混合、消除死区和回流稳焰的作用,但回流过度会使燃烧室及排温过高;保证进排气系统流动阻力(压力)的一致性,有助于保证加热器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加热器 燃烧室 进气孔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冲程汽油机HC排放的产生及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毛华永 李国祥 +1 位作者 宋玉厚 王伟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壁面淬冷效应、缝隙效应、积炭和油膜吸附效应 ,以及结构和运行参数等因素对四冲程汽油机HC排放的影响 。
关键词 四冲程汽油机 HC排放 控制 烃排放 缝隙效应 碳氢化合物 积炭吸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加热器降低汽油机冷起动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毛华永 李国祥 +3 位作者 王伟 薛建波 晋世强 周永刚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5,共5页
通过液体燃油加热器对车用电喷汽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预热,进行了机动车低温冷起动过程的排放试验研究。台架试验证明:加热器可大幅度降低发动机低温冷起动阶段的排放。经燃油加热器预热后,按欧Ⅲ标准,前两个15工况循环下的累积排放量在... 通过液体燃油加热器对车用电喷汽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预热,进行了机动车低温冷起动过程的排放试验研究。台架试验证明:加热器可大幅度降低发动机低温冷起动阶段的排放。经燃油加热器预热后,按欧Ⅲ标准,前两个15工况循环下的累积排放量在不经催化转化器时,HC降低了31.4%,CO下降2.8%,NOx下降59.5%。燃油加热器自身的累积排放量HC为原机的3.1%,CO为4.6%,而NOx仅为原机的1.8%。试验中还对同时利用燃油加热器排温预热起燃催化转化器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冷起动 排放测量 燃油加热器 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小功率液体燃油加热器的研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毛华永 陆辰 +5 位作者 李国祥 王伟 张岳 潘世艳 巩厅房 晋世强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84,共4页
介绍了所研制的小功率车用液体燃油加热器的特点。为提高热效率,避免高温燃气在换热过程中易直接由排气口侧流道短路逃逸的现象,对杯筒形热交换体底面上的放射状径向散热片采取径向片顶非等直径结构,以径向片顶直径大小不同分组,使各组... 介绍了所研制的小功率车用液体燃油加热器的特点。为提高热效率,避免高温燃气在换热过程中易直接由排气口侧流道短路逃逸的现象,对杯筒形热交换体底面上的放射状径向散热片采取径向片顶非等直径结构,以径向片顶直径大小不同分组,使各组散热片以靠近排气口侧的数量密度最大,其密度由下而上逐渐减小,至排气口对面一侧为最小;同时,将杯筒形热交换体底面放射状径向散热片的轴向片顶所组成的平面,设计成排气口侧高,对面一侧低的楔形。而将燃烧器设计成有利于气体流动,不易产生积炭的锥盖形燃烧室,并配以切向进气孔强化油气混合,使其充分燃烧。对燃烧器内的气体流动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经验证,该加热器的设计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加热器 燃烧器 数值模拟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摩托车发动机排气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毛华永 雷丽 +3 位作者 由丽卿 王浩国 陈玉妍 戴宗圣 《小型内燃机》 1999年第3期1-8,共8页
在QM50QW型摩托车用二冲程发动机上,通过在化油器后加装进气旋流器、活塞裙部打排气回流孔、消声器中装催化转化器以及排气口和扫气通道引入空气等措施的采用,使发动机排气排放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另外,还对不同... 在QM50QW型摩托车用二冲程发动机上,通过在化油器后加装进气旋流器、活塞裙部打排气回流孔、消声器中装催化转化器以及排气口和扫气通道引入空气等措施的采用,使发动机排气排放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另外,还对不同怠速转速、不同怠速空气螺钉位置及不同气缸盖温度对排气排放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车 二冲程发动机 排气排放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线转子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被引量:25
6
作者 毛华永 李国祥 +1 位作者 徐秀兰 杨滨 《山东内燃机》 2002年第3期33-34,共2页
简述了摆线转子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特点及内转子齿数对流量。
关键词 摆线 转子泵 工作原理 齿轮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托车汽油机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因素及确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毛华永 张海庆 《山东内燃机》 2001年第3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摩托车 汽油机 点火提前角 影响因素 火花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式车用加热器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毛华永 郭彬 +1 位作者 郝胜兵 王伟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对独立式车用加热器用于车内取暖、挡风玻璃除霜、发动机低温冷起动预热,以及预热发动机的同时减轻摩擦副磨损、降低发动机油耗和排放等作了分析。
关键词 加热器 发动机 取暖 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YJP-Q30燃油加热器燃烧器温度场测试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毛华永 朱贺 +3 位作者 逄学艳 郭彬 郝胜兵 王伟 《内燃机》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了解车用燃油加热器燃烧器中温度场,设计了一种热电偶组可沿燃烧器轴向位移的温度测量方法。根据所测温度值,对燃烧器温度分布状况作了分析。
关键词 车用加热器 燃烧器 温度场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机油泵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华永 李国祥 +1 位作者 徐秀兰 杨滨 《内燃机》 2002年第6期15-17,共3页
对于渐开线外啮合齿轮泵,使齿轮传动的端面重迭系数略大于1,通过适当减少齿数和设置卸荷槽可消除困油现象,当流量与转速不变时,齿数与模数的二次方成反比,即稍许增大模数,便可减少若干齿数。理想的容积效率对应某一转速范围。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油泵 内燃机 困油现象 泵没流量 重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排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华永 李国祥 +2 位作者 胡云萍 刘海涛 王伟 《内燃机》 2005年第2期40-42,共3页
详细地阐述了机动车主要排放物的产生和危害,并对排放污染的防治及自我保护和良好环保行为作了介绍。
关键词 机动车 环境污染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车用液体燃油加热器热效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华永 王大鹏 +3 位作者 王大海 朱贺 逄学艳 郝胜兵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为提高车用液体燃油加热器的热效率,通过对加热器所用螺旋水腔式热交换器的尾端加装U形管式换热管,利用加热器自身高温尾气预热换热介质水和助燃空气,使加热器的热效率得以大幅提高.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加一组直径为19.4 mm的U形换热管,... 为提高车用液体燃油加热器的热效率,通过对加热器所用螺旋水腔式热交换器的尾端加装U形管式换热管,利用加热器自身高温尾气预热换热介质水和助燃空气,使加热器的热效率得以大幅提高.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加一组直径为19.4 mm的U形换热管,排气温度比原机下降16.6%,最大功率提高11.9%,热效率提高12.4%.而在加热器排气管安装尾气预热器,最大功率时热效率比原机提高10%左右.预热助燃空气对提高加热器的热效率有一定效果,但提高幅度不大.水流量为3 600 kg/h时热效率较高.另外,还做了热交换器肋片对比,有肋片比无肋片热效率可提高27.3%,当在肋片上钻若干小孔后,其热效率又可进一步提高9.4%,这说明在肋片上打孔可减小热阻的作用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率 热交换器 换热管 尾气预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托车催化转化器补气阀补气量影响因素的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华永 陆辰 +5 位作者 杨滨 肖福明 柏建亭 黄耀杰 陈革新 孙岩光 《小型内燃机》 2000年第2期8-14,共7页
本文就影响摩托车催化转化器补气阀补气量的进气管、补气管、补气阀的结构参数 ,以及补气孔的位置。
关键词 催化转化器 补气阀 补气量 摩托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谐振器在摩托车用二冲程汽油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华永 王桂芝 +1 位作者 杨滨 由丽卿 《小型内燃机》 1995年第3期31-37,共7页
本文简述了进气谐振器的作用、基本工作原理。
关键词 谐振器 摩托车 二冲程汽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气对催化剂降低摩托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毛华永 杨滨 +5 位作者 陆辰 肖福明 柏建亭 黄耀杰 陈革新 孙岩光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1999年第4期1-3,21,共4页
本文就二次补气对提高催化剂转化率的影响,在K90摩托车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试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的催化剂,其HC和CO转化率均随补气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补气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其转化率几乎保持不变。在补气量相同的情况下,转化率的高... 本文就二次补气对提高催化剂转化率的影响,在K90摩托车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试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的催化剂,其HC和CO转化率均随补气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补气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其转化率几乎保持不变。在补气量相同的情况下,转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催化剂自身的催化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补气 催化剂 尾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式燃烧器气体流动与燃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华永 潘世艳 +2 位作者 王大鹏 王大海 郝胜兵 《内燃机》 2009年第5期7-10,共4页
对一国产30kW车用喷射式加热器的燃烧器内气体流动与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由计算分析知,燃烧器导流体切向进气道所进空气射流可加强混合气的混合燃烧,并在导流体底部形成一绕中心轴线的涡流环,因该涡流环中心存在低压,从而可使部分下游... 对一国产30kW车用喷射式加热器的燃烧器内气体流动与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由计算分析知,燃烧器导流体切向进气道所进空气射流可加强混合气的混合燃烧,并在导流体底部形成一绕中心轴线的涡流环,因该涡流环中心存在低压,从而可使部分下游燃烧的高温气体在燃烧室尾部缩口的配合下向中上游回流,该回流在燃烧室中下游产生一个绕燃烧室中心轴线的回流环,该回流环既可使高温回流气体维持燃烧器的续燃温度,同时还可加速混合气的燃烧。但从燃烧室的温度场分布图看,其高温区有所偏后,这对燃烧室在不同空燃比下的续燃稳定性不利,且易造成排气温度过高,使热效率下降,因此燃烧室缩口须适当前调,以使回流区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加热器 燃烧器 气体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L-Ⅰ型摩托车空气滤清器试验台的微机控制
17
作者 毛华永 林勇 +2 位作者 赵永健 王浩国 戴宗圣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1997年第2期21-26,共6页
本文就MKL一I型摩托车空气滤清器试验台的基本原理及微机控制试验软件系统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试验台 空滤器 空气滤清器 标准大气状况 摩托车 滤清效率 额定流量 屏幕显示 微机控制 试验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泵性能的因素分析
18
作者 毛华永 王大鹏 +3 位作者 逄学艳 郭彬 郝胜兵 鲁国江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1年第2期14-20,共7页
分析了重迭系数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泵困油现象的影响;讨论了设置卸荷槽削弱困油现象的原则,及卸荷槽对油液流量和容积效率的贡献;提出了为保证较高的容积效率,对于粘度不高的油液,可在困油压力能够接受的情况下使节点两侧卸荷槽间距... 分析了重迭系数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泵困油现象的影响;讨论了设置卸荷槽削弱困油现象的原则,及卸荷槽对油液流量和容积效率的贡献;提出了为保证较高的容积效率,对于粘度不高的油液,可在困油压力能够接受的情况下使节点两侧卸荷槽间距略大一些;在对压力脉动要求不高的场合应尽量减少齿轮齿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泵 重迭系数 困油现象 卸荷槽 容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油器主量孔流量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华永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1999年第2期7-12,共6页
本文对影响主量孔流量系数的几何参数、试验方法及试验介质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化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混合式汽车燃油加热器燃烧室配风模拟计算及改进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桂华 靳忠伟 +3 位作者 李国祥 毛华永 王伟 薛建波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38,共4页
对蒸发混合式汽车燃油加热器燃烧室配风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研究。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利用FIRE软件,对一台5 kW加热器配风系统各层进气孔的直径、数量、位置、旋向等参数对燃烧室内部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发现:燃烧... 对蒸发混合式汽车燃油加热器燃烧室配风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研究。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利用FIRE软件,对一台5 kW加热器配风系统各层进气孔的直径、数量、位置、旋向等参数对燃烧室内部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发现:燃烧室内中心涡和周向涡并存,后者流速慢,是形成积碳的主要区域。提出了能够扩大中心涡、减小周向涡的改进方案,试验表明,改进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原加热器一级燃烧室缩口及周壁局部积碳较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汽车加热器 燃烧室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