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动态规划的热带草原气候灌区种植结构优化研究
1
作者 张昊 赵升伟 +3 位作者 钱俊 毛劲乔 张培培 龚轶青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1,共7页
为了降低热带草原气候区域可用水资源不确定性带来的灌区规划风险,合理进行灌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分配,从而充分发挥灌区经济效益,结合确定性动态规划及随机规划的优点,建立了基于随机动态规划的热带草原气候灌区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以塞... 为了降低热带草原气候区域可用水资源不确定性带来的灌区规划风险,合理进行灌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分配,从而充分发挥灌区经济效益,结合确定性动态规划及随机规划的优点,建立了基于随机动态规划的热带草原气候灌区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以塞内加尔卢加灌区为例,通过分析长系列1987-2016年灌区的灌溉可用水量,建立正态分布概率函数进行概率模拟,将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应用于卢加灌区并将试验结果与确定性动态规划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机动态规划模型能够充分考虑灌区灌溉可用水量的不确定性,对灌区种植结构进行合理优化,相较于确定性动态规划的种植结构结果,平均每年增加1.37亿CFA的经济效益;随机动态规划模型的种植结构规划结果能够有效应对干旱等极端气候条件带来的影响,在极端干旱时(如1987年)灌区经济效益较确定性动态规划增加5.33亿CFA,使灌区发挥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效益。研究成果有利于灌区制定合理的农田管理和种植决策,为灌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草原气候 灌区 种植结构优化 动态规划 随机动态规划 灌溉可用水量的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对重要水生生物的影响与调控 被引量:22
2
作者 毛劲乔 戴会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0-245,共6页
针对我国多个流域所面临的生物资源更替与衰退问题,阐明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重要水生生物的影响机理,总结流域水生态调控方法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主要聚焦长江等我国大型河流,评述... 针对我国多个流域所面临的生物资源更替与衰退问题,阐明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重要水生生物的影响机理,总结流域水生态调控方法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主要聚焦长江等我国大型河流,评述了重大水电工程影响下四大家鱼、中华鲟等重要水生生物的生存现状与变化趋势;通过揭示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对重要水生生物生境的多种胁迫效应,分析了重要水生生物自然繁殖的可调控性与实现途径;进而结合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控实践,系统论述了促进重要水生生物自然繁殖的水利工程优化调控关键技术及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水生生物 四大家鱼 中华鲟 生态效应 优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分区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判别标准 被引量:5
3
作者 毛劲乔 陈永灿 +1 位作者 刘昭伟 朱德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3-45,共3页
在深入探讨我国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大量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水体中叶绿素与营养盐的响应关系公式。通过太湖、滇池及部分水库数据的实际验证表明,该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国内该类水体富营养化进程。鉴于地理人文... 在深入探讨我国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大量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水体中叶绿素与营养盐的响应关系公式。通过太湖、滇池及部分水库数据的实际验证表明,该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国内该类水体富营养化进程。鉴于地理人文环境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显著影响,以水体富营养进程应把握当前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潜在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为指导思想,通过对EPA的Nutrient Criteria数据库分析,建议将水体所处不同区域划分为贫营养区、山区、滨海区、内陆平原、旱区5类,进而提出了基于地理分区的大陆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判别标准,对国内30个湖泊的验证表明,该标准简单、实用,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 叶绿素 营养盐 判别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调度影响下中华鲟产卵场的水动力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毛劲乔 李智 +1 位作者 戴会超 柯云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9-403,共5页
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于2010年成功蓄至175 m,开始逐渐进入正常运行期.在此背景下,分析近年来三峡-葛洲坝实际联合调度运行对坝下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时空特征的影响,对加深理解中华鲟产卵适应性对水利工程调控的动态响应有重要意义.针对... 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于2010年成功蓄至175 m,开始逐渐进入正常运行期.在此背景下,分析近年来三峡-葛洲坝实际联合调度运行对坝下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时空特征的影响,对加深理解中华鲟产卵适应性对水利工程调控的动态响应有重要意义.针对葛洲坝至宜昌江段的中华鲟产卵场建立了三维水动力模型,以出现2次鲟鱼产卵繁殖的2011年产卵日为代表性工况,开展了水利工程调度运行影响下的产卵场短期水动力特征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对鲟鱼自然繁殖起直接作用的河段底层流场较规则稳定,但在水流交汇处和地形突变处会出现局部紊乱变化;上、下产卵区的流速为0.8~1.4 m/s,在大江电厂与二江电厂下游均有流速较大的分布区,流速最大值出现在二江电厂泄水处下游;适宜中华鲟繁殖的流速范围出现在大江下游导流墙尾段至江心隔流堤前段1/3处与江心隔流堤尾端至下游约700 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产卵场 水库调度 水动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大家鱼产卵期水库滞冷效应对下游水温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毛劲乔 惠二青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1-696,共6页
基于三峡大坝上下游关键断面的水温、气象长序列观测资料,通过分析月平均值和5 a均值,阐明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三峡-葛洲坝两坝区间以及葛洲坝下游江段在四大家鱼产卵期的水温变化规律,并通过概化蓄水前后上下游断面水温差值影响因素,量... 基于三峡大坝上下游关键断面的水温、气象长序列观测资料,通过分析月平均值和5 a均值,阐明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三峡-葛洲坝两坝区间以及葛洲坝下游江段在四大家鱼产卵期的水温变化规律,并通过概化蓄水前后上下游断面水温差值影响因素,量化了蓄水前后关键断面水温差值及滞冷效应.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水文断面的水温在4和5月变化较大;而在四大家鱼产卵的5和6月,宜昌断面月平均水温分别降低1.40和0.49℃;由三峡水库蓄水引起的宜昌水文站3-6月水温下降幅度分别为1.26,1.71,0.79和0.08℃,存在滞冷效应,但此时段宜昌断面月平均水温仍处于四大家鱼产卵所需的最适水温范围.三峡水库蓄水对两坝区间及葛洲坝下游四大家鱼产卵江段的水温变化影响处于可控范围,为后续持续实施生态调度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 滞冷效应 水温 四大家鱼产卵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洞庭湖水位快速预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蒙蒙 戴凌全 +2 位作者 戴会超 毛劲乔 梁璐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4-961,共8页
为了实现三峡水库蓄水影响下的洞庭湖水位快速准确预测,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洞庭湖水位预测模型.该模型训练和测试阶段以2006—2009年三峡逐日出库流量、清江逐日流量及洞庭湖"四水"逐日入湖流量为输入变量,洞庭湖出口... 为了实现三峡水库蓄水影响下的洞庭湖水位快速准确预测,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洞庭湖水位预测模型.该模型训练和测试阶段以2006—2009年三峡逐日出库流量、清江逐日流量及洞庭湖"四水"逐日入湖流量为输入变量,洞庭湖出口城陵矶站及洞庭湖东、南、西湖区5个代表性水位站逐日水位为输出变量,分析得知训练集和测试集平均均方误差分别为6.130×10-4和1.477×10-3,决定系数为0.980 7.为了定量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不同湖区水位的影响,将三峡的入库流量代替出库流量作为输入变量,其他输入量不变,通过训练好的模型还原自然状态下的洞庭湖湖区水位变化过程,并与实测水位对比,结果表明:与长江距离较近且水力联系紧密的东洞庭湖北部城陵矶站及西洞庭湖北部南咀站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显著,而南洞庭湖受水库蓄水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支持向量回归 水位预测 三峡水库 蓄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调控方法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戴会超 毛劲乔 +1 位作者 张培培 戴凌全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8,66,共6页
本文提出了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调控的系统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影响下的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监测、模拟及调控方法及关键技术,包括流域水环境监测评估与水华预警系列技术,大型水库多维、多场耦合富营养化模拟系统... 本文提出了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调控的系统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影响下的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监测、模拟及调控方法及关键技术,包括流域水环境监测评估与水华预警系列技术,大型水库多维、多场耦合富营养化模拟系统,以及改善河道型水库支流库湾水温层化进而抑制水华暴发的调控方法等,以期为抑制河道型水库支流库湾水华暴发、改善水库水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型水库 富营养化 水华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四大家鱼繁殖需求的水库生态调控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戴会超 张培培 +1 位作者 董坤 毛劲乔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0-133,共4页
分析了长江水系四大家鱼资源繁殖的水文和水动力适宜条件需求,围绕上游控制性水库优化调控过程开展了针对性数学模型研究,提出一种有利于改善四大家鱼产卵环境的水库生态调度过程。所建模型初步量化了面向四大家鱼繁殖需求的动态调度过... 分析了长江水系四大家鱼资源繁殖的水文和水动力适宜条件需求,围绕上游控制性水库优化调控过程开展了针对性数学模型研究,提出一种有利于改善四大家鱼产卵环境的水库生态调度过程。所建模型初步量化了面向四大家鱼繁殖需求的动态调度过程,利用上游水库的调蓄功能,采用"先蓄后泄"的调度方式形成人工涨水过程,在不明显影响发电量的前提下,有利于达到刺激四大家鱼进行产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家鱼 水库生态调度 人造洪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水库水温情势变化对中华鲟产卵江段水温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惠二青 毛劲乔 戴会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48,共5页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中华鲟自然产卵期逐渐推迟的问题,对影响中华鲟繁殖关键要素水温的因素开展研究。基于三峡大坝及葛洲坝上下游典型断面的水温及气温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后10年(2003—2012年)的水温变化情势和影响葛洲坝...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中华鲟自然产卵期逐渐推迟的问题,对影响中华鲟繁殖关键要素水温的因素开展研究。基于三峡大坝及葛洲坝上下游典型断面的水温及气温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后10年(2003—2012年)的水温变化情势和影响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江段特定时段水温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在10月水温高于蓄水前,对下游中华鲟产卵江段水温产生直接影响;局地气温变化与水温情势变化密切相关,是引起中华鲟产卵江段水温上升的根本原因,对水温上升的贡献度约为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水温变化 滞温效应 局地气温 产卵江段 中华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岸边排污的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昭伟 陈永灿 +1 位作者 付健 毛劲乔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数值模拟是研究和解决三峡水库污水岸边排污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三峡水库岸边污水排放的特点,分析并阐述了排污口附近的水流和污染物分布特性及其所带来的数值困难.基于这些分析,讨论了深度平均二维模型和不同分层三维模型在模拟三峡... 数值模拟是研究和解决三峡水库污水岸边排污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三峡水库岸边污水排放的特点,分析并阐述了排污口附近的水流和污染物分布特性及其所带来的数值困难.基于这些分析,讨论了深度平均二维模型和不同分层三维模型在模拟三峡库区岸边排污问题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库区岸边侧向排污数值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力学 三峡水库 岸边排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大江泄流对中华鲟产卵场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煜 戴会超 +1 位作者 毛劲乔 彭秀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7-493,共7页
葛洲坝的修建阻隔了中华鲟上溯到上游产卵场的洄游通道,使其被迫在葛洲坝坝下4 km范围内形成新的产卵场,葛洲坝泄流对中华鲟产卵场的空间分布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探明葛洲坝小出库流量且仅开启大江电厂发电泄流状况下,大江电厂发电泄流... 葛洲坝的修建阻隔了中华鲟上溯到上游产卵场的洄游通道,使其被迫在葛洲坝坝下4 km范围内形成新的产卵场,葛洲坝泄流对中华鲟产卵场的空间分布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探明葛洲坝小出库流量且仅开启大江电厂发电泄流状况下,大江电厂发电泄流量的改变对坝下中华鲟产卵场产卵栖息适合度以及产卵场空间分布特性的影响,在构建中华鲟产卵场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及栖息地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葛洲坝大江不同发电泄流量及不同机组泄流量工况下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大江电厂单机泄流量增量小于200m^3/s时,可增加坝下中华鲟产卵栖息地适宜值,有利于中华鲟产卵繁殖;增加大江各机组的发电泄流量对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各机组流量增量小于200m^3/s时,中华鲟产卵场面积增大,产卵场位置自右岸向左岸扩展,中华鲟获得更为广阔的产卵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葛洲坝 空间分布特性 水生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型水库立面二维水温结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凌全 戴会超 +1 位作者 毛劲乔 蒋定国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9-865,共7页
针对河道型水库运行后库区水温结构的改变,及其对库区和下泄水温过程造成的影响,在充分考虑入库流量及水温、气温、太阳辐射、水库调度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河道型水库立面二维水温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主要参数进行了率定.以典型的... 针对河道型水库运行后库区水温结构的改变,及其对库区和下泄水温过程造成的影响,在充分考虑入库流量及水温、气温、太阳辐射、水库调度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河道型水库立面二维水温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主要参数进行了率定.以典型的河道型水库——三峡水库为例,预测了水库在平水年和特枯年份下库区立面二维及下泄水流水温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水温在春、夏季纵向上差异显著,传统的垂向一维模型难以准确反映库区水温纵向分布特征;不同典型年春季在部分区域水温易出现弱分层现象,平水年垂向最大温差约为8.1℃,而特枯年份最大温差可达8.8℃,但持续时间短,难以形成稳定的分层结构;不同典型年春季温差较大的区域基本上出现在100.0 m以下水体,而春季三峡水库主要经由机组过流,电站取水口中心高程为130.0 m,可以认为在三峡水库对下泄水流水温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型水库 三峡水库 立面二维 水温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演变过程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铁刚 戴会超 +1 位作者 王玲玲 毛劲乔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58,共5页
根据河道型水库的特点,以三峡水库为例,对水库2002—2005年间的总磷浓度、总氮浓度、藻类细胞密度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合库区内营养盐排放,对比了蓄水前后氮磷比变化情况.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河道型水库蓄水前后产生了由&qu... 根据河道型水库的特点,以三峡水库为例,对水库2002—2005年间的总磷浓度、总氮浓度、藻类细胞密度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合库区内营养盐排放,对比了蓄水前后氮磷比变化情况.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河道型水库蓄水前后产生了由"河流型硅藻类到湖泊型蓝、绿藻类"的演变趋势,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河道型水库蓄水使水库总磷沉降作用加速;抑制库区磷排放和利用支流上游的水工建筑物或动力工程增加水动力是控制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型水库 富营养化 藻华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位对五河来水的时空响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培培 左天林 +1 位作者 戴会超 毛劲乔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2,共4页
鄱阳湖水位受到长江干流和湖泊流域五河来水(五河分别为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的共同影响,其中五河径流为鄱阳湖的主要来流。为探究五河来水变化对鄱阳湖水位的时空影响,结合数据驱动模拟与敏感性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鄱阳湖水... 鄱阳湖水位受到长江干流和湖泊流域五河来水(五河分别为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的共同影响,其中五河径流为鄱阳湖的主要来流。为探究五河来水变化对鄱阳湖水位的时空影响,结合数据驱动模拟与敏感性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鄱阳湖水位与五河来水的响应关系。首先,结合PSO-GA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技术建立了湖泊水位预测模型,模拟分析鄱阳湖水位与五河来水的时间响应关系;然后,基于此模型采用连续预测方法研究了鄱阳湖水位对五河来水响应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位对五河来水变化响应较强的时期在5~7月,尤以5月响应程度为甚;空间分布上,鄱阳湖湖区中部对五河来水变化的响应程度最高,以2010年5月为例,当五河来流增加40%时,都昌站水位一周内平均可抬高1.16 m,北部星子站、湖口站分别平均抬高1.15、1.03 m,南部棠荫站、康山站平均抬高0.97 m。结果明确了鄱阳湖水位对五河来水的时空响应特征,可为鄱阳湖水资源管理及流域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位预测 五河来水 时空特征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变化影响下金沙江下游典型鱼类繁殖期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康 肖洋 +3 位作者 毛劲乔 龚轶青 张培培 王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分析金沙江向家坝建成前后坝下江段水温变化对典型鱼类繁殖期的影响,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金沙江下游年际水温变化趋势与近年水温变幅,进而将14种典型鱼类历史产卵期适宜水温范围投影至现阶段水温历时变化曲线,得出各典型鱼类的繁... 为分析金沙江向家坝建成前后坝下江段水温变化对典型鱼类繁殖期的影响,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金沙江下游年际水温变化趋势与近年水温变幅,进而将14种典型鱼类历史产卵期适宜水温范围投影至现阶段水温历时变化曲线,得出各典型鱼类的繁殖期变化情况,并通过提出时间重叠度指标定量评价了水温变化对鱼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建坝前金沙江下游水体升温期为2—6月,水温年内变化范围为11.8~23.2℃;建坝后则推迟至4—7月,水温年内变化范围为14.0~23.1℃,水温变幅趋于减小;在建坝后的水温条件下,金沙江下游典型鱼类主要繁殖时段可能由3月上旬—7月下旬后移至3月下旬—8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鱼类繁殖期 时间重叠度 金沙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参数同步优化的河湖水位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腾飞 施勇 +6 位作者 毛劲乔 栾震宇 陈炼钢 陈黎明 金秋 徐祎凡 戴会超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1-466,481,共7页
为解决河湖水位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输入变量选择问题,提出了基于进化算法的模型结构-参数同步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应对复杂河湖交汇水系输入变量搜索空间的高维特性,减小源自模型结构及参数不确定性的模型误差.将提出方法应用于洞庭湖... 为解决河湖水位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输入变量选择问题,提出了基于进化算法的模型结构-参数同步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应对复杂河湖交汇水系输入变量搜索空间的高维特性,减小源自模型结构及参数不确定性的模型误差.将提出方法应用于洞庭湖城陵矶站和荆江陈二口站水位建模,结果显示:提出方法可准确反映不同影响因素对水位预测的作用大小,城陵矶水位预测最主要的外部变量为长江来水和湘江来水,陈二口水位预测则为枝城站和马家店水位;该方法可充分发掘SVR潜力,2个站点的水位模型均取得了理想精度(R^(2)>0.998);提出方法采用的n折交叉验证方式可有效避免模型过拟合问题.综上,提出的SVR模型结构-参数同步优化方法适用于河流湖泊,特别是复杂河湖交汇水系的水位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输入变量选择 模型结构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型水库干支流交汇段水力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建宇 毛劲乔 +4 位作者 龚轶青 蔡海滨 曹青 戴会超 闫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6-781,828,共7页
以典型河道型水库库区主流与支流交汇段几何尺寸与来流条件为参照,建立了三维概化数学模型并开展多情景数值分析,以揭示不同交汇角对干支流交汇段关键水力特性变化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交汇角α分别为30°,60°,90°,120°... 以典型河道型水库库区主流与支流交汇段几何尺寸与来流条件为参照,建立了三维概化数学模型并开展多情景数值分析,以揭示不同交汇角对干支流交汇段关键水力特性变化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交汇角α分别为30°,60°,90°,120°,150°的5种工况,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交汇角条件下均存在紊动能高值集中区域,且紊动能与交汇角大小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交汇角增大,紊动能峰值区域的面积及峰值大小显著增大;不同交汇角条件下床面切应力最大值均由交汇口向支流上游沿程递减,而当α<90°时断面流速变异系数沿程先增大后减小,当α≥90°时断面流速变异系数沿程减小;另外,当α<90°时,床面切应力和断面流速变异系数与交汇角大小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当α≥90°时,这2个特性指标随着交汇角增大而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型水库 干支流交汇 交汇角 紊动能 床面切应力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淮河水质改善现场调水试验 被引量:13
18
作者 许兴武 沃玉报 +4 位作者 胡阳 肖洋 毛劲乔 吴先明 曹栋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2-496,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水闸调度方案对秦淮河水质改善的效果,进行了洪水期、丰水期调度、枯水期调度和降雨初期雨水污染调度等典型时段调水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控闸泵可对秦淮河水质产生积极效果,上游来水、引水的质量和调度时段对于调度... 为了探究不同水闸调度方案对秦淮河水质改善的效果,进行了洪水期、丰水期调度、枯水期调度和降雨初期雨水污染调度等典型时段调水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控闸泵可对秦淮河水质产生积极效果,上游来水、引水的质量和调度时段对于调度效果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淮河 水质监测 综合污染指数 调水试验 水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调水方案对太湖五里湖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宓辰羲 毛劲乔 +1 位作者 戴会超 戴凌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6,共4页
调水方法是改善封闭式浅水湖泊水动力条件的重要手段。以太湖流域典型封闭式浅水湖泊五里湖为实例,通过建立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以分析引排水方式、出入流量、风场、底质条件等对湖区水动力特征的潜在影响,为优化调水方案提供技术依据... 调水方法是改善封闭式浅水湖泊水动力条件的重要手段。以太湖流域典型封闭式浅水湖泊五里湖为实例,通过建立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以分析引排水方式、出入流量、风场、底质条件等对湖区水动力特征的潜在影响,为优化调水方案提供技术依据。数值研究表明,引排水方式对湖区空间流态分布起主要作用,在限定引水量的条件下,由南部和东部两处节制闸同时排水有利于改善水动力条件的空间分布,避免出现局部死水区。此外,在湖区水体交换率方面,引排水出入流量起着关键作用,但风场和湖底条件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实施调水管理时候应予以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工程 太湖 五里湖 水动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随机排序SCE算法的多目标生态调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堃 毛劲乔 +1 位作者 田明明 戴会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3-61,共9页
针对水库优化调度问题的多维性、非线性和强约束性特点,提出了耦合SCE算法与随机排序法的SCE-SR算法。在进行个体比较时综合考虑目标函数值和约束违反量,以实现群体优劣排序。同时,在迭代进化过程中加入精英保留机制,保证优化结果为可... 针对水库优化调度问题的多维性、非线性和强约束性特点,提出了耦合SCE算法与随机排序法的SCE-SR算法。在进行个体比较时综合考虑目标函数值和约束违反量,以实现群体优劣排序。同时,在迭代进化过程中加入精英保留机制,保证优化结果为可行解。将SCE-SR算法应用于三峡水库的优化调度研究,以发电量最大为经济目标及生态保障率最大为优化目标,基于水文学法量化下游河道生态流量适宜区间,并与遗传算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CE-SR算法相较于遗传算法计算结果更优,枯水年SCE-SR算法所得年发电量比遗传算法增加0.48%,生态保证率增加2.78%。SCE-SR算法在优化过程中简单易行,需要调整的参数少,有机结合确定性方法和随机性方法,能快速定位可行域,兼具全局收敛性与鲁棒性,避免了遗传算法易"早熟"的缺点,所得优化调度方案在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小的同时能保证生态流量需求,为多约束的水库优化调度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优化调度 SCE-SR算法 随机排序法 生态保障率 生态流量 三峡水库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