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战时期甘南藏区畜牧业开发刍议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毛光远
-
机构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文化系
-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27-34,共8页
-
文摘
抗战时期,甘南藏区畜牧业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浪潮的推动下,进行了畜种改良、畜疫防治、畜产品加工等开发活动。这些举措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使原始畜牧生产逐渐步入了近代化历程。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甘南藏区
畜牧业
开发
-
Keywords
Anti - Japanese War
Gannan Tibetan areas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清末至抗战时期甘南藏区集镇商贸变迁考述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毛光远
-
机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78,共1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近代中国藏区社会经济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09XJC70002)阶段性成果
甘肃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甘青藏区社会经济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0912B-0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甘南藏区的集镇商贸发展经历了清末民初外国洋行垄断性贸易,抗战前国内商帮对商贸推动和抗战时期政府主导下贸易勃兴三个主要阶段。在这些发展历程之中,集镇商贸呈现出了诸多新的变化,如商会组织产生与发展、商贸重心的扩散及小型集镇兴起、国家加强对商贸控制等。在国家、商会组织等的推动下,清末至抗战时期甘南藏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商品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发展。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甘南藏区
集镇商贸
变迁
-
Keywords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Gannan Tibetan areas
market and business
change
-
分类号
F7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297.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抗战时期甘南藏区医疗卫生建设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毛光远
-
机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4-100,120,共8页
-
基金
2009年度甘肃省教育厅社科规划一般项目"近现代甘青藏区社会经济变迁研究"(项目号:0912B-02)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近代中国藏区社会经济变迁研究"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近代以来,由于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甘南藏区各类疫病横行,人畜死亡率很高,这严重影响着藏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这种严峻的形势,抗战时期随着开发西北计划的付诸实施,国民党中央政府和甘肃省地方政府特别重视藏区的医疗卫生事宜,通过设立医院、派员巡回施诊、培养地方人才和宣传教育等形式,推行医疗卫生工作。这些举措逐渐改变着藏区民众传统的卫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藏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减轻了流行疫病对人畜的威胁。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甘南藏区
医疗卫生
建设
-
Keywords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Gannan Tibetan areas
medical care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抗战时期青海蒙藏牧区畜疫防治述论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毛光远
-
机构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84,共5页
-
文摘
民国时期,青海蒙藏牧区畜疫跌起,畜牧业生产遭到惨重破坏。抗战时期,西北开发达到高潮,畜牧业作为青海在内西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尤为受到国民政府的重视,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投资。为了防治青海牧区流行畜疫,保护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国民党中央政府和青海地方政府设立防疫机构,制造血清、疫苗和培养兽医人才等。这些举措使青海畜疫防治步入了近代化历程,增强了抗战时期国家经济实力,但由于战时诸多不利因素致使畜疫防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青海蒙藏牧区
畜疫防治
-
Keywords
Anti-Janpanese war
Qinghai and Menggu's Tibetan pasturing areas
epidemic preventing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民国时期边政的窘境:西北种畜场与夏河藏区社会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毛光远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上半年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14YB08)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时期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其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
+3 种基金
批准号:13&ZD083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千年来西北地区农业
农民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批准号:13JJD770020
-
文摘
抗战前,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浪潮中,鉴于畜牧业在西北及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为了改良落后生产方式及提高经济效率,全国经济委员会于甘肃省夏河藏区设立西北畜牧改良场,作为改良西北畜牧实验基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无暇顾及西北种畜场,将其拨交甘肃省地方接管后,办公经费缩减,再加上管理不善,与地方社会纠结迭生,业务开展困难。经人事调整及各种努力,经营状况好转,与地方合作逐渐增多。在西北种畜场的推动下,畜牧兽医机构进驻夏河藏区,从事兽疫调查、人畜疫病防治及畜牧试验等工作,推动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关键词
西北种畜场
畜牧改良
夏河藏区
冲突与协作
-
Keywords
Northwest Breeding Stock Pasture
Livestock Improvement
Xia He Tibetan
Conflict and Collaboration
-
分类号
C958.121.4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抗战时期新疆畜牧改良与生产方式变迁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毛光远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
出处
《古今农业》
2015年第3期83-95,共13页
-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上半年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14YB08)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千年来西北地区农业,农民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3JJD770020)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时期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其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3&ZD08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抗战初期,国民党新疆督办兼省主席盛世才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制定了“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所谓“六大政策”,新疆社会出现了近世以来的新气象。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和巩固大后方的语境下,新疆在前苏联、中共党人及民主进步人士的协助下制订了社会经济全面建设计划,并付诸于推行,作为全疆支柱性产业的畜牧业亦迎来了有史以来变革的新时期。新疆通过从苏联引进种畜、进口药物器械、聘请专家和培养畜牧兽医人才等活动,在全疆范围内推广畜种改良、搭棚储草和牲畜保健等畜牧改良活动。这些举措使处于原始经营状态新疆畜牧业步入了现代化历程,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畜牧业生产恢复及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新疆畜牧改良活动局限性亦在所难免。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新疆畜牧业
畜种改良
畜牧贷款
牲畜保健
-
Keywords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 Xinjiang livestock, Livestock Improvement, Livestock Loan, Animal Health Care, Changes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S81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西北近代牧业经济研究述评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毛光远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专家和学者对西北近代牧业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民族牧业社会经济、晚清西北国营牧业的兴衰和民国时期西北地方政府对畜牧业开发3个方面。文章将对这3个方面的研究状况加以论述并对其历史发展现状加以探讨。
-
关键词
西北
近代
牧业经济
畜牧业
-
分类号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军马补充及其困境因应
- 8
-
-
作者
毛光远
-
机构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1,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马政研究”(23BZS14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全面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通过组建马政机构、制订军马补充规定、派员赴华北采购及委托西北诸省代购等方式,补充中央各军事机关及地方驻军马匹,以充实国防军备力量。由于清末民初以来,中国产马业凋敝,再加上因日本蚕蚀华北,蒙古产马主要区域相继陷落,以及购马经费支绌等原因,国民政府军马补充困难重重。国民政府通过改善军马饲养及推进马政建设等举措,以期解决军马补充面临的困境。然而,时值马政按计划推进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军马补充愈加困难。
-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军马补充
张家口
西北地区
困境
-
Keywords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charger supplement
Zhangjiakou
Northwest China
dilemma
-
分类号
K2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民国时期西北畜牧业生产中诸问题考察
- 9
-
-
作者
毛光远
-
机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
出处
《古今农业》
2021年第1期37-52,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时期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其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3&ZD083)阶段性成果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千年来西北地区农业、农民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3JJD770020)阶段性成果
+2 种基金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抗战大后方文献资料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6AZD037)
2017年兰州市委重大委托项目“《兰州通史》(中华民国卷)”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战时期西北国际通道资料整理及研究”(项目编号:19ZDA21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历史时期,西北各少数民族就以畜牧业为生,畜牧业经济是西北地区传统支柱型产业。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畜牧业经营仍在传统粗放的道路上徘徊,在其生产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若干瓶颈因素,主要表现为畜种退化严重、兽疫猖獗、畜牧抗灾能力低下、游牧社会动荡等诸方面。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改善,更甚者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对外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
-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畜种退化
兽疫横行
社会动荡
草山纠纷
-
Keywords
Northwest
Breeds degradation
Animal disease
Social unrest
Pasture disput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