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锦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经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毛俐婵 周锦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临床经验 治疗 整体疗效 名中医 衷中参西 国家级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毛俐婵 方一卿 +3 位作者 程晓霞 王旭翔 崔杏成 朱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近5年诊断明确并行肾活检的27例患者,根据免疫荧光及电镜分为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和少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均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近5年诊断明确并行肾活检的27例患者,根据免疫荧光及电镜分为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和少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均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预后。结果: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14例,少免疫复合物沉积组1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ANCA类型、起病至肾活检时间,发热、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及肾外器官受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血尿、高血压及血肌酐方面亦无明显差异,但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尿蛋白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可能更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理类型方面,两组均为新月体性肾炎,但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可合并IgA肾病和膜性肾病。结论:肾脏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提示更多的尿蛋白,可能更差的疗效及预后,病理类型上在新月体性肾炎基础上合并IgA肾病和膜性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免疫复合物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乙肝病毒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HBsAg阳性、HBV-DNA复制的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 被引量:7
3
作者 方一卿 吴平 +3 位作者 鲁盈 毛俐婵 胡云琴 汤绚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9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抗乙肝病毒联合免疫抑制剂方案治疗HBsAg阳性、HBV-DNA复制的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经肾活检确诊并住院治疗和随访的20例HBV-MN成人患者,分成乙肝活动组(10例)和无乙肝活动组(10例),血清H... 目的:探讨抗乙肝病毒联合免疫抑制剂方案治疗HBsAg阳性、HBV-DNA复制的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经肾活检确诊并住院治疗和随访的20例HBV-MN成人患者,分成乙肝活动组(10例)和无乙肝活动组(10例),血清HBsAg阳性、HBV-DNA>1000拷贝/ml的HBV-MN患者称乙肝活动组,接受抗乙肝病毒联合免疫抑制剂加ACEI和/或ARB治疗;血清HBsAg阴性、HBV-DNA<1000拷贝/ml的HBV-MN患者称无乙肝活动组,仅接受免疫抑制剂加ACEI/ARB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缓解率、副反应发生率的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乙肝活动组伴有高血压3例(30%),无乙肝活动组伴有高血压6例(60%),两组患者均有浮肿和血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白蛋白(Alb)、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病例光镜和电镜下表现均无差异;肾组织免疫荧光显示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均在3种及以上,两组间C1q和纤维蛋白原沉积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乙肝活动组完全缓解率60%,总缓解率100%,平均缓解时间13.7个月;无乙肝活动组完全缓解率70%,总缓解率90%,平均缓解时间13.2个月。(4)治疗副反应:乙肝活动组1例出现血HBV-DNA升高,1例出现肝酶升高;无乙肝活动组2例出现肝酶升高,减药物剂量后肝酶恢复正常,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HBV-MN患者的肾脏损害程度并不取决于血中乙肝病毒的活跃程度;HBV-MN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若血中乙肝病毒复制者,在严密监测情况下,抗乙肝病毒联合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是一种对疾病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脏组织 HBsAg HBCAG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例伴有肾组织乙肝病毒抗原沉积的肾炎患者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方一卿 毛俐婵 +4 位作者 涂晓 程晓霞 胡云琴 鲁盈 谢欣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9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与肾组织HBV抗原沉积、肾病理之间的关系,了解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成人肾组织中检测到HBsAg和/或HBcAg沉积的肾炎患者68例(以下称沉积阳性组)。随机抽取同期肾穿合... 目的:探讨血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与肾组织HBV抗原沉积、肾病理之间的关系,了解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成人肾组织中检测到HBsAg和/或HBcAg沉积的肾炎患者68例(以下称沉积阳性组)。随机抽取同期肾穿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但肾组织中不伴HBsAg和/或HBcAg沉积的肾炎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以下称沉积阴性组)。两组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活检组织冰冻切片中HBsAg和HBcA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结果:(1)两组患者在血压、血尿和蛋白尿程度以及肾功能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2)沉积阳性组肾病理以IgA肾病(IgAN,占51.5%)和不典型膜性肾病(MN,占38.2%)为主;沉积阴性组则以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占50%)为主;(3)68例患者中13例血清HBV标志物阴性或仅有HBsAb阳性,血HBV-DNA病毒载量<103拷贝/ml的患者肾组织中检测到HBsAg和/或HBcAg沉积,且免疫荧光显示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均在3种以上,满堂亮者7例(53.8%);光镜显示不典型MN9例(69.2%),IgAN3例,MPGN1例。结论:对于成年人依据临床难作出HBV-GN诊断。成人HBV-GN病理表现具有多样性,以IgAN和不典型MN为主,其次为MPGN和MsPGN,FSGS少见;肾组织HBV抗原沉积现象可以出现在血清HBV标志物阴性或仅HBsAb阳性的患者,提示应重视肾组织HBV抗原检测,尽可能降低HBV-GN的漏诊率,尤其是血清HBV标志物阴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脏组织 HgsAg HB3c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毛孢菌菌粉含药血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纤维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程晓霞 杨汝春 +3 位作者 毛俐婵 王军 鲁盈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研究多毛孢菌菌粉不同提取物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纤维生长因子 (F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猪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LLCPK) ,用庆大霉素刺激 ,同时加多毛孢菌的不同提取物干预。MTT法检测LLCPK细胞增殖 ;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 目的 :研究多毛孢菌菌粉不同提取物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纤维生长因子 (F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猪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LLCPK) ,用庆大霉素刺激 ,同时加多毛孢菌的不同提取物干预。MTT法检测LLCPK细胞增殖 ;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纤维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研究发现多毛孢菌水提物及醇提物均可显著增高LLCPK细胞OD值 ;庆大霉素刺激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 ,而经多毛孢菌菌粉水提物和醇提物干预后 ,纤维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多毛孢菌菌粉可以促进LLCPK细胞增殖和拮抗庆大霉素对细胞的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毛孢菌 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增殖 纤维生长因子 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合并乙肝病毒相关膜性肾病1例
6
作者 方一卿 毛俐婵 +5 位作者 程晓霞 朱斌 崔杏成 汤洵丽 胡云琴 鲁盈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5期470-470,共1页
病例 患者,男,38岁,8年前确诊糖尿病2型(T2DM),口服降糖药治疗,很少监测血糖.3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查24 h尿蛋白量3.5 g,血Alb 27.7 g/L,Scr 80 μmol/L,诊断糖尿病肾病(DN)4期,诺和灵30R降糖,血糖一直控制欠佳,多次查尿蛋白(+... 病例 患者,男,38岁,8年前确诊糖尿病2型(T2DM),口服降糖药治疗,很少监测血糖.3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查24 h尿蛋白量3.5 g,血Alb 27.7 g/L,Scr 80 μmol/L,诊断糖尿病肾病(DN)4期,诺和灵30R降糖,血糖一直控制欠佳,多次查尿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膜性肾病 乙肝病毒 口服降糖药 诺和灵30R 尿蛋白量 糖尿病2型 双下肢浮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评估显微镜下多血管炎预后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林宜 李颖 +9 位作者 朱斌 毛俐婵 包自阳 李先法 孙玥 王文荣 钟永忠 朱晓玲 俞东容 陈洪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6月23日~2017年1月20日共149例MP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实验室...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6月23日~2017年1月20日共149例MP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病理资料等,并按照hs-CRP的中位数分组,以中位数7.05为界点,大于中位数者为高hs-CRP组,小于等于中位数者为低hs-CR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结果:高hs-CRP组患者基线新月体型MPA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低hs-CRP组,硬化型比例低于低hs-CRP组,高hs-CRP组患者到达终点事件(全因死亡,肾替代治疗)显著高于低hs-CRP组,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hs-CRP水平及肾间质炎细胞浸润是MPA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MPA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提示血清hs-CRP可作为MPA患者评估病情及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超敏C反应蛋白 肾病理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美娟 朱斌 +9 位作者 朱彩凤 裘怡 袁博寒 孙玥 刘玲 李先法 毛俐婵 李秋芬 程晓霞 陈洪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分析,以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尽早针对性地干预防治危险因素,利于改善预后、肾功能的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 目的:探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分析,以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尽早针对性地干预防治危险因素,利于改善预后、肾功能的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共1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61例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75例患者非急性肾损伤患者,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病理资料等,分析各项指标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结果:(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各种病理类型均可发生急性肾损伤,其中尤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为多见,占全体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91. 6%。(2)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大量蛋白尿、血白蛋白水平下降、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诱发该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3)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β=0. 368,OR=1. 444,P <0. 05),血尿酸升高(β=0. 013,OR=1. 013,P <0. 05),感染(β=2. 091,OR=8. 092,P <0. 05)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感染、大量蛋白尿、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高血压性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王文荣 李秋芬 毛俐婵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7期974-976,共3页
目的分析恶性高血压(MHT)性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9年9月经肾活检确诊的MHT患者21例,分为肾炎组(GN组,7例)和原发性高血压组(HT组,1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肾功能不全和蛋白尿.两组患者发... 目的分析恶性高血压(MHT)性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9年9月经肾活检确诊的MHT患者21例,分为肾炎组(GN组,7例)和原发性高血压组(HT组,1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肾功能不全和蛋白尿.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血压、尿蛋白水平、血尿、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T组肥胖、糖尿病比例高于GN组.GN组血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HT组.两组患者肾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荧光和电镜结果存在差异.GN组患者肾小球、小管间质及血管病变程度一致,动脉病变以慢性病变为主.HT组肾小球病变轻,肾小球硬化比例明显低于GN组,小动脉可见急性、慢性病变并存.HT组2例患者就诊后1年尿检转阴,血肌酐仍上升,行肾活检仍可见小动脉急性病变,其中1例6年后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结论恶性高血压性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肾组织病理特点、免疫荧光、电镜改变及预后与病因有关,肾活检是明确病因的有效手段.经过积极降压治疗部分患者可好转,部分患者动脉病变仍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高血压 血管性微血管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