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周癌结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迎新 毛伟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912-915,共4页
纳入2015年1月—2021年11月在青岛市立医院东院区普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胃癌的761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胃周癌结节(TD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761例患者中122例存在胃周TDs,阳性率为16.... 纳入2015年1月—2021年11月在青岛市立医院东院区普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胃癌的761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胃周癌结节(TD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761例患者中122例存在胃周TDs,阳性率为16.03%。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浸润深度、N分期、远处转移、pTNM分期、脉管浸润、神经浸润、术中腹水状态与TDs阳性相关(均P<0.001);与性别、年龄、术前CA19-9、Lauren分型、肿瘤位置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升高、神经浸润、高N分期和远处转移是胃周TD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远处转移(P=0.049)是多发胃周TDs的独立危险因素。将每个胃周TDs计入转移淋巴结,按转移淋巴结数量与癌结节阴性组1∶1匹配后,两组在腹水状态、神经浸润、远处转移及pTNM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表明,胃周TDs与胃癌术前CEA升高、神经浸润、高N分期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胃周TDs不同于淋巴结转移,比同等数量的转移淋巴结有着更高侵袭性,更接近于局限性腹膜转移(P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结节 淋巴结 肿瘤转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患者血浆脂肪酸组分变化及其对临床分期的预测效能
2
作者 吴生为 丁潇东 毛伟征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36-40,共5页
目的 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胃腺癌患者的血浆脂肪酸占比,探讨差异脂肪酸对胃腺癌临床分期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行开放或微创胃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腺癌患者40例,根据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分为... 目的 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胃腺癌患者的血浆脂肪酸占比,探讨差异脂肪酸对胃腺癌临床分期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行开放或微创胃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腺癌患者40例,根据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分为早期组(Ⅰ、Ⅱ期)21例、中晚期组(Ⅲ、Ⅳ期)19例。两组术前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浆脂肪酸占比,绘制两组间比较有差异的血浆脂肪酸预测临床分期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按照长短来分:早期组血浆短链脂肪酸(SCFA)、中链脂肪酸(MCFA)、长链脂肪酸(LCFA)占比分别为0.13%(0.04%, 0.53%)、1.66%(0.16%, 2.41%)、96.93%(92.20%, 99.66%),中晚期组分别为0.49%(0.14%, 0.91%)、1.88%(0.24%, 3.52%)、95.64%(93.72%, 98.5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照结构来分:两组血浆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PUFA中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6PUFA)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晚期组血浆SFA中的棕榈酸(PA,C16:0)占比高于早期组,Ω-3PUFA的α-亚麻酸(ALA,C18:3n3)占比低于早期组(P均<0.05);两组其他血浆脂肪酸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PA、ALA单独及联合预测胃腺癌分期的AUC及95%CI分别为0.697(0.534~0.860)、0.703(0.528~0.878)、0.797(0.657~0.937),敏感度分别为58.0%、66.7%、63.2%,特异度分别为76.0%、84.2%、90.5%。结论 中晚期胃腺癌患者血浆PA占比高于早期患者、ALA占比低于早期患者,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术前判断胃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临床分期 胃腺癌 棕榈酸 Α-亚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胃癌预后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毛伟征 陈峻青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差异 东西方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病人胆囊胆汁中游离Ca^(2+)升高 被引量:1
4
作者 毛伟征 王玉珍 于维林 《肝胆外科杂志》 1997年第6期369-371,共3页
胆囊结石成因中钙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胆囊结石病人与非结石病人间睑汁中是否钙有量的不同。术中穿刺胆囊从57例病人抽取胆汁,其中22例病人无胆囊结石,19例为胆固醇结石,16例为胆色素结石,测定胆汁游离Ca2+,胆色素结石病人为1... 胆囊结石成因中钙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胆囊结石病人与非结石病人间睑汁中是否钙有量的不同。术中穿刺胆囊从57例病人抽取胆汁,其中22例病人无胆囊结石,19例为胆固醇结石,16例为胆色素结石,测定胆汁游离Ca2+,胆色素结石病人为1.79±0.44mmol/L,胆固醇结石病人为1.31±0.32mmol/L,非结石病人为1.05±0.10mmol/L。明石病人与非结石病人间测定值有明显的重叠,胆色素组与胆固醇组间P<0.05,胆色素结石组与非结石组间P>0.05,其他组间P>0.05。这种异常变化与胆囊结石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胆汁 钙离子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回盲部疾病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毛伟征 杨金镛 《临床误诊误治》 1997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回盲部疾病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6
作者 毛伟征 李玉军 +3 位作者 吴力群 杨金镛 纪祥瑞 姜天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5,共2页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2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结果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59.26%。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与患者血清AFP阳性有关(P>0.05),与...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2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结果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59.26%。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与患者血清AFP阳性有关(P>0.05),与存在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提示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对肝细胞肝癌患者检测P53和nm23基因可预测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P53基因 NM23基因 基因异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手术与护理规范防治肠造口并发症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伟征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3-7,共5页
肠造口是指通过手术将消化道开口于腹壁作为排泄物出口,俗称"人工肛门"。造口"ostomy"来自希腊语"stoma"(στóμα)意思为"口"。最初是源于18世纪肠道肿瘤及溃疡性结肠炎术后的临时性胃... 肠造口是指通过手术将消化道开口于腹壁作为排泄物出口,俗称"人工肛门"。造口"ostomy"来自希腊语"stoma"(στóμα)意思为"口"。最初是源于18世纪肠道肿瘤及溃疡性结肠炎术后的临时性胃肠道改道。熟练地掌握肠造口术的规范是胃肠外科医师的一个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肿瘤 人工肛门 胃肠外科 肠造口术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规范 造口并发症 排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分型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赵宝成 毛伟征 +2 位作者 陈栋 安岗 周岩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依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EPIBO)的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初步建立分型的标准,并按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确定分型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按EPIBO分型标准将43例... 目的:依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EPIBO)的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初步建立分型的标准,并按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确定分型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按EPIBO分型标准将43例患者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仅给予常规简化的保守治疗,复杂型加用生长抑素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疗效,探讨分型意义。结果:43例EPIBO患者症状多发生于术后4~8d,平均6d,经保守治疗均缓解。单纯型30例,平均治愈时间为11d(7~22d);复杂型13例,平均治愈时间为13.5d(8~29d),无1例再手术。结论:EPIBO选择非手术治疗时,分型指导可使大部分病情程度轻的患者治疗简化,从而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节约了医疗费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诊断 分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与外科感染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秦啸 毛伟征 +3 位作者 李谦 李扬 李林浩 吕文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比较B-1式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的变化,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及外科感染的关系及血糖控制的意义。方法:对82例行B-1式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行比较,并根据血糖水平,分成血糖浓度正常组和血糖浓度异常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 目的:比较B-1式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的变化,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及外科感染的关系及血糖控制的意义。方法:对82例行B-1式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行比较,并根据血糖水平,分成血糖浓度正常组和血糖浓度异常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及腹腔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血糖均有上升,和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血糖≤8.3 mmol/L35例,术后血糖>8.3 mmol/L 47例。术后血糖浓度>8.3 mmol/L的患者较≤8.3 mmol/L患者术后应激性血糖浓度增高明显,切口及腹腔感染发生率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明显增加。结论:胃癌手术应激可引起术后胰岛素抵抗,术后严密的血糖监测和合理、适量的应用胰岛素,是避免患者术后血糖升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科手术 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患者FOLFOX4与XELOX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超 毛伟征 +3 位作者 宋延强 李林浩 林惠忠 李杨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12期960-963,共4页
目的:观察FOLFOX4和XELOX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近期治疗效果以及毒副反应。方法:将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FOLFOX4新辅助化疗组25例,XELOX组20例,单纯手术组25例。新辅助化疗组行术前化疗2个疗... 目的:观察FOLFOX4和XELOX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近期治疗效果以及毒副反应。方法:将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FOLFOX4新辅助化疗组25例,XELOX组20例,单纯手术组25例。新辅助化疗组行术前化疗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4周进行胃癌根治术;单纯手术组行胃癌标准根治术(D2或D2+)。结果:FOLFOX4组总有效率为52.0%,XELOX组总有效率为55.0%(P>0.05)。FOLFOX4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口腔黏膜炎等毒副反应发生率高,而XELOX组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仅表现为轻度的手足综合征。新辅助组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88.9%,单纯手术组为72.0%(P<0.05)。结论:作为胃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XELOX组与FOLFOX4组相似,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根治率和切除率,但XELOX方案毒副作用较轻,化疗时间短,对机体损伤小,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药物疗法 FOLFOX4 XELOX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同运 毛伟征 +4 位作者 李杨 李林浩 宋延强 周少飞 李谦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11期868-870,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50例。2组均于术后第1天和第2天给予1/3、2/3目标量,第3- 8天维持目标量,2组患者基本等氮、等热量。于手...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50例。2组均于术后第1天和第2天给予1/3、2/3目标量,第3- 8天维持目标量,2组患者基本等氮、等热量。于手术前1 d和术后第9天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ALT、AST、总胆红素(TB)、CD3、CD4、CD8和CD4/CD8,记录营养支持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费用和住院天数。结果:EEN组和PN组的营养指标(ALB、TF、PA)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EN组的免疫指标(CD3、CD4、CD4/CD8)高于PN组(P〈0.05)。EEN组和PN组营养支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PN组(P〈0.01)。EEN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N组(P〈0.05),EEN组营养支持费用和住院时间均少于PN组(P〈0.01)。结论:胃癌患者术后EEN比PN更为安全、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SGC-7901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宏 毛伟征 马贵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TNF-α联合奥沙利铂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抑制、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NF-α、奥沙利铂及两者联合应用对SGC-7901细胞抑制率;采用Hoechst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浓度... 目的:探讨TNF-α联合奥沙利铂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抑制、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NF-α、奥沙利铂及两者联合应用对SGC-7901细胞抑制率;采用Hoechst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浓度为20、40、80和160μg/mL的奥沙利铂对SGC-7901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9.11±0.63)%、(41.05±0.97)%、(47.69±1.03)%和(56.26±0.93)%,均可抑制细胞增殖(P<0.01);浓度为25 mg/L的TNF-α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2.39±0.65)%,抑制作用不明显,浓度为50、100、150 mg/L的TNF-α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4.51±0.86)%、(4.63±0.53)%和(4.75±1.05)%,可抑制细胞增殖(P<0.05);奥沙利铂(20μg/mL)与25、50、100和150 mg/L的TNF-α联合应用时对SGC-7901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36.34±0.76)%、(45.51±0.83)%、(51.47±0.67)%和(58.78±0.97)%,与单用TNF-α(100mg/L)或奥沙利铂(20μg/mL)比较,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P<0.01);Hoechst检测结果显示,单独应用100 mg/L TNF-α、单独应用20μg/mL奥沙利铂及两者联合应用均有细胞凋亡现象,且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增高(P<0.01)。结论:TNF-α可增强奥沙利铂对人SGC-7901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为TNF-α、奥沙利铂分别激活不同的Caspase,并级联和放大有关凋亡信号,因而对细胞凋亡产生了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 奥沙利铂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肝转移早期诊断及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茂申 毛伟征 陈峻青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327-329,共3页
关键词 胃肿瘤 肝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术中超声确定胃癌TNM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超 菅敏 +2 位作者 毛伟征 齐宏 薛英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8期593-597,601,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超声(LUS)确定胃癌TNM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普外科经胃镜病理组织活检证实的118例胃癌患者,患者术前常规评估心肺功能,完善术前准备,手术医师先完成腹腔镜检查,之后通过腹壁上...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超声(LUS)确定胃癌TNM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普外科经胃镜病理组织活检证实的118例胃癌患者,患者术前常规评估心肺功能,完善术前准备,手术医师先完成腹腔镜检查,之后通过腹壁上的通道将腹腔镜探头放入腹腔,在腹腔镜图像的指导下进行超声扫描,对肿瘤的TNM分期做出评价。术后对切除标本行病理学分期,对T、N、M分期统计量行一致性分析,对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LUS对胃癌T1~T4分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5.0%(9/12)、90.65%,75.0%(12/16)、92.16%,71.4%(5/7)、83.61%,92.8%(77/83)、96.67%。对胃癌N0~N3分期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70.6%(24/34)、91.25%,83.3%(40/48)、78.26%,72.4%(21/29)、91.7%,71.43%(5/7)、97.1%。对二者行一致性比较的Kappa值为0.637,结果较为满意。LUS对胃癌远处转移(M)的判断总准确率为99.1%(117/118),其中M0 100%,M1 53.85%。结论:LUS检查对胃癌临床分期准确性较高,能精准分型,并能识别淋巴结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超声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少飞 毛伟征 +2 位作者 李谦 刘建平 王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0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6例甲状腺癌组织、56例癌旁组织和40例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6例甲状腺癌组织、56例癌旁组织和40例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和TIMP-1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1.4%和57.1%,MMP-9 mRNA和TIMP-1 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7.9%和62.5%,均明显高于癌旁和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P<0.0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MMP-9、TIMP-1蛋白和MMP-9、TIMP-1 mRNA的表达,分别呈负相关性(RS=-0.309、-0.264,P<0.05)。结论:MMP-9和TIMP-1在组织中的检测有助于甲状腺癌的判断,并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卵巢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代震波 毛伟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卵巢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晓 刘超 +1 位作者 马贵亮 毛伟征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26-34,共9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应用喉返神经监测与常规显露的差异,探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联合检索的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应用喉返神经监测与常规显露的差异,探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联合检索的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用RevMan5.3和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共计2336例甲状腺再次手术。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组喉返神经永久性和暂时性损伤发生率、喉返神经显露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显露组(OR=0.41 95%CI=[0.23~0.72]P=0.002)、(OR=0.40 95%CI=[0.29~0.56]P<0.00001)、(SMD=-17.08 95%CI=[-23.36~-10.81]P<0.00001)、(SMD=-24.03 95%CI=[-35.90~-12.16]P<0.0001)、(SMD=-9.31 95%CI=[-15.70~-2.93]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组与常规显露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0.49 95%CI=[-24.16~3.19]P=0.13)。采用逐一剔除法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未发生显著改变,提示本项meta分析结果总体稳定性较好。利用Begg秩相关法对漏斗图进行量化检测,未发现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应用喉返神经监测与常规显露喉返神经两种方式相比较,喉返神经监测具有显著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缩短神经显露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喉返神经监测 常规显露 甲状腺再次手术 临床价值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对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相峰 刘超 +4 位作者 梁国刚 马贵亮 肖永来 李林浩 毛伟征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1-4,8,共5页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对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病人按照随机表格法分为常规输液的对照组40例和限制性输液的限制组40例。动态监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连续4天输液量、术后发热时间、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对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病人按照随机表格法分为常规输液的对照组40例和限制性输液的限制组40例。动态监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连续4天输液量、术后发热时间、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吻合口瘘,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术后住院天数及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尿素氮(BUN)、血肌酐(Cr)、BNP等。结果限制组病人术后第1和第3天白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3天和第7天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限制组病人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可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限制性输液 常规输液 并发症 加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肝样腺癌1例并文献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少飞 毛伟征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3年第4期46-47,50,共3页
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HAS)是具有腺癌和肝细胞癌样分化特征的原发性胃癌。1970年Bourreille[1]报道首例AFP阳性并伴有肝转移的胃癌,1985年Ishikura[2]等报道胃腺癌具有肝细胞癌样分化,血清及肿瘤组... 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HAS)是具有腺癌和肝细胞癌样分化特征的原发性胃癌。1970年Bourreille[1]报道首例AFP阳性并伴有肝转移的胃癌,1985年Ishikura[2]等报道胃腺癌具有肝细胞癌样分化,血清及肿瘤组织中检测出AFP增高,首次将该病单独提出,诊断为HAS,由于HAS的发病率比较低,至今为止,HAS的病例报道多为个案或者小样本病例报道,此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尚未完全被人们所认识。本文就本院收治的1例胃肝样腺癌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加深临床对这一少见病的认识,以提高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肝样腺癌 肝细胞癌 HAS 病人 AFP 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重组慢病毒对胃癌细胞自分泌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同运 刘春林 +3 位作者 李谦 战淑慧 马贵亮 毛伟征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4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TNF-α重组慢病毒对胃癌细胞自分泌杀伤作用。方法 TNF-α重组慢病毒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为实验组,并设立阴性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3组细胞中TNF-αmR 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3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蛋白含量,... 目的探讨TNF-α重组慢病毒对胃癌细胞自分泌杀伤作用。方法 TNF-α重组慢病毒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为实验组,并设立阴性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3组细胞中TNF-αmR 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3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PCR实验观察到TNF-αmR NA荧光条带24h后稳定表达。测得三组培养液中TNF-α含量,实验组[(2.6926±0.7563)ng/ml]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0.9326±0.3091)ng/ml]和空白对照组[(0.8552±0.2768)ng/m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式细胞实验中,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重组慢病毒可以感染SGC-7901胃癌细胞,并在胃癌细胞中稳定表达并自分泌TNF-α,诱导杀伤胃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TNF-Α 慢病毒 自分泌 杀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