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室梁侧吸声的低频附加吸声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佳亮 米琼 毛东兴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4-879,共6页
为获得改善教室低频混响时间特性的吸声处理方式,该文对安装在学校教室梁侧边的吸声结构低频段的吸声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将两种不同深度的吸声结构分别安装于教室结构梁的侧边,测量获得不同安装条件下教室内的混响时间,再根据赛宾公... 为获得改善教室低频混响时间特性的吸声处理方式,该文对安装在学校教室梁侧边的吸声结构低频段的吸声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将两种不同深度的吸声结构分别安装于教室结构梁的侧边,测量获得不同安装条件下教室内的混响时间,再根据赛宾公式计算得到吸声结构在教室的计算吸声系数,并与其在混响室测量得到的吸声系数对比。结果表明,根据教室实测混响时间得到的计算吸声系数在低频段远高于混响室测量得到的结果,呈现出低频附加吸声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得出了产生低频附加吸声效应的起始频率为房间的高低频转换频率,说明低频附加吸声来源于模态声场的影响。提出了用吸声系数比来定量描述低频附加吸声效应,给出了其数学表达式,并验证了计算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相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吸声 附加吸声效应 梁侧吸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带吸声柱体的微穿孔声屏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毛东兴 夏峻峰 洪宗辉 《声学技术》 CSCD 1999年第1期26-29,共4页
本文应用微穿孔理论,提出了以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为基础的带顶部吸声柱体的新型吸声隔声屏障,对其声学性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将这种新型声屏障应用于城市高架道路工程中,现场测量表明,其降噪效果在7dB(A)以上。
关键词 微穿孔结构 声屏障 高架道路 吸声柱体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噪声品质低沉度参量的数学模型(英文) 被引量:11
3
作者 毛东兴 王勇 姜在秀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3-539,共7页
低频成分的噪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特征之一, 并对车辆的力度、轰鸣、烦恼等主观听觉感知特征产生影响, 本文的研究旨在建立车内低频噪声的主观声品质评价的参量和数学模型。首先采用听音和想象法等词汇描述进行主观问卷调查, 通过对调查... 低频成分的噪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特征之一, 并对车辆的力度、轰鸣、烦恼等主观听觉感知特征产生影响, 本文的研究旨在建立车内低频噪声的主观声品质评价的参量和数学模型。首先采用听音和想象法等词汇描述进行主观问卷调查, 通过对调查得到描述词汇的统计分析, 得到了描述车内噪声低频特征的中文描述词-低沉。然后采用仿真头双耳记录的车内噪声信号进行实验室主观评价,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影响低沉度感知的主要参量, 并由此建立了以 1/3 倍频程声压级、锐度和粗糙度为变量的低沉度参量的数学模型。采用成对比较法和语义细分法主观评价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 低沉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从而证明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品质参量 低频成分 主观参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吸声泡沫玻璃声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毛东兴 洪宗辉 +2 位作者 王佐民 屈培元 陈月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9年第3期30-31,11,共3页
本文研究了提高泡沫玻璃吸声性能的方法。通过改进焙烧工艺和加工方法,将泡沫玻璃的贯通孔隙率由原来的60%左右提高到80%左右,从而使其平均吸声系数在贴实安装时大于0.6,背留空腔时达到0.7,成为高效吸声泡沫玻璃。并对实际应用... 本文研究了提高泡沫玻璃吸声性能的方法。通过改进焙烧工艺和加工方法,将泡沫玻璃的贯通孔隙率由原来的60%左右提高到80%左右,从而使其平均吸声系数在贴实安装时大于0.6,背留空腔时达到0.7,成为高效吸声泡沫玻璃。并对实际应用中粉末散落问题提出薄膜喷涂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吸声 泡沫玻璃 孔隙率 薄膜喷涂 声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微穿孔结构扩散场吸声特性 被引量:22
5
作者 毛东兴 王佐民 《声学技术》 CSCD 1999年第2期61-65,共5页
本文在单层微穿孔结构的基础上,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声场条件和采用双层结构的要求,导出双层结构在扩散场中的声阻抗及吸声系数计算公式,分析了其在扩散场中的吸声性能,指出不能直接用垂直入射声波条件下的结果来判定某一双层结构在扩... 本文在单层微穿孔结构的基础上,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声场条件和采用双层结构的要求,导出双层结构在扩散场中的声阻抗及吸声系数计算公式,分析了其在扩散场中的吸声性能,指出不能直接用垂直入射声波条件下的结果来判定某一双层结构在扩散场中吸声性能的优劣。并将理论计算结果和混响室中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理论计算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实际结构的吸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场 双层微穿孔结构 吸声性能 声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氰胺酯泡沫材料吸声性能及其低频拓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毛东兴 洪宗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9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文对一种无纤维的聚氰胺酯泡沫的吸声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其具有的多孔性吸声材料的特性,提出用Delany模型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分析。并对这种材料在低频段吸声性能的拓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地在材料表面涂膜可以提高其... 本文对一种无纤维的聚氰胺酯泡沫的吸声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其具有的多孔性吸声材料的特性,提出用Delany模型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分析。并对这种材料在低频段吸声性能的拓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地在材料表面涂膜可以提高其低频段的吸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氰胺酯泡沫 吸声性能 低频拓展 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纯音等响曲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毛东兴 王勇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276,共4页
根据2003年颁布的ISO226对原版本作了显著修正的现象,进行了针对中国人群的60phon~80phon等响曲线的初步研究,旨在检验中国人群的等响曲线与新颁布的ISO标准的符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群的60phon~80phon等响曲线的结果与新版本... 根据2003年颁布的ISO226对原版本作了显著修正的现象,进行了针对中国人群的60phon~80phon等响曲线的初步研究,旨在检验中国人群的等响曲线与新颁布的ISO标准的符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群的60phon~80phon等响曲线的结果与新版本ISO标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与日本人群的等响曲线相对接近。根据初步研究结果,提出了等响曲线存在地域性人群差异的概念以及需要对各地域人群的等响感知特征进行区别研究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群 等响曲线 响度感知 地域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品质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7
8
作者 毛东兴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9-164,共6页
声品质的研究是近年来的新兴研究方向,并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给出声品质研究内涵的基础上,从主观评价分析方法和声品质参量两个声品质研究的主要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发展方向。同时,介绍... 声品质的研究是近年来的新兴研究方向,并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给出声品质研究内涵的基础上,从主观评价分析方法和声品质参量两个声品质研究的主要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发展方向。同时,介绍了声品质在产品噪声改善方面的应用研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品质 评价方法 声品质参量 听觉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度感知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毛东兴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6期693-696,共4页
响度是反映人耳对声音强弱感知的最基本参量,它是分析计算很多其它心理声学参量的基础。响度特征的研究不仅在噪声评价、心理学及声品质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还广泛应用于语音信号处理等方面。在此从等响曲线、双耳异响条件下的响度感知特... 响度是反映人耳对声音强弱感知的最基本参量,它是分析计算很多其它心理声学参量的基础。响度特征的研究不仅在噪声评价、心理学及声品质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还广泛应用于语音信号处理等方面。在此从等响曲线、双耳异响条件下的响度感知特征以及纯音和复音时变信号响度感知特征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度 等响曲线 双耳异响 时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参考激励信号的语义细分法主观声品质评价(英文) 被引量:12
10
作者 毛东兴 张宝龙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0-567,共8页
语义细分法是声品质以及声感知特征研究中最广泛采用的主观评价方法。但对于一些声品质指标,尤其是新提出的指标或评价者认识和观点不完全一致的指标,由于评价者尺度掌握的困难,采用传统语义细分法评价难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评价结果。为此... 语义细分法是声品质以及声感知特征研究中最广泛采用的主观评价方法。但对于一些声品质指标,尤其是新提出的指标或评价者认识和观点不完全一致的指标,由于评价者尺度掌握的困难,采用传统语义细分法评价难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评价结果。为此,提出了采用参考激励信号的参考语义细分法评价程序,并研究了这种评价程序的性能表现。分析比较了两种语义细分法在评价者的个体重复性、团组一致性以及与成对比较法和计算结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对传统语义细分法难以获得稳定可靠评价结果的参量,参考语义细分法可以显著改善评价实验性能;对传统语义细分法可以获得稳定可靠评价结果的参量,参考语义细分法可以获得一致的评价结果,且改善了一些方面的性能。研究结果证明了采用参考激励信号的参考语义细分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细分法 参考激励 声品质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消声室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东兴 王吉荣 《声学技术》 CSCD 1996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半消声室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泡沫玻璃吸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东兴 《声学技术》 CSCD 1999年第A11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泡沫玻璃 吸声性能 基本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rge Wong博士作声学标准研究报告
13
作者 毛东兴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204-204,共1页
关键词 标准研究 博士 研究所 声学 同济大学 学术活动 加拿大 超声 上海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秀树和田静教授考察Inter-noise2008会场并访问同济大学
14
作者 毛东兴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16,共1页
国际噪声控制工程联合会(I-INCE)主席、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橘秀树先生,以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教授于2007年4月5日~7日在上海对Inter-noise2008会场安排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访问... 国际噪声控制工程联合会(I-INCE)主席、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橘秀树先生,以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教授于2007年4月5日~7日在上海对Inter-noise2008会场安排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访问了同济大学,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济大学 会场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和田 中国声学学会 控制工程 工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九届西太平洋声学会议在韩国首尔召开
15
作者 毛东兴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6-336,共1页
关键词 学术会议 西太平洋 水声学 第九届 韩国 科研工作者 学术论文 语言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路面噪声及其测量 被引量:30
16
作者 俞悟周 毛东兴 王佐民 《声学技术》 CSCD 2000年第2期90-94,共5页
轮胎 /路面噪声是道路交通噪声的重要噪声源 ,其产生的机理相当复杂 ,影响的因素也很多。本文介绍了产生轮胎 /路面噪声的主要机理及影响因素 ,同时介绍了目前轮胎 /路面噪声几种主要的测量方法 。
关键词 轮胎/路面噪声 声学测量 滑行法 拖车法 转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群分类与车内噪声声品质主观评价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7
作者 焦风雷 田静 +4 位作者 刘克 毛东兴 GU Feng-shou Andrew BALL 蒋剑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8-572,共5页
本文以等响处理后的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进行噪声声品质的主观评价研究。研究发现,人群分类处理对于揭示噪声声品质的主观感知属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评价者分类处理之后,两类评价者对于车内噪声的偏好性均可采用一个维度表示,并可直... 本文以等响处理后的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进行噪声声品质的主观评价研究。研究发现,人群分类处理对于揭示噪声声品质的主观感知属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评价者分类处理之后,两类评价者对于车内噪声的偏好性均可采用一个维度表示,并可直接采用成对比较法的直接排序法获得;一类评价者的偏好性与低沉度成正比,而另一类评价者与低沉度成反比。如果未进行人群分类处理,则不能很好地解释其主观感知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声品质 人群分类 车内噪声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车内噪声的主观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俞悟周 毛东兴 +1 位作者 王佐民 洪宗辉 《声学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181-184,187,共5页
文章利用双耳听觉测量系统对某试验轿车在不同速度、不同路面、不同乘客位置下的车内噪声进行了主观评价,并对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等级打分法和成对比较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还给出了试验轿车车内噪声主观评价的一些结论。
关键词 轿车 主观评价 车内噪声 等级打分法 双耳听觉测量系统 在对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泵机组双层隔振降噪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葛剑敏 毛东兴 +1 位作者 洪宗辉 李其根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3年第2期7-10,共4页
本文在隔振设计前对建筑物内噪声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产生噪声的原因,并重点介绍了水泵机组和管道的双层隔振降噪设计。最后分析了减振降噪效果。其室内声学指标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环境,并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水泵机组 双层隔振 降噪 振动 噪声 建筑物 隔振设计 热泵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噪声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俞悟周 毛东兴 王佐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1年第6期20-22,6,共4页
磁悬浮列车相对普通高速铁路列车而言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仍存在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本文介绍了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噪声源及其噪声特性,同时还介绍了高速磁悬浮列车进入隧道时微压波的产生及其可行的减弱措施。
关键词 噪声 磁悬浮列车 噪声源 微压波 噪声级 噪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