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毕鹏禹 齐婧 +3 位作者 吴昱 聂凤泉 曹浪 魏芸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7-1492,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2000~2014)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如有机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酚类化合物、苯系物等)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60篇)。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应用 环境污染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分析乙丙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及链节比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慧茹 陶红 +1 位作者 王楠楠 毕鹏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1-965,共5页
用FTIR,1H NMR和13C NMR分析乙丙共聚物的序列结构与链节比.通过对乙丙共聚物1H NMR,13C NMR和13C1-H二维核磁共振谱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归属,并提出了不同位置碳原子积分面积相关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烦琐的理论计算,可... 用FTIR,1H NMR和13C NMR分析乙丙共聚物的序列结构与链节比.通过对乙丙共聚物1H NMR,13C NMR和13C1-H二维核磁共振谱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归属,并提出了不同位置碳原子积分面积相关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烦琐的理论计算,可简便地得到乙丙共聚物的主要序列结构.通过比较1H NMR和13C NMR计算乙丙共聚物中乙烯、丙烯链节比,表明可以用1H NMR代替13C NMR完成对乙丙共聚物中乙烯、丙烯链节比的定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谱 红外光谱 乙丙共聚物 序列结构 链节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BS/HCl化学刻蚀法制备具有纳米-微米混合结构的铝基超疏水表面 被引量:15
3
作者 潘立宁 董慧茹 毕鹏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71-1374,共4页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辅助刻蚀剂,利用盐酸刻蚀,在铝基质的表面形成了纳米-微米混合的粗糙结构;化学刻蚀后的粗糙表面经过1H,1H,2H,2H-全氟癸烷基三乙氧基硅烷(FDTES)的修饰,形成了接触角大于160°的超...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辅助刻蚀剂,利用盐酸刻蚀,在铝基质的表面形成了纳米-微米混合的粗糙结构;化学刻蚀后的粗糙表面经过1H,1H,2H,2H-全氟癸烷基三乙氧基硅烷(FDTES)的修饰,形成了接触角大于160°的超疏水表面.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所得到的超疏水表面具有纳米-微米混合结构;基于此,利用气泡辅助刻蚀机理初步解释了二级混合结构产生的原因,认为是坑刻蚀和位错刻蚀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混合结构的产生.此外,不同pH和长时间暴露实验证明所制备的铝基超疏水表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纳米-微米混合结构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污水中痕量羧酸类和胺类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慧茹 孟凡春 +1 位作者 张利静 毕鹏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07-609,共3页
本文报道了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污水中痕量羧酸类有机污染物和胺类有机污染物的新方法。考察了溶液的pH值、通气速度、离子强度、浮选时间、相比以及不同溶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优化了浮选条件下溶剂浮选效率达到95%以上。采用本法对... 本文报道了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污水中痕量羧酸类有机污染物和胺类有机污染物的新方法。考察了溶液的pH值、通气速度、离子强度、浮选时间、相比以及不同溶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优化了浮选条件下溶剂浮选效率达到95%以上。采用本法对石化工业污水中的痕量羧酸类和胺类物质进行分离富集和鉴定,证明了该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浮选 胺类物质 羧酸类物质 分离富集 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锶镁同时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常林 毕鹏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5-459,共5页
对应用于钙、锶和镁同时测定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离子色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的现状(主要在1997—2009年间发表的文献)及相关的原理、方法的特点及不足之处作了... 对应用于钙、锶和镁同时测定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离子色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的现状(主要在1997—2009年间发表的文献)及相关的原理、方法的特点及不足之处作了综述(引用文献6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测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浮选-HPLC法测定茵陈水煎液中滨蒿内酯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西茜 董慧茹 毕鹏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2-874,共3页
采用溶剂浮选分离富集-HPLC测定了茵陈水煎液中的滨蒿内酯。考察了浮选溶剂、N2气流速、试液pH值、浮选时间及电解质NaCl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浮选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加标回收率为92.31%~99.97%,RSD=3.20%,可满足实际样... 采用溶剂浮选分离富集-HPLC测定了茵陈水煎液中的滨蒿内酯。考察了浮选溶剂、N2气流速、试液pH值、浮选时间及电解质NaCl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浮选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加标回收率为92.31%~99.97%,RSD=3.20%,可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浮选 高效液相色谱 滨蒿内酯 茵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蒽醌型聚氨酯乳液反应机理研究
7
作者 金青君 任秀娟 +3 位作者 吴昱 毕鹏禹 赵建锋 马士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8-202,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N21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1-(2,3-二羟基)丙氨基蒽醌(RDAQ)等为原料,采用逐步聚合法合成了一种红色蒽醌型聚氨酯(PU-RDAQ)乳液。研究了每步的扩链反应程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考察了工艺...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N21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1-(2,3-二羟基)丙氨基蒽醌(RDAQ)等为原料,采用逐步聚合法合成了一种红色蒽醌型聚氨酯(PU-RDAQ)乳液。研究了每步的扩链反应程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考察了工艺条件对乳液胶体性质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谱对PU-RDAQ乳液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三步扩链反应的时间分别为2h、3h、2h,在异氰酸基NCO与羟基OH摩尔比为1.2~1.7、DMPA质量分数为4%~6%、理论固含量小于35%(质量分数)、相反转温度为25℃条件下,可以制备稳定的PU-RDAQ乳液。PU-RDAQ与RDAQ具有相同的最大吸收波长(506.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 聚氨酯乳液 胶体性质 扩链 生色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