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靶向干预PI3K/Akt通路治疗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韩蕾 林姗姗 +3 位作者 王帅 毕颖斐 王贤良 毛静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80-185,共6页
器官纤维化是多病因导致的组织慢性损伤,动态持续进展可导致器官结构、功能异常。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器官纤维化,对制定抗纤维化策略具有潜在意义。本文梳理PI3K/Akt信号通路在纤维化病程中的作用,并总结可靶... 器官纤维化是多病因导致的组织慢性损伤,动态持续进展可导致器官结构、功能异常。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器官纤维化,对制定抗纤维化策略具有潜在意义。本文梳理PI3K/Akt信号通路在纤维化病程中的作用,并总结可靶向干预PI3K/Akt信号传导的中药单体、药对及复方防治器官纤维化的潜在机制,为中药干预PI3K/Akt通路治疗器官纤维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中药 信号通路 药理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新生脉散方调控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宇威 张泽宇 +2 位作者 贾壮壮 张璇 毕颖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8-84,共7页
目的 基于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优化新生脉散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手术组4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 目的 基于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优化新生脉散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手术组4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中药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4周。超声心动图测定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测定心、肺质量并计算心、肺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ELISA测定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肌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cAMP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F、LVFS明显降低(P<0.01),心、肺脏器系数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数目减少、胶原容积分数升高、Ⅰ/Ⅲ型胶原纤维占比增加(P<0.01),血清NT-ProBNP和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含量明显升高,心肌组织cAMP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β1-AR和cAMP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β1-AR、腺苷酸环化酶(AC)1、cAMP、p-蛋白激酶A(PKA)、p-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Smad2、ColⅠ、Col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不同程度增加大鼠LVEF、LVFS,降低心、肺脏器系数;增加心肌细胞数目、减少胶原容积分数和Ⅰ/Ⅲ型胶原纤维占比,下调血清NT-ProBNP和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含量,上调cAMP含量,增加心肌组织β1-AR和cAMP阳性表达,上调β1-AR、AC1、cAMP、p-PKA、p-CREB蛋白表达,抑制p-Smad2、ColⅠ、ColⅢ、α-SMA蛋白表达,其中中药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作用更明显(P<0.01,P<0.05)。结论 优化新生脉散方能减轻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心肌肥厚和重构,增加左心室收缩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新生脉散方 心肌纤维化 心力衰竭 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分型中医证素分布特征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20
3
作者 毕颖斐 毛静远 +1 位作者 陆一竹 王贤良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分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以期初步掌握该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通过前期的大量文献工作,制定"冠心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qu...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分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以期初步掌握该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通过前期的大量文献工作,制定"冠心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运用此表对102例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流行病学预调查。结果冠心病病位在心,主要病及肝肾;中医证素总体分布以血瘀证为多见,其次为气虚、痰浊、阴虚、阳虚、热蕴、气滞、湿阻、血虚、水停、寒凝;冠心病心绞痛的证素分布与总体分布基本一致,急性心肌梗死以痰瘀互结证多见,心力衰竭多见阳虚水停证,心律失常则多见气滞、火热证。结论冠心病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复合证型,证素组合以气(阴)虚血瘀、痰瘀互结证多见;各种临床类型的证素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结果有待于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医证素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候要素概念刍议 被引量:9
4
作者 毕颖斐 毛静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8期6-7,共2页
近年来,中医学术界提出了证候要素(以下简称"证素")的概念,并在证素的分布特征、组合规律等方面开展了较多工作,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应用及研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有专家对证素的概念及内涵持有不同的认识与见解。目前存在对证素... 近年来,中医学术界提出了证候要素(以下简称"证素")的概念,并在证素的分布特征、组合规律等方面开展了较多工作,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应用及研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有专家对证素的概念及内涵持有不同的认识与见解。目前存在对证素的异议不利于证素的进一步规范化研究以及临床推广应用。为此,笔者现从证素的概念、内涵及其与证型的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能够对中医证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要素 证候类型 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情志评价量化研究思路
5
作者 原静 毛静远 +9 位作者 王强 王恒和 陈大权 黄芪 王贤良 朱婷 毕颖斐 韩秀江 闫威 张伯礼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年第9期79-80,共2页
认为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冠心病情志量化研究,可以更好的表达我国冠心病患者的情志变化。从三个方面,即:中医情志学说源流、情志与冠心病的关系、中西医结合情志评价量化冠心病研究思路,论述了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情志评价量化研究思路。指... 认为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冠心病情志量化研究,可以更好的表达我国冠心病患者的情志变化。从三个方面,即:中医情志学说源流、情志与冠心病的关系、中西医结合情志评价量化冠心病研究思路,论述了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情志评价量化研究思路。指出:应结合冠心病和情志的相关特点,从心理、生理及社会心理的不同程度进行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 情志评价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分型论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颖 毕颖斐 +4 位作者 王贤良 王帅 侯雅竹 赵志强 曹雅雯 《天津药学》 2020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的: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卒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其病机为心脉痹阻,中医药治疗该疾病优势明显,弥补西药单一治疗的不足。治疗本病的中成药按功效可划分为益气活血类、行气活血类、祛瘀化痰类、益气养阴... 目的: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卒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其病机为心脉痹阻,中医药治疗该疾病优势明显,弥补西药单一治疗的不足。治疗本病的中成药按功效可划分为益气活血类、行气活血类、祛瘀化痰类、益气养阴活血类、温阳活血类和补肾活血类等,均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本文对中成药分型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辨证分型 冠心病 心绞痛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不同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宇 毕颖斐 +2 位作者 胡珍 杨月 陈浩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33-136,共4页
近年来,利用生物学研究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差异成为研究热点,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提出中医学精准辨证的概念。依托于系统生物学的中医学精准辨证是冠心病未来发展研究的方向,既重视中医个体体质及证型这些模糊化的特征,又... 近年来,利用生物学研究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差异成为研究热点,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提出中医学精准辨证的概念。依托于系统生物学的中医学精准辨证是冠心病未来发展研究的方向,既重视中医个体体质及证型这些模糊化的特征,又结合现代发展的生物科学技术这些精准的成果,实现优势互补。本文对近年来利用生物学研究冠心病不同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差异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冠心病的精准辨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证候 精准辨证 生物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