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钴基高温合金成分设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旭明 马庆爽 +4 位作者 张海莲 毕长波 张会杰 李会军 高秋志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7,共8页
传统钴基高温合金的强化机制为固溶强化和碳化物强化,弱于有序γ′相沉淀强化的镍基高温合金的强化效果,日本学者发现了有序γ′相强化的Co-Al-W系新型钴基高温合金,其强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钴基高温合金。由于新型钴基高温合金具有较传... 传统钴基高温合金的强化机制为固溶强化和碳化物强化,弱于有序γ′相沉淀强化的镍基高温合金的强化效果,日本学者发现了有序γ′相强化的Co-Al-W系新型钴基高温合金,其强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钴基高温合金。由于新型钴基高温合金具有较传统镍基高温合金更高的承温能力以及更加优异的高温抗蠕变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因此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航空发动机热端材料之一,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多种合金元素(如Ta,Ti,W和Nb等)对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组织方面,总结合金元素对合金相变温度、γ′相的体积分数及形态、γ′相的尺寸、γ/γ′两相晶格错配度和有害相的影响;在性能方面,总结合金元素对合金抗氧化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蠕变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的成分设计提供参考。最后对新型钴基高温合金成分的高效率设计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高温合金 成分设计 γ′相 组织性能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微尺度磨削表面质量试验研究
2
作者 周云光 田川川 +1 位作者 马廉洁 毕长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提高氧化锆陶瓷零件微细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表面质量,改善氧化锆陶瓷零件的使用寿命,采用0.9 mm磨头直径、500#磨粒的微磨棒对氧化锆陶瓷进行微尺度磨削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首先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磨削参数影响氧化锆陶瓷表面... 为提高氧化锆陶瓷零件微细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表面质量,改善氧化锆陶瓷零件的使用寿命,采用0.9 mm磨头直径、500#磨粒的微磨棒对氧化锆陶瓷进行微尺度磨削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首先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磨削参数影响氧化锆陶瓷表面质量主次因素;其次优化出获得较低表面粗糙度值的工艺参数组合;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随磨削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顺序依次为:磨削深度、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当主轴转速v_(s)=40000 r/min,进给速度v_(w)=20μm/s,磨削深度a_(p)=3μm时,表面粗糙度最小;表面粗糙度随主轴转速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磨削 氧化锆陶瓷 磨削参数 表面粗糙度 磨削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技竞赛的项目与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机械基础类课程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单泉 陈砚 +3 位作者 马廉洁 毕长波 张力 李德震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2年第3期77-81,共5页
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机械基础类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基于我国大学生机械类科技竞赛的内容,选取合适的项目和任务,由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分析以获得设计方案,在工程训练培训后自主完成实物的制作、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机械基础类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基于我国大学生机械类科技竞赛的内容,选取合适的项目和任务,由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分析以获得设计方案,在工程训练培训后自主完成实物的制作、安装和调试等工作,并据此过程建立起合理的竞赛教师指导制度和学生选拔方式,经过实践证明,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基础类课程 科技竞赛 项目式教学 任务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削氟金云母陶瓷脆性破碎机理及表面粗糙度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廉洁 蔡重延 +1 位作者 毕长波 张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9-243,250,共6页
基于脆性断裂力学和刀具-工件干涉原理,研究氟金云母陶瓷脆性破碎机理及表面成形机制,预测了脆性材料车削中的裂纹扩展角度与深度;建立氟金云母陶瓷车削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用以评价精密车削陶瓷表面质量并提高加工效率.脆性材料车削表... 基于脆性断裂力学和刀具-工件干涉原理,研究氟金云母陶瓷脆性破碎机理及表面成形机制,预测了脆性材料车削中的裂纹扩展角度与深度;建立氟金云母陶瓷车削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用以评价精密车削陶瓷表面质量并提高加工效率.脆性材料车削表面粗糙度由几何干涉粗糙度和脆性崩碎粗糙度构成.刀具几何形状和进给量主要影响几何干涉粗糙度,工件力学性能、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力主要影响脆性崩碎粗糙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氟金云母陶瓷车削表面粗糙度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进给量或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本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与传统的几何模型相比更接近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理论模型 脆性破碎机理 氟金云母陶瓷 车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