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度解析渗透脱水传质:复配糖液和猕猴桃果块特性改变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淑娟 王凤昭 +1 位作者 毕金峰 吕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6,共9页
本研究以蔗糖(sucrose,SUC)为基质,分别与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IMO)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形成复配糖液,以脉冲超声(pulsed-ultrasound,US)辅助渗透脱水技... 本研究以蔗糖(sucrose,SUC)为基质,分别与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IMO)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形成复配糖液,以脉冲超声(pulsed-ultrasound,US)辅助渗透脱水技术制备以糖水为介质的猕猴桃果块。在系统解析复配糖液特性的基础上,追踪分析猕猴桃果块品质的形成规律,以多维度解析复配糖液介导的渗透脱水传质过程。结果表明,US辅助渗透脱水加速了传质过程,复配糖液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渗透压、电导率显著下降,浊度增加,其中US-SUC-XOS组呈现最大的TSS(23.65°Brix)、渗透压(1439.00mOsm/L)、电导率(13316.87μS/cm)和浊度(12.50 NTU)。渗透脱水过程中,复配糖液的TSS和渗透压均降低,浊度增加,电导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体现出渗透脱水过程中的传质作用。追踪分析猕猴桃果块品质变化发现,猕猴桃果块TSS含量持续增加,其中US-SUC-XOS-12 h组TSS含量最高(15.35°Brix);糖分子进入细胞结构中,为细胞组织提供了支撑力,同时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诱导质构特性呈缓慢下降趋势;电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渗透脱水加快了果块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表现为果块阻抗值和电抗值降低,其中US-SUC-XOS组的黏附作用减缓了粒子运动,表现出最高的电阻值和电抗值;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证实了元素间的传质,其中US-SUC-XOS-12 h组中K元素含量占比最多,为67.08%,Ca元素含量占比最少,为28.61%;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实了复配糖液与猕猴桃果块中糖分子的传质;水分分布状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复配糖分子渗入可诱导猕猴桃果块中大量自由水逸出,并降低水分子的移动性,其中US-SUC-XOS-12 h组自由水峰面积最低,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峰面积最高。综上,不同的复配糖液可介导不同程度传质的发生,其中SUC-XOS可减缓猕猴桃果块组织降解,有助于猕猴桃果块良好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复配糖液 渗透脱水 传质 电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烫漂方式及冷冻速率对预制西兰花质构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伊诺 金鑫 +2 位作者 毕金峰 谢意通 杜婷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为探究预制西兰花加工过程中烫漂方式及冷冻速率对西兰花质构品质的影响,对经2种烫漂方式(热水烫漂、蒸汽烫漂)及3种冷冻温度(-20、-40、-80℃)处理的西兰花样品,利用低场核磁共振、理化特性分析方法测定不同处理组样品的水分分布、持... 为探究预制西兰花加工过程中烫漂方式及冷冻速率对西兰花质构品质的影响,对经2种烫漂方式(热水烫漂、蒸汽烫漂)及3种冷冻温度(-20、-40、-80℃)处理的西兰花样品,利用低场核磁共振、理化特性分析方法测定不同处理组样品的水分分布、持水性、相对电导率和硬度,观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维持西兰花硬度的最佳工艺为蒸汽烫漂后进行-40℃冷冻,在此工艺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西兰花水分分布中结合水峰面积占比(A21)增加最多、持水性最强,花序部分保留66.72%硬度、茎部分保留62.53%硬度,相对电导率增加至87.0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经过该处理的西兰花保持了较好的细胞结构。本研究得到了有效维持解冻西兰花质构的工艺,并揭示了不同处理对西兰花水分分布及细胞膜完整性影响的机制,为实际生产过程保持冷冻预制西兰花品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西兰花 持水性 水分迁移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处理技术在果蔬保鲜加工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文月 李旋 +1 位作者 胡佳星 毕金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8-406,共9页
电磁场处理是一种新型的食品非热加工处理方法,可应用于果蔬保鲜加工中以保持鲜活品质。电磁场处理可以延缓果蔬成熟,并具有保鲜、杀菌、消毒和防腐作用。适宜的电磁场处理能够在不损害果蔬感官品质的前提下,有效保持其营养成分,并延长... 电磁场处理是一种新型的食品非热加工处理方法,可应用于果蔬保鲜加工中以保持鲜活品质。电磁场处理可以延缓果蔬成熟,并具有保鲜、杀菌、消毒和防腐作用。适宜的电磁场处理能够在不损害果蔬感官品质的前提下,有效保持其营养成分,并延长其在常温下的货架期。本文主要综述了静磁场、交变磁场、脉冲磁场等电磁场处理技术在果蔬保鲜加工中的应用,总结了电磁场对果蔬物料采后代谢、细胞膜完整性、关键代谢酶及相关转录过程的影响机制,揭示该技术对保持果蔬品质特性的内在机理。未来电磁场处理技术在果蔬保鲜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应结合果蔬原料的特性开发电磁场与其它物理场的联合处理技术,实现对果蔬的精准、高效率和低能耗加工处理,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果蔬制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处理技术 果蔬 保鲜 加工 代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及其制品滋味特征及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雅欣 李旋 +2 位作者 胡佳星 毕金峰 刘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99-311,共13页
水果滋味是水果品质的一个重要属性,由水果中的呈味物质刺激味蕾,经味觉神经传入神经中枢进入大脑皮质而产生。水果中的呈味物质主要包括可溶性糖、有机酸和多酚、生物碱等苦涩味物质,这些呈味物质的综合作用形成了水果的特殊滋味。水... 水果滋味是水果品质的一个重要属性,由水果中的呈味物质刺激味蕾,经味觉神经传入神经中枢进入大脑皮质而产生。水果中的呈味物质主要包括可溶性糖、有机酸和多酚、生物碱等苦涩味物质,这些呈味物质的综合作用形成了水果的特殊滋味。水果加工包括水果罐头、水果干制品、水果液态制品、果酱、果脯等生产过程,制品滋味调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调控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水果滋味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包括电子舌技术、分子感官科学法、定量描述分析法等。本文对水果及其制品中的滋味物质及调控方法进行综述,并介绍了水果滋味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期为水果滋味领域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滋味 机理 特征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酯果胶-海藻酸钠复合凝胶体系凝胶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玮 毕金峰 +1 位作者 马有川 易建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7-114,共8页
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LG)和低酯果胶(low methoxyl pectin,LMP)作为原料,添加Ca^(2+)构建复合凝胶网络体系。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多糖,研究复配比例对凝胶体系凝胶强度、水分状态以及凝胶网络结构等凝胶特性的影响。当LMP∶ALG为... 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LG)和低酯果胶(low methoxyl pectin,LMP)作为原料,添加Ca^(2+)构建复合凝胶网络体系。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多糖,研究复配比例对凝胶体系凝胶强度、水分状态以及凝胶网络结构等凝胶特性的影响。当LMP∶ALG为3∶7时凝胶强度最大,达到0.545 N。此外,探讨了不同Ca^(2+)添加量对凝胶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强度随着Ca^(2+)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凝胶网络的微观结构呈现小而密的孔状结构。基于3种应变模型分析了复合凝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LMP-ALG复合凝胶体系中两种多糖分子在微观结构上属于互穿网络类型。本研究可为改善ALG和LMP凝胶特性、拓展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领域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低酯果胶 凝胶特性 质构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酶促褐变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维宁 李旋 +1 位作者 王文月 毕金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0-298,共9页
桃是我国古老的果品之一,极具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桃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贮运中内部易发生褐变,且桃加工中褐变速率快、程度高,较难控制,对果实品质和经济价值造成影响。目前针对桃加工褐变特征和机理研究的系统性不强,调控技... 桃是我国古老的果品之一,极具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桃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贮运中内部易发生褐变,且桃加工中褐变速率快、程度高,较难控制,对果实品质和经济价值造成影响。目前针对桃加工褐变特征和机理研究的系统性不强,调控技术方法针对性不足,效果不明显。本文针对桃果实酶促褐变特征、机理、褐变关键因子及褐变调控手段等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桃酶促褐变调控技术进行梳理,旨在为桃贮藏及加工中酶促褐变的调控提供参考,促进桃鲜食和加工制品的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褐变 褐变机理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微观形态定量的桃果实硬度变化差异性研究
7
作者 白岚莎 吕健 +4 位作者 谢晋 王凤昭 吕明月 朱凤妹 毕金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为定量表征不同质地桃果实细胞微观形态及硬度变化的差异性,利用质构仪、多元显微成像结合计算机处理技术,追踪分析了贮藏期间不同质地桃果实(“美瑞”、“深州水蜜”及“金童5号”)果肉、果皮的硬度和细胞形态参数变化。结果表明,贮藏... 为定量表征不同质地桃果实细胞微观形态及硬度变化的差异性,利用质构仪、多元显微成像结合计算机处理技术,追踪分析了贮藏期间不同质地桃果实(“美瑞”、“深州水蜜”及“金童5号”)果肉、果皮的硬度和细胞形态参数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桃果肉、果皮硬度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果肉硬度降低幅度(58.68%~78.20%)显著大于果皮硬度降低幅度(35.53%~65.19%),更适用于桃硬度软化表征。贮藏初期(贮藏1 d),桃果肉细胞形态规则、排列紧密,其中“深州水蜜”细胞截面积(A)最大(1500~33000μm 2);“金童5号”果实细胞圆度为0.70~0.90的细胞占比约为92.80%。随贮藏时间延长,“深州水蜜”细胞融合现象加剧,出现了部分巨大细胞(A>35000μm 2);“美瑞”细胞截面孔隙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细胞出现皱缩现象;“金童5号”细胞截面周长增幅最小,细胞形变幅度最低。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贮藏期间溶质桃“深州水蜜”细胞结构最为疏松,细胞壁解聚严重,细胞质溶出最为明显;不溶质桃“金童5号”细胞结构相对完整,细胞质少量溶出;硬质桃“美瑞”细胞由圆形转变为椭圆形,且其结构改变程度介于溶质桃与不溶质桃之间。研究基于细胞形态的定量表征,明确不同质地桃果实硬度的差异性改变,旨在为基于质地差异的桃果实分等分级和定量表征桃果实细胞形态与硬度改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度 细胞形态 定量表征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三元渗透溶液渗透脱水处理对黄桃果块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王静萱 吕健 +1 位作者 王凤昭 毕金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30-137,共8页
以蔗糖、麦芽糖醇及二者复配的三元溶液为渗透溶液,探究渗透脱水处理对黄桃果块质构特性、介电特性、细胞壁多糖含量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测定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明确... 以蔗糖、麦芽糖醇及二者复配的三元溶液为渗透溶液,探究渗透脱水处理对黄桃果块质构特性、介电特性、细胞壁多糖含量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测定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明确麦芽糖醇和蔗糖的协同作用在渗透脱水过程中对黄桃果块特性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SM14(蔗糖、麦芽糖醇质量比1∶4的溶液)显著降低黄桃果块的硬度、咀嚼性和黏附性。渗透脱水处理导致黄桃果块的阻抗和有效电阻显著降低,同时诱导静电容量显著增加,表明渗透脱水可能作用于细胞壁多糖而使果肉细胞特性改变。1H NMR检测结果发现,与蔗糖组相比,三元渗透液处理显著降低了黄桃果块组织中蔗糖的含量,其中SM14处理组蔗糖信号强度仅为19803.9±156.00,麦芽糖醇信号强度为54934.9±1239.11。此外,相比较对照组,SM14组水溶性果胶和鳌合性果胶含量均显著增加,分别为(26.63±1.80)mg/g和(21.59±0.71)mg/g,碱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降低,为(27.24±0.46)mg/g。微观结构观察发现,SM14处理组细胞圆润且完整度较高,塌陷程度低,细胞壁厚度明显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蔗糖与麦芽糖醇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对细胞的协同保护作用。因此,蔗糖与麦芽糖醇复配的三元渗透溶液可以有效地改善二元渗透脱水导致的黄桃果块品质劣变等问题,同时拓宽了糖醇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脱水 黄桃果块 麦芽糖醇 核磁共振氢谱 细胞壁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桃加工科技与产业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8
9
作者 毕金峰 吕健 +3 位作者 刘璇 金鑫 周沫 李旋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5,共9页
中国的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2017年我国桃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51.17%和总产量的57.96%。桃生产的季节性较强,在夏季集中上市,为降低因产季集中造成的浪费,桃深加工科技应运而生。阐述了国内外桃加工科技与... 中国的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2017年我国桃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51.17%和总产量的57.96%。桃生产的季节性较强,在夏季集中上市,为降低因产季集中造成的浪费,桃深加工科技应运而生。阐述了国内外桃加工科技与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桃罐头生产加工中的去皮、杀菌及质构保持技术,桃汁(浆)生产加工中的色泽保持和品质稳定性保持技术,以及脱水桃制品生产中的热风干燥技术、真空冷冻技术和压差闪蒸技术。分析了我国桃罐头、桃汁、桃脱水制品、桃发酵制品等的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论述了我国桃由传统加工向现代加工产业转变和推进桃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性。最后对我国桃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罐头 桃汁 加工科技 产业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毕金峰 方芳 +2 位作者 丁媛媛 白沙沙 王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8,共4页
研究热烫、冷冻和浸渍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含水率、色泽、膨化度、硬度和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程度的热烫预处理有利于膨化产品含水率的降低,有利于产品膨化度和色泽品质的提高;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膨化干... 研究热烫、冷冻和浸渍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含水率、色泽、膨化度、硬度和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程度的热烫预处理有利于膨化产品含水率的降低,有利于产品膨化度和色泽品质的提高;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膨化干燥产品膨化度、硬度和脆度的提高,但产品色泽变深,失去商品性状;糖液浸渍处理使物料加速失水,对物料色泽和外形的保持有显著的作用;高浓度的NaCl渗透液对物料颜色保持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预处理 变温压差 膨化干燥 产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在枣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毕金峰 于静静 +1 位作者 王沛 白沙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综述枣加工现状及高新技术在枣干燥、枣酒和枣多糖提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高新技术在枣加工中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枣新产品的开发和枣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加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产α-转移葡萄糖苷酶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毕金峰 魏宝东 李长彪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68,共4页
对产α 转移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 U菌株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麸皮和水的质量比为1∶1较好,35 ℃培养48 h时产酶量及酶活较高; U菌株生长的最适pH值为6 0; 麸皮中的碳源和氮源可以满足该菌株产酶的需要,可以不外加碳源和氮源.
关键词 转移葡萄糖苷酶 发酵条件优化 黑曲霉 固态发酵条件 最适PH值 菌株生长 外加碳源 质量比 产酶量 麸皮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前后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毕金峰 方芳 +2 位作者 丁媛媛 王沛 白沙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0,50,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新鲜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前经麦芽糖浆浸泡、热风干燥后的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后的菠萝脆片进行香气成分检测,并对膨化前后各阶段消失的香气成分,以及变温压差膨化后的菠萝特有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新鲜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前经麦芽糖浆浸泡、热风干燥后的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后的菠萝脆片进行香气成分检测,并对膨化前后各阶段消失的香气成分,以及变温压差膨化后的菠萝特有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的菠萝样品中所含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都有很大的差异,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会使菠萝原有的酯类物质含量减少,同时也会生成一系列具有独特风味的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变温压差膨化干燥 香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毕金峰 丁媛媛 +1 位作者 王沛 白沙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7,共4页
利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开发胡萝卜加工新产品。通过研究胡萝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关键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膨化温度为100℃;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0min;膨化压力差为0.2MPa;停滞时间为10min。采用以上工艺条件生产的胡... 利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开发胡萝卜加工新产品。通过研究胡萝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关键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膨化温度为100℃;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0min;膨化压力差为0.2MPa;停滞时间为10min。采用以上工艺条件生产的胡萝卜膨化产品色泽鲜亮,酥脆可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变温压差 膨化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转移葡萄糖苷酶的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毕金峰 李春红 陈天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0-63,共4页
α 转移葡萄糖苷酶是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的关键酶。文中探讨了一种黑曲霉所产α 转移葡萄糖苷酶粗酶的分离提纯方法 ,并研究了纯酶的部分酶学特性。该酶可用葡聚糖凝胶G 2 0 0柱层析法分离 ,粗酶液含有多种杂蛋白 ,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 α 转移葡萄糖苷酶是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的关键酶。文中探讨了一种黑曲霉所产α 转移葡萄糖苷酶粗酶的分离提纯方法 ,并研究了纯酶的部分酶学特性。该酶可用葡聚糖凝胶G 2 0 0柱层析法分离 ,粗酶液含有多种杂蛋白 ,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纯酶的分子质量为 1 3 0ku。该酶既有水解特性 ,又有较强的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 葡萄糖苷 蛋白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葡聚糖凝胶 柱层析法 研究 酶的纯化 酶学特性 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毕金峰 李宝玉 +2 位作者 丁媛媛 王沛 白沙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5,共6页
为了确定香蕉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膨化温度、膨化压力差和抽空温度3因素对产品L*值、脆度、硬度和含水率4个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根据试验数据得到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 为了确定香蕉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膨化温度、膨化压力差和抽空温度3因素对产品L*值、脆度、硬度和含水率4个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根据试验数据得到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响应面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4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分得出了香蕉优化膨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膨化温度、膨化压力差和抽空温度对产品的L*值、脆度、硬度和含水率影响显著,三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最佳工艺范围是:膨化温度86-91℃;膨化压力差0.16-0.24MPa;抽空温度8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变温压差膨化干燥 响应面法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差闪蒸联合干燥技术与动态优化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毕金峰 胡丽娜 +4 位作者 吕健 金鑫 易建勇 周沫 王凤昭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压差闪蒸联合干燥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优质的干燥技术,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其干制产品具有绿色天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和食用方便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压差闪蒸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了国内外压差闪蒸设备及技术... 压差闪蒸联合干燥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优质的干燥技术,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其干制产品具有绿色天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和食用方便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压差闪蒸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了国内外压差闪蒸设备及技术特点的差异,分析了不同设备条件下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的区别。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中预干燥、预处理、压差闪蒸等各个环节的工艺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压差闪蒸环节关键技术参数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其优化策略;介绍了一种基于过程控制的新型工艺优化策略,即基于理论模型计算的动态优化,阐释了其技术特点和研究进展;结合已有的压差闪蒸水分迁移与品质规律等研究,分析并展望了动态优化在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优化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发展和相应的设备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差闪蒸 动态优化 果蔬干燥 干燥技术 联合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树莓汁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毕金峰 魏宝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3-85,共3页
本试验以澳洲红、早红、美国22三个品种树莓为原料,通过不同的酶处理方法来制取原果汁,优选适于制汁的品种和酶处理方法。
关键词 酶法提取 树莓汁 果汁 质量标准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及其借鉴 被引量:20
19
作者 毕金峰 魏益民 潘家荣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年第3期11-14,共4页
欧盟具有一个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形成了以“食品安全白皮书”为核心的各种法律、法令、指令等并存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新框架。在分析欧盟食品安全法规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相关食品安... 欧盟具有一个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形成了以“食品安全白皮书”为核心的各种法律、法令、指令等并存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新框架。在分析欧盟食品安全法规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相关食品安全法规的现状,提出我国未来食品安全法规框架建设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法 欧盟 法规体系 新框架 借鉴 中国 法规建设 白皮书 并存 法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胡萝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参数 被引量:3
20
作者 毕金峰 丁媛媛 +1 位作者 白沙沙 王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15-219,共5页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胡萝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优化。分析膨化温度(X1)、抽空温度(X2)和抽空时间(X3)3个变量对产品含水量(Y1)、脆度(Y2)、硬度(Y3)和色泽(Y4)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由试验数据推导出描述4个指标的...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胡萝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优化。分析膨化温度(X1)、抽空温度(X2)和抽空时间(X3)3个变量对产品含水量(Y1)、脆度(Y2)、硬度(Y3)和色泽(Y4)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由试验数据推导出描述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了最佳膨化干燥工艺参数:膨化温度93~99℃,抽空温度77~80℃,抽空时间140~1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胡萝卜 变温压差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