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的苹果树逐日蒸散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娜娜 毕远杰 +2 位作者 何苗 郭向红 雷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为准确模拟苹果树逐日蒸散量,以支持向量机(SVM)、多层感知机(MLP)、随机森林(RF)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为初级学习器,以多元线性回归(MLR)为次级学习器,基于Stacking策略建立集成学习模型(LSM),将LSM模型的模拟精度与MLR、SVM、MLP、R... 为准确模拟苹果树逐日蒸散量,以支持向量机(SVM)、多层感知机(MLP)、随机森林(RF)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为初级学习器,以多元线性回归(MLR)为次级学习器,基于Stacking策略建立集成学习模型(LSM),将LSM模型的模拟精度与MLR、SVM、MLP、RF、GBDT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影响苹果树蒸散量的主要因子为日平均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风速、温度和日序数,最大互信息值分别为0.97、0.72、0.63、0.62、0.60,表层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率对蒸散量的影响较小。相比于MLR、SVM、MLP、RF、GBDT模型,LSM模型的模拟精度最高,MLR模型的模拟精度最低;使用日平均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风速、温度及日序数5个特征参数在准确模拟苹果树蒸散量的同时,还能降低特征的获取成本。研究结果可为苹果树逐日蒸散量的精准模拟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蒸散量 苹果树 机器学习 Stacking集成学习 模拟精度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于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的探索——评《灌溉排水工程学》
2
作者 雷涛 郭向红 +2 位作者 连树琴 毕远杰 高晓丽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I0004-I0004,共1页
新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任务繁重艰巨,对水利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要勇于改进水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核心素质培养。如何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式的创新性协同发展,成为当下水利类高校教学面临的主要问... 新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任务繁重艰巨,对水利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要勇于改进水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核心素质培养。如何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式的创新性协同发展,成为当下水利类高校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结合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由蔡焕杰与胡笑涛主编的《灌溉排水工程学》一书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农业出版社 核心素质 专业课程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协同发展 水利人才 灌溉排水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堆退役中的快速辐射传输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毕远杰 杨宏伟 +3 位作者 郭金森 骆志平 李传龙 陈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470-474,共5页
研究堆退役过程中需要强大的模拟工具来分析辐射场分布,本文针对其辐射场计算过程中结构复杂及大尺度厚屏蔽的特点,探讨了采用确定论方法和随机性方法进行计算的优缺点。在分析辐射场耦合计算趋势的基础上,选取蒙特卡罗与点核耦合的计... 研究堆退役过程中需要强大的模拟工具来分析辐射场分布,本文针对其辐射场计算过程中结构复杂及大尺度厚屏蔽的特点,探讨了采用确定论方法和随机性方法进行计算的优缺点。在分析辐射场耦合计算趋势的基础上,选取蒙特卡罗与点核耦合的计算方案,对退役过程中放射性废物储存容器所在的大尺度厚屏蔽房间的辐射场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耦合计算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相对于蒙特卡罗计算可节约大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传输 耦合计算 确定论方法 随机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葵蕾期对微咸水水质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毕远杰 王全九 雪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6,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分别以淡水和矿化度为3 g/L、4 g/L5、g/L6、g/L的微咸水作为油葵蕾期水,以蕾期缺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油葵蕾期对微咸水矿化度的适应程度。结果表明:油葵整个生育期结束时,各处理主根层土壤含盐量均达到底墒水前...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分别以淡水和矿化度为3 g/L、4 g/L5、g/L6、g/L的微咸水作为油葵蕾期水,以蕾期缺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油葵蕾期对微咸水矿化度的适应程度。结果表明:油葵整个生育期结束时,各处理主根层土壤含盐量均达到底墒水前的初始值附近,无显著的脱盐与积盐现象;蕾期采用3 g/L的微咸水灌溉,对油葵生长非但不会造成抑制,反而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其株高、茎粗、盘粒数、百粒重及产量均超过淡水处理;油葵蕾期采用矿化度为5 g/L以下的微咸水进行灌溉,产量不会显著降低;在淡水资源不足或有限的情况下,6 g/L也可以考虑用于油葵蕾期灌溉,虽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但与蕾期缺水的情况相比较,在不显著增大土壤含盐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较大程度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灌溉 油葵 蕾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主真空室辐射剂量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毕远杰 刘萍 张天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9-442,共4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设计研究的100 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中真空室内的残余气体和磁场中的洛仑兹剥离将导致部分负氢离子束流损失,并在真空室内产生辐射剂量。本工作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该加速器运行时真空室外壁上沿圆周方...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设计研究的100 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中真空室内的残余气体和磁场中的洛仑兹剥离将导致部分负氢离子束流损失,并在真空室内产生辐射剂量。本工作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该加速器运行时真空室外壁上沿圆周方向的辐射剂量分布,计算得出其最大值约为143 Sv/h。同时,研究了在加速器停机后真空室内部的剩余辐射剂量场分布及其随时间的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加速器 真空室 蒙特卡罗方法 剩余辐射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渗水头作用下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毕远杰 孙西欢 +1 位作者 马娟娟 李永业 《山西水利》 2006年第1期75-76,78,共3页
通过对5cm~60cm压力水头作用下一维垂直入渗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入渗水头对于入渗系数、入渗指数、累积入渗量以及湿润锋推进距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影响是由于入渗水头增大引起入渗界面压力势增大和... 通过对5cm~60cm压力水头作用下一维垂直入渗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入渗水头对于入渗系数、入渗指数、累积入渗量以及湿润锋推进距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影响是由于入渗水头增大引起入渗界面压力势增大和土壤结构变化、容重增大、孔隙率减少并最终导致导水率减少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的结论。这些结论为蓄水坑灌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 水头 湿润锋 蓄水坑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水矿化度对油葵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毕远杰 王全九 雪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7,82,共6页
为了探明灌溉水矿化度对油葵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及减产机制,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淡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灌溉水矿化度分别为3、4、56、g/L时0-40 cm土层油葵根系特性及相应的产量。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0-40土层中的根系... 为了探明灌溉水矿化度对油葵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及减产机制,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淡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灌溉水矿化度分别为3、4、56、g/L时0-40 cm土层油葵根系特性及相应的产量。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0-40土层中的根系干物质总量逐渐减小,根系平均直径逐渐减小,根表面积显著减小,并且微咸水灌溉使油葵根系在各层土壤中的分布比例发生改变;与淡水处理相比较,3 g/L处理油葵产量略有降低,4、5、6g/L处理分别减产5.58%、20.14%和38.75%,是其根系特征的一种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灌溉 油葵 根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强流回旋加速器若干先进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天爵 姚红娟 +12 位作者 殷治国 安世忠 钟俊晴 魏素敏 杨建俊 王川 贾先禄 管锋平 侯世刚 张素平 纪彬 毕远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129-146,共18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2000年以来在强流回旋加速器领域的研究工作进展和到目前为止所掌握的一些强流回旋加速器的关键技术,内容涉及强流回旋加速器物理,强流负氢束的产生、调节、控制与诊断技术,先进磁工艺技术,大功率...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2000年以来在强流回旋加速器领域的研究工作进展和到目前为止所掌握的一些强流回旋加速器的关键技术,内容涉及强流回旋加速器物理,强流负氢束的产生、调节、控制与诊断技术,先进磁工艺技术,大功率高稳定度高频技术,真空技术,回旋加速器综合试验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加速器 强流束流动力学 高频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束流调试靶系统 被引量:4
9
作者 贾先禄 张天爵 +5 位作者 王峰 吕银龙 魏素敏 毕远杰 宋国芳 解怀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7-980,共4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建造一台100MeV,200μA的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需要使用束流调试靶来调试加速器,为此设计了一套束流功率为20kW的质子束调试系统。对该系统的束流输运线、靶材料的选取、靶结构、水冷计算、屏蔽结构等作了介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建造一台100MeV,200μA的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需要使用束流调试靶来调试加速器,为此设计了一套束流功率为20kW的质子束调试系统。对该系统的束流输运线、靶材料的选取、靶结构、水冷计算、屏蔽结构等作了介绍。给出了整条束流输运线的匹配计算结果;通过对质子打靶后的中子产额、角通量、靶的活化等方面的比较,最终选用铝作为靶材料;根据加速器引出束流能量和功率,设计了分层式靶结构,同时对靶进行了水冷计算;打靶产生的出射粒子平均能量较高,导致产生的辐射剂量很大,考虑到对环境与工作人员的影响及费用,需要对其进行局部屏蔽,给出了屏蔽计算结果及屏蔽结构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加速器 束流输运线 束流调试靶 局部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DMesh的蒙特卡罗自动建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传龙 骆志平 +3 位作者 毕远杰 杨宏伟 郭金森 刘森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11-1714,共4页
为开展复杂结构场所辐射场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使用开源的CADMesh接口程序实现一种将三维CAD数据模型导入Geant4的自动建模方法。对某废物处理设施进行自动建模,使用Geant4内建的基于命令的统计功能计算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布。将周围剂量当... 为开展复杂结构场所辐射场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使用开源的CADMesh接口程序实现一种将三维CAD数据模型导入Geant4的自动建模方法。对某废物处理设施进行自动建模,使用Geant4内建的基于命令的统计功能计算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布。将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模拟结果在50%误差范围内与实测数据基本符合,初步验证了该自动建模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Mesh 辐射场仿真 GEANT4 自动建模 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钙条件下微咸水间歇入渗土壤水盐运移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雪静 王全九 毕远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5,共4页
施钙条件下微咸水一维间歇积水入渗试验结果显示:入渗量相同时,随着间歇时间和矿化度的增大,同一土层含水量减小;施钙使得入渗水中的钠离子不容易被表层土壤团粒所吸附,间歇时间越长,吸附在表层土壤中的钠离子浓度越低,相对的钙离子浓... 施钙条件下微咸水一维间歇积水入渗试验结果显示:入渗量相同时,随着间歇时间和矿化度的增大,同一土层含水量减小;施钙使得入渗水中的钠离子不容易被表层土壤团粒所吸附,间歇时间越长,吸附在表层土壤中的钠离子浓度越低,相对的钙离子浓度增大,但间歇时间对总盐分浓度分布特征并无显著影响;同一土层上,钠离子浓度和钙离子浓度随着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高;土壤表层0~10 cm,施钙后的钠离子浓度明显小于不施钙的钠离子浓度,表层钠离子浓度降低,在实际中有利于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水盐运移 间歇入渗 硫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的番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雷涛 郭向红 +5 位作者 毕远杰 吕棚棚 马娟娟 孙西欢 张勇 雷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4,共5页
为探究不同水分(W)-沸石量(Z)-埋深(H)条件下番茄生长特性,采用Logistic模型对番茄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和效果评价,并揭示了各因素对番茄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番茄S型生长过程可划分为渐增期、线性生长期... 为探究不同水分(W)-沸石量(Z)-埋深(H)条件下番茄生长特性,采用Logistic模型对番茄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和效果评价,并揭示了各因素对番茄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番茄S型生长过程可划分为渐增期、线性生长期和缓增期3个阶段,宜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量化描述。增加土壤水分或减小埋深能够提前番茄线性生长终点t-2以及缩短线性生长期LGD,同时促进番茄最大线性生长速率MGR,平均线性生长速率LGR和线性生长量TLG。增加水分或减小埋深对t-1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沸石量增加对t-2、LGD和TLG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对t-1、MGR和LGR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三因素对t-1影响表现为Z>W>H,对t-2、LGD、MGR、LGR和TLG影响表现为W>H>Z。适宜番茄生长的最优处理组合为:水分70~90田间持水量、沸石量6 t/hm^2、埋深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模型 番茄 水分 沸石量 沸石埋深 番茄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条件下番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涛 毕远杰 +5 位作者 马娟娟 郭向红 吕棚棚 孙西欢 张勇 路明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3-156,160,共5页
以大棚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揭示了不同水分、沸石量和埋深条件下番茄生长特性,建立了番茄生长数学模型,对模拟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并进一步阐明了各因素及水平对番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组合条件下... 以大棚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揭示了不同水分、沸石量和埋深条件下番茄生长特性,建立了番茄生长数学模型,对模拟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并进一步阐明了各因素及水平对番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沸石量-埋深组合条件下番茄株高动态过程均符合S形变化趋势。不同番茄生长数学模型拟合效果表现为Logistic>Gompertz>Mitscherlich>Korf,对番茄生长动态变化过程量化描述宜采用Logistic模型。最大生长量K_(max)和生长速率系数b与水分正相关,且与埋深负相关。沸石量增加对K_(max)和b影响分别表现为先促后抑和先抑后促。三因素对K_(max)和b影响均表现为水分>埋深>沸石量,水分和埋深对K_(max)以及水分对b存在显著影响。70%~90%田间持水率+沸石量6 t/hm^(2)+埋深15 cm为适宜番茄生长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含水量 沸石 埋深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供水条件下土壤入渗特性与水盐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静妍 毕远杰 +3 位作者 孙西欢 郭向红 马娟娟 严亚龙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60,共6页
采用室内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对交替供水条件下微咸水连续及间歇入渗的土壤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水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交替连续入渗随着交替次数的增加,湿润锋推进深度及累积入渗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交... 采用室内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对交替供水条件下微咸水连续及间歇入渗的土壤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水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交替连续入渗随着交替次数的增加,湿润锋推进深度及累积入渗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交替间歇入渗趋势与之相反。在咸淡交替供水方式下湿润锋和累积入渗量的线性函数关系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随着交替次数的增加,间歇灌溉的土壤含水率变化率显著降低。在淡咸顺序下,电导率呈现两端积盐现象,而咸淡顺序下,电导率整体趋于上升趋势。后期灌溉水质对于表层电导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交替灌溉 累积入渗量 湿润锋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润灌压力水头对土壤水分及青椒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雷明杰 孙西欢 +4 位作者 毕远杰 王坚 郭向红 马娟娟 孔晓燕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19,25,共5页
压力水头是微润灌溉的重要控制指标,为研究其对土壤水分及温室青椒生长的影响特性,设计种植了由3种压力水头与2种管带埋深交叉组成的6组试验作物,并对不同压力水头下青椒根区土壤水分变化以及其株高、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试验... 压力水头是微润灌溉的重要控制指标,为研究其对土壤水分及温室青椒生长的影响特性,设计种植了由3种压力水头与2种管带埋深交叉组成的6组试验作物,并对不同压力水头下青椒根区土壤水分变化以及其株高、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水头为150 cm时,最适宜青椒生长发育;不同压力水头下,青椒株高增长随定植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用Logistic函数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良好;压力水头为100 cm,青椒灌溉水利用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溉 压力水头 土壤水分 青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润管埋深及压力水头对青椒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雷涛 毕远杰 +4 位作者 雷明杰 张少文 孙西欢 马娟娟 郭向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110,共7页
为了揭示微润灌溉管带埋深和压力水头对温室青椒生长的影响,采用微润灌条件下的温室种植试验,对不同管带埋深和压力水头条件下的青椒株高、茎粗和产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管带埋深及压力水头处理后的青椒茎粗和株高均随时间呈S形... 为了揭示微润灌溉管带埋深和压力水头对温室青椒生长的影响,采用微润灌条件下的温室种植试验,对不同管带埋深和压力水头条件下的青椒株高、茎粗和产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管带埋深及压力水头处理后的青椒茎粗和株高均随时间呈S形变化趋势。管带埋深、压力水头均与茎粗、株高、茎粗生长速率和株高生长速率呈正相关;管带埋深、压力水头及其交互效应对茎粗生长速率、株高生长速率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当管带埋深为20cm、压力水头为150cm时,青椒的产量最高。水分利用系数与埋深呈正相关,但与压力水头呈负相关;在埋深20cm、压力水头100cm时,水分利用系数最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管带埋深与压力水头双因素耦合条件下的株高生长模型DH-YZG、茎粗生长模型DH-YJC、产量模型DH-YCL和水分利用系数模型DHYXS,误差分别为4.72%、5.25%、1.76%和4.44%,取得了满意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椒生长 水分利用系数 微润灌溉 压力水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润灌管带埋深及压力水头对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的影响与模拟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少文 郭向红 +2 位作者 毕远杰 雷涛 雷明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2,26,共5页
微润灌是一种全新的低能耗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为了揭示微润灌管带埋深及压力水头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采用室内土箱试验,对不同管带埋深(D5、D10、D15、D20)与压力水头(H100、H150、H200)条件下的水分入渗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 微润灌是一种全新的低能耗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为了揭示微润灌管带埋深及压力水头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采用室内土箱试验,对不同管带埋深(D5、D10、D15、D20)与压力水头(H100、H150、H200)条件下的水分入渗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压力水头处理后的累积入渗量大小表现为:H200>H150>H100,不同埋深处理后的累积入渗量大小表现为:D5>D10>D15>D20,埋深、压力水头及两者间的交互效应对总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微润灌累积入渗量变化过程符合Kostiakov模型,压力水头与模型入渗系数、入渗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管带埋深与模型入渗系数、入渗指数呈负相关关系,管带埋深与压力水头间的交互效应对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存在极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管带埋深、压力水头与入渗系数之间的关系分别符合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而与入渗指数之间的关系均符合指数函数,将其代入Kostiakov模型,建立了管带埋深与压力水头双因素耦合条件下的微润灌累积入渗量模型DH-K(Kostiakov修正模型)。经验证,DH-K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MAPE仅为3.97%,模拟精度较高,可用于微润灌管带埋深与压力水头双因素耦合条件下的累积入渗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 管带埋深 压力水头 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微咸水矿化度对西葫芦生长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孔晓燕 郭向红 +4 位作者 毕远杰 吕棚棚 雷明杰 王晓磊 张少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7-52,56,共7页
为了分析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分布及西葫芦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西葫芦不同灌溉水矿化度条件下微咸水膜下滴灌温室种植试验,试验设3个矿化度水平,分别为1.7、3.5和5.1 g/L。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后土壤水分分... 为了分析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分布及西葫芦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西葫芦不同灌溉水矿化度条件下微咸水膜下滴灌温室种植试验,试验设3个矿化度水平,分别为1.7、3.5和5.1 g/L。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后土壤水分分布区域不同,在二维空间内大致呈半椭圆状,且矿化度越高,区域越窄深,矿化度越低,区域越宽浅;生育期结束后,各处理0~2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均低于土壤初始电导率,1.7 g/L处理的积盐区主要集中在20~30 cm土层,3.5 g/L处理和5.1 g/L的积盐区主要集中在30~40 cm土层,说明盐分被淋洗至湿润锋附近,且灌溉水矿化度越高,该土层土壤的电导率越大;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西葫芦的出苗率降低,出苗时间延长,西葫芦的叶面积指数和产量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微咸水 电导率 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微咸水灌溉对玉米生长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勇 毕远杰 +1 位作者 郭向红 魏磊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3-46,共4页
为了分析不同生育期微咸水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在玉米4个生育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1.75、3、4、5 g/L)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株高随着播种后天数增大而增大,随时间的变化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 为了分析不同生育期微咸水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在玉米4个生育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1.75、3、4、5 g/L)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株高随着播种后天数增大而增大,随时间的变化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在同一生育期,灌溉水矿化度越高,株高越低;玉米叶面积随着播种后天数呈先增大而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且符合负指数函数,在同一生育期,灌溉水矿化度越高,玉米叶面积最大值越小;玉米同一生育期的灌溉水矿化度越高,干物质量和产量越低,各生育期微咸水灌溉水矿化度与玉米产量符合线性关系。各生育期微咸水灌溉对玉米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拔节期>苗期>抽穗期>灌浆期;苗期和拔节期适宜采用的灌溉水矿化度较低,抽穗期和灌浆期适宜的灌溉水矿化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灌溉 玉米产量 矿化度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间歇供水方式土壤水盐分布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严亚龙 毕远杰 +3 位作者 郭向红 孙西欢 马娟娟 刘静妍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2,46,共5页
为了研究间歇供水微咸水不同入渗方式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开展了一维积水间歇入渗试验,研究了微咸水矿化度分别为1.75、3和5g/L,及不同周期数和循环率入渗条件下的入渗特性,并对比了不同矿化度、不同周期数与不同循环率对间歇入渗后... 为了研究间歇供水微咸水不同入渗方式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开展了一维积水间歇入渗试验,研究了微咸水矿化度分别为1.75、3和5g/L,及不同周期数和循环率入渗条件下的入渗特性,并对比了不同矿化度、不同周期数与不同循环率对间歇入渗后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咸水间歇入渗与一般的间歇入渗规律相同,但在试验取用范围内高矿化度、小周期数和高循环率可以有效促进水分入渗,矿化度提高土壤中盐分含量也随之增加,盐分含量随着间歇入渗周期数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间歇入渗 含水率 含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