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的卷烟料液质控模型
1
作者 陆怡峰 韩峰 +4 位作者 李德国 毕艳玖 陈磊 奚海平 张人 《上海计量测试》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采用中红外吸收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用于卷烟料液的质量控制模型。针对卷烟料液的特性,采用全反射(ATR)采集方式用于中红外吸收光谱的信号采集,检测结果表明ATR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利用料液数据与各类超限数据构成的... 采用中红外吸收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用于卷烟料液的质量控制模型。针对卷烟料液的特性,采用全反射(ATR)采集方式用于中红外吸收光谱的信号采集,检测结果表明ATR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利用料液数据与各类超限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对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线性判别(LDA)具有最高的正确率,最高可达到98.3%。通过解析代表性的超限数据与料液数据的差异,明确了模型的判断基础。结果表明,中红外吸收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快速准确地实现烟草料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料液 中红外吸收光谱 质量控制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与常温渗漉-层析提取工艺对丹参水提物的影响
2
作者 张立国 毕艳玖 +1 位作者 倪力军 方聪颖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5-738,共4页
分别采用渗漉-层析耦合和不同温度下加热提取工艺,从同一批丹参中提取水溶性成分丹酚酸,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产物,研究提取工艺和温度对丹参水提物中丹酚酸B的含量、提取率及产物色谱谱图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渗漉-层析耦合工艺得到... 分别采用渗漉-层析耦合和不同温度下加热提取工艺,从同一批丹参中提取水溶性成分丹酚酸,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产物,研究提取工艺和温度对丹参水提物中丹酚酸B的含量、提取率及产物色谱谱图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渗漉-层析耦合工艺得到的丹参水提物中的丹酚酸B含量最高且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很少;采用加热提取工艺时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种类及含量随温度(60~100℃)的升高而增加,丹酚酸B含量及提取率随提取温度的升高呈现由高到低又增高的规律、两者在100℃时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应根据对丹参水提物及其制剂的质量与安全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及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B 渗漉-层析耦合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香方式下细支卷烟中烟用香精转移行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秉宇 俞森文 +4 位作者 费婷 毕艳玖 孙凯健 王文俊 陆捷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97,共7页
以细支卷烟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GC-MS/MS)法,分析烟丝加香、爆珠加香、香线加香、丝束加香4种加香方式下烟用香精抽吸前滤嘴分布和抽吸后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30 d密封保存后,4种加香方式的烟丝与滤嘴中常用... 以细支卷烟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GC-MS/MS)法,分析烟丝加香、爆珠加香、香线加香、丝束加香4种加香方式下烟用香精抽吸前滤嘴分布和抽吸后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30 d密封保存后,4种加香方式的烟丝与滤嘴中常用香精分布差异明显,烟丝加香方式下沸点较低的烟用香精迁移比例较大;2)爆珠、香线和丝束3种滤嘴加香方式下,烟用香精的主流烟气粒相转移率和滤嘴截留率均较为接近;烟丝加香方式下,烟用香精的主流烟气粒相转移率整体高于其他3种滤嘴加香方式,滤嘴截留率均低于其他3种滤嘴加香方式;对于高沸点烟用香精,烟丝加香与滤嘴加香的差异更加明显;3)爆珠加香方式下,烟用香精的逐口稳定性好于其他3种加香方式;烟丝加香方式下,烟用香精的逐口稳定性受沸点影响较大;丝束加香和香线加香方式下,烟用香精的逐口释放量随口数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卷烟 烟丝加香 滤嘴加香 烟用香精 转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