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森林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毕珍 石辉 +1 位作者 许五弟 刘兴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87,共5页
根据朱鹏飞和李德融编著的《四川森林土壤》(1989)一书中四川盆地152个森林土壤剖面数据,估算了该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并分析气候因素和地形对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四川盆地森林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35.492±21.099)kg/m2... 根据朱鹏飞和李德融编著的《四川森林土壤》(1989)一书中四川盆地152个森林土壤剖面数据,估算了该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并分析气候因素和地形对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四川盆地森林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35.492±21.099)kg/m2,变异系数为59.45%,整个盆地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6.744×1015g;其中亚高山草甸草原土有机碳密度最高,为118.477kg/m2,最低的是草类-马尾松林林下黄壤,为3.145kg/m2;不同林型下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大。森林土壤有机碳的贮存受到温度、降水和海拔的影响,年均温度与有机碳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海拔与有机碳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是影响四川盆地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关键因子。在年均降雨量400~800mm和年均温度0~4℃,可形成有机碳密度的高值区,其有机碳密度可达80kg/m2;在年平均温度为14~16℃,降水1400~1600mm,可形成有机碳密度的低值区,其有机碳密度20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森林土壤 有机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冬小麦品种生长发育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毕珍 翟丙年 +2 位作者 张敏敏 李生秀 石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96,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高、低两个施氮水平下,通过测定分析两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小偃22和小偃6号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物量及产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探讨了其对氮素利用的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不施氮条件下,硝...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高、低两个施氮水平下,通过测定分析两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小偃22和小偃6号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物量及产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探讨了其对氮素利用的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不施氮条件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而施氮以后,能明显延缓小麦叶片的衰老,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就选用的两个基因型品种来说,施氮与否,小偃22比小偃6号的生理代谢更加旺盛,施氮加强了这种作用,这将为进一步选育氮高效利用型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基因型 氮利用效率 生长发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在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潘晓洁 刘晓梅 毕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4期123-123,共1页
手足口病是由于感染肠道病毒71型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所引起的以发热、手、足及臀皮肤斑丘疹,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手足口病 肺水肿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