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渣-矿渣二元体系地质聚合物的收缩性能与孔结构
1
作者 岳红亚 袁杨俊 +5 位作者 毕玉峰 嵇泽坤 徐润 陈文旭 辛公锋 杨涛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3-2239,2268,共8页
利用多种固废制备地质聚合物可促进低碳胶凝材料的工程推广和固废资源的循环利用。本文以活性较低的风冷镍渣为基体,掺入矿渣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了矿渣掺量和碱激发剂模数对地质聚合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采用氮吸附法表征了硬化... 利用多种固废制备地质聚合物可促进低碳胶凝材料的工程推广和固废资源的循环利用。本文以活性较低的风冷镍渣为基体,掺入矿渣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了矿渣掺量和碱激发剂模数对地质聚合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采用氮吸附法表征了硬化体孔结构,探究了收缩性能与孔结构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增大矿渣掺量可提高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并减小自收缩,促进水化铝硅酸钙(C-A-S-H)凝胶相的生成以填充孔隙,总孔体积下降有助于限制干燥条件下的毛细孔失水,显著抑制干燥收缩。提高碱激发剂模数会增大毛细孔孔体积,自干燥或干燥失水后产生更大的毛细管压力,故同时增大了自收缩和干燥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镍渣 矿渣 体积收缩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抗剪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73
2
作者 毕玉峰 孙立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36-1040,共5页
利用单轴贯入试验和无侧限抗压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进行评价.研究中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利用单轴贯入试验数据来求解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强度参数.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沥青混合料破坏拐点的概... 利用单轴贯入试验和无侧限抗压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进行评价.研究中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利用单轴贯入试验数据来求解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强度参数.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沥青混合料破坏拐点的概念,给出了单轴贯入试验的试验条件和环境;同时结合无侧限抗压试验数据建立了求解混合料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公式.结果表明,单轴贯入试验可以有效地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单轴贯入试验 无侧限抗压试验 强度参数 抗剪性能 破坏拐点 粘聚力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致闭锁肺综合征1例
3
作者 毕玉峰 徐爱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62-662,共1页
关键词 心电图 红霉素 综合征 心音 颈静脉 神志 查体 中等 图示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泊松比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邵显智 邵敏华 +1 位作者 毕玉峰 孙立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70-1474,共5页
已有的沥青混合料泊松比的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大类,直接测量法较为合理.介绍了电阻应变法和MTS(材料试验机)环向引伸仪法两种直接测量方法,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实验原理、设备和方法.对比分析表明,MTS环向引伸仪法在... 已有的沥青混合料泊松比的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大类,直接测量法较为合理.介绍了电阻应变法和MTS(材料试验机)环向引伸仪法两种直接测量方法,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实验原理、设备和方法.对比分析表明,MTS环向引伸仪法在沥青混合料的泊松比测量上具有优越性.采用MTS环向引伸仪法测量了沥青混合料AC13在不同温度下的泊松比,并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回归分析,发现在高温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大于0.5,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泊松比,这表明采用弹性理论进行沥青路面高温性能研究和设计的方法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泊松比 材料试验机环向引伸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D生产中钛基钛锰合金阳极的电流效率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献凯 毕玉峰 +1 位作者 马淑兰 董俊卿 《电池》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28-131,共4页
本文运用正交设计法探讨了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中温度、酸度、电流密度对钛基钍锰合金阳极电流效率的影响,在保证EMD质量前提下,提出适应于新型阳极的最佳工艺参数。
关键词 电解二氧化锰 钛基钛锰合金 阳极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路用性能与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敏 侯德瑞 +5 位作者 耿立涛 颜卓然 毕玉峰 黄照亮 任帅宇 王本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6-756,共11页
为探讨骨架密实结构聚氨酯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力学特性,采用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的设计理论进行聚氨酯混凝土的组成设计,开展多种性能试验来评价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路用性能,基于单轴贯入试验及开发的单轴压缩试验和单轴拉伸试验评价多碎... 为探讨骨架密实结构聚氨酯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力学特性,采用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的设计理论进行聚氨酯混凝土的组成设计,开展多种性能试验来评价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路用性能,基于单轴贯入试验及开发的单轴压缩试验和单轴拉伸试验评价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的动稳定度分别是基质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53.4倍和17.8倍,低温最大弯拉应变分别为2.26倍和1.95倍,疲劳寿命分别为26.0倍和12.7倍;力学特性方面,温度对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的单轴贯入强度和贯入量影响较小,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弹性模量远小于水泥混凝土,但大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路用性能优异,温度对多碎石聚氨酯混凝土抗剪力学特性影响较小,多单轴拉伸和压缩力学特性介于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之间,可应用于路面结构铺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多碎石 聚氨酯混凝土 路用性能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轮胎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岳红亚 毕玉峰 +5 位作者 徐润 张常勇 丁婷婷 李怀峰 刘晓威 宋修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2-82,共11页
近几年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和堆存量持续攀升,大量堆积的轮胎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会引发环境污染等问题,废旧轮胎产生的“黑色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废旧轮胎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且具备协同利用其他固废的技术优势,被... 近几年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和堆存量持续攀升,大量堆积的轮胎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会引发环境污染等问题,废旧轮胎产生的“黑色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废旧轮胎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且具备协同利用其他固废的技术优势,被认为是可用于道路工程建设的理想材料。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概述了废旧轮胎的结构组成、力学性能和蠕变特性,介绍了废旧轮胎在路面、路基和地基加固处治工程中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项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工作机理和路用性能,最后对废旧轮胎在道路工程中的综合利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 道路工程 橡胶改性沥青 挡土墙 加筋土 地基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素-时间变权模型的公路隧道群运营期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宋杰 柳尚 +1 位作者 毕玉峰 钟国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634-9639,共6页
公路隧道群运营期安全保障工程相较于单体隧道更为复杂,面临的大量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直接威胁着隧道安全运营。为了有效地对隧道群运营期安全性进行评价,从人、车、隧道、交通环境、管理5个要素构建运营安全评价因子集,结合变权理论开... 公路隧道群运营期安全保障工程相较于单体隧道更为复杂,面临的大量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直接威胁着隧道安全运营。为了有效地对隧道群运营期安全性进行评价,从人、车、隧道、交通环境、管理5个要素构建运营安全评价因子集,结合变权理论开展动态评价研究,通过因素-时间变权方法的双动态权重计算模型以体现指标的时变特点,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等级评价,并以某高速隧道群开展评价工作。应用结果表明:因素-时间变权模型对于运营期的隧道群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控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很好地弥补常规评价方法中对隧道运营期安全因时变性的特点造成的评价结果失真的缺点;可见变权理论的利用为开展隧道群运营期安全风险的动态管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群运营期 安全评价 变权理论 灰云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嵌挤结构聚氨酯混合料疲劳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敏 毕玉峰 +3 位作者 庄伟 陈赛 庞德政 张文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91-2497,共7页
为探讨骨架嵌挤结构聚氨酯混合料在长期车辆荷载作用下疲劳特性,以聚氨酯混合料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利用万能试验机(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为探讨骨架嵌挤结构聚氨酯混合料在长期车辆荷载作用下疲劳特性,以聚氨酯混合料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利用万能试验机(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s,UTM)对疲劳试件进行不同应变水平的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监测并分析两种混合料的弯拉劲度模量、耗散能和滞后角等指标的演变过程,引入外推法,进行两种混合料的疲劳极限计算和疲劳方程预估。结果表明:聚氨酯混合料弯拉劲度模量降低速度慢,试件内部微裂纹萌生和发展地少,弹性恢复能力强,弹性特征相对明显。在相同应变水平下,当试验终止时累积耗散能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4倍左右,表明聚氨酯混合料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促进材料损伤的产生,抗疲劳性能好。聚氨酯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对应的疲劳极限分别为295με和110με,骨架嵌挤结构聚氨酯混合料能满足拉应变水平更高的结构层位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骨架嵌挤结构 聚氨酯混合料 疲劳特性 疲劳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泡条件下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氯离子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鹏 胡鑫磊 +3 位作者 杨希安 毕玉峰 宋杰 高楠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71-1076,1091,共7页
为探究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在浸泡条件下抵抗氯盐侵蚀的能力,研究开展了ECC的氯离子侵蚀试验。设置0.26、0.28、0.30三种不同水胶比试件,在5wt%、10wt%、16wt%三种氯盐溶液中分别浸泡12 d、30 d、60 d、90 d,用硝酸银溶液对不同... 为探究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在浸泡条件下抵抗氯盐侵蚀的能力,研究开展了ECC的氯离子侵蚀试验。设置0.26、0.28、0.30三种不同水胶比试件,在5wt%、10wt%、16wt%三种氯盐溶液中分别浸泡12 d、30 d、60 d、90 d,用硝酸银溶液对不同情况下的氯离子侵蚀深度进行测试,以此研究水胶比、氯盐浓度以及侵蚀时间对ECC氯离子侵蚀深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越小,ECC基体内部孔隙越少,基体越密实,氯离子侵蚀深度越小;随着氯盐浓度的增大,基体内外浓度差增加,氯离子侵蚀深度随之增大;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加,浸泡30 d内氯离子侵蚀深度增加较快,后期随着基体内部一系列反应发生,部分孔隙被填充,基体内部有效氯离子传输通道减少,氯离子侵蚀深度增长速度减小,侵蚀深度总体随时间呈现两阶段增长;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氯离子侵蚀深度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深度 水胶比 氯盐浓度 侵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