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药剂强化浮选精煤加压脱水效果研究
1
作者 毕海怡 樊民强 +2 位作者 武晋川 李海鹏 韩雪莲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0,共8页
为了降低浮选精煤滤饼水分、加快成饼速度,选择分子量为700万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64),采用分别添加和混合添加等加药方式,在实验室加压过滤系统进行了脱水试验。通过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测试、滤液表面... 为了降低浮选精煤滤饼水分、加快成饼速度,选择分子量为700万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64),采用分别添加和混合添加等加药方式,在实验室加压过滤系统进行了脱水试验。通过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测试、滤液表面张力测量和絮团形态观测的方式研究复合加药强化脱水的机理。结果表明:PAM能加快脱水速度但降水效果一般,L-64能明显降低精煤水分但过滤速度一般;复合添加药剂能有效减少成饼时间和降低滤饼水分,相同药剂添加量的情况下,先加PAM后加L-64更有利于降低滤饼水分,先加L-64后加PAM更有利于减少成饼时间。提出了基于滤饼水分和成饼速度的双目标脱水效率强化水平评价模型,给出了复合药剂的最佳用量。复合加药能提高煤表面的疏水性,降低滤液表面张力,并且形成疏松透气性良好的絮团结构,有利于煤颗粒间毛细水的脱除,具有降低滤饼水分、提高过滤速度的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精煤脱水 滤饼水分 复合加药 加药方式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O_(4)/K_(2)S_(2)O_(8)对微细粒高黏煤泥的化学调控助滤影响
2
作者 武晋川 樊民强 +2 位作者 刘爱荣 杨宏丽 毕海怡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220,共9页
含大量高灰细泥的煤泥水在沉降浓缩阶段通常会添加大量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加速细粒煤的沉降,但PAM的过量使用使浓缩机底流更加黏稠,导致压滤周期延长。通过向含大量高分子PAM的矿浆中添加无机盐FeSO_(4)、K_(2)S_(2)O_(8)溶液,进行... 含大量高灰细泥的煤泥水在沉降浓缩阶段通常会添加大量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加速细粒煤的沉降,但PAM的过量使用使浓缩机底流更加黏稠,导致压滤周期延长。通过向含大量高分子PAM的矿浆中添加无机盐FeSO_(4)、K_(2)S_(2)O_(8)溶液,进行不同药剂用量下煤泥的压滤试验,对药剂添加前后PAM溶液和含PAM矿浆的黏度、颗粒表面电性及颗粒团聚形态进行测试分析,探讨FeSO_(4)、K_(2)S_(2)O_(8)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eSO_(4)、K_(2)S_(2)O_(8)可降解矿浆中的大分子PAM,降低矿浆黏度,形成松散的大絮体,提高速度,缩短压滤周期,降低滤饼含水率。由于FeSO_(4)兼具对PAM的化学降解和对微细颗粒的凝聚作用,其助滤效果优于K_(2)S_(2)O_(8)。当FeSO_(4)用量为1000 g/t时矿浆黏度降低482 mPa·s,压滤时间缩短70.97%,滤饼含水率降低2.31%。FeSO_(4)价廉易得,可在选煤厂高泥化煤泥脱水助滤上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煤泥 加压过滤 无机盐 黏度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醇对黑龙关难浮煤泥浮选的强化作用研究
3
作者 韩雪莲 李志红 +3 位作者 樊民强 杨宏丽 薛春丽 毕海怡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80-283,共4页
为提高难浮煤泥的精煤回收率,以黑龙关煤泥为研究对象,选用正癸醇、十二醇、十四醇三种长链脂肪醇,采用直接添加和与煤油复配的方式,进行了浮选试验。借助接触角、XPS、润湿热,分析了长链脂肪醇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添加还... 为提高难浮煤泥的精煤回收率,以黑龙关煤泥为研究对象,选用正癸醇、十二醇、十四醇三种长链脂肪醇,采用直接添加和与煤油复配的方式,进行了浮选试验。借助接触角、XPS、润湿热,分析了长链脂肪醇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添加还是配制成复合捕收剂,十二醇的浮选效果最好,复配可以节省药剂用量。在捕收剂用量2 kg/t时,与煤油相比,15%比例复配药剂可将精煤产率提高23.89%,尾煤灰分提高9.53%,可燃体回收率提高28.23%。此外,十二醇处理过的煤泥接触角增加12.44°,润湿热降低5.37 J/g,亲水基团O—C=O含量降低3.25%。十二醇通过降低煤粒亲水性官能团含量,提高煤粒表面疏水性,十二醇复配药剂通过十二醇极性成分和煤油非极性成分的协同作用增大煤表面疏水面积提高浮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浮煤 浮选 十二醇 复配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