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空间改进的城市快速公交网络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毕晓萤 陈学武 李子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5期173-180,共8页
城市快速公交网络性质研究对其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复杂网络理论研究领域由传统的轨道交通扩展到整个城市快速公交,并针对L空间度值物理意义模糊、路径选择实际意义匮乏等缺陷,提出了新型S空间模型构建方法.以常州BR... 城市快速公交网络性质研究对其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复杂网络理论研究领域由传统的轨道交通扩展到整个城市快速公交,并针对L空间度值物理意义模糊、路径选择实际意义匮乏等缺陷,提出了新型S空间模型构建方法.以常州BRT系统为例,采用新型建模方法,用计算度值、聚类系数、路径长度等特征指标分析了城市快速公交网络整体性能.继而采用效益费用比指标,比较其各支线优化方案效用,为资源限制条件下支线优化方案的选择提供建议;最后通过比较城市快速公交骨架网络及常规公交衔接下的快速公交网络的鲁棒性,验证了城市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一体化衔接规划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L空间改进 复杂网络理论 城市快速公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目标的大都市区轨道交通功能分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明 过秀成 +1 位作者 凌小静 毕晓萤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6,104,共6页
为指导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在总结国外成熟大都市区轨道线网体系基本构成、功能层次和技术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都市区居民通勤出行时耗特征,明确各空间圈轨道交通服务时间目标,即城市中心区30 min以内,城市外围区45 min以... 为指导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在总结国外成熟大都市区轨道线网体系基本构成、功能层次和技术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都市区居民通勤出行时耗特征,明确各空间圈轨道交通服务时间目标,即城市中心区30 min以内,城市外围区45 min以内,郊区1 h以内。以此为主要控制要素确定轨道交通线网功能分级:区域铁路主要服务于都市区对外客流联系需求;市郊轨道服务于大都市区近、郊区居民通勤出行;城市中心区轨道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内部各类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 轨道交通 功能分级 时间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大都市区轨道线网形态配置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邬岚 杨明 +1 位作者 过秀成 毕晓萤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8,共6页
为确定紧凑型大都市区合理的轨道线网规模,提升线网换乘效率,在把握紧凑型大都市区基本内涵及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从轨道交通基本线形特征分析入手,由线及网,面向换乘效率最优,开展轨道交通线网形态组合分析,研究城市用地布局、中心体系... 为确定紧凑型大都市区合理的轨道线网规模,提升线网换乘效率,在把握紧凑型大都市区基本内涵及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从轨道交通基本线形特征分析入手,由线及网,面向换乘效率最优,开展轨道交通线网形态组合分析,研究城市用地布局、中心体系、开发密度与轨道交通线网形态的关系,提出紧凑型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态配置和差别化密度控制,并以合肥为例进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大都市区 轨道交通 线网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改善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毕晓萤 罗崴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3期28-31,71,共5页
城市规模的差异,使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与大城市存在较大差异。从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分布、出行方式构成3个方面入手,将中小城市出行特征与大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中小城市不同时期的出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中小城市出行特征及... 城市规模的差异,使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与大城市存在较大差异。从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分布、出行方式构成3个方面入手,将中小城市出行特征与大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中小城市不同时期的出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中小城市出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发现私人机动化出行增长过速等隐患;继而以优化出行结构为目的,从科学规划城市用地布局、改善慢行服务、优化公交系统、有序引导个体机动车交通等4个方面提出交通改善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市 居民出行特征 优化出行结构 交通改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阶段的轨道交通定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毕晓萤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1期22-27,32,共7页
公共交通票价制定的合理与否对引导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充分发挥各交通方式的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将出行者公交出行成本分为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舒适性成本,确定各成本影响居民出行决策的权重。以轨道交通发展为轴线,基于城市轨道交通... 公共交通票价制定的合理与否对引导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充分发挥各交通方式的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将出行者公交出行成本分为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舒适性成本,确定各成本影响居民出行决策的权重。以轨道交通发展为轴线,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研究不同阶段适用的定价模型,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模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出行成本 最大程度吸引客流模型 伯特兰纳什均衡模型 双层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园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策略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6
作者 毕晓萤 《交通与港航》 2022年第1期40-45,共6页
工业园区承担着产业集聚、创新孵化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交通品质提升才能更好地支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该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通过调查数据挖掘,深入分析工业园区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症结。针对工业... 工业园区承担着产业集聚、创新孵化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交通品质提升才能更好地支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该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通过调查数据挖掘,深入分析工业园区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症结。针对工业园区现阶段交通发展遇到的特有问题,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出用地开发从产业主导向产城融合转变,路网建设从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转变,公交完善从设施建设向模式创新转变,停车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等四方面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策略,为我国工业园区交通改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交通拥堵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