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氧健身操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匡冬青 朱飞龙 +3 位作者 毕小羽 朱笑彤 姚方远 任园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441,共7页
目的:探讨有氧健身操运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募集ADHD儿童40名(年龄范围9~11岁,平均9.83岁),随机分为干预组(n=21)与对照组(n=19... 目的:探讨有氧健身操运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募集ADHD儿童40名(年龄范围9~11岁,平均9.83岁),随机分为干预组(n=21)与对照组(n=19)。全体被试正常参加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干预组额外参加每周3次、每次60分钟、共8周的有氧健身操训练。实验前后分别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和三轴加速度记录仪测量儿童的睡眠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睡眠各维度的水平;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自身实验前后睡眠情况的差异。结果:(1)组间比较:实验前,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睡眠特征无显著差异。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觉醒时间、平均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时间较短,睡眠效率较高(P<0.05);CSHQ总分、睡眠抵触和入睡延迟得分较低(P<0.05)。(2)组内比较:实验后,干预组觉醒时间和睡眠潜伏期时间显著缩短,睡眠效率显著提升(P<0.05);CSHQ总分、睡眠抵触、入睡延迟和白天嗜睡得分均降低(P<0.05);对照组实验后白天嗜睡得分有所降低(P<0.05)。结论:每周3次、每次60分钟、共8周的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ADHD儿童整体睡眠质量,对ADHD儿童睡眠问题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睡眠 有氧健身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儿童精细动作技能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毕小羽 朱笑彤 +4 位作者 朱飞龙 匡冬青 宋以玲 范碧瑶 任园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 探究不同性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龄儿童精细动作技能的特点。方法 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从医院和患者微信群募集确诊ADHD儿童69例,在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1~4年级学生中,由专业精神科医生筛查ADHD儿童66例,共纳入ADHD儿童13... 目的 探究不同性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龄儿童精细动作技能的特点。方法 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从医院和患者微信群募集确诊ADHD儿童69例,在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1~4年级学生中,由专业精神科医生筛查ADHD儿童66例,共纳入ADHD儿童135例;在同一小学按性别匹配、年龄差<0.5岁招募13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采用儿童动作协调能力标准评估工具(MABC-2)中的手部精细操作4项测试和手部精细动作总分进行评估。结果 控制年龄后,ADHD男童各项目分和总分均低于健康男童和健康女童(P <0.05),ADHD女童仅总分低于健康男童和健康女童(P <0.05)。性别对ADHD儿童各项目分和总分主效应均显著(F> 5.133,P <0.05),男童低于女童(P <0.05)。结论 ADHD儿童精细动作技能发展落后,男童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精细动作技能 手眼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HD学龄儿童动作协调能力与其核心症状的关系:基于执行功能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笑彤 毕小羽 +11 位作者 朱飞龙 姚方远 王久菊 杨莉 刘靖 李雪 谢永涛 宋懿芪 匡冬青 全天深 徐宝华 任园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73,共9页
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学龄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与其核心症状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由2位高年资精神科专科医生从北京市某公立小学1—4年级1781名学生中筛查... 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学龄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与其核心症状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由2位高年资精神科专科医生从北京市某公立小学1—4年级1781名学生中筛查出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DSM-5)诊断标准的65名ADHD学龄儿童,以及从北京市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招募确诊ADHD学龄儿童21名,最终纳入被试86名,其中男童68人,女童18人,平均年龄(8.54±1.27)岁。采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ADHD RS-IV)、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BRIEF)和儿童动作协调能力标准评估工具第二版(Movement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Two Version,MABC-2)来分别评估被试的核心症状、执行功能和动作协调能力。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对多重中介作用模型进行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结果:ADHD学龄儿童动作协调能力、执行功能和核心症状各变量间两两相关;ADHD学龄儿童手部精细能力直接显著负向预测注意缺陷核心症状(β=-0.205,P<0.05),执行功能中监控因子的中介作用显著,占中介效应量的32.69%;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显示,平衡能力显著负向预测注意缺陷核心症状,且执行功能中抑制因子的中介作用显著,占中介效应量的46.45%。结论:AD‐HD学龄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与其核心症状相关,执行功能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提高ADHD学龄儿童精细能力可促进其监控功能的发展,提升ADHD学龄儿童平衡能力会对其抑制功能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改善其核心症状。为缓解ADHD学龄儿童注意缺陷的核心症状,建议选取、设计提高监控和抑制功能的练习内容,针对ADHD学龄儿童精细能力和平衡能力开展精准的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动作协调 执行功能 核心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儿童书写的肌电特点
4
作者 朱笑彤 毕小羽 +10 位作者 朱飞龙 姚方远 陆双 莫大鹏 宋以玲 匡冬青 刘靖 李雪 王芳 吉宁 任园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2-888,共7页
目的:观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书写的肌电特点,探讨ADHD儿童书写的电生理机制,为开拓ADHD儿童书写问题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从北京市某普通公立... 目的:观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书写的肌电特点,探讨ADHD儿童书写的电生理机制,为开拓ADHD儿童书写问题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从北京市某普通公立小学和某三甲医院精神科门诊募集共29名ADHD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25名、女童4名,平均年龄8.21±1.78岁。另按年龄相差不超过半岁标准筛选正常对照组男童23名、女童5名。利用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采集儿童在描画轨迹,书写阿拉伯数字0~9、英文字母a-z和A-Z、汉字“一”到“十”和“永”字等任务时拇短展肌、第1背侧骨间肌、桡侧腕屈肌和指伸肌的肌电信号。选择某肌肉的平均肌电值(AEMG)占所测全部肌肉AEMG总和的百分比、差异性系数来评价肌肉贡献率和用力一致性,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α=0.05。结果:ADHD儿童在书写阿拉伯数字时的惯用手拇短展肌、第1背侧骨间肌以及书写汉字时的拇短展肌的肌肉贡献率(27.29%,25.58%,27.53%)与正常发育儿童相应肌肉的贡献率平均值(42.87%,19.96%,37.13%)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DHD儿童肌肉差异性系数的值多数高于100%,在描画轨迹类任务中惯用手桡侧腕屈肌的差异性系数达到270%。结论:基于肌电信号特点,学龄期ADHD儿童呈现出不成熟的书写模式,表现为书写相关肌肉的稳定性差,对手指小肌肉群的控制水平不足,双手协调性控制不良,非惯用手肌肉抑制不充分。建议重视ADHD患儿书写动作的肌电评估,早期开展针对性的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书写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