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毕学知 宋运淳 肖诩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关键词 水稻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植物组织RNA原位杂交技术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绍荣 毕学知 +1 位作者 吕应堂 杨弘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30,共4页
一种优化的植物组织RNA原位杂交技术①陈绍荣毕学知吕应堂杨弘远(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AOptimizedinSituRNAHybridizationTechniqueinPlantTisuesCH... 一种优化的植物组织RNA原位杂交技术①陈绍荣毕学知吕应堂杨弘远(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AOptimizedinSituRNAHybridizationTechniqueinPlantTisuesCHENShaorongBIXuez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 DNA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cyclin Ⅲ基因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物理定位 被引量:5
3
作者 任南 宋运淳 +1 位作者 毕学知 刘立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玉米低拷贝基因cyclinⅢ(B-类)生物素标记的染色体原位杂交定位结果。供试探针为该基因的cDNA克隆,其长度仅为16kb。结果表明,探针的信号分布在第6染色体短臂和第9染色体长臂,与着丝粒的百分距... 本文首次报道了玉米低拷贝基因cyclinⅢ(B-类)生物素标记的染色体原位杂交定位结果。供试探针为该基因的cDNA克隆,其长度仅为16kb。结果表明,探针的信号分布在第6染色体短臂和第9染色体长臂,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7005±331和8686±164,检出率分别为829%和683%。文中对基因的物理位置与功能间的关系等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yclinⅢ基因 染色体 原位杂交 物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炜 毕学知 +1 位作者 黄大年 肖翊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O′Farrell(1975)和Anderson(1978)等人的基础上对双向电泳方法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适合于分析水稻种子胚、黄化芽、绿色幼苗及成熟叶斤等不同组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方法。用这一方法对15个水稻品种的种子胚、黄化芽、二叶期绿色幼苗及... 在O′Farrell(1975)和Anderson(1978)等人的基础上对双向电泳方法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适合于分析水稻种子胚、黄化芽、绿色幼苗及成熟叶斤等不同组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方法。用这一方法对15个水稻品种的种子胚、黄化芽、二叶期绿色幼苗及雌雄蕊形成期成熟叶片的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均获得了清晰而稳定的图谱。以200μg左右的蛋白质进行电泳,从上述组织可分辨出的蛋白质(多肽)点分别达到550、500和350个。由此建议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的遗传学、发育生理学以及品种资源鉴定时采用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蛋白 双向电泳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体内两种甾类性激素的研究
5
作者 陶友保 陈克成 毕学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54-58,共5页
以三系杂交水稻的不育系(珍汕97A,丛广41A和马协A)为实验材料,以其相应的保持系(珍汕97B,丛广41B和马协B)为对照,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和幼穗中睾酮和雌二醇含量。结果表明,在供试水稻各时期叶片中睾酮和雌... 以三系杂交水稻的不育系(珍汕97A,丛广41A和马协A)为实验材料,以其相应的保持系(珍汕97B,丛广41B和马协B)为对照,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和幼穗中睾酮和雌二醇含量。结果表明,在供试水稻各时期叶片中睾酮和雌二醇含量均比穗中高,同时不论是叶片还是穗中,睾酮含量均高于雌二醇;但是睾酮和雌二醇在供试的3个组合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内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睾酮 雌二醇 甾类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