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毋永娟 崔荣 +5 位作者 杨燕霞 华云旗 谭亚琴 刘丽萍 袁海清 金云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76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组采用标准一线方案TP/GP方案,联合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12 ml/d。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76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组采用标准一线方案TP/GP方案,联合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12 ml/d。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38.23%,化疗组为33.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好转率为52.94%,化疗组为28.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毒副反应较化疗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晚期NSCLC化疗中有减毒增效、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复方苦参注射液 化学疗法 辅助 TP/G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与肿瘤标记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意义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华云旗 毋永娟 +6 位作者 杨永岩 杨燕霞 谭亚琴 孟令茹 袁晓荣 刘丽萍 金云剑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6期1381-1385,1388,共6页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本研究拟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肿瘤标记物癌抗原125(CA125)与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N...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本研究拟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肿瘤标记物癌抗原125(CA125)与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中的意义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晚期NSCLC靶向治疗疗效评价指标及预后相关因子。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74例,依据方案分为化疗组和靶向治疗组。化疗组: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吉西他滨1 000mg/m2第1,8天;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长春瑞滨30mg/m2第1,8天+顺铂80mg/m2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靶向治疗组:吉非替尼250mg/d,或者厄洛替尼150mg/d,餐后2小时口服。比较化疗组与靶向治疗组治疗前后CA125、CYFRA21-1变化。靶向治疗组依据是否接受基因检测分为突变组和未检测组,分别记录靶向治疗组中EGFR突变患者与未检测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统计两组接受靶向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A125、CYFRA21-1降低率,以及靶向治疗患者EGFR突变与临床疗效关系及与标记物的相关性。结果靶向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A125与CYFRA21-1分别为(33.96±7.03)kU/L和(4.02±1.76)μg/L,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化疗组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A125与CYFRA21-1分别为(36.24±6.03)kU/L和(3.80±1.35)μg/L,与治疗前比较也均明显降低(P<0.05)。EGFR突变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4.2%(16/19),明显高于EGFR突变未检测患者(P<0.05);在EGFR突变患者经靶向治疗是肿瘤标记物CA125和CYFRA21-1降低率分别为89.5%(17/19)和47.4%(9/19),均明显高于EGFR突变未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临床疗效好;在EGFR-TKI靶向治疗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患者肿瘤标记物CA125和CYFRA21-1均有降低,且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CA125、CYFRA21-1降低人数比率更高,CA125、CYFRA21-1变化可能与EGFR基因突变有关;CA125和CYFRA21-1可以作为潜在判定靶向治疗疗效的血清学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角蛋质类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毒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回顾性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险峰 华云旗 +1 位作者 杨永岩 毋永娟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9期963-966,共4页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国产替吉奥(维康达)和其他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晚期胃癌的合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89例晚期胃癌的治疗情况,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组。多西他赛联合替吉...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国产替吉奥(维康达)和其他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晚期胃癌的合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89例晚期胃癌的治疗情况,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组。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组(DT组):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替吉奥80mg/m2,分两次饭后口服,第1~14天,21天为1个周期;常规化疗组: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DO组),或顺铂(70mg/m2,第2天)+5-氟尿嘧啶2.5g/m2,46小时持续泵入(DCF组),21天为1个周期;记录I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3个周期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O组、DCF组、DT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分别为4.8、11.4、12.5个月,3组患者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DT组疾病控制率为58.1%(18/31),DO组为46.4%(13/28),DCF组为53.3%(16/3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3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DT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腹泻和骨髓抑制等,D0和DCF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等,DT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较高的t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较轻,尤其是身体状况较差的晚期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崔荣 毋永娟 +5 位作者 杨燕霞 华云旗 刘丽萍 谭亚琴 张文慧 袁海清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3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射血分数的影响;比较两组对患者心肌损伤的差异。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我院的老年(年龄>65岁)... 目的回顾性分析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射血分数的影响;比较两组对患者心肌损伤的差异。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我院的老年(年龄>65岁)确诊晚期肺腺癌患者32例。多西他赛组(n=18):多西他赛65 mg/m2,第1天,21天1个周期,连续3个周期;吉非替尼组(n=14):吉非替尼250 mg/d,早餐后2小时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心肌酶CK-MB和射血分数变化。结果吉非替尼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7例;多西他赛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8例,吉非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28.6%和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酸激酶CK-MB均值(14.72±9.12)U/L vs(24.03±7.01)U/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酸激酶CK-MB均值(16.62±10.21)U/L vs(29.94±8.03)U/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组间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血分数变化:吉非替尼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均值(59.43±8.75)%vs(59.01±7.67)%;多西他赛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均值(60.21±8.97)%vs(59.31±9.21)%,射血分数在治疗前后并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在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有一定疗效;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均对心肌一定的损伤;单药化疗将成为老年晚期肺腺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治疗方案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灌注化疗对恶性腹水患者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丽萍 王军 +6 位作者 华云旗 毋永娟 常青 赵美丽 金云剑 张文慧 王焕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0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热灌注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包头肿瘤医院确诊为腹腔转移伴腹水的患者40例,选用直径20~22mm套管针左、右侧下腹... 目的回顾性评价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热灌注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包头肿瘤医院确诊为腹腔转移伴腹水的患者40例,选用直径20~22mm套管针左、右侧下腹部或单侧置管,引流腹水后连通TRL 2 000热灌注化疗机,灌注0.9%氯化钠注射液1 000~2 000ml,入腹温度43℃,单循环3次。再灌注500ml 0.9%氯化钠(温度43℃)腹腔保留,同时腹腔内灌注顺铂40mg/m2+地塞米松5mg。每周1次,3周为1疗程行疗效评价,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变化,分析临床疗效和肿瘤标记物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近期疗效:热灌注化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种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差值变化显著,其中治疗前后CA125、CA19-9水平分别为(116.89±21.96)U/ml vs(101.21±11.67)U/ml和(147.91±21.13)U/ml vs(137.49±13.23)U/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接受热灌注化疗治疗后,57.5%(23/40)患者有效,42.5%(17/40)患者进展;患者按照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和进展组,有效组与进展组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差值比较,有效组肿瘤指标下降明显,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生存时间越长,热灌注化疗后相应的肿瘤指标下降幅度越大,患者生存时间越短,化疗后肿瘤指标下降幅度越小,甚至有上升的可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25和CA19-9这两种肿瘤标志物化疗前后差值与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CA125 CA19-9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