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CT数学预测模型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洁 郑祥武 +5 位作者 殷薇薇 唐坤 林信实 陈杨宗 戴云飞 赵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2113-2116,共4页
目的:利用ROC曲线分析评价 PET/CT 数学预测模型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我院因诊断为SPN而行PET/CT检查的186例患者。以病灶良恶性结果为应变量,以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灶的大小、部位、CT... 目的:利用ROC曲线分析评价 PET/CT 数学预测模型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我院因诊断为SPN而行PET/CT检查的186例患者。以病灶良恶性结果为应变量,以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灶的大小、部位、CT值、边界、磨玻璃成分、分叶、血管集束、胸膜牵拉、毛刺、钙化、空泡、空洞、SUVmax作为自变量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诊断SPN良、恶性的回归数学模型。计算PET/CT数学预测模型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相应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大小。结果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PET/CT诊断SPN良、恶性的数学模型如下:p=ex/(1+ ex ),x=‐8.111+0.091×年龄+1.351×分叶+3.565×血管集束+2.153×胸膜牵拉+0.447× SUVmax。以数学模型对SPN良恶性进行预测,其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1.0%、85.5%、90.0%及77.3%。 PET/CT 数学预测模型诊断SP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177;0.019。结论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PET/CT数学预测模型诊断SPN的准确性较高,且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因此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较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发射型计算机 二元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罗小平 陈伟建 +3 位作者 殷薇薇 赵余祥 翁新茫 滕红林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后的横断面及重组图像,并与传统X线片及常规CT椎间盘扫描图像比较,以探讨其能否提高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采用单盲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腰椎峡部裂患者156例,...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后的横断面及重组图像,并与传统X线片及常规CT椎间盘扫描图像比较,以探讨其能否提高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采用单盲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腰椎峡部裂患者156例,其中男91例,女65例;年龄16~73岁,平均32.7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6年。将患者的影像资料按X线片、常规椎间盘CT扫描、MSCT容积扫描进行归类,其中X线片127份,常规椎间盘CT扫描图像79份,MSCT容积扫描并重组图像156份。由3位高年资医师在不知术后诊断结果的情况下共同对3种影像资料分别进行分析、诊断,最终将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分别得出3种影像检查各自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应用多样本率的卡方检验验证其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影像片中直接显示腰椎峡部骨不连接为诊断标准,127份X线片中,能准确诊断为腰椎峡部裂的有201处,与手术结果比较,有64处未检出,其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为75.8%。79份常规椎间盘CT扫描图像中,共检出腰椎峡部裂105处,与手术结果比较,有55处未检出,其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为65.6%。156份MSCT容积扫描后重组图像共明确诊断腰椎峡部裂324处,与手术结果完全吻合,其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3种影像检查各自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6,P<0.005)。MSCT容积扫描后的重组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最高。结论:通过MSCT容积扫描并运用重组技术能获得丰富的影像信息。重组图像能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椎弓峡部裂的影像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对腰椎弓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诊断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腰椎峡部裂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小平 滕红林 +4 位作者 陈荣华 赵余祥 翁新茫 陈伟建 殷薇薇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MSCT)图像中测量的各种椎弓根参数对腰椎弓峡部裂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选择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峡部裂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18... 目的:探讨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MSCT)图像中测量的各种椎弓根参数对腰椎弓峡部裂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选择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峡部裂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18~59岁,平均(42.60±9.36)岁。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的患者术前均行MSCT容积扫描,并在工作站进行图像重组,在相应的图像中分别测量椎弓根水平位角(TSA)、椎弓根矢状位角(SSA)、椎弓根长度(PL)、椎弓根宽度(PW)、椎弓根高度(PH)等参数,术前根据已测得的椎弓根参数选择合适的椎弓根螺钉,术中根据所测参数并借助椎弓根角度定位器置入椎弓根螺钉。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解剖标志法结合术中透视定位置入椎弓根螺钉。术中分别记录每枚椎弓根螺钉钉道准备时间;术后复查MSCT,对椎弓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评估。比较两组间螺钉钉道准备时间及置入螺钉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置入椎弓根螺钉156枚,优143枚,良11枚,差2枚。对照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50枚,优101枚,良26枚,差23枚。两组螺钉位置的评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螺钉钉道准备时间研究组为(66.20±7.31)s,对照组为(104.11±9.51)s,两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临床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及准确的参考数据。根据影像学资料所测得的参数能在术前制定更精确的手术方案,术中能既简便又准确地把握进钉方向,从而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率,有效避免或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滑脱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BP Plus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殷薇薇 曹婷婷 +1 位作者 葛春慧 张红艳 《安徽医学》 2020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iRoot BP Plus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髓室底穿孔患者共72例(72颗恒磨牙),均采用iRoot BP Plus进行髓室底穿孔修复,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检查分析术... 目的分析影响iRoot BP Plus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髓室底穿孔患者共72例(72颗恒磨牙),均采用iRoot BP Plus进行髓室底穿孔修复,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检查分析术后一年不同感染时间、穿孔大小和病因对患者治疗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1)感染时间≤6个月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4.12%,与感染时间>6个月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穿孔直径>3 mm组的治疗成功率为62.5%,直径为2~3 mm组成功率为92.31%,直径<2 mm组成功率为95.45%,直径>3 mm组的成功率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3)医源性穿孔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1.89%,与龋源性穿孔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室底穿孔的病因、感染时间和穿孔大小等均会影响iRoot BP Plus修复髓室底穿孔的疗效,在治疗穿孔患牙时应考虑这些因素,以便更大程度保留患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髓室底穿孔 iRoot BP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功 顾梦婕 +2 位作者 殷薇薇 张尽忠 杜若鸿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探究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 目的探究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板组、离子垫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导板组予以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非拔牙矫治,离子垫组予以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玻璃离子垫非拔牙矫治,对照组予以传统直丝弓矫治。比较3组患者矫正前及矫正1年后的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牙弓后段宽度,上下颌位置及旋转方向指标[SNA、SNB和Y轴角],上下颌牙齿矢状面和垂直向变化指标(U1-NA、L1-NB、U1-SN),颏部软组织的线距指标[上下唇-E线距(UL-E、LL-E)和颏唇沟深度]、前后径、矫正时间差异。结果3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Y轴角、U1-NA、L1-NB、U1-SN、LL-E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离子垫组和导板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离子垫组和导板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错(牙合)牙矫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垫组和导板组错(牙合)牙矫正时间[(12.09±3.04)个月、(11.47±3.82)个月]均短于对照组[(23.15±6.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治疗,可解除牙列拥挤,促进上下颌牙弓的正常形态恢复,同时降低对下颌生长的抑制,缩短矫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 非拔牙 Damon Q自锁托槽 上颌斜面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