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治疗包虫病后小鼠免疫功能和部分氧化还原酶、转氨酶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殷祎隆 聂蕾 +2 位作者 傅宣英 王琪 景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60-665,共6页
目的考察用药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变化并研究对小鼠肝组织损伤和棘球蚴组织营养代谢产生影响的部分氧化还原酶、转氨酶等的改变状况。方法染病小鼠经苦参碱、阿苯达唑及联合用药治疗90天后,对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含量,及T... 目的考察用药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变化并研究对小鼠肝组织损伤和棘球蚴组织营养代谢产生影响的部分氧化还原酶、转氨酶等的改变状况。方法染病小鼠经苦参碱、阿苯达唑及联合用药治疗90天后,对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进行检测;采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标记技术及速率法等检测治疗前后小鼠肝脏、棘球蚴囊壁组织匀浆NO、NOS、LD、LDH和AKP及血清HA、GOT的含量及活性。结果治疗后血清中IL-4,IL-6和IL-10的含量降低(P<0.05),其中IL-4与IL-10在联合用药组下降尤为明显(P<0.05);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分类:CD4+/CD8+升高(P<0.05),但与正常小鼠比较尚存在差异(P<0.05)。棘球蚴囊壁LD、LDH和AKP均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尤为明显(P<0.05)。肝脏组织中各用药组NO、NOS和下降(P<0.05),LDH在苦参碱组及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lb组(P<0.05);LD仅在苦参碱组与联合用药组下降(P<0.05)。各用药组血清HA含量较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苦参碱组及联合用药组与Al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苦参碱组及联合用药组血清GOT含量较之对照组降低(P<0.05),Alb组无变化(P>0.05)。结论棘球蚴病小鼠经治疗后,机体的免疫状况有所恢复。苦参碱和阿苯达唑均能抑制棘球蚴影响代谢,尤其联合应用效果更好。苦参碱能显著改善小鼠肝功能,并对逆转肝细胞损伤方面较阿苯达唑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绦虫 苦参碱 阿苯达唑 TH2型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比色法 放射免疫标记技术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虫病治疗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殷祎隆 聂蕾 景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7-482,共6页
关键词 药物研究进展 包虫病 治疗 多房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公共卫生问题 寄生虫学 以手术为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β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胜利 安利峰 +3 位作者 吴昇祥 殷祎隆 米友军 慈彩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CSF和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5例腹股沟疝和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25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取CSF和血清;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一组实验组,另一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实验性脑出...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CSF和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5例腹股沟疝和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25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取CSF和血清;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一组实验组,另一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实验性脑出血后6 h、12 h、24 h、48 h、72 h、96 h等各时间点取各组CSF和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S100β蛋白的含量。结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中S100β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也明显高于血清S100β蛋白的水平(P<0.01);不同时间点兔脑出血模型实验组脑脊液中S100β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脑出血后S100β蛋白在脑脊液中持续时间较长,且含量显著增高,可作为出血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损伤 S100Β蛋白 脑脊液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线粒体机制 被引量:19
4
作者 聂蕾 殷祎隆 尹少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 (artesunate ,Art)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 0凋亡的线粒体机制。方法 :用Art处理HL6 0细胞 ,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的效果 ;透射电镜、DNA凝胶电泳技术观察细胞的凋亡 ;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 ,F...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 (artesunate ,Art)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 0凋亡的线粒体机制。方法 :用Art处理HL6 0细胞 ,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的效果 ;透射电镜、DNA凝胶电泳技术观察细胞的凋亡 ;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 ,FCM)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和线粒体膜电位 (mitochon drialmembranepotential ,MMP)水平的检测 ;比色法检测半胱 天冬氨酸蛋白酶 3(cysteinecontainingas partate,Caspase 3)活性。结果 :Art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HL6 0细胞的增殖 (P <0 .0 5 )。Art诱导后HL6 0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和生化改变 ,G2 +M期细胞比例增高 ,S期减少 ,凋亡率上升 (P <0 .0 5 ) ,线粒体膜电位降低 (P <0 .0 5 ) ,Caspase 3活性增强 (P <0 .0 5 )。结论 :Art可能通过线粒体 半胱 天冬氨酸蛋白酶 3特定途径诱导HL6 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HL60细胞系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