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质性肺病小鼠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的变化及依那西普的干预作用
1
作者 王慧选 殷寒秋 +1 位作者 辜冲 殷松楼(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观察博来霉素(BLM)诱导的间质性肺病(ILD)小鼠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的数量变化,依那西普干预对ILD和循环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A组,n=20)、依那西普干预组(B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20... 目的:观察博来霉素(BLM)诱导的间质性肺病(ILD)小鼠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的数量变化,依那西普干预对ILD和循环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A组,n=20)、依那西普干预组(B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20)。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28天,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在BLM处理后第14天炎性症状最明显,第21天纤维化最明显,B组纤维化评分在第14、21、28天和炎症评分在第14、21天较A组低(P <0. 01);B组各个时期羟脯氨酸含量较A组低(P <0. 05);B组在第14天和第21天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较A组少;A组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在第7天达到最高,之后呈下降的趋势,B组在第7、14、21天显著低于同一时期A组的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P <0. 01);A组和B组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数量与肺部炎症、纤维化评分及羟脯氨酸含量呈正相关(r=0. 540,0. 384,0. 535;n=40,P <0. 05)。结论:在BLM诱导小鼠ILD的病理进程中,循环纤维细胞可能参与了ILD的发生发展。依那西普减轻小鼠ILD,同时减少外周血循环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西普 循环纤维细胞 博来霉素 间质性肺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