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MLST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康立超 钱晶 +6 位作者 杜冬冬 王国红 刘玉霞 殷月兰 黄新 张星星 罗瑞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255-6261,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型和耐药情况。方法将62株食源性和1株羔羊脑炎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及耐药性实验。结果 63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20个ST型, 16个克隆群(clonal complex groups, C... 目的研究新疆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型和耐药情况。方法将62株食源性和1株羔羊脑炎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及耐药性实验。结果 63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20个ST型, 16个克隆群(clonal complex groups, CC),其中68.25%(43/63)属于谱系Ⅱ,其余属于谱系Ⅰ。优势ST型是ST8、ST9、ST121、ST87和ST378,优势CC群是CC8、CC9、CC1和CC121。对苄青霉素(penicillin, P)、氨苄西林(ampicillin, AM)、苯唑西林(oxacillin, OX1) 3种抗生素耐药率达100%;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 GM)、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红霉素(erythromycin,E)、奎奴普丁/达福普丁(quinupristin,QDA)、利奈唑胺(linezolid, LNZ)、万古霉素(vancomycin, VA)、替加环素(tigecycline, TGC)、利福平(rifampin, RA)和诱导性克林霉素耐性(induced clindamycin resistance, ICR) 9种抗生素敏感率达100%;对呋喃妥因(furadantin, FT)耐药率61.90%(39/63),其中ST7、ST8、ST101、ST155和ST515对此次的3-4类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性。结论新疆单增李斯特菌分子型别呈多样性,耐药谱变宽,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单增李斯特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方品种鸡CD4和CD8α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青海 焦新安 +2 位作者 潘志明 黄金林 殷月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用Trizol分别提取4~6周龄白莱航鸡、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仙居鸡、茶花鸡、固始鸡和隐性白羽鸡胸腺细胞的总RNA,再用Oligo-dT纤维索富集mRNA后,用RT-PCR分别扩增出鸡CD4和cD8α基因cDNA。将PCR产物克隆进T载体后测序。序列分... 用Trizol分别提取4~6周龄白莱航鸡、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仙居鸡、茶花鸡、固始鸡和隐性白羽鸡胸腺细胞的总RNA,再用Oligo-dT纤维索富集mRNA后,用RT-PCR分别扩增出鸡CD4和cD8α基因cDNA。将PCR产物克隆进T载体后测序。序列分析显示不同品种鸡的CD4 cDNA序列完全一致;中国地方品种鸡与国外品种的白莱航鸡、RPL7系鸡在CD8α胞外区有6~13个氨基酸的差异,仙居鸡与其他5个中国地方品种鸡在CD8α胞外区有4~5个氨基酸的差异,狼山鸡、北京油鸡和隐性白羽鸡CD8α cDNA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地方品种鸡CD4基因序列高度保守;中国地方品种鸡与国外品种鸡的CD8α cDNA序列之间具有遗传多态性,而中国地方品种鸡之间CDSα cDNA序列遗传多态性低,为进一步研究CD4分子和CD8α链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 CD8Α CDNA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艳杰 张丽娟 殷月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24-25,共2页
目的综合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33例),针灸治疗组(33例),穴位注射治疗组(33例)。3组患者均用陈醋熏蒸患足,针灸治疗组:主穴悬钟、太溪、然谷、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组:太溪穴位注射。综合治疗组... 目的综合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33例),针灸治疗组(33例),穴位注射治疗组(33例)。3组患者均用陈醋熏蒸患足,针灸治疗组:主穴悬钟、太溪、然谷、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组:太溪穴位注射。综合治疗组:穴位注射加针灸治疗加陈醋熏蒸。结果综合治疗组、针灸治疗组、穴位注射治疗组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72.7%、69.7%,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针灸治疗组、穴位注射治疗组(P<0.01)。结论综合治疗跟痛症疗效显著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疗 针灸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 陈醋熏蒸 跟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张群英 牛云茜 +2 位作者 杨静 殷月兰 陈柏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6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心肌炎伴有室上性早搏患者144例分为3组,对照组50例,仅予辅酶Q10mg,每日3次;普罗帕酮组45例,在应用辅酶Q基础上予以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参松养心胶...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心肌炎伴有室上性早搏患者144例分为3组,对照组50例,仅予辅酶Q10mg,每日3次;普罗帕酮组45例,在应用辅酶Q基础上予以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49例,在辅酶Q基础上联合应用参松养心胶囊3粒,每日3次,以及黄芪颗粒15g,每日2次。治疗3个月,观察室上性早搏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组治疗室上性早搏总有效率79.59%,显著高于对照组(24.00%,P<0.01),而与普罗帕酮组(8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26.00%,P<0.01)及普罗帕酮组(46.67%,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2%,P>0.05),而显著低于普罗帕酮组(22.22%,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疗效佳,与普罗帕酮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室上性早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监测及血清型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钱晶 杜冬冬 +6 位作者 刘玉霞 殷月兰 王国红 罗瑞峰 黄新 张星星 康立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0期7391-7396,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共监测分析了2013~2019年的3329份样品。结果在3329份样品中共检... 目的了解新疆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共监测分析了2013~2019年的3329份样品。结果在3329份样品中共检出59份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样品,检出率为1.77%;共分离得到63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4个血清型(1/2a、1/2b、1/2c和4b),优势血清型为1/2a,占57.14%(36株)。食品中存在不同血清型混合污染。在即食食品中监测到4b型。结论新疆食品中存在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卫生监督部门尤其要加强肉制品和即食食品的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食源性致病菌 单增李斯特菌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8
6
作者 郑成坤 殷月兰 +2 位作者 黄金林 潘志明 焦新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3期271-273,共3页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推进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对于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从课程思政理念的培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部分课程思政案例的实施和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等...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推进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对于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从课程思政理念的培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部分课程思政案例的实施和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期提高微生物学课堂育人的效果,也为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课程思政教育 思政元素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型方法在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监测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冬冬 钱晶 +6 位作者 王静 王国红 罗瑞峰 殷月兰 黄新 张星星 康立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813-3819,共7页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李斯特菌病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快速准确地对LM鉴定和溯源,对有效控制李斯特菌病的暴发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李斯特菌病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快速准确地对LM鉴定和溯源,对有效控制李斯特菌病的暴发和蔓延发挥重要作用。建立高效快捷的分型方法是LM溯源的关键。目前LM分型方法主要分为表型分型和分子分型,每种分型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本文综述了LM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LM的暴发确认和溯源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表型分型方法 分子分型方法 溯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