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刺玫花和果实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昝立峰 叶嘉 +2 位作者 李丹花 殷春燕 李国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9-133,共5页
以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黄刺玫花和果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从黄刺玫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花总挥发性物质的85.629%。花挥发油中主要物质... 以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黄刺玫花和果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从黄刺玫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花总挥发性物质的85.629%。花挥发油中主要物质为烷烃化合物,占56.743%;其次是酚酸类物质17.821%;醇类1.932%,酯类1.510%,烯烃类0.864%。果实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果实中总挥发性物质的86.699%,其中烷烃类39.207%,酮类28.565%,酯类6.814%,醇类5.572%,胺类1.716%,苯1.595%,醛0.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混合浸提制备花椒调味油的工艺优化及其风味成分分析
2
作者 陈江魁 杨明建 +1 位作者 董占军 殷春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2,104,共7页
为提高花椒调味油风味品质,采用超声辅助植物油-乙醇混合浸提制备花椒调味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加量对调味油中花椒酰胺总含量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为提高花椒调味油风味品质,采用超声辅助植物油-乙醇混合浸提制备花椒调味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加量对调味油中花椒酰胺总含量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调味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对比植物油-乙醇混合浸提与单植物油浸提调味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同时对制备的调味油呈香属性进行风味评价。结果表明:花椒调味油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超声温度51℃、超声时间44 min、乙醇加量21%(以大豆油质量计),花椒原料与大豆油质量比1∶3,超声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调味油中花椒酰胺总含量为(4.72±0.08)mg/g;混合浸提和单植物油浸提的调味油中检出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别为45种和37种,其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烯烃类及醇类;混合浸提调味油在柑橘香、松香、浓厚味呈香属性方面的风味强度显著强于单植物油浸提的,在脂香方面低于单植物油浸提的,但其风味更容易被评价小组接受。综上,混合浸提得到的花椒调味油在风味种类及主要风味成分方面有一定富集作用,所优化的方法可用于花椒调味油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调味油 混合浸提 花椒酰胺 挥发性成分 风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交替灌溉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彩霞 陈晓飞 +2 位作者 殷春燕 王铁良 杨国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3,共3页
在沈阳地区潮棕壤土上,采用蒸渗仪对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处理下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抑制了玉米地上部分生长,处理2(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2/3M)的产量最高,比处理1(均匀灌水,灌水... 在沈阳地区潮棕壤土上,采用蒸渗仪对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处理下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抑制了玉米地上部分生长,处理2(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2/3M)的产量最高,比处理1(均匀灌水,灌水定额为M)增产4.8%,节水13.3%,处理3(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1/2M)最节水但产量最低,确定处理2(2/3M)为最优灌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玉米 生长发育 水分生产效率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花生红衣多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殷春燕 董占军 陈江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42-249,共8页
为研究花生红衣多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进行了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预测。通过TCMSP平台和文献搜索获得花生红衣多酚的活性成分,利用相关数据库获得花生红衣多酚活性成分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 为研究花生红衣多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进行了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预测。通过TCMSP平台和文献搜索获得花生红衣多酚的活性成分,利用相关数据库获得花生红衣多酚活性成分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靶点;采用DAVID平台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花生红衣酚类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网络图;最后,采用AutoDockTools软件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得到山奈酚、表儿茶素、漆黄素、儿茶素、木犀草素、槲皮素、原花青素B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13个花生红衣多酚活性成分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肿瘤蛋白p53等65个核心靶点。花生红衣多酚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信号、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花生红衣多酚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均能稳定结合。花生红衣多酚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干预脂质代谢、炎症、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个生理过程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从而为花生红衣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健康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红衣 多酚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框的使用》教学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殷春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文本框 设置 使用方法 格式 教学设计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法提取黄刺玫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殷春燕 杨明建 +2 位作者 张献忠 董占军 昝立峰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1期95-99,共5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利用溶剂法提取黄刺玫籽油,考察不同有机溶剂、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粉碎度对黄刺玫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石油醚作为浸提剂,粉碎度为60目,料液比1∶8(W∶V),浸提温度80℃,浸...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利用溶剂法提取黄刺玫籽油,考察不同有机溶剂、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粉碎度对黄刺玫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石油醚作为浸提剂,粉碎度为60目,料液比1∶8(W∶V),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6.76%±0.15%。该方法操作简便,为进一步研究黄刺玫籽油的提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籽油 有机溶剂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走大小核异构之路,2013重新定义服务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殷春燕 《集成电路应用》 2012年第12期10-12,共3页
对于四核或更多核处理器,ARM公司倾向于采用大小核架构。与此同时。基于64位四核架构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预计最快2015年将会面世,不过在此之前ARM决定先拿下服务器市场。
关键词 ARM公司 服务器市场 小核 异构 价值 定义 多核处理器 智能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专业化分工,GPU或将取代CPU成为生态链轴心 被引量:2
8
作者 殷春燕 《集成电路应用》 2012年第7期16-17,40,共3页
未来CPU与GPU之间的界限也许会非常模糊,在特定API及开发平台的支持下,GPU将会取代CPU处理繁重的并行与浮点计算任务,并由此成为生态链的轴心。
关键词 CPU GPU 生态链 专业化分工 轴心 开发平台 浮点计算 A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精油微乳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殷春燕 宋祎静 +2 位作者 史美佳 乔莉娟 王树民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9期182-185,共4页
为改善迷迭香精油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采用滴加水法制备迷迭香精油微乳。通过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迷迭香精油微乳体系的影响,确定微乳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迷迭香精油微乳的最优制备工艺为以吐... 为改善迷迭香精油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采用滴加水法制备迷迭香精油微乳。通过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迷迭香精油微乳体系的影响,确定微乳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迷迭香精油微乳的最优制备工艺为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Km=3。以最优制备工艺制得的迷迭香精油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9时,可制备得到澄清透明的无限可稀释微乳。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微乳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适宜在不高于50℃的条件下使用和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精油 微乳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上云端,WiFi智能音响系统体验远超蓝牙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春燕 《集成电路应用》 2013年第7期30-33,共4页
与蓝牙技术相比,WiFi的数据传输率更高,可以获得更佳的音频指标,可穿墙可连网。因此被视为下一代高音质无线音箱的理想实现技术。
关键词 蓝牙技术 WIFI 音响系统 智能 数据传输率 音频指标 无线音箱 高音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智能终端拉动3D TSV爆发,IDM垂直整合在即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春燕 《集成电路应用》 2012年第10期22-23,共2页
移动智能终端正在成为3DIC产业最主要的推动力。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移动数据流量和传输速度,以TSV技术为基础的各种芯片堆叠封装工艺正应运而生。
关键词 移动智能终端 垂直整合 爆发 IC产业 传输速度 数据流量 封装工艺 T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导航带来智能手机新商机,MEMS传感器加速系统融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殷春燕 《集成电路应用》 2012年第8期22-23,27,共3页
在智能手机性能配置全面提升的基础上,MEMS传感器进一步拓展出增强实境、定位服务、行人航位推算系统等先进功能。这些新的功能反过来又加速了MEMS传感器的系统融合趋势。
关键词 MEMS传感器 智能手机 加速系统 商机 导航 室内 航位推算系统 性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触摸屏OGS向中低端手机市场蔓延,全贴合工艺热情升温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春燕 《集成电路应用》 2012年第11期18-20,共3页
在三大新兴嵌入式触摸屏技术中,OGS无疑是目前的主流,且开始向中低端市场蔓延。与此同时,整个业界对全贴合工艺的热情都在升温,用于全贴合的液体胶/固体胶也因此受到重视。
关键词 触摸屏技术 低端市场 嵌入式 手机市场 贴合 升温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模式后势乏力,互联网手机想腾飞需先落地 被引量:1
14
作者 殷春燕 《集成电路应用》 2012年第10期18-18,21,共2页
在网络营销热闹的表象下,互联网手机实际销量却鲜有大的突破。要想扩大市场份额,互联网手机必须借助实体销售渠道将“客户体验”动词化。
关键词 互联网 手机 小米 网络营销 市场份额 客户体验 销售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建设探讨——以《食品化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春燕 李志亮 +3 位作者 陈江魁 穆谈航 张献忠 李丹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9期27-29,共3页
食品安全是全球经济发展中,人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培养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人才,是促进整个食品链行业各环节生产与发展的重要需求。本文在分析"互联网+"与《食品化学》学科课程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qu... 食品安全是全球经济发展中,人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培养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人才,是促进整个食品链行业各环节生产与发展的重要需求。本文在分析"互联网+"与《食品化学》学科课程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食品化学》课程建设及教学现状,对促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建设发展的有效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课程 建设 《食品化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T: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殷春燕 《集成电路应用》 2012年第9期28-29,共2页
OTT机顶盒系统厂商不应只盯着眼前的小盒子,而应该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渠道市场,结合自身实际抢抓机遇、大胆探索,走出一条从终端商到运营商的转型新路。
关键词 农村 机顶盒 运营商 终端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酵母发酵对皇冠梨酒酚类、抗氧化性和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江魁 殷春燕 +1 位作者 张献忠 杨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43-349,共7页
为提升皇冠梨酒的品质和风味,选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与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Td)进行混合发酵,研究对比单酵母(Sc)和混合酵母(Sc+Td)发酵皇冠梨酒过程中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及其相互... 为提升皇冠梨酒的品质和风味,选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与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Td)进行混合发酵,研究对比单酵母(Sc)和混合酵母(Sc+Td)发酵皇冠梨酒过程中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比较了梨酒的有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梨酒中总酚(total polyphenols,TP)、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TF)含量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相比于单Sc发酵,混合发酵梨酒中TP和TF含量显著增加了16.5%和15.9%,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加了8.3%,总酸含量降低了10.05%,以苹果酸为主。以熊果苷、绿原酸和儿茶素为主的梨酒中单体酚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变化较为复杂,Sc+Td发酵改变了Sc发酵梨酒中酚类谱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TP、熊果苷和表儿茶素含量有强的正相关(P<0.01)。混合酵母发酵梨酒的挥发性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单酵母发酵,尤其是提高了具有果香味的乙酸酯类物质含量。因此,Sc+Td混合发酵能够提高皇冠梨酒的品质,增加其风味丰满度,为皇冠梨的深加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冠梨酒 混合酵母发酵 酚类 抗氧化性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枣果酒发酵过程主要成分变化规律及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昝立峰 杨香瑜 +1 位作者 陈江魁 殷春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7,共6页
以河北涉县产无核黑枣为原料,对黑枣果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酒精度、总酸、蛋白质、脂肪、VC、多酚等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黑枣果酒香气主要成分。结果表明,黑枣果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 以河北涉县产无核黑枣为原料,对黑枣果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酒精度、总酸、蛋白质、脂肪、VC、多酚等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黑枣果酒香气主要成分。结果表明,黑枣果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蛋白质、脂肪、VC的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变化而降低,而酒精度、总酸的含量却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在发酵初期多酚含量略有增加,随后缓慢下降并保持稳定的水平。黑枣果酒香气成分中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18种化合物,包括烷烃类物质9种、酯类物质8种和1种羟胺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枣 果酒 主要成分 动态变化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氧化稳定性及脂肪酸组成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江魁 李静 +2 位作者 殷春燕 连启蒙 叶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0-76,共7页
以冷榨文冠果油为原料,选择过氧化值、酸价和羰基价为评判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了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的文冠果油的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180℃高温条件下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 以冷榨文冠果油为原料,选择过氧化值、酸价和羰基价为评判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了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的文冠果油的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180℃高温条件下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迷迭香提取物(R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氧化效果依次为TBHQ>RE>AP,添加维生素E(V_(E))抗氧化效果不显著。拟合的动力学方程模型显示,空白和添加V;组的文冠果油氧化模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添加RE、AP、TBHQ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通过拟合方程计算空白文冠果油的货架期为177 d,添加抗氧化剂V_(E)、RE、AP、TBHQ的货架期分别为178、346、341、425 d。180℃条件下处理文冠果油,RE、AP、TBHQ在前期表现出抑制低碳链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增多的作用,但30 h后抑制作用消失,与空白组对比差别不显著。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易被氧化,该研究对文冠果油的贮藏和使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抗氧化剂 氧化稳定性 氧化动力学模型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多点触控大行其道,on-cell下渗入门级智能手机
20
作者 殷春燕 《集成电路应用》 2013年第7期6-8,共3页
单层多点电容触控解决方案的兴起不仅将改变现有触控IC供应商市场份额排序,也会对现有触摸屏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触控技术的变革与应用形式的丰富促进了触摸屏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研究公司ABIResearch近期发布研究报告指... 单层多点电容触控解决方案的兴起不仅将改变现有触控IC供应商市场份额排序,也会对现有触摸屏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触控技术的变革与应用形式的丰富促进了触摸屏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研究公司ABIResearch近期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到2016年97%的智能手机将会采用触摸屏,这一份额在2006年仅为7%。从去年开始赛普拉斯、晨星科技、汇顶科技、集创北方等多家触控IC供应商先后推出单层多点触控解决方案,成本相比双层方案大幅下降30%以上,从而有力敲开了低端入门级智能手机市场的大门,进一步提高触控技术的市场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入门级 单层 下渗 市场份额 手机市场 触摸屏 供应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