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典型土壤的^(7)Be分布特征
1
作者 殷敏峰 汤耀 +2 位作者 张加琼 杨明义 邓鑫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明确7Be示踪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类型土壤侵蚀(风蚀和水蚀)的可行性,以该区域的典型土壤(粉壤土、粉黏土、沙壤土和风沙土)为对象,通过分析7Be的土壤剖面分布特征、张弛质量深度及其季节变化,明确了在该区域不同类型土壤中... 为了明确7Be示踪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类型土壤侵蚀(风蚀和水蚀)的可行性,以该区域的典型土壤(粉壤土、粉黏土、沙壤土和风沙土)为对象,通过分析7Be的土壤剖面分布特征、张弛质量深度及其季节变化,明确了在该区域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7Be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受土壤类型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无论风季还是雨季,土壤中7Be的分布特征均与土壤黏粒含量密切相关,反映7Be在土壤剖面分布特征的关键参数土壤张弛质量深度h 0与黏粒含量呈明显线性负相关关系(R 2>0.87)。此外,4种土壤的h 0均表现为风季大于雨季。由于该区域明显的风水侵蚀季节分异,为运用7Be示踪技术区分风力和水力的影响提供了可能。然而,对黏粒含量较低的风沙土,其侵蚀速率较大且侵蚀特征明显异于其他3种土壤,尤为突出的是水蚀过程中常表现出明显的重力侵蚀特征。可见,7Be可用于示踪粉壤土、粉黏土和沙壤土的风水交错侵蚀,而在风沙土中的适用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Be示踪技术 ^(7)Be剖面分布特征 张弛质量深度 风水交错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土壤侵蚀与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加琼 尚月婷 +4 位作者 白茹茹 殷敏峰 党真 杨明义 肖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1,共7页
[目的]掌握稀土元素(REE)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的方法,明确其不确定性来源,对正确运用该方法获得可靠的侵蚀速率和泥沙源地贡献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前人运用REE示踪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来源的研究成果,总结了REE示踪土壤侵蚀... [目的]掌握稀土元素(REE)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的方法,明确其不确定性来源,对正确运用该方法获得可靠的侵蚀速率和泥沙源地贡献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前人运用REE示踪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来源的研究成果,总结了REE示踪土壤侵蚀的基本技术路线及其在水蚀、风蚀和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REE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研究中的不足。[结果]分析认为REE虽是理想的示踪剂,但REE示踪法仍存在影响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准确性的关键方面需要改进,包括REE与土壤结合方式与机理、长期监测或复杂环境下随淋溶、径流的迁移以及植被吸收利用等。在未来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大量释放REE对土壤、植物、环境健康的影响以及REE示踪法与复合指纹识别法的结合运用等。[结论]研究结果为提高REE示踪土壤侵蚀结果的准确性,运用该方法开展其他侵蚀类型研究,与复合指纹识别法结合辨别大区域的泥沙来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示踪 土壤侵蚀 泥沙来源 侵蚀示踪 粒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