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加载速率影响花岗岩破坏试验及前兆研究
1
作者 殷志强 韩宁 +5 位作者 齐潮 张驰 张永坤 刘浩 章新生 曹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4,共11页
为研究受加载速率效应影响深部硬岩巷道围岩失稳破坏过程中各阶段破裂响应机制,对花岗岩开展了五种不同加载速率的试验并配以声发射监测系统,分析了变加载速率下花岗岩试件各应力阶段的破裂演化特征、力学参数、声发射参数的变化规律,... 为研究受加载速率效应影响深部硬岩巷道围岩失稳破坏过程中各阶段破裂响应机制,对花岗岩开展了五种不同加载速率的试验并配以声发射监测系统,分析了变加载速率下花岗岩试件各应力阶段的破裂演化特征、力学参数、声发射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声发射振幅集中度曲线Γ的变化规律,获得花岗岩失稳破坏前兆的预警信息。结果表明:加载速率越大,试件破坏所需时间越短且破坏越烈;试件峰值强度,弹性模量与加载速率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性,当加载速率超过0.1kN/s时二者增幅均减缓,峰值强度增幅由26.00%下降至6.50%,弹性模量增幅由35.60%下降至12.00%,峰值应变与加载速率呈现出良好的负相关性;声发射活动度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增长,AE振铃计数呈现出指数增长,AE能量信号逐渐由“孤震型”向“群震型”转化;声发射b值随加载时间总体呈现出“W”型变化,试件破坏时声发射b值随加载速率的升高而降低,由0.47(0.02kN/s)降至0.30(0.50kN/s),该现象表明加载速率越大,试件的破裂尺度越大,试件破坏的越彻底;RA-AF散点数据在各应力阶段分布特征表明,加载速率越大,试件内部剪切裂纹随发育越好;振幅集中度曲线Γ在震荡上升阶段和骤然上升阶段之间的斜率突变点定义为变加载速率下花岗岩试件的临界损伤因子,该点可作为岩石失稳破坏前的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加载速率效应 破裂演化特征 声发射 破坏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角度对节理岩体动态压剪响应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殷志强 张驰 +3 位作者 张志雄 齐潮 章新生 曹坤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为探究锚固角度对贯通节理岩体动态力学特性和锚固体破坏行为的影响。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锚固角度为15°、30°、45°、60°和75°的全锚节理岩体进行动载冲击试验,分析不同锚固角度下锚固岩体动态应力... 为探究锚固角度对贯通节理岩体动态力学特性和锚固体破坏行为的影响。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锚固角度为15°、30°、45°、60°和75°的全锚节理岩体进行动载冲击试验,分析不同锚固角度下锚固岩体动态应力应变、锚固锚杆应变与锚固基体滑移压剪行为。结果表明:随锚固角度的增加,锚固体峰值应力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分别为15.8、18.1、20.9、24.7和23.3 MPa,在锚杆抵抗压剪作用下锚固体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呈“双峰”形态;在岩体压剪行为下锚杆轴向应变呈降低趋势,冲击瞬间锚杆应变率随角度的增加出现下降,45°锚固角度下位于节理面左右侧的应变片所监测的应变幅值接近;锚固体受载端沿冲击方向位移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分别为4.84、1.71、1.40、1.01和0.84 mm,锚杆抵抗锚固基体沿节理面压剪滑移的能力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角度 贯通节理 应力 锚杆应变 滑移压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拉压比影响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
3
作者 胡学龙 汪亦显 +4 位作者 尹作明 张明 郭盼盼 殷志强 张向阳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64,共12页
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建立了一个弹塑性损伤耦合的岩石动态本构模型。该模型以统一强度理论作为屈服准则,并引入动态拉压比充分反映应变率效应;采用有效塑性应变和体积塑性应变表示压损伤变量和用有效塑性应变表示拉损伤变量从而反映... 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建立了一个弹塑性损伤耦合的岩石动态本构模型。该模型以统一强度理论作为屈服准则,并引入动态拉压比充分反映应变率效应;采用有效塑性应变和体积塑性应变表示压损伤变量和用有效塑性应变表示拉损伤变量从而反映拉压条件下岩石不同的损伤演化规律;采用分段函数来刻画岩石拉压条件下的不同塑性硬化行为;基于Fortran语言和LS-DYNA用户材料自定义接口(Umat)对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进行数值实现;通过岩石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岩石单轴拉伸试验和岩石弹道试验等三个经典算例对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展开验证。结果表明,该本构模型能全面刻画岩石的动静态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损伤 拉压比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载作用下充填节理砂岩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殷志强 马凯莉 +3 位作者 吴昊原 刘贤 高路路 王超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2-442,共11页
为研究节理角度和不同围压作用下的充填节理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和应力波传播规律,利用改造后的动静组合加载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装置,对充填节理厚度为8 mm的砂岩试样进行冲击试验,研究不同围压等级(0、4... 为研究节理角度和不同围压作用下的充填节理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和应力波传播规律,利用改造后的动静组合加载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装置,对充填节理厚度为8 mm的砂岩试样进行冲击试验,研究不同围压等级(0、4、6和8 MPa)和不同节理倾角(0°、15°、30°、45°)下充填节理试样的动态力学特性和应力波传播的规律,采用应力波斜射理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1)完整砂岩的反射波幅值最小,以0 MPa为例,反射波幅值从0.194×10^(-3)增长到0.299×10^(-3),与倾角成正相关,透射波幅值与倾角成负相关,且从0.169×10^(-3)减小到0.053×10^(-3);以0°为例,反射波幅值与围压呈负相关,且从0.194×10^(-3)减小到0.074×10^(-3),透射波幅值相反从0.169×10^(-3)增长到0.257×10^(-3);(2)在冲击动载作用下,一定程度围压可以起到限制变形,抑制胶结面分离,提高承载能力;节理倾角越大的充填节理产生的变形越大,承载状态越差;(3)倾角试件随着围压增大反射能力降低,透射能力提高,0°倾角试件的反射系数从0.603减小到0.147,透射系数从0.569均匀增加到0.789,围压试件随着倾角的增大反射能力增大,透射能力降低与理论分析规律一致;(4)节理倾角与试样吸收能密度呈负相关,围压与试样吸收能密度呈正相关,与围压作用下的透反射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节理 围压等级 SHPB冲击 动态力学特性 应力波斜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扰动高应力巷道围岩力学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常聚才 齐潮 +4 位作者 殷志强 史文豹 吴博文 王拓 高翔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为研究深井厚硬顶板采场巷道围岩在高静载和强动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基于相似模拟试验分析原岩应力、采动应力及爆破扰动三阶段的巷道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结合光纤环向应变场研究巷道围岩破坏特征,探索爆破扰动应力波在不同煤岩体... 为研究深井厚硬顶板采场巷道围岩在高静载和强动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基于相似模拟试验分析原岩应力、采动应力及爆破扰动三阶段的巷道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结合光纤环向应变场研究巷道围岩破坏特征,探索爆破扰动应力波在不同煤岩体中的传播规律及巷道动力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开挖后顶底板卸压明显,两帮产生应力集中区,采动应力阶段应力集中区范围增加50%,爆破后顶板围岩沿垮落角大范围卸压,应力沿巷道左肩窝逆时针逐渐增大;浅部巷道围岩呈现向自由面膨胀–变形,受巷道肩窝处剪切滑移错动影响,锚杆、锚索支护场产生相反的位移量,应力波扰动后,巷道左帮产生拉伸裂纹并与锚杆支护场连成宏观裂纹,裂纹发育高度大于锚杆支护场高度;巷道围岩顶底板呈现明显的张拉破坏特征,左右肩角呈现张拉及剪切复合破坏形式;应力波由小阻抗介质进入大阻抗介质的衰减速度最快,在同种介质中衰减速度次之,由大阻抗介质进入小阻抗介质中应力波峰值反而增大,应力波峰值强度衰减后仍大于巷道顶板极限抗拉强度,导致巷道围岩大变形失稳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动力响应。基于应力波连续穿过层状岩体理论模型,结合动静载叠加理论,可优化爆破参数从而实现减冲抗冲主被动联合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载 强动载 巷道围岩 爆破扰动 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动载荷多次作用下烟煤孔裂隙结构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衍坤 黄勤豪 +3 位作者 孔祥国 冯俊军 殷志强 王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2-1893,共12页
煤层开采过程中频繁采掘扰动或远场顶板周期性破断会产生多次的震动载荷,震动载荷对于煤样微观孔裂隙结构和宏观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索震动载荷下煤样孔裂隙结构演化特征,选取烟煤煤样,利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多... 煤层开采过程中频繁采掘扰动或远场顶板周期性破断会产生多次的震动载荷,震动载荷对于煤样微观孔裂隙结构和宏观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索震动载荷下煤样孔裂隙结构演化特征,选取烟煤煤样,利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多次震动载荷冲击煤样试验,借助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测试了每次冲击后煤样T_(2)谱,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分析了煤样孔裂隙分布及其损伤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震动载荷作用次数增加,煤样峰值应力与动态弹性模量均呈现线性下降趋势,震动载荷冲击效应使得煤样承载和抵抗变形能力显著弱化,因此有必要对煤样孔裂隙演化特征展开深入分析。从T_(2)谱和MRI信息得出,震动载荷初次作用下煤样总体孔隙体积大幅增加,其中吸附孔体积增高达5.0倍,随着震动载荷持续作用,煤样微裂隙开始连通汇聚形成宏观裂纹,使得渗流孔之间连通性大幅提高,煤样总体孔隙率达到峰值,较煤样原始孔隙率提高约6倍。在煤样受震动载荷损伤、破坏的整个过程中,渗流孔的连通性逐渐提高与改善,其分形维数呈线性下降趋势。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揭示了震动载荷对煤样孔裂隙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煤样中部区域孔隙最先发育并逐步形成微裂隙,在后续震动波反射、拉伸作用下,损伤破坏区域向两侧逐渐演变直至贯通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动载荷 核磁共振(NMR) 能量耗散 孔裂隙演化 损伤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压卸载速度对岩石动力强度与破碎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殷志强 李夕兵 +2 位作者 金解放 尹土兵 刘科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96-1301,共6页
利用带轴向静压和围压装置的霍普金森压杆设备,对砂岩在不同围压卸载条件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即保持轴压和冲击条件不变,改变围压卸载速度的动静组合冲击试验,着重研究了围压卸载速率对岩石动态强度及损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利用带轴向静压和围压装置的霍普金森压杆设备,对砂岩在不同围压卸载条件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即保持轴压和冲击条件不变,改变围压卸载速度的动静组合冲击试验,着重研究了围压卸载速率对岩石动态强度及损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仅改变围压卸载速度条件下,当卸载速度在0.5~10 MPa/s范围内变化时,砂岩动态抗压强度、能耗密度随围压卸载速度增大而降低;破坏块度分维数则呈现出随围压卸载速度增大而增大。但当卸载速度增大到200 MPa/s时,其动态抗压强度、能耗密度反而增加,而破坏块度分维数则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SHPB 卸载速度 岩石动态强度 破碎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组合加载条件岩爆特性及倾向性指标 被引量:29
8
作者 殷志强 李夕兵 +2 位作者 董陇军 金解放 马海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249-3256,共8页
基于岩爆灾害是静载与动载共同诱发的工程事实,从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破坏过程中能量储存和释放特征出发,充分借鉴现有岩爆倾向性指标的合理之处,提出动静组合加载下的岩爆的倾向性指标。该指标能克服现有指标只考虑静载的局部性,更能反... 基于岩爆灾害是静载与动载共同诱发的工程事实,从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破坏过程中能量储存和释放特征出发,充分借鉴现有岩爆倾向性指标的合理之处,提出动静组合加载下的岩爆的倾向性指标。该指标能克服现有指标只考虑静载的局部性,更能反映出岩体岩爆破坏应力峰值后的能量释放特征。选取0轴压、抗压强度的20%,60%,70%和80%共5个典型轴压水平,进行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动静组合冲击实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考察动静组合加载下的岩爆特性及倾向性指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新指标能够较好反映岩石的岩爆倾向性。通过分析比较,进而提出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爆倾向性指标判据的初步建议。根据该建议指标可以反映出激励性岩爆的发生受静载和动载2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动静组合加载 倾向指标 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瓦斯压力下煤岩三点弯曲断裂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殷志强 谢广祥 +1 位作者 胡祖祥 朱传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431,共8页
为探求含瓦斯煤I型裂纹断裂韧度及断裂过程裂纹扩展特性,以原煤制作中心直裂纹半圆盘三点弯曲试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带视窗的含瓦斯煤岩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含瓦斯煤I型裂纹断裂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瓦斯赋... 为探求含瓦斯煤I型裂纹断裂韧度及断裂过程裂纹扩展特性,以原煤制作中心直裂纹半圆盘三点弯曲试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带视窗的含瓦斯煤岩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含瓦斯煤I型裂纹断裂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瓦斯赋存状态下,随瓦斯压力的增大,I型断裂韧度及断裂能耗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含瓦斯煤试样扰度逐渐增大,试样在破坏前塑性形变逐渐明显;裂纹初始扩展速度显著增加(瓦斯压力由0增加至1.5 MPa时,其初始扩展速度由78 m/s提高至239 m/s),且随裂纹长度的增加,扩展速度明显降低;通过数字散斑方法,清晰的描述试样表面变形及裂纹扩展过程,并得到裂纹扩展前的损伤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瓦斯煤 半圆盘三点弯曲 断裂韧度 数字散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压卸荷条件砂岩动静组合加载碎块分维特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殷志强 李夕兵 +1 位作者 马海峰 李传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8,共6页
利用带轴向静压和主动围压加载装置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设备,研究了砂岩试样在不同轴向静载等级(0MPa^72MPa)、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动态力学特性,结合分形理论和能量原理,分析高应力试样破裂块度分布规律及其能量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 利用带轴向静压和主动围压加载装置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设备,研究了砂岩试样在不同轴向静载等级(0MPa^72MPa)、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动态力学特性,结合分形理论和能量原理,分析高应力试样破裂块度分布规律及其能量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轴向静载一定的情况下,砂岩试样的动态压缩强度随冲击能量的增大而提高;试样发生临界破坏,冲击能量随轴向静载的增大出现先增加后减小,试样破坏形态由中心破裂向更为复杂的压剪破裂转变;在较高轴向静载下,碎块分维数与冲击能量之间呈现非线性递增关系,表明较小的冲击能量有助于诱发高轴向静载储能释放,提高砂岩试样破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组合加载 高应力 块度分形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光-热性能 被引量:21
11
作者 殷志强 唐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从能量平衡方程导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 3个光 热性能参数 ,即热损系数ULT、闷晒太阳曝辐量H和空晒性能参数Y与真空集热管的罩管玻璃的太阳透射比τ、选择性吸收表面的太阳吸收比α、发射比ε、和集热管内的气体压强p ,以及太阳辐... 从能量平衡方程导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 3个光 热性能参数 ,即热损系数ULT、闷晒太阳曝辐量H和空晒性能参数Y与真空集热管的罩管玻璃的太阳透射比τ、选择性吸收表面的太阳吸收比α、发射比ε、和集热管内的气体压强p ,以及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和真空太阳集热管的几何尺寸等函数关系。理论计算的真空太阳集热管的 3个热性能参数与实验的结果比较一致。上述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光 热性能参数已经被国家标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GB/T 170 49- 1997)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损系数 闷晒太阳曝辐量 空晒性能参数 太阳集热管 能量平衡议程 光-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太阳索取——中国太阳光-热与光-电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5
12
作者 殷志强 孟宪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588,共14页
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已有25年光 热研究历史。10年来,太阳热水系统的生产发展迅速。2002年各种太阳热水系统销售约1000万m2,主要是获得生活热水,一些其他的应用正在研究与开发。光 电研究与开发已有30多年了,应用在卫星、灯塔和通... 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已有25年光 热研究历史。10年来,太阳热水系统的生产发展迅速。2002年各种太阳热水系统销售约1000万m2,主要是获得生活热水,一些其他的应用正在研究与开发。光 电研究与开发已有30多年了,应用在卫星、灯塔和通信等领域。2002年一个巨大的国家项目"送电到乡"的实施,完成了17MWp,这加速了我国的光 电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热转换 太阳热水系统 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吸收涂层与真空集热管的热性能 被引量:17
13
作者 殷志强 严习元 +3 位作者 陈腾华 赵铁松 安瑞红 唐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0-56,共7页
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热性能可用空晒温度、闷晒试验与平均热损系数表示。制备的五种多层铝一氮/铝吸收涂层,具有相近的高太阳吸收率,而法向发射率εn在0.14—0.05(80℃)范周内。测定了集热管热性能与涂层热发射率关系,... 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热性能可用空晒温度、闷晒试验与平均热损系数表示。制备的五种多层铝一氮/铝吸收涂层,具有相近的高太阳吸收率,而法向发射率εn在0.14—0.05(80℃)范周内。测定了集热管热性能与涂层热发射率关系,表明空晒温度(StaanationTemperature)测试是对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内真空度、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太阳吸收率与热发射率综合而严格的检验。探讨与确定了单根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在其背后采用铝漫反射板,温度在25—60℃范围内的平均集热效率,约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集热管 选择性吸收涂层 太阳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年代我国的选择性吸收表面与真空管太阳集热器 被引量:6
14
作者 殷志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92-199,共8页
本文对我国八十年代选择性吸收表面和真空管太阳集热器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和讨论。
关键词 真空管 太阳能 集热器 吸收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_xH_y薄膜电致变色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殷志强 安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76-81,共6页
运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技术,在不同的氧气压强下,沉积NiOx薄膜。随后在1MKOH电解溶液中处理成NiOxHy。测量了NiOxHy薄膜的电化学性质。在0.35-2.5μm波长范围内测定了NiOxHy薄膜漂白态与着色态的... 运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技术,在不同的氧气压强下,沉积NiOx薄膜。随后在1MKOH电解溶液中处理成NiOxHy。测量了NiOxHy薄膜的电化学性质。在0.35-2.5μm波长范围内测定了NiOxHy薄膜漂白态与着色态的垂直透过率与近于垂直的反射率,导出了这两种状态的平均可见光透射率、反射率、吸收率与溅射氧压强关系。给出了近于最佳参数样品的吸收系数曲线,对电致变色机理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反应溅射 电致变色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耐盐雾性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殷志强 周小雯 魏宝成 《太阳能》 2013年第9期12-15,共4页
详细介绍了有关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耐盐雾性的中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结合国内日出东方太阳雨徐新建、焦青太团队尧克光研究小组盐雾试验结果,做了相关结果探讨;通过吸热板的海边水泡试验,进一步分析吸收涂层剥落的原因。
关键词 选择性吸收涂层 吸收比 发射比 耐盐雾 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与测量不确定度对太阳热水器能效等级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殷志强 马光柏 +2 位作者 李郁武 周小雯 周玲 《太阳能》 2012年第15期18-22,共5页
通过试验与计算,讨论了日平均环境温度试验范围与测量不确定度导致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能效等级的迁移。
关键词 日平均环境温度 测量不确定度 太阳热水器能效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太阳能热利用发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殷志强 《太阳能》 2009年第6期6-9,共4页
一回顾 1955年,在美闰召开的国际太阳能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概念与实践,展出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被视为世界太阳能热利用的开端(见图1)。此后,随着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太阳集热器逐步发展为平板型、真空管型... 一回顾 1955年,在美闰召开的国际太阳能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概念与实践,展出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被视为世界太阳能热利用的开端(见图1)。此后,随着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太阳集热器逐步发展为平板型、真空管型两大类,而真空管型又主要包括全玻璃与金属-玻璃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利用 选择性吸收涂层 太阳集热器 平板型 管型 真空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与物理定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志强 秦明华 《太阳能》 2013年第13期10-14,共5页
详细介绍了太阳辐射能量谱的相关知识,依次讲解了基尔霍夫定律、维恩定律和普朗克定律三大热物理定律,叙述了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发展的相关背景。
关键词 选择性吸收涂层 太阳能光谱 基尔霍夫定律 维恩定律 普朗克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太阳热水器热性能试验回顾 被引量:2
20
作者 殷志强 《太阳能》 2009年第7期24-28,共5页
一序言 2002年,受中国农村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委托,我们在位于昌平阳坊的北京清华阳光公司,分两批对20台家用太阳热水系统进行了热性能检测。笔者所负责的清华阳光公司研发部同事吴锦发、范军、李春... 一序言 2002年,受中国农村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委托,我们在位于昌平阳坊的北京清华阳光公司,分两批对20台家用太阳热水系统进行了热性能检测。笔者所负责的清华阳光公司研发部同事吴锦发、范军、李春梅、孟大为、李跃、龙筱琴、李本华等人刻苦、勤奋、认真地进行了太阳热水器试验。大家遵守规则,实验结果一直未公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能试验 太阳热水器 太阳能热利用 太阳热水系统 阳光公司 专业委员会 中国标准 行业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