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十六烷体系凝固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8
1
作者 殷开梁 徐端钧 +3 位作者 夏庆 叶雅静 邬国英 陈正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2-305,共4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根据体系热容和自扩散系数的突变,计算了正十六烷体系以及正十六烷和降凝剂α-辛基萘、α-十二烷基萘及α-十六烷基萘等α-烷基萘混合体系的凝点,凝点降低结果与实验值相一致.用径向分布函数及末端距离分布对...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根据体系热容和自扩散系数的突变,计算了正十六烷体系以及正十六烷和降凝剂α-辛基萘、α-十二烷基萘及α-十六烷基萘等α-烷基萘混合体系的凝点,凝点降低结果与实验值相一致.用径向分布函数及末端距离分布对凝固温度附近体系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固过程中正十六烷分子倾向于转变成为全反式的构象,以利于分子间平行有序的排列,这和熵减小的原理相一致.结合正十六烷的构象变化,探讨了烷基萘降凝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正十六烷体系 凝固过程 分子动力学 模拟 降凝机理 烷基萘 全反式构象 凝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金纳米粒子链相关性探讨及其热稳定性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9
2
作者 殷开梁 邹定辉 +2 位作者 张雪红 席海涛 夏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07-1212,共6页
采用分子模拟法,以金核外层吸附了不对称硫醚链的含金纳米粒子为研究对象,以次序参数为依据,对不同条件下的硫醚链及苯环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关性判据.以此判据为依据,并通过金核的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考察了纳米... 采用分子模拟法,以金核外层吸附了不对称硫醚链的含金纳米粒子为研究对象,以次序参数为依据,对不同条件下的硫醚链及苯环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关性判据.以此判据为依据,并通过金核的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考察了纳米粒子的结构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得出了含金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较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相关性 径向分布函数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癸烷热裂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殷开梁 邬国英 陈正隆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7-82,共6页
介绍了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对正癸烷的热裂解进行研究的初步结果。提出了 CHEN-YIN修正力场 ,并应用该力场对简化后的一种气态和两种液态的正癸烷系统的热裂解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在不同力场参数和不同温度下进行 ,3种系统中... 介绍了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对正癸烷的热裂解进行研究的初步结果。提出了 CHEN-YIN修正力场 ,并应用该力场对简化后的一种气态和两种液态的正癸烷系统的热裂解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在不同力场参数和不同温度下进行 ,3种系统中正癸烷的解离速率均约为 0 .4 ps- 1 ,气态系统的裂解产物主要是 C1 和 C2 ,而液态系统的裂解产物则主要是 C4~C7。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正癸烷 热裂解 CHEN-YIN修正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B基PBX结合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3
4
作者 黄玉成 胡应杰 +2 位作者 肖继军 殷开梁 肖鹤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计算了四种氟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乙烯(PCTFE)、氟橡胶(F2311)、氟树脂(F2314))与TATB(1,3,5鄄三氨基鄄2,4,6鄄三硝基苯)晶体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四种氟聚物与TATB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PVDF>...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计算了四种氟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乙烯(PCTFE)、氟橡胶(F2311)、氟树脂(F2314))与TATB(1,3,5鄄三氨基鄄2,4,6鄄三硝基苯)晶体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四种氟聚物与TATB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PVDF>F2311>F2314>PCTFE,各氟聚物在TATB不同晶面上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001)>(010)>(100),结合能主要由分子间氢键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B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结合能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效应对手性咪唑衍生物对映异构体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桂香 骆成才 +2 位作者 殷开梁 邹建卫 俞庆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7-1504,共8页
采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两类手性咪唑衍生物的对映异构体与多糖类手性固定相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商品名称为Chiralcel OJ)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溶剂效应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在强极性溶剂(溶剂A)条件下,与化合物的S型异... 采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两类手性咪唑衍生物的对映异构体与多糖类手性固定相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商品名称为Chiralcel OJ)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溶剂效应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在强极性溶剂(溶剂A)条件下,与化合物的S型异构体相比,化合物的R型异构体与固定相间形成的复合物更稳定,即S型先出峰,R型后出峰,与文献报道的拆分实验结果完全吻合;在弱极性溶剂(溶剂B)条件下,两个化合物的R/S型异构体与固定相相结合的结合能差别不大,无法进行有效分离.模拟结果表明,对映体与固定相之间存在远程互相排斥作用,在强极性溶剂作用下,远程静电作用减弱,有利于对对映体与固定相立体相互作用的不同进行区分,从而区分对映异构体.能量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间的范德华能,尤其是其中色散能的大小决定了对映体在固定相上是否可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映异构体 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Chiralcel OJ) 相互作用 分子模拟 洗脱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电子联吡啶环蕃与富电子苯醚链的结合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席海涛 高亚军 +2 位作者 孙小强 殷开梁 陈正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7-381,共5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缺电子联吡啶环蕃(CPQT)和不同富电子苯醚链分子形成的准轮烷在乙腈溶液环境下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分别利用AM1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方法优化了环蕃分子的结构,并将获得的电荷导入分子动力学软件中...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缺电子联吡啶环蕃(CPQT)和不同富电子苯醚链分子形成的准轮烷在乙腈溶液环境下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分别利用AM1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方法优化了环蕃分子的结构,并将获得的电荷导入分子动力学软件中.通过计算发现,CPQT和不同富电子苯醚链分子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BHEEB·CPQT>BHEB·CPQT>1/4DMB·CPQT.随着温度的升高,富电子苯醚链在环蕃中运动加剧,准轮烷稳定性下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蕃 苯醚链 准轮烷 结合能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基双环分子态结构及光谱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正罡 杨宝珠 +1 位作者 陈银娟 殷开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96-2103,共8页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因具特殊的光电功能而被广泛关注,并应用于诸多领域,双环杂环类化合物以其丰富的光物理性质正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工作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5种含有吡唑环及六元杂环分子的基态、激发态结构进行了几何优化并...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因具特殊的光电功能而被广泛关注,并应用于诸多领域,双环杂环类化合物以其丰富的光物理性质正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工作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5种含有吡唑环及六元杂环分子的基态、激发态结构进行了几何优化并计算了环己烷溶剂下的紫外、荧光、磷光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取代基及六元环中N原子数量和位置的不同对双环分子的主体结构影响不大,双环基本上共平面;各能级中,五元环和六元环分子轨道占比有显著不同,且取代基占比极少,分子中电子分布性质主要取决于双环构型。不同分子紫外吸收光谱振子强度最大的跃迁对应的能级间隔不同,且N原子的引入对跃迁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对其荧光及磷光发射分析发现,六元环上N原子的位置和数量对其斯托克斯位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且当2个氮原子处于对位时,分子的斯托克斯位移最小,双环芳香性最强,其磷光发射谱峰值波长达到665 nm,可作为红光发光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材料 吡唑基双环杂环分子 含时密度泛函 态结构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