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春县李仙江河段疣粒野生稻资源调查、收集及抢救保护
1
作者 江慧 杨和生 +9 位作者 张云 肖素勤 张慧 程在全 刘丽 殷富有 陈玲 李金璐 王波 钟巧芳 《北方水稻》 2025年第4期18-25,共8页
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 Baill.)的生存面临着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带来的严重威胁,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及关键的水稻种质资源,疣粒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样本收集分析,发现绿春县李仙江河段... 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 Baill.)的生存面临着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带来的严重威胁,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及关键的水稻种质资源,疣粒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样本收集分析,发现绿春县李仙江河段存在一个新的疣粒野生稻居群,涉及橡胶林、杂树林和竹林等多样生境。采集疣粒野生稻种质资源35份和成熟饱满无病害种子60粒,实施了包括叶片清洗、精准剪除、根系冲洗、土壤优化与营养补充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抢救保护措施。实施的抢救保护措施有效改善了受到除草剂药害的植株的生长状况,显著提高了疣粒野生稻的恢复率和存活率。研究结果强调了合理的保护措施对于维持疣粒野生稻种群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面对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本研究为疣粒野生稻的抢救保护提供了实证基础,为未来的保护措施和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春县 疣粒野生稻 调查 收集 抢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的调查、收集与保护
2
作者 李荣欣 刘丽 +11 位作者 钟巧芳 杨和生 杨顺发 肖素勤 赵白英 李金璐 陈玲 彭钰婷 李宗鼎 刘梅芳 程在全 殷富有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是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云南是疣粒野生稻的起源地之一,而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日前的自然分布状态及其生境情况尚不清楚。为了解该地区疣粒野生稻的生长现状和分布情况,以制订科学合理的野生稻资源保护措施...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是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云南是疣粒野生稻的起源地之一,而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日前的自然分布状态及其生境情况尚不清楚。为了解该地区疣粒野生稻的生长现状和分布情况,以制订科学合理的野生稻资源保护措施,分别于2023年8月和11月对保山市、德宏州和临沧市等滇西地区的疣粒野生稻开展调查。2次共调查8个分布点,其中6个分布点面积不足31 m^(2),这些分布点占分布点总数的75%,说明该地区的疣粒野生稻已处于濒危状态。橡胶树、柚木、甘蔗等经济作物的扩大种植与道路扩建是造成疣粒野生稻原生境被破环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抢救性收集125份疣粒野生稻资源,全部纳入国家高原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保存;进一步对这些疣粒野生稻资源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发现均抗水稻白叶枯病,这为水稻抗病新基因的挖掘提供了宝贵的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云南西部地区 濒危植物 资源保护 白叶枯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其粳籼属性分析
3
作者 阚望 杨和生 +11 位作者 孟焕芝 周吉云 程在全 张云 肖素勤 刘丽 王波 殷富有 钟巧芳 李金璐 张敦宇 陈玲 《广东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78-92,共15页
【目的】元江普通野生稻具有较强的白叶枯病抗性,但其粳籼分化不明显。利用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解析其白叶枯病抗性和粳籼分化情况,并探讨这两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高效挖掘和利用元江普通野生稻优异抗病基因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 【目的】元江普通野生稻具有较强的白叶枯病抗性,但其粳籼分化不明显。利用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解析其白叶枯病抗性和粳籼分化情况,并探讨这两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高效挖掘和利用元江普通野生稻优异抗病基因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280份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粳籼属性分析,采用人工接种试验鉴定其白叶枯病抗性,利用统计计数法研究粳籼属性与白叶枯病抗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粳籼属性分析结果表明,280份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中,籼稻类型占据主导地位、共218份,粳稻类型共61份,另有1份无法明确区分其粳籼属性。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280份渗入系对中国标准白叶枯病菌(C4~C9)的抗性强度依次为C4>C7>C6>C5>C9>C8,不同渗入系对6个菌株具有广谱抗性。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显示,籼型样本同样具有广谱抗性,且在抗病和感病样本中,籼型样本比例和平均病斑长度均与粳型样本差异显著;籼型基因频率与菌株侵染产生的病斑长度呈负相关,而粳型基因频率与病斑长度呈正相关。【结论】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具有明显的粳籼分化,且对中国标准白叶枯病菌(C4~C9)表现出多样化抗性,其中,籼稻类型表现出更高的抗性和更广的抗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普通野生稻 渗入系 粳籼分化 水稻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杂交后代抗白叶枯病鉴定筛选 被引量:4
4
作者 殷富有 李维蛟 +3 位作者 郭怡卿 张敦宇 黄兴奇 程在全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1-84,共4页
为了从野生稻中发掘优异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材料,拓宽栽培稻抗白叶枯病遗传基础,达到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目的,对合系35与元江普通野生稻远缘杂交后代不同世代的不同株系材料分年度进行了抗白叶枯病能力的鉴定和分析,并调查了后代材料对... 为了从野生稻中发掘优异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材料,拓宽栽培稻抗白叶枯病遗传基础,达到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目的,对合系35与元江普通野生稻远缘杂交后代不同世代的不同株系材料分年度进行了抗白叶枯病能力的鉴定和分析,并调查了后代材料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病能力,获得了一批高抗和中抗材料,为今后定位高抗白叶枯病基因以及水稻抗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远缘杂交后代 抗白叶枯病基因 鉴定筛选 Hybrid Wild Rice Bacterial Blight 水稻白叶枯病 抗性材料 遗传基础 抗病能力 抗病育种 不同世代 栽培稻 株系 元江 控制 合系 分析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越 陈玲 +7 位作者 张敦宇 肖素勤 殷富有 王玲仙 王波 钟巧芳 付坚 程在全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78-1789,共12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覆盖云南16个州(市)的90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93个等位基因,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4~18,平均8.78;主要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2048~0.7941,平均0.3803;基因多样...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覆盖云南16个州(市)的90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93个等位基因,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4~18,平均8.78;主要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2048~0.7941,平均0.3803;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77~0.8876,平均0.7307;多态信息含量为0.3202~0.8777,平均0.6986。以地理来源进行分类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在不同州(市)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其中普洱市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及Shannon’s指数最高,而迪庆州和楚雄州相对较低,说明普洱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迪庆州和楚雄州相对较低;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析表明,普洱市与西双版纳州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较高,亲缘关系最近,而昆明市与楚雄州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一致度较低,亲缘关系最远。遗传分化分析显示,908份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质内个体间,且种质间的基因流为2.8388,该值大于1,说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现象;NJ聚类分析、PCA主成分分析及Stur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均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群,其中NJ聚类分析和PCA分析又在2大类群的基础上分为4个亚群,908份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并没有按照地理来源进行聚类,交错分布于各个类群中。表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不同州(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大,将为今后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宝贵的资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分子标记 云南 水稻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疣粒野生稻保护、遗传特性及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付坚 陈玲 +7 位作者 柯学 张敦宇 陈越 殷富有 王玲仙 肖素勤 黄兴奇 程在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0-1079,共10页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是稻属中保存较多原始性状特征的种类,对病害、虫害及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良好,尤其是高抗白叶枯病,蕴含大量优良基因,既可作为抗病、抗虫、耐旱和耐盐碱基因发掘及水稻育种的优良抗源材料,也可作为稻...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是稻属中保存较多原始性状特征的种类,对病害、虫害及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良好,尤其是高抗白叶枯病,蕴含大量优良基因,既可作为抗病、抗虫、耐旱和耐盐碱基因发掘及水稻育种的优良抗源材料,也可作为稻作高蛋白、高赖氨酸等改良稻米品质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但疣粒野生稻(GG基因组)与栽培稻(AA基因组)亲缘关系较远,其遗传特性研究和发掘利用远落后于普通野生稻等其他野生稻。文章通过综述疣粒野生稻分类和命名、优异性状、遗传特性及其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疣粒野生稻研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指出当前疣粒野生稻赖以生存的原生境不断遭到破坏,其生存形势已十分严峻,若现存的居群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流失;此外,疣粒野生稻基因组的复杂程度限制了其功能基因及基因家族的研究,同时增加了同源基因克隆的难度和准确度,致使疣粒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进程缓慢,以疣粒野生稻为亲本的育种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今后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疣粒野生稻研究:(1)重视疣粒野生稻的保护,加强保存、保护措施研究;(2)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包括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蛋白组学分析和代谢组学技术等开展疣粒野生稻优异性状调控机理研究,加强抗病、抗虫、耐旱及耐阴等功能基因的发掘。(3)加强疣粒野生稻杂交障碍和杂交后代不育研究,寻求克服杂交障碍及挽救杂交后代的方法,促进疣粒野生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优良性状 遗传特性 有利基因 保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玲 张敦宇 +9 位作者 陈越 付坚 王波 钟巧芳 余腾琼 肖素勤 柯学 殷富有 王玲仙 程在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17-1425,共9页
【目的】鉴定评价云南药用野生稻对白叶枯病菌株的抗性,为药用野生稻的保护及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4个近年在云南稻作区流行的白叶枯病菌株及国内外部分标准强致病菌系对云南8个居群(OF1~OF8)的31份药用野生稻材... 【目的】鉴定评价云南药用野生稻对白叶枯病菌株的抗性,为药用野生稻的保护及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4个近年在云南稻作区流行的白叶枯病菌株及国内外部分标准强致病菌系对云南8个居群(OF1~OF8)的31份药用野生稻材料进行接种鉴定,测量病斑长度,按照抗性分级标准进行抗性等级划分,建立抗病谱,比较分析不同药用野生稻材料间和不同居群间的抗性差异。【结果】接种24个白叶枯病菌株21 d后,感病材料金刚30的病斑长度均超过20.00 cm,而未接种的叶片未发生任何变化,说明24个白叶枯病菌株均未丧失致病力;31份药用野生稻材料大多出现典型的白叶枯病症状,但抗病等级存在差异,其中,67.7%的供试药用野生稻对XOO8菌株表现抗病,说明XOO8菌株的致病性最强,所有材料均抗XOO14菌株,说明XOO14菌株的致病性最弱。31份药用野生稻的抗菌率均在50.0%以上,其中OF2-1的抗菌率最高,为100.0%,OF4-2的抗菌率最低,为50.0%。8个居群中,以OF5和OF7的抗菌率最高,均为100.0%,说明二者对24个白叶枯病菌株均表现抗性;OF4的抗菌率最低,为79.2%,仅抗19个菌株。8个居群抗性由强至弱排序为:OF5=OF7>OF6>OF1=OF2=OF8>OF3>OF4。各居群内样品个体间抗性差异明显,推测是由于野生稻杂合程度较高所导致。【结论】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对当前在云南流行的白叶枯病小种及国内外部分强致病菌整体抗性较好,其抗性差异来源于居群内的杂合度,与地理分布无关,推测云南药用野生稻具有特异的优良抗白叶枯病基因,其在遗传研究和品种改良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白叶枯病 抗性 鉴定评价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野生稻资源及其保护 被引量:8
8
作者 肖素勤 殷富有 +18 位作者 张绍松 余腾琼 陈玲 柯学 付坚 张敦宇 钟巧芳 李定琴 陈越 孙治旭 岳英 郭顺云 王玲仙 黄兴奇 杨雅云 王波 曾民 李娥贤 程在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4-502,共9页
云南野生稻生态类型丰富,且具有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耐旱、耐寒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的遗传基因,是水稻品种改良的优良基因库。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加剧,这一宝贵的战略性生物资源正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危险... 云南野生稻生态类型丰富,且具有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耐旱、耐寒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的遗传基因,是水稻品种改良的优良基因库。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加剧,这一宝贵的战略性生物资源正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危险。为了加强云南野生稻资源的保护,近年来,我们对云南野生稻资源开展了原生境保护(物理隔离方式和主流化方式)及非原生境保护(种质库、种质圃、细胞库和DNA库)等保护技术研究,明确了各种保护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保护了云南野生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了丰富的基因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资源 居群 原生境保护 非原生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被引量:9
9
作者 杜娟 钟巧芳 +8 位作者 殷富有 刘丽 张敦宇 李松强 付慧仙 杨得正 江慧 郑洪健 肖素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5-29,36,共6页
为全面地了解水稻的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从水稻抗旱性定义及其抗旱机制、抗旱性鉴定时期、抗旱性鉴定方法、水稻抗旱性鉴定指标、水稻抗旱性鉴定的分级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概述,并探讨了今后水稻抗旱育种的方向。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鉴定方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疣粒野生稻泛素结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春苗 黄兴奇 +7 位作者 付坚 余腾琼 钟巧芳 李定琴 殷富有 张敦宇 王玲仙 程在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813,共6页
从已构建的疣粒野生稻消减cDNA文库中随机挑取阳性单克隆经测序得到EST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与泛素结合酶具有同源功能的EST以RACE技术分离克隆到1个疣粒野生稻泛素结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OmE2(Oryza meyeriana Baill.ubi... 从已构建的疣粒野生稻消减cDNA文库中随机挑取阳性单克隆经测序得到EST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与泛素结合酶具有同源功能的EST以RACE技术分离克隆到1个疣粒野生稻泛素结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OmE2(Oryza meyeriana Baill.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该序列长917bp,最大开放阅读框为528bp,编码的蛋白具有175个氨基酸,该蛋白的分子量为19.31kD,理论等电点为9.32。OmE2蛋白与其他物种的泛素结合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含有泛素结合酶活性位点的保守序列及半胱氨酸残基,且具有3个跨膜结构域,推测OmE2是一类泛素结合蛋白兼跨膜蛋白。经RT-PCR分析,OmE2基因是受白叶枯病病原菌胁迫诱导表达。这是首次从野生稻中发现可能参与疣粒野生稻胁迫信号传导和抗病应答反应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泛素结合酶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个旧市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曾民 郭蓉 +6 位作者 杨树明 张敦宇 王玲仙 殷富有 陈越 程在全 陈玲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1期85-92,共8页
测定了云南省个旧市50个农产品产地561份耕层土壤样品中As、Cd、Cr、Pb和Zn含量,依据国家土壤二级标准(GB15618-1995)并参照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评价了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结果显示,As、Cd、Cr、Pb和Zn均值为129 mg·... 测定了云南省个旧市50个农产品产地561份耕层土壤样品中As、Cd、Cr、Pb和Zn含量,依据国家土壤二级标准(GB15618-1995)并参照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评价了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结果显示,As、Cd、Cr、Pb和Zn均值为129 mg·kg^(-1)、1. 6 mg·kg^(-1)、104 mg·kg^(-1)、212 mg·kg^(-1)和249 mg·kg^(-1),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4. 31、6. 73、0. 44、0. 79和1. 05,综合污染指数为6. 10。个旧市农产品产地土壤已达到重度污染,主要表现为As和Cd复合污染。同时,生态风险评价表明,个旧市As和Cd潜在风险值为70. 2和218. 2,分别达到中度和重度生态污染风险,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总值为319. 5,整体表现为重度生态风险。综上所述,个旧市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产地 重金属污染 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黎琼 段玉云 +5 位作者 孙一丁 殷富有 钟巧芳 程在全 胡强 黄兴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6-260,共5页
本文综述了水稻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紫色基因定位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此类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紫色性状 水稻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3种野生稻的花药离体培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玉梅 殷富有 +2 位作者 王玲仙 程在全 黄兴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023-1027,共5页
云南3种野生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别较大,疣粒野生稻花药最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3%。其次是景洪普通野生稻为2.1%;元江普通野生稻再次之,为1.2%;药用野生稻诱导率最低,仅为0.8%。疣粒稻花药愈伤组织植株再生... 云南3种野生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别较大,疣粒野生稻花药最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3%。其次是景洪普通野生稻为2.1%;元江普通野生稻再次之,为1.2%;药用野生稻诱导率最低,仅为0.8%。疣粒稻花药愈伤组织植株再生能力最强,再分化率在37.4%~52.6%,普通野生稻再分化率为19.2%~26.3%。本试验建立了疣粒野生稻、景洪类型和元江类型普通野生稻的花药培养离体无性系,为长期保存云南野生稻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野生稻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资源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药用野生稻BIBAC文库混合克隆池制备及筛选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艳平 程在全 +5 位作者 殷富有 余腾琼 张敦宇 郭怡卿 张薇 黄兴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在已构建完成的云南药用野生稻BIBAC(binary bacterial artificial chomosome)文库的基础上,将文库制备成一、二、三级混合克隆池,各级混合池的数量分别为3 360、140和14个。根据Xa21抗病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利用4步PCR法对文库混... 在已构建完成的云南药用野生稻BIBAC(binary bacterial artificial chomosome)文库的基础上,将文库制备成一、二、三级混合克隆池,各级混合池的数量分别为3 360、140和14个。根据Xa21抗病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利用4步PCR法对文库混合克隆池进行逐级筛选,初步确定了3个抗病基因阳性克隆。为今后以PCR法高效利用云南药用野生稻BIBAC文库挖掘其优异基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药用野生稻 BIABC文库 混合克隆池 PCR筛选 XA2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高效分离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越 王玲仙 +10 位作者 付坚 陈玲 肖素勤 柯学 钟巧芳 赵才美 余腾琼 王波 张敦宇 殷富有 程在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65-2272,共8页
【目的】为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培养、细胞融合、细胞再分化成植株奠定基础。【方法】测定不同酶解组合及浓度、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浓度下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同时筛选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较... 【目的】为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培养、细胞融合、细胞再分化成植株奠定基础。【方法】测定不同酶解组合及浓度、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浓度下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同时筛选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较优条件。【结果】优化后建立云南疣粒野生稻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周期可缩短至45~60 d;在纤维素酶1.5%+果胶酶0.3%+甘露醇0.6 M+MES 5 mM+CaCl(2)5 mM条件下酶解2 h,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的产量为1.45×10^6个/g·FW,活力达到90.17%,制备出的原生质体在固液培养下得到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结论】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分离培养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体系,对研究重要植物资源、种质创新和发掘其优良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疣粒野生稻 原生质体 制备 悬浮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穗野生稻幼胚愈伤诱导、分化及生根苗的体系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玲仙 王波 +9 位作者 付坚 邢佳鑫 肖素勤 张敦宇 钟巧芳 柯学 陈玲 殷富有 蒋聪 程在全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0-15,共6页
以紧穗野生稻幼胚为实验材料,采用N6和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紧穗野生稻幼胚愈伤诱导、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6为基本培养基,2,4-D浓度为5.0 mg/L的培养基诱导出愈率最高,达到100%。以N6为基本培养基,6-BA浓度... 以紧穗野生稻幼胚为实验材料,采用N6和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紧穗野生稻幼胚愈伤诱导、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6为基本培养基,2,4-D浓度为5.0 mg/L的培养基诱导出愈率最高,达到100%。以N6为基本培养基,6-BA浓度为4.0 mg/L,添加NAA 0.3 mg/L、KT 2.0 mg/L、ZT 2.0 mg/L的培养基分化率最高,达到88%。较好的胚性愈伤在最适合分化的培养基中能够获得较高的分化率,以N6为基本培养基,IAA浓度为0.3 mg/L的培养基生根率最高,达到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穗野生稻 幼胚 组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玲 殷富有 +7 位作者 李维蛟 李定琴 张敦宇 钟巧芳 陈越 柯学 黄兴奇 程在全 《中国稻米》 2014年第3期30-35,共6页
采用ISSR标记,对云南三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以竹类、栽培稻粳稻02428和籼稻金刚30以及非洲长雄野生稻为对照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云南三种野生稻遗传进化方向。结果表明,33条ISSR引物,在所有的材料中总共扩增出464个等位基因,平... 采用ISSR标记,对云南三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以竹类、栽培稻粳稻02428和籼稻金刚30以及非洲长雄野生稻为对照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云南三种野生稻遗传进化方向。结果表明,33条ISSR引物,在所有的材料中总共扩增出46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4.1条;从总体水平上看,云南三种野生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三种野生稻的多态位点数NP、多态位点百分率p、有效等位基因数Na、观察等位基因数Ne、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指数I分别为357、76.74%、1.7694±0.4217、1.3391±0.3637、0.2037±0.1851和0.3180±0.2532;三种野生稻品种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5194,品种间的基因流Nm为0.4627,说明三种野生稻之间基因交流水平低,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三种野生稻的进化过程中,疣粒野生稻分化最早,其次为药用野生稻,普通野生稻分化最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ISSR标记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药用野生稻的高光效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柯学 殷富有 +5 位作者 肖素勤 陈玲 张敦宇 陈良 黄兴奇 程在全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6,共5页
云南药用野生稻由于原生境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在长期自然进化中形成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许多优异性状,是改良和拓宽栽培稻遗传基础的宝贵基因资源。针对药用野生稻生长势强、生物量积累速率快的性状,对云南药用野生稻的光合特性进行... 云南药用野生稻由于原生境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在长期自然进化中形成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许多优异性状,是改良和拓宽栽培稻遗传基础的宝贵基因资源。针对药用野生稻生长势强、生物量积累速率快的性状,对云南药用野生稻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其他两种野生稻和两种栽培稻相比,云南药用野生稻净光合速率较高,特别是羧化效率和光饱和点均为其余品种的2倍以上,具有高光效潜能,为发掘其中的高光效基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高光效 栽培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类Xa21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维蛟 陈玲 +2 位作者 殷富有 张敦宇 程在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细菌病害之一。从野生稻中发掘优异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材料,可以拓宽栽培稻抗白叶枯病遗传基础。经过温室接菌鉴定和PCR标记分析,对云南野生稻进行Xa21基因的检测鉴定。温室接菌鉴定表明,云南野生稻对广...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细菌病害之一。从野生稻中发掘优异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材料,可以拓宽栽培稻抗白叶枯病遗传基础。经过温室接菌鉴定和PCR标记分析,对云南野生稻进行Xa21基因的检测鉴定。温室接菌鉴定表明,云南野生稻对广谱致病小种PX099及云南强致病菌Y8具有较好的抗性能力,特别是疣粒野生稻对致病菌株达到免疫程度;PCR标记分析表明,云南野生稻不含有Xa21基因,但含有与Xa21基因某些区域同源的片段。本研究结果为寻找新的抗源材料及快速发掘利用云南野生稻中的抗白叶枯病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野生稻 XA2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水稻生产与杂草防治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柳青 郭怡卿 +4 位作者 殷富有 陆永良 张建萍 玄松南 周勇军 《中国稻米》 2009年第6期70-73,共4页
云南省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约100.0~106.7万hm2,2008年平均产量为412.7kg/667m2。滇中为一季中稻,滇南为双季稻,多为大苗移栽。海拔1000m以下为籼稻种植区,1000~1500m为籼稻和粳稻混栽区,1500~2600m为粳稻种植区。一季中稻区本田主要杂... 云南省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约100.0~106.7万hm2,2008年平均产量为412.7kg/667m2。滇中为一季中稻,滇南为双季稻,多为大苗移栽。海拔1000m以下为籼稻种植区,1000~1500m为籼稻和粳稻混栽区,1500~2600m为粳稻种植区。一季中稻区本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眼子草、扁杆藨草、异型莎草、四叶萍、鸭舌草、牛毛草、长瓣慈姑、莹蔺、双穗雀稗、泽泻、园叶节节菜、矮慈姑、滇藨草、狼巴草、水莎草、假稻等。稻田常用除草剂有扑草净、丁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杀草丹、草达灭(禾大壮)、噁草酮(噁草灵)、五氟磺草胺(稻杰),以及复配剂丁草胺+苄嘧磺隆、乙草胺+苄嘧磺隆、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优克稗+苄嘧磺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水稻 杂草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