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太湖原水作为水厂水源的预处理工艺 被引量:9
1
作者 殷娣娣 高乃云 +3 位作者 高梦鸿 戎文磊 周圣东 陆纳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针对太湖水质,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臭氧-混凝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臭氧(O3)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和停留时间为影响因子,CODMn去除率、浊度去除率和运行成本为目标响应,利用Box-Benhnken design(BBD)进行3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 针对太湖水质,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臭氧-混凝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臭氧(O3)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和停留时间为影响因子,CODMn去除率、浊度去除率和运行成本为目标响应,利用Box-Benhnken design(BBD)进行3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研究各自变量间的单独与交互作用及对响应值的影响。根据拟合的线性二次回归方程得到臭氧-混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硫酸铝作混凝剂时,O3投加量0.9 mg/L,混凝剂投加量35mg/L,接触时间17 min;以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时,O3投加量0.9 mg/L,混凝剂投加量24 mg/L,接触时间17 min。该条件下可使臭氧-混凝过程中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同时运行成本费用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臭氧 混凝 BBD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氧化剂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灭活 被引量:5
2
作者 殷娣娣 陆纳新 +3 位作者 袁君 高乃云 戎文磊 周圣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比较不同预氧化剂对藻细胞的处理效果及其机理,在高锰酸钾灭活藻细胞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次氯酸钠与臭氧对铜绿微囊藻进行灭活实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臭氧对藻类的灭活反应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次氯酸钠较易引起铜绿微囊藻细胞萎缩破... 为比较不同预氧化剂对藻细胞的处理效果及其机理,在高锰酸钾灭活藻细胞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次氯酸钠与臭氧对铜绿微囊藻进行灭活实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臭氧对藻类的灭活反应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次氯酸钠较易引起铜绿微囊藻细胞萎缩破裂,从而导致细胞内代谢有机质的释放,对藻细胞的灭活动力学常数为(220±3)L·mol-1·s-1,不同初始次氯酸钠浓度对动力学常数无明显影响;臭氧对于铜绿微囊藻细胞有极强的氧化作用,细胞灭活速率常数达(2 655±15)L·mol-1·s-1,能迅速引起藻细胞破裂及胞内代谢有机质的释放,不同初始臭氧浓度对动力学常数无明显影响.3种氧化剂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灭活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臭氧>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臭氧与次氯酸钠在氧化过程中比高锰酸钾更易引起藻细胞破裂及IOM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铜绿微囊藻 动力学常数 藻活性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和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伊学农 赵青 +2 位作者 殷娣娣 高乃云 周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6期39-42,50,共5页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蓝藻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藻类,它所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具有遗传和致癌毒性。介绍了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及其去除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各个技术的去除效能,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囊藻毒素去除领...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蓝藻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藻类,它所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具有遗传和致癌毒性。介绍了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及其去除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各个技术的去除效能,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囊藻毒素去除领域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毒性 微囊藻毒素去除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峰均比对通信系统性能收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邸成良 纪金伟 殷娣娣 《无线电工程》 2017年第7期71-74,共4页
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的大幅提升是新型通信系统得以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核心驱动力。降低通信系统功耗最直接的途径是提高射频前端功放的功率效率,降低发射信号的峰均比可以有效降低信号的动态范围,从而降低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进而带... 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的大幅提升是新型通信系统得以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核心驱动力。降低通信系统功耗最直接的途径是提高射频前端功放的功率效率,降低发射信号的峰均比可以有效降低信号的动态范围,从而降低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进而带来通信系统能量效率、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性能的综合提升。通过公式推导,定性地描述了峰均比与能量效率、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的关系,并定量分析了降低峰均比给功率节约带来的性能收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典型算法中降低峰均比节省的功率与系统功率消耗比约为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均比 能量效率 频谱效率 功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抗模糊测距方法研究
5
作者 邸成良 殷娣娣 《无线电工程》 2017年第5期58-61,共4页
航空航天测控系统中,相干测距和非相干测距均存在距离模糊问题,限制了其有效测距范围。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在双通道抗模糊测距方案,利用2个通道的测距差值解测距模糊,对测距范围、测距精度和测距周期等指标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 航空航天测控系统中,相干测距和非相干测距均存在距离模糊问题,限制了其有效测距范围。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在双通道抗模糊测距方案,利用2个通道的测距差值解测距模糊,对测距范围、测距精度和测距周期等指标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双通道测距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测距模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测控系统的测距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 距离模糊 相干测距 非相干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