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太湖原水作为水厂水源的预处理工艺 被引量:9
1
作者 殷娣娣 高乃云 +3 位作者 高梦鸿 戎文磊 周圣东 陆纳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针对太湖水质,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臭氧-混凝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臭氧(O3)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和停留时间为影响因子,CODMn去除率、浊度去除率和运行成本为目标响应,利用Box-Benhnken design(BBD)进行3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 针对太湖水质,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臭氧-混凝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臭氧(O3)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和停留时间为影响因子,CODMn去除率、浊度去除率和运行成本为目标响应,利用Box-Benhnken design(BBD)进行3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研究各自变量间的单独与交互作用及对响应值的影响。根据拟合的线性二次回归方程得到臭氧-混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硫酸铝作混凝剂时,O3投加量0.9 mg/L,混凝剂投加量35mg/L,接触时间17 min;以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时,O3投加量0.9 mg/L,混凝剂投加量24 mg/L,接触时间17 min。该条件下可使臭氧-混凝过程中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同时运行成本费用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臭氧 混凝 BBD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氧化剂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灭活 被引量:5
2
作者 殷娣娣 陆纳新 +3 位作者 袁君 高乃云 戎文磊 周圣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比较不同预氧化剂对藻细胞的处理效果及其机理,在高锰酸钾灭活藻细胞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次氯酸钠与臭氧对铜绿微囊藻进行灭活实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臭氧对藻类的灭活反应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次氯酸钠较易引起铜绿微囊藻细胞萎缩破... 为比较不同预氧化剂对藻细胞的处理效果及其机理,在高锰酸钾灭活藻细胞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次氯酸钠与臭氧对铜绿微囊藻进行灭活实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臭氧对藻类的灭活反应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次氯酸钠较易引起铜绿微囊藻细胞萎缩破裂,从而导致细胞内代谢有机质的释放,对藻细胞的灭活动力学常数为(220±3)L·mol-1·s-1,不同初始次氯酸钠浓度对动力学常数无明显影响;臭氧对于铜绿微囊藻细胞有极强的氧化作用,细胞灭活速率常数达(2 655±15)L·mol-1·s-1,能迅速引起藻细胞破裂及胞内代谢有机质的释放,不同初始臭氧浓度对动力学常数无明显影响.3种氧化剂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灭活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臭氧>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臭氧与次氯酸钠在氧化过程中比高锰酸钾更易引起藻细胞破裂及IOM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铜绿微囊藻 动力学常数 藻活性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两种微囊藻毒素的臭氧氧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可佳 殷娣娣 +2 位作者 高乃云 隋铭皓 黎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7-882,共6页
以2种典型的微囊藻毒素MC-RR和MC-LR为目标物,研究了臭氧氧化技术对其降解的动力学特性和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降解MC-RR与MC-LR,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MC的降解速率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pH值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的臭... 以2种典型的微囊藻毒素MC-RR和MC-LR为目标物,研究了臭氧氧化技术对其降解的动力学特性和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降解MC-RR与MC-LR,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MC的降解速率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pH值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的臭氧浓度下,MC-RR的降解速率比MC-LR的大;随着臭氧量的增加,MC-RR降解速率比MC-LR的降解速率增长快.MC-RR的降解速率受pH值变化影响相对较小.pH值从4.51变化到10.08时,MC-LR的降解速率降低了75.5%,而MC-LR的降解速率降低了82.5%.水中常见阴离子对MC-LR与MC-RR的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次序基本相同,为NO3->Cl->SO42->CO32-,其中SO42-与Cl-对MC-RR降解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而对MC-LR的降解几乎无影响.MC-RR与MC-LR降解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是由分子结构中存在不同活性的氨基酸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RR 微囊藻毒素-LR 臭氧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降解微囊藻毒素-LR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可佳 高乃云 +1 位作者 殷娣娣 隋铭皓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9-924,共6页
采用臭氧对微囊藻毒素-LR(MC-LR)进行降解试验,研究其反应动力学.取自无锡太湖流域蓝藻藻华提取藻毒素,研究了臭氧投加量、MC-LR的初始质量浓度、pH值及一些阴离子作用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降解MC-LR,且符合准一级... 采用臭氧对微囊藻毒素-LR(MC-LR)进行降解试验,研究其反应动力学.取自无锡太湖流域蓝藻藻华提取藻毒素,研究了臭氧投加量、MC-LR的初始质量浓度、pH值及一些阴离子作用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降解MC-LR,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降解速率不受MC-LR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当臭氧投加量由0.31mg.L-1增加到1.35 mg.L-1时,MC-LR的降解速率由0.0103 min-1提高到0.0407 min-1.当pH值由3.08升高到10.08时,MC-LR的降解速率由0.2528 min-1降低到0.0099 min-1.在酸性条件下,pH值的变化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在阴离子影响方面,NO3-有利于MC-LR的降解,CO32-阻碍降解,SO42-和Cl-对降解速率的影响不明显,其反应速率常数由大到小的次序是:NO3-,Cl-,SO42-,CO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LR 臭氧 动力学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组织生活增强研究生党员教育有效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忆 贺贝贝 殷娣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8-51,共4页
组织生活是研究生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详细分析影响研究生党员教育有效性的因素及其原因,提出从提高党员参与组织生活质量、提高组织生活专业知识含量以及加强组织生活信息化建设三方面优化组织生活,增强研究生党员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 组织生活 研究生党员教育 有效性 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和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伊学农 赵青 +2 位作者 殷娣娣 高乃云 周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6期39-42,50,共5页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蓝藻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藻类,它所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具有遗传和致癌毒性。介绍了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及其去除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各个技术的去除效能,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囊藻毒素去除领...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蓝藻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藻类,它所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具有遗传和致癌毒性。介绍了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及其去除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各个技术的去除效能,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囊藻毒素去除领域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毒性 微囊藻毒素去除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调焦机构设计
7
作者 殷娣娣 王亚辉 郭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调焦机构是大型光电跟踪设备和变焦距镜头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焦精度直接影响整个跟踪控制系统的性能。目前调焦机构大多采用光栅尺作为位移的采集和反馈单元来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其主要缺陷是体积大、温度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对温度要求... 调焦机构是大型光电跟踪设备和变焦距镜头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焦精度直接影响整个跟踪控制系统的性能。目前调焦机构大多采用光栅尺作为位移的采集和反馈单元来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其主要缺陷是体积大、温度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对温度要求高的工作环境。设计了一种由电感式直线位移传感器、DSP&FPGA调焦控制板卡、步进电机以及电动平移台组成的宽温调焦机构。详细介绍了系统整体架构、各个单元的硬件实现以及软件操作流程,系统性能参数分析和调焦实验结果表明设计能够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焦机构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