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稻米油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1
作者 潘保辉 殷娇娇 +5 位作者 王澍 黄何 高盼 钟武 胡传荣 何东平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了促进稻米油产业发展,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工具,对1993—2023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中以“rice bran oil”为主题词得到的1481篇有效文献的年发文量,被引频次,主要发文期刊、研究领域、国家、机构、作者,以... 为了促进稻米油产业发展,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工具,对1993—2023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中以“rice bran oil”为主题词得到的1481篇有效文献的年发文量,被引频次,主要发文期刊、研究领域、国家、机构、作者,以及研究热点和前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3—2023年,稻米油领域的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稻米油研究在食品科技领域发文量最多,其中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印度、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发表论文最多;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巴西的坎皮纳斯州立大学、美国农业部(USDA)和巴西的圣保罗大学等是主要的研究机构;Meirelles、Rodrigue以及王兴国是该领域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大多数研究聚焦于稻米油的稳定性、稻米油的提取工艺、稻米油中营养成分的活性、稻米油中活性成分的功效以及酯交换和生物柴油的制备。近年来,稻米油的综合营养评价以及副产物的开发利用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未来研究可围绕高效、绿色、经济的稻米油加工工艺以及稻米油在不同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等进行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CITESPACE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油的化学组成及功效研究进展
2
作者 呙兴阳 殷娇娇 +7 位作者 王澍 黄何 高盼 潘保辉 钟武 胡传荣 何东平 常超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100,共7页
为更全面地了解椰子油的益处,推动对其功效的深入研究,综述了椰子油的化学组成及功效。椰子油是一种天然油脂,含有脂肪酸、酚类物质、脂溶性伴随物、挥发性物质等,可用于食品、日用化学品和医药等领域。丰富的化学成分赋予了椰子油诸多... 为更全面地了解椰子油的益处,推动对其功效的深入研究,综述了椰子油的化学组成及功效。椰子油是一种天然油脂,含有脂肪酸、酚类物质、脂溶性伴随物、挥发性物质等,可用于食品、日用化学品和医药等领域。丰富的化学成分赋予了椰子油诸多健康功效,如调节胆固醇水平和缓解心血管疾病、抗菌、抗病毒、抗炎、抗糖尿病、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抗氧化等,其中近几年关于缓解心血管疾病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较为深入,但目前椰子油的开发利用尚不充分,未来可从食用药用和日用化学品两个方向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动其多元化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化学成分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丙酯对牛油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张远鹏 高盼 +3 位作者 王澍 殷娇娇 钟武 张燕鹏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108,共5页
为了探究天然抗氧化剂在动物油脂中的应用,向牛油中添加不同量(0.02~0.10 g/kg)没食子酸丙酯(PG),对其进行Schaal烘箱实验,分别测定加速氧化15 d牛油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及加速氧化过程中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PG对牛油氧化稳定性和... 为了探究天然抗氧化剂在动物油脂中的应用,向牛油中添加不同量(0.02~0.10 g/kg)没食子酸丙酯(PG),对其进行Schaal烘箱实验,分别测定加速氧化15 d牛油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及加速氧化过程中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PG对牛油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得到最佳PG添加量。结果表明:加速氧化15 d, PG添加量为0.04 g/kg时牛油的酸值和p-茴香胺值最低,PG添加量为0.10 g/kg时牛油的过氧化值最低;加速氧化初期添加PG牛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未添加PG牛油的高,但随着加速氧化时间的延长,添加PG牛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下降的趋势,3 d后与未添加PG牛油无明显差异;添加PG对牛油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G添加量为0.04 g/kg的牛油综合得分最高。综上,PG可提高牛油的短期抗氧化能力,最佳PG添加量为0.04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油 氧化稳定性 抗氧化能力 没食子酸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樟树籽油和棕榈油硬脂结构脂的开发及其在人造奶油中的应用
4
作者 高盼 张远鹏 +4 位作者 王澍 周桐 殷娇娇 钟武 胡传荣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2,共7页
旨在开发具有改善营养和功能特性的新型人造奶油产品,以樟树籽油(CSO)和棕榈油硬脂(PST)为基料油制备结构脂。在比较化学酯交换结构脂(CIE)和酶法酯交换结构脂(EIE)的甘油三酯及sn-2位脂肪酸组成、热力学性质(滑动熔点、固体脂肪含量)... 旨在开发具有改善营养和功能特性的新型人造奶油产品,以樟树籽油(CSO)和棕榈油硬脂(PST)为基料油制备结构脂。在比较化学酯交换结构脂(CIE)和酶法酯交换结构脂(EIE)的甘油三酯及sn-2位脂肪酸组成、热力学性质(滑动熔点、固体脂肪含量)、流变学特性及晶型的基础上,选择一种结构脂用于制备人造奶油,分析了所制备的人造奶油的基本理化指标、硬度以及打发性。结果表明:酯交换明显改变了CSO和PST的甘油三酯和sn-2位脂肪酸的含量,CIE和EIE中均有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生成,主要是CCO、CCP、CLaO和LaPP,滑动熔点为31.8~41.5℃;CSO与PST质量比为5∶5和7∶3时所制备的EIE有良好的口融性;2种酯交换技术制备的结构脂均表现剪切变稀现象,均存在β′晶型和β晶型;选择CSO与PST质量比为3∶7的EIE为原料制备人造奶油,所制备的人造奶油酸值(KOH)(0.47 mg/g)、过氧化值(0.62 mmol/kg)、水分含量(13.79%)符合产品相关标准要求,且具有良好的打发性和硬度。综上,樟树籽油和棕榈油硬脂经酶法酯交换制备的结构脂,能够作为改善人造奶油营养特性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油 结构脂 酯交换 人造奶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酶法脱胶与吸附脱酸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潘保辉 高盼 +5 位作者 陈哲 曾仕林 钟武 殷娇娇 胡传荣 何东平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152,共6页
本研究以大豆毛油为原料,采用酶法脱胶和吸附脱酸法对其进行精炼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以获得合适的大豆油精炼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磷脂酶C酶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5.4,酶添加量10.0μL/kg,酶解温度45.0℃。... 本研究以大豆毛油为原料,采用酶法脱胶和吸附脱酸法对其进行精炼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以获得合适的大豆油精炼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磷脂酶C酶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5.4,酶添加量10.0μL/kg,酶解温度45.0℃。在此条件下,大豆毛油磷含量从141.6 mg/kg降低至7.3 mg/kg,脱胶率94.8%;最佳的脱酸工艺条件为保温时间40.0 min、加水温度90.0℃、水质量分数3.0%、絮凝剂质量分数0.7%,此条件下大豆油酸值为0.42 mg KOH/g,磷含量为6.2 mg/kg。大豆毛油经酶法脱胶和吸附脱酸处理后的磷含量和酸价显著降低,品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酶法脱胶 吸附脱酸 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拉挤碳板工艺及横向拉伸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殷娇娇 林凤森 +1 位作者 李光友 李丰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4-257,共4页
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风电叶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拉挤碳板更成为风电叶片生产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研究了填料含量对环氧树脂黏度、凝胶时间等工艺性能的影响,以及填料含量对碳板横向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含... 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风电叶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拉挤碳板更成为风电叶片生产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研究了填料含量对环氧树脂黏度、凝胶时间等工艺性能的影响,以及填料含量对碳板横向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含量过高,树脂黏度大,纤维浸润性不佳;填料含量过低,树脂黏度小,填料填充作用不明显;并且过高或者过低的填料含量对碳板横向拉伸力学性能影响也比较明显,通过工艺实验确定了生产碳板(FVF%=60%)的最佳填料质量含量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拉挤碳板 工艺及横向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对剑麻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明 李建 +1 位作者 葛曷一 殷娇娇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2,共4页
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纤维含量、纤维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剑麻纤维/树脂基片状模塑料(SM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剑麻纤维质量分数为10.0%时,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SM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 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纤维含量、纤维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剑麻纤维/树脂基片状模塑料(SM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剑麻纤维质量分数为10.0%时,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SM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4.65%,25.42%,33.26%,力学性能最佳。SMC复合材料SEM显示,经过表面处理的剑麻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黏结更紧密,黏结性增强。此外,用KH-570处理的SMC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纤维 表面处理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叶片用碳梁直线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培娜 邹佩君 +6 位作者 隋显航 江婧 殷娇娇 赵生 张洪池 李光友 曲晓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2-284,共3页
拉挤工艺因其效率高、成本低、重复性好、便于连续化生产等优点,在风电叶片用碳梁中广泛使用。在碳梁的生产过程中,直线度不良是影响碳梁合格率的一项关键因素。通过对实际生产过程中9条碳梁生产线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确定拉挤工... 拉挤工艺因其效率高、成本低、重复性好、便于连续化生产等优点,在风电叶片用碳梁中广泛使用。在碳梁的生产过程中,直线度不良是影响碳梁合格率的一项关键因素。通过对实际生产过程中9条碳梁生产线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确定拉挤工艺中碳纤维含量、纱架角度、夹持数量、固化程度等关键特性对碳梁直线度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挤工艺 碳梁 直线度 碳纤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水相暴露在鲫体内的累积分布及水流流速对镉的清除效果
9
作者 卫丹秋 黄涛涛 +1 位作者 殷娇娇 张学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6-214,共9页
为了解重金属镉在鱼体内的累积情况,给鱼体内重金属镉富集问题提供经济、安全、快速的解决方法,以我国常见养殖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对象,确定镉对鲫的安全浓度后将鲫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镉的水体中14 d,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 为了解重金属镉在鱼体内的累积情况,给鱼体内重金属镉富集问题提供经济、安全、快速的解决方法,以我国常见养殖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对象,确定镉对鲫的安全浓度后将鲫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镉的水体中14 d,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重金属污染物镉在鱼体各组织内的累积和分布情况进行检测,之后将鲫转移至不同流速的清水中14 d,比较不同水流流速对鱼体中镉的清除效果,同时分别在暴露试验和清除试验后对鲫可食用部位进行非致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镉对鲫96 h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528 mg/L;镉在鲫鱼头和肝脏中累积较多,肌肉中较少,镉富集程度与水环境中镉浓度和镉暴露时间呈正相关;鲫肌肉、胆中的镉排出较快,而肝脏、肾脏中的镉排出较慢,在水流流速为0.1~0.2 m/s时的清除效果最佳;水体镉暴露14 d后鲫鱼头、肌肉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食用风险,流水清除14 d后肌肉可达到食用标准,但鱼头仍具有食用风险。综上所述,鲫各组织器官对镉的累积能力及清除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适宜的水流流速有利于鲫体内镉的排出,对于镉污染后的鲫需进行重金属的清除后才可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 清除 水流流速 食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