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殷培峰 杨柳春 《当代职业教育》 2012年第6期17-19,共3页
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等方面同步进行,才能确保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各环... 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等方面同步进行,才能确保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要重视教材与实训设备的匹配度,扩大配置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实训设备,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达到"能做会教"的双师要求。同时,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课程改革 技能型 实训教材 双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空断路器开断配电网负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殷培峰 傅继军 《煤矿机电》 2011年第1期36-38,41,共4页
针对3 kV~35 kV煤矿供电系统中,真空断路器在断开感性负载或容性等负载时易发生截流、重燃和操作过电压等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采取R-C保护器等多种措施进行抑制,通过分析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真空断路器 感性负载 容性负载 操作过电压 R-C保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琅琊山树舌多糖的抑菌及抗氧化性研究
3
作者 殷培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032-14034,共3页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树舌资源,对琅琊山树舌进行液体培养,获得树舌菌丝体,采用碱液提取法获得树舌多糖,研究树舌多糖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效果及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树舌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树...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树舌资源,对琅琊山树舌进行液体培养,获得树舌菌丝体,采用碱液提取法获得树舌多糖,研究树舌多糖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效果及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树舌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树舌多糖有一定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能力及还原能力,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与多糖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抑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的车间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战明 李泉 殷培峰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9期12-14,共3页
为了解决环境恶劣车间内的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车间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动采集车间生产过程、设备与工作环境等数据,采集到的各种数据通过现场总线实时传送到GIS数据库,再对数据进行... 为了解决环境恶劣车间内的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车间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动采集车间生产过程、设备与工作环境等数据,采集到的各种数据通过现场总线实时传送到GIS数据库,再对数据进行统一分析;通过GIS数据库提供车间各设备及监测点的实际物理地址,实现监测点的数据管理、监视及服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车间安全监控水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 环境监测 无线通信 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 地理信息系统 GI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中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磊 项芳芝 +1 位作者 苗文娟 殷培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5-210,共6页
综述了菊花中常见的5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就各提取工艺的原理和技术参数进行阐述,以期为菊花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 菊花 生物活性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尺蠖蛹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向玉勇 章志坚 +1 位作者 殷培峰 张元昶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2-868,共7页
为了解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蛹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了金银花尺蠖蛹粗多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尺蠖蛹粗多糖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以及超氧阴离子自... 为了解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蛹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了金银花尺蠖蛹粗多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尺蠖蛹粗多糖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在其质量浓度为0.2 g·L-1时的清除率分别为39.32%,35.62%和26.75%。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也逐渐增加,当质量浓度上升到1.2 g·L-1时,清除率分别为74.93%,61.59%和47.84%,分别增加了35.61%,25.97%和21.09%,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在0.2~1.2 g·L-1的质量浓度范围内,清除率与粗多糖质量浓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金银花尺蠖蛹粗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为抗氧化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学 金银花尺蠖 蛹粗多糖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州市草坪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 被引量:4
7
作者 向玉勇 杨茂发 +3 位作者 李子忠 金道超 殷培峰 汪美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04-3006,共3页
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对滁州市草坪害虫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共发现害虫34种,隶属于8目20科。分析了草坪害虫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草坪害虫 种类调查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桑椹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牛瑞鹤 陈媛媛 +3 位作者 殷培峰 郑必平 陈驰 谈建中 《中国蚕业》 2013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桑椹蛋白质营养及成熟软化机理方面的特性,以果桑品种大10和SG01为材料,采用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对成熟桑椹的蛋白质组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从大10和SG01成熟桑椹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中分别检测到471个和545个...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桑椹蛋白质营养及成熟软化机理方面的特性,以果桑品种大10和SG01为材料,采用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对成熟桑椹的蛋白质组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从大10和SG01成熟桑椹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中分别检测到471个和545个斑点,表明不同果桑品种间成熟桑椹的蛋白质表达谱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中选取表达量丰富、分离良好的20个蛋白斑点进行质谱分析,成功鉴定了其中的5个蛋白质组分;这些蛋白组分主要涉及蛋白代谢、细胞构成、植物应答反应、核酸代谢、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桑椹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可能与不同品种桑椹的功能性蛋白及其营养价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品种 桑椹 差异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感染后金银花尺蠖幼虫血细胞的变化
9
作者 向玉勇 张云 +1 位作者 殷培峰 朱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为了探讨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Chu)幼虫血细胞的免疫反应,该研究观察了经不同浓度大肠埃希菌(1×103、1×104、1×105、1×106、1×107和1×108个/mL)感染后不同时间(3、6、12和24h)金银花... 为了探讨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Chu)幼虫血细胞的免疫反应,该研究观察了经不同浓度大肠埃希菌(1×103、1×104、1×105、1×106、1×107和1×108个/mL)感染后不同时间(3、6、12和24h)金银花尺蠖幼虫血细胞形态、总数及各类血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各浓度大肠埃希菌菌悬液后,金银花尺蠖部分血细胞发生变形、破裂、核移位以及胞质出现空泡等变化;在感染后各时间段内,血细胞总数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且随着时间延长血细胞总数增加迅速,12h时达最高水平,24h之后开始下降;3h时原血细胞的比例明显减少,随着时间的延长,比例不断下降,12h时降至最低水平,24h之后开始回升;而浆血细胞、粒血细胞、珠血细胞、类绛血细胞、囊血细胞的数量相对增加,12h时升至最高水平,24h之后开始下降,浆血细胞、粒血细胞、囊血细胞在各时间段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珠血细胞和类绛血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尺蠖 大肠埃希菌 血细胞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竞赛的高职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考试改革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莉 马应魁 +1 位作者 傅继军 殷培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42-45,共4页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生源结构不断调整的现状,为促进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考试改革实践活动,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提炼为课题进行选题,学生通过初赛、分组、复赛、决赛进行比赛,将竞赛成绩按一定权重进行计...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生源结构不断调整的现状,为促进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考试改革实践活动,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提炼为课题进行选题,学生通过初赛、分组、复赛、决赛进行比赛,将竞赛成绩按一定权重进行计算,结合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出勤情况、作业情况综合计算出学生本课程的期末成绩,综合锻炼了学生自学、合作、表达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工作的积极开展,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考试改革 学生竞赛 职业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桑大‘10’桑叶蛋白的提取及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培峰 孙军 +2 位作者 杨增环 陈成 黄倩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优化果桑大‘10’桑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20,超声波400W处理20min,50℃水浴提取70min,pH=2沉淀,4000r/min离心15min,蛋白最佳提取率为9.52%。桑叶蛋白等电点为5.1、起泡性为90.97%、吸油性为2.89%、乳化性为4...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优化果桑大‘10’桑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20,超声波400W处理20min,50℃水浴提取70min,pH=2沉淀,4000r/min离心15min,蛋白最佳提取率为9.52%。桑叶蛋白等电点为5.1、起泡性为90.97%、吸油性为2.89%、乳化性为46.01%。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所占比重比较大,分别占14.34%和1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蛋白 超声波提取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温度对金银花尺蠖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向玉勇 孙星 殷培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1-318,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寄主植物、温度对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深入研究金银花尺蠖环境适应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福林-酚法和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法,通过分... 【目的】通过研究寄主植物、温度对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深入研究金银花尺蠖环境适应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福林-酚法和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法,通过分光光度计和滴定管测定了寄主植物、温度对金银花尺蠖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取食3个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品种‘九丰1号’‘Jiufeng No.1’、‘响水1号’‘Xiangshui No.1’、‘响水2号’‘Xiangshui No.2’和野生金银花后,金银花尺蠖各龄幼虫消化酶活性均不一样。取食野生金银花的金银花尺蠖淀粉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最高,脂肪酶活性最低,在1龄幼虫中4种消化酶的活性分别为18.37、26.45、22.31和5.54 mmol·g^-1·min^-1。4种消化酶活性均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取食4种金银花后5龄幼虫的淀粉酶活性分别比1龄幼虫增加了33.39%、27.48%、33.31%和45.29%,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9.12%、15.02%、14.64%和29.64%,蛋白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5.55%、18.69%、21.69%和41.46%,脂肪酶活性分别增加了84.95%、68.04%、68.41%和77.80%。在16~34℃,4种消化酶活性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龄幼虫的淀粉酶活性在22℃最高,分别为19.95、20.57、21.79、23.64和25.86 mmol·g^-1·min^-1;1~5龄幼虫的蔗糖酶活性在22℃最高,分别为27.65、28.89、29.85、31.45和32.89 mmol·g^-1·min^-1;1~5龄幼虫的蛋白酶活性在25℃最高,分别为21.65、22.76、23.43、25.71和26.98 mmol·g^-1·min^-1;1~5龄幼虫的脂肪酶活性在28℃最高,分别为7.38、8.49、9.81、11.33和13.21 mmol·g^-1·min^-1。方差分析显示:寄主植物和幼虫龄期的交互作用,以及温度和幼虫龄期的交互作用对金银花尺蠖幼虫4种消化酶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寄主植物、温度能影响金银花尺蠖幼虫消化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尺蠖 寄主植物 温度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富硒条件优化及其多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柴新义 倪瓒鹏 +2 位作者 于士军 张微微 殷培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03-1911,共9页
对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富硒条件及菌丝体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旨在寻找新型富硒抗氧化物质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资料。以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量为测定指标,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富硒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 对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富硒条件及菌丝体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旨在寻找新型富硒抗氧化物质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资料。以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量为测定指标,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富硒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清除率为测定指标,采用DPPH还原法对黑木耳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适富硒条件为:葡萄糖20 g·L^(-1),酵母膏2.5 g·L^(-1),硒浓度7.5μg·m L^(-1),p H 6.5,温度28℃,转速140 r·min^(-1),培养时间5 d。该条件下黑木耳液体发酵的菌丝体富硒量可达853.16μg·g^(-1),较优化前提高了66%。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6.12%。优化后的培养条件较好地提升了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的富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液体发酵 富硒量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桐内生真菌菌群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柴新义 张止珊 +2 位作者 向玉勇 张微微 殷培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3,共7页
【目的】为了解海桐内生真菌资源组成及其生态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和形态分类的方法对海桐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海桐内生真菌菌群由子囊菌(78.55%)、接合菌(1.21%)及无孢菌群(20.21%)构成,分属于5纲,12目,17科,2... 【目的】为了解海桐内生真菌资源组成及其生态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和形态分类的方法对海桐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海桐内生真菌菌群由子囊菌(78.55%)、接合菌(1.21%)及无孢菌群(20.21%)构成,分属于5纲,12目,17科,23属。在纲的水平上,以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的相对多度为最高,占38.04%;在目的水平上,以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的相对多度为最高,占29.95%;在科的水平上,以格孢菌科(Pleosporaceae)的相对多度为最高,占16.19%;在属的水平上,以交链孢属(Alternaria)的相对多度为最高,占16.19%。内生真菌在果实中分布的菌群和菌株为最高,分别占58.33%和42.51%;在根中分布的菌群和菌株为最少。叶片和果实之间的内生真菌菌群组成的相似度最高(Cs=0.571),以根与果实之间的相似度为最低(Cs=0.381)。除根和叶片、根和果实之间在内生真菌菌群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之外(P<0.05),在根与枝条、枝条和叶片、枝条和果实、叶片和果实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海桐内生真菌资源组成丰富,且内生真菌在海桐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 内生真菌 相对多度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主要营养成分的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柴新义 桑振 +4 位作者 于士军 张微微 孙星 罗侠 殷培峰 《食用菌》 2019年第2期71-72,80,共3页
为科学有效的利用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资源,采用国家最新标准对两者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子实体在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等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 为科学有效的利用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资源,采用国家最新标准对两者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子实体在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等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 野生 人工栽培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