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伤寒沙门氏菌rpoE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何金娇 贾凯凯 +4 位作者 靳明霞 赵万里 殷俊磊 仇书兴 孙国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4,共5页
旨在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rpoE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预测软件对rpoE基因编码的RpoE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rpoE基因,成功测序后通过DNAStar软件对RpoE蛋白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MEGA... 旨在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rpoE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预测软件对rpoE基因编码的RpoE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rpoE基因,成功测序后通过DNAStar软件对RpoE蛋白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MEGA5.2软件对RpoE蛋白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成功克隆的鼠伤寒沙门氏菌rpoE基因全长576 bp;抗原表位分析显示RpoE蛋白表面存在12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位点;同源性分析和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RpoE蛋白与肠炎沙门氏菌的同源性最高,并与其处于同一分支内,可为后续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病机制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rpoE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工感染雏鸭体内DEV NP基因表达水平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颖 夏梦 +3 位作者 殷俊磊 杜海燕 周碧君 文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3-707,共5页
为阐明DEV的感染与致病机理,更深入地研究病原与鸭体的相互关系。将鸭肠炎病毒(DEV)强毒GZ株经腿部肌肉注射感染15日龄雏鸭后,应用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对NP(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转录物进行定量,以检测NP基因在雏鸭体内各... 为阐明DEV的感染与致病机理,更深入地研究病原与鸭体的相互关系。将鸭肠炎病毒(DEV)强毒GZ株经腿部肌肉注射感染15日龄雏鸭后,应用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对NP(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转录物进行定量,以检测NP基因在雏鸭体内各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NP基因在所检组织中均有表达,感染后3 h即可在肝、脾、脑、胸腺、肾和肺6种组织中检测到NP基因的表达;感染后6 h,除上述组织外还可在十二指肠和盲肠检测出;感染后10 h又可在胸肌和心肌等检测出。不同受检组织检出量有所不同,且在感染后30或48 h达到高峰,持续至96 h,之后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 NP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雏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感染雏鸭体内DEV强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颖 夏梦 +4 位作者 殷俊磊 毛君婷 杜海燕 周碧君 文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6,共4页
将鸭肠炎病毒(DEV)强毒GZ株经腿部肌肉注射感染15日龄雏鸭后,应用建立的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在雏鸭体内各组织的动态分布。结果显示,感染后3 h即可在肝、脾、脑、胸腺、肾和肺6种组织中检出病毒核酸;感染后6 h,除上述组... 将鸭肠炎病毒(DEV)强毒GZ株经腿部肌肉注射感染15日龄雏鸭后,应用建立的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在雏鸭体内各组织的动态分布。结果显示,感染后3 h即可在肝、脾、脑、胸腺、肾和肺6种组织中检出病毒核酸;感染后6 h,除上述组织外还可在十二指肠和盲肠检测到;感染后10 h又可在胸肌和心肌等检测到。不同受检组织病毒核酸检出量有所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脑、肝、脾、胸腺、肾、十二指肠、盲肠、肺、胸肌和心肌。为阐明DEV的致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 分布 实时荧光定量PCR 雏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痘重组沙门菌S7207/pVAX1-P32疫苗株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时杰 周碧君 +3 位作者 文明 王开功 程振涛 殷俊磊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42,共4页
对山羊痘重组沙门菌S7207/pVAX1-P32疫苗株的安全性、稳定性及S7207/pVAX1-P32在动物体内散布规律进行测定。选择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1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2组~4组为试验组,用上述沙门菌株S7207以108、109、1010cfu的剂量口服免疫小... 对山羊痘重组沙门菌S7207/pVAX1-P32疫苗株的安全性、稳定性及S7207/pVAX1-P32在动物体内散布规律进行测定。选择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1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2组~4组为试验组,用上述沙门菌株S7207以108、109、1010cfu的剂量口服免疫小鼠,2周后相同剂量加强免疫,通过在不同时间段称量小鼠体重显示,试验组小鼠生长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同组别小鼠大体及内脏器官也未发生病变,说明S7207/pVAX1-P32安全性良好;通过PCR方法检测P32基因在体内各组织分布情况,在7d后体内各组织中都检测出目的基因,说明DNA在小鼠体内广泛分布。体外传代含pVAX1-P32和不含pVAX1-P32菌株,含质粒菌株经60代传代后含重组质粒菌的比例在50%以上,传代至120代时仍在10%以上,而不含质粒菌株明显低于含质粒菌株,结果证明含质粒菌株稳定性较好。研究结果提示,利用减毒沙门菌为载体传递S7207/pVAX1-P32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质粒在小鼠体内分布广泛,对未来口服疫苗的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 安全性 稳定性 重组沙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素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旭辉 王开功 +6 位作者 殷俊磊 朱时杰 马俊鸽 文明 周碧君 程振涛 张双翔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21,共4页
为了解复合益生素(嗜酸乳杆菌+干酵母)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0头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初产仔猪,分为复合益生素组(基础日粮+0.2g/kg干酵母+0.4g/kg嗜酸乳杆菌液)、嗜酸乳杆菌组(基础日粮+0.4g/kg嗜酸乳杆菌液)、鱼肝油乳组(基础日... 为了解复合益生素(嗜酸乳杆菌+干酵母)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0头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初产仔猪,分为复合益生素组(基础日粮+0.2g/kg干酵母+0.4g/kg嗜酸乳杆菌液)、嗜酸乳杆菌组(基础日粮+0.4g/kg嗜酸乳杆菌液)、鱼肝油乳组(基础日粮+10mL/kg鱼肝油乳)、基础对照组(基础日粮)4组,15头/组,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日龄、不同组别仔猪外周血总IgG、IL-2、IL-5和IFN-γ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从15~55日龄添加复合益生素增加总IgG、IL-2、IL-5和IFN-γ的量分别为102.76%、62.63%、53.71%和33.45%,明显高于其它组。可见,复合益生素能够更好的增强仔猪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复合益生素 免疫功能 IGG IL-2 IL-5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痘病毒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家鹏 唐静 +3 位作者 刘柳 杨正梅 吴通奎 殷俊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4期291-292,306,共3页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是所有动物痘病毒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从病原学、分子生物学、检测和预防控制等方面对羊痘病毒进行综述,以促进对羊逗病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羊痘病毒 山羊痘 绵羊痘 P32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