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全铝和交换态铝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殷佳丽 郑子成 李廷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1-896,共6页
为阐明土壤团聚体全铝和交换态铝含量对植茶年限的响应特征,给茶园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植茶16、23、31、53 a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全铝和交换态铝的分布特征研究。... 为阐明土壤团聚体全铝和交换态铝含量对植茶年限的响应特征,给茶园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植茶16、23、31、53 a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全铝和交换态铝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铝和交换态铝含量均随粒径的减小而升高,且主要分布于<0.25 mm粒径团聚体,分别为86.11~98.35 g·kg-1和62.78~228.85 mg·kg-1;随植茶年限的延长,各粒径团聚体全铝含量逐渐降低;但交换态铝含量有所升高,且在植茶23 a后增幅较大;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交换态铝表聚现象明显;不同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全铝和交换态铝的保持和供应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全铝和交换态铝有向小粒径团聚体富集的趋势;土壤团聚体对全铝和交换态铝的贡献率分别有49%~79%和44%~73%来自>5 mm粒径团聚体,且在植茶23 a时最高。因此,应注意植茶23 a后0~20 cm土层交换态铝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茶年限 土壤团聚体 全铝 交换态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殷佳丽 郑子成 李廷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54-1760,共7页
为弄清土壤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含量对植茶年限的响应特征,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植茶16、23、31、53 a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含量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氟和水溶态... 为弄清土壤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含量对植茶年限的响应特征,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植茶16、23、31、53 a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含量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氟和水溶态氟含量均随粒径的减小而升高,且主要分布于<0.25 mm粒径团聚体,分别为444.40~566.98 mg·kg-1和0.80~1.22 mg·kg-1;随植茶年限的延长,各粒径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含量均逐渐升高,且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对全氟和水溶态氟的贡献率分别有48%~73%和46%~70%来自>5 mm粒径团聚体。随植茶年限的延长,>5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全氟和水溶态氟的贡献率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植茶23 a时最高,可达68%~73%,而其他粒径团聚体则呈相反的趋势。不同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全氟和水溶态氟的保持和供应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全氟和水溶态氟有向小粒径团聚体富集的趋势。随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逐渐增加呈表聚特征,其中<5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全氟和水溶态氟的累积作用在植茶23 a后更为明显。因此,在茶园生产管理上,应注意植茶23 a后茶园0~20 cm土层水溶态氟含量的变化,以降低土壤氟进入茶叶的风险,服务于茶叶产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植茶年限 全氟 水溶态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仪器中万用表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殷佳丽 《电子质量》 2010年第4期7-8,11,共3页
介绍示波表中数字万用表模块的研究与实现方法。此模块以ASIC FS972l为核心,通过CPU(LPC2101)控制各种测量功能的实现,处理测量数据并将测量结果反馈与用户界面。简要介绍FS9721性能特点、控制方法,硬件电路设计思路,详细介绍其功能切... 介绍示波表中数字万用表模块的研究与实现方法。此模块以ASIC FS972l为核心,通过CPU(LPC2101)控制各种测量功能的实现,处理测量数据并将测量结果反馈与用户界面。简要介绍FS9721性能特点、控制方法,硬件电路设计思路,详细介绍其功能切换原理及软件设计流程,最后对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万用表FS9721 LPC2101 RS232串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期刊选题和出版策略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殷佳丽 武娟 《中国传媒科技》 2023年第12期128-131,136,共5页
【目的】建设精品科技期刊,必须关注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选题策划和专题出版是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途径。【方法】文章提出通过关注国家重大方针、积极与学术组织合作、走出去引进来、发挥行业专家力量、策划行业会议等方式进行选题策... 【目的】建设精品科技期刊,必须关注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选题策划和专题出版是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途径。【方法】文章提出通过关注国家重大方针、积极与学术组织合作、走出去引进来、发挥行业专家力量、策划行业会议等方式进行选题策划和专题组稿,同时从杂志社管理机制以及编辑出版角度给出建议,促进选题策划的质量和效率。【结果】【结论】针对所述观点,通过案例证明了其有效性,为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提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质量 选题策划 专题出版 人才培养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殷佳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8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0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在围手术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0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在围手术期,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住院的费用、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接受护理后,乙组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甲组患者,其住院的费用少于甲组患者,其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甲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甲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