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胁迫下两种不同耐受性花生农艺性状与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1
作者 殷业超 董敬超 +7 位作者 张宇 王力夫 王腾蛟 张诗行 高志勇 高磊磊 吴金鑫 于树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1457,共7页
为分析镉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在关键生育期的表型、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响应差异,本试验以两个不同耐受性花生品种为材料,在关键生育时期对种植土壤进行镉胁迫(0.5、1、2mg·kg^(-1))处理,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耐受性花生... 为分析镉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在关键生育期的表型、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响应差异,本试验以两个不同耐受性花生品种为材料,在关键生育时期对种植土壤进行镉胁迫(0.5、1、2mg·kg^(-1))处理,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耐受性花生品种受到镉胁迫后,其农艺性状变化趋势有所不同。随镉胁迫程度升高,耐镉品种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呈升高趋势,在土壤镉含量达到2mg·kg^(-1)时均达到最大,不耐镉品种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镉胁迫对两品种单果、双果数量无影响,总果质量、饱果数影响显著。随镉胁迫程度升高,耐镉品种和不耐镉品种的总果质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最大增幅为68.12%和72.81%,饱果数量均显著降低,最大降幅达18.00%和29.91%。不同耐受性品种的籽仁对镉的积累量及变化趋势不同。耐镉品种籽仁镉积累量呈先升高后平稳不变的趋势,不耐镉品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两品种花生的膜脂耐受性不同,各生育时期丙二醛(MDA)含量差异显著,耐镉品种较不耐镉品种具有更高的膜脂耐受性。两品种间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差异明显,耐镉品种POD活性显著高于不耐镉品种。研究表明,不同镉耐受性花生品种在农艺性状、生理响应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依据生产需要,在花生关键生育期进行适时的调控干预,以保证食用型花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耐受性 花生 农艺性状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花生不同生育期叶片酶活性变化研究
2
作者 高磊磊 于树涛 +5 位作者 殷业超 张宇 董敬超 张诗行 李雪莹 张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4-130,共7页
为反映不同蛋白类型的花生叶片酶活性变化及其与花生籽仁蛋白含量相关性,以阜花19 (蛋白含量23.49%)EMS诱变的低蛋白材料D2-4(蛋白含量20.12%)及其经过EMS诱变获得的C-454-2(蛋白含量30.32%)为材料,从开花期至成熟期进行共6个时期分析1... 为反映不同蛋白类型的花生叶片酶活性变化及其与花生籽仁蛋白含量相关性,以阜花19 (蛋白含量23.49%)EMS诱变的低蛋白材料D2-4(蛋白含量20.12%)及其经过EMS诱变获得的C-454-2(蛋白含量30.32%)为材料,从开花期至成熟期进行共6个时期分析14种酶活在不同蛋白类型花生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保护相关酶活性方面,C-454-2的SOD、POD、CAT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均高于D2-4,并且MDA含量积累显著降低;叶片氮代谢合成相关的酶活性方面,C-454-2的NR、GDH、GS、GOGAT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均高于D2-4,开花后短期内,特别是在花后15 d, GOT活性与D2-4相近,其余均高于D2-4;叶片碳代谢合成相关的酶活性方面,C-454-2与D2-4的SS、SPS活性变化趋势一致,D2-4的SPS活性略高于C-454-2,接近成熟期时,D2-4较C-454-2下降速度更快,生育后期,C-454-2的RuBPCase和PEPCase活性下降速度较D2-4缓慢,同时对成熟期(第6期)叶片酶活与花生籽仁蛋白相关分析得出,花生籽仁蛋白含量除叶片氮代谢合成酶NR,叶片碳代谢合成酶PEPCas未达到显著水平外,与其他酶活均达到显著相关,提高MDA含量、POD活性、叶片碳代谢SPS和SS活性均显著提高蛋白含量,而其他酶活与花生籽仁蛋白呈显著负相关。本试验揭示了花生叶片与籽仁蛋白品质形成的关系,可为高蛋白花生品种选育及生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蛋白 酶活 碳代谢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诱变创制花生高蛋白种质与蛋白含量的遗传分析
3
作者 于树涛 殷业超 +5 位作者 张诗行 张宇 董敬超 王力夫 姜春姣 王传堂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5,共6页
种质资源研究是花生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的基础,目前培育的花生品种遗传基础狭窄,通过EMS诱变技术可以获得丰富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0.4%EMS诱变剂将普通蛋白含量的阜花19转化为高蛋白花生。第一次EMS诱变处理,阜花19蛋白含量提高不显著... 种质资源研究是花生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的基础,目前培育的花生品种遗传基础狭窄,通过EMS诱变技术可以获得丰富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0.4%EMS诱变剂将普通蛋白含量的阜花19转化为高蛋白花生。第一次EMS诱变处理,阜花19蛋白含量提高不显著,第二次EMS诱变处理,阜花19粗蛋白含量超过30%以上的单株有8个,对其中1株高蛋白(C-Za-454-2,30.32%)材料进行两个试点的稳定性鉴定,结果表明蛋白含量稳定,蛋白含量比野生型提高了29.08%。研究还构建了C-Za-454-2与阜花19的F_(2)群体,经遗传规律分析,蛋白性状分离比为3:1,属于隐性核基因控制;经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最适模型为1MG-AD,即由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调控,主基因遗传率为37.0658%。本研究创制了高蛋白花生种质,并为花生蛋白相关基因挖掘及遗传改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EMS 二次诱变 高蛋白 主基因+多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萌发期耐冷性状的综合性评价及生理指标分析
4
作者 张宇 于树涛 +5 位作者 陆岩 王海新 董敬超 殷业超 王腾蛟 刘立峰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1,共9页
萌发期耐冷性状的综合性评价是筛选花生耐冷资源和基因挖掘表型鉴定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四粒红×冀农黑3号的RIL群体中10个耐冷家系和10个不耐冷家系对大田早播中9个性状和室内模拟低温的9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主成分分析... 萌发期耐冷性状的综合性评价是筛选花生耐冷资源和基因挖掘表型鉴定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四粒红×冀农黑3号的RIL群体中10个耐冷家系和10个不耐冷家系对大田早播中9个性状和室内模拟低温的9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在大田早播条件下共提取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4.064%,可全面反映原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最终筛选出相对出苗率、相对主茎高、相对单株饱果数、相对单株秕果数作为大田条件下评价花生耐冷性的核心指标;在室内模拟低温条件下,共提取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619%,可全面反映原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最终筛选出相对出苗率、相对根长、相对地下部鲜质量、相对地下部干质量作为核心指标。通过评价鉴定出3个耐冷种质资源,可作为重要材料用于遗传育种研究。选取的耐冷家系R-414在冷胁迫后,与不耐冷家系R-395比较,抗氧化酶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增加幅度较小,说明耐冷家系R-414在冷胁迫下表现出强抗氧化性,从而抵御冷害,同时也验证了前期提取的主成分能够准确鉴定花生耐冷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鉴定 萌发期 耐冷性状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MTM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于树涛 殷业超 +4 位作者 张诗行 张宇 董敬超 高磊磊 王传堂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研究表明,MTM1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线粒体的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在作物研究中只有零星报告,因而有必要对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进行研究。利用前期耐寒基因研究中克隆出花生MEM1基因,得到1275 bp的基因片段,通过生物信息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 研究表明,MTM1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线粒体的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在作物研究中只有零星报告,因而有必要对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进行研究。利用前期耐寒基因研究中克隆出花生MEM1基因,得到1275 bp的基因片段,通过生物信息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该蛋白由42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45843.80 Da,属于不稳定蛋白,无跨膜区域,不属于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位于细胞膜上;由45.52%的α-螺旋,41.51%的无规则卷曲,4.72%的β-折叠构成二级结构;在花生萌发期胁迫处理下,该基因在耐寒材料中8 h表达量达到最大,在不耐寒材料中24 h表达量达到最大。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基因功能,以及在花生萌发期耐寒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MTM1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发芽期与出苗期耐低温种质的筛选和鉴定
6
作者 董敬超 于树涛 +5 位作者 王虹 孙泓希 殷业超 张宇 王立夫 张晓光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5期111-118,共8页
发芽期与出苗期耐低温能力的强弱决定着花生出苗整齐度和产量、品质。低温冷害是东北地区花生产业发展的非生物胁迫限制因子,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对49份花生资源(包括品种18份、品系31份)进行了室内低温发芽试验... 发芽期与出苗期耐低温能力的强弱决定着花生出苗整齐度和产量、品质。低温冷害是东北地区花生产业发展的非生物胁迫限制因子,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对49份花生资源(包括品种18份、品系31份)进行了室内低温发芽试验和田间早播耐低温筛选鉴定试验,并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指标。结果表明,这2种鉴定方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提取了与耐低温相关的8个主成分,共发现了2份耐低温性强的花生品种(系),并且其农艺特性和营养品质均处于较高水平。此方法用于评估花生发芽期和出苗期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为东北地区的花生耐低温品种的培育和筛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发芽期 出苗期 耐低温 品种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花花生新品系多点试验分析
7
作者 王腾蛟 殷业超 +6 位作者 张诗行 张宇 王力夫 高拙 熊志浩 于树涛 董敬超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2期19-21,33,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辽宁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以15个阜花花生新品系为试验材料,以“阜花12”为对照,在辽宁省阜新、锦州、兴城、沈阳、铁岭5个地点进行了筛选试验。调查15个新品系在5个地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了解各品系在5个地点的... 为筛选出适宜在辽宁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以15个阜花花生新品系为试验材料,以“阜花12”为对照,在辽宁省阜新、锦州、兴城、沈阳、铁岭5个地点进行了筛选试验。调查15个新品系在5个地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了解各品系在5个地点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的15个新品系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在锦州最好,在沈阳不太稳定;有4组性状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和侧枝长、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单株生产力和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和百仁重;有1组性状呈现显著正相关:单株生产力和百仁重;有1组性状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主茎高和出仁率;有1组性状呈现显著负相关:侧枝长和出仁率。参试的15个新品系中有11个品系产量高于对照,有4个品系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综合表现较好,分别是T-FH-2、T-FH-12、T-FH-13、T-FH-14。筛选出4个适宜在辽宁多地种植的品系,其中T-FH-2表现最好,为下一步登记新品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阜花 品系 产量 多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6号辐射诱变体系探索及突变体库的构建
8
作者 董敬超 王腾蛟 +4 位作者 于树涛 殷业超 张宇 王立夫 张诗行 《中国种业》 2025年第4期122-126,共5页
为了获得新的花生种质资源,利用~(60)Co-γ辐射处理对花生青花6号的干种子进行诱变,建立花生突变体库,获得多种具有潜在价值的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的表型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后发现,辐射处理后主茎高、荚果长度、种子形状、单株果重... 为了获得新的花生种质资源,利用~(60)Co-γ辐射处理对花生青花6号的干种子进行诱变,建立花生突变体库,获得多种具有潜在价值的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的表型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后发现,辐射处理后主茎高、荚果长度、种子形状、单株果重、单株荚果数、单粒重、种子油酸含量和蔗糖含量等性状的突变频率较高,超过了10.00%。植株矮化和种子油酸含量2个性状出现了可以稳定遗传的优良突变体,特别在油酸含量性状上明显优于青花6号。这些遗传突变体的获得,为花生的品种创新及遗传改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花生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青花6号 突变体 辐射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籼粳交RIL群体对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QTL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棋 范淑秀 +5 位作者 郭江华 陈兆赫 梁银培 刘振宇 殷业超 王嘉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定位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QTL,鉴定新的耐冷基因位点,丰富水稻耐冷性的分子遗传基础。以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品种泸恢99(Luhui 99,R99)和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Shennong 265,SN265)杂交衍生的144个F8稳定遗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 为定位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QTL,鉴定新的耐冷基因位点,丰富水稻耐冷性的分子遗传基础。以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品种泸恢99(Luhui 99,R99)和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Shennong 265,SN265)杂交衍生的144个F8稳定遗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为试验材料,以低温条件下水稻种子发芽率和苗期叶片赤枯度为耐冷性鉴定标准,采用QTL Ici Mapping v3. 0软件基于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2个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TL和1个控制苗期耐冷性QTL,分别位于第3,5,9染色体上,命名为q LTG-3、q LTG-5、q SCT-9,3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 60,2. 73,2. 52,加性效应为0. 09,-0. 10,-0. 09,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 02%,14. 07%,12. 18%。其中,检测到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 LTG-5位于分子标记R5M13~RS8,遗传距离约8.0 c M,该区间未见相关水稻耐冷性QTL的报道,可能是一个新的控制水稻发芽期耐冷性的QTL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交 发芽期 苗期 耐冷性 QT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种子萌发期耐寒性筛选及脂肪酸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殷业超 董敬超 +3 位作者 王力夫 尤淑丽 张宇 于树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9期122-125,共4页
冻害是影响花生发芽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目前仍缺乏萌发期耐寒的高油酸花生种质,并且低温情况下,高油酸花生脂肪酸含量变化还有待研究。本试验以高油酸花生种质为材料,经田间早播进行评价,筛选出2份耐寒高油酸种质;利用筛选的耐寒与... 冻害是影响花生发芽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目前仍缺乏萌发期耐寒的高油酸花生种质,并且低温情况下,高油酸花生脂肪酸含量变化还有待研究。本试验以高油酸花生种质为材料,经田间早播进行评价,筛选出2份耐寒高油酸种质;利用筛选的耐寒与不耐寒花生材料,于常温及低温萌发条件下,在萌发后6个时间点进行脂肪酸含量测定,具有耐寒特性花生材料的脂肪酸含量均比不耐寒性花生材料的脂肪酸含量高,在萌发后18~24 h间表现明显;不耐寒花生材料在常温萌发条件下4 d内脂肪酸含量变化幅度不明显。本研究可为抗寒高油酸花生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 萌发期 耐寒性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收获期低温对荚果晾晒的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树涛 王力夫 +4 位作者 尤淑丽 董敬超 殷业超 周文雨 王传堂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3-17,共5页
以89份花生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将花生荚果拔出土壤后,荚果平铺在地面进行晾晒,次日凌晨-5 cm地面温度最低达1.3℃,持续40 min/h,待荚果晾干3 d后,对收获暴露空气中的荚果(向阳荚果)和完全接触地面的荚果(底部荚果)进行发芽率、芽长与... 以89份花生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将花生荚果拔出土壤后,荚果平铺在地面进行晾晒,次日凌晨-5 cm地面温度最低达1.3℃,持续40 min/h,待荚果晾干3 d后,对收获暴露空气中的荚果(向阳荚果)和完全接触地面的荚果(底部荚果)进行发芽率、芽长与种长的测定,结果表明,收获向阳花生的发芽率要好于接触地面的花生;通过不同晾晒荚果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向阳荚果和底部荚果与第一、第二侧枝夹角关联最大,而与荚果类型关联不大,经发芽率与芽长/种长相关分析,评价出耐冻资源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收获 低温 耐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树涛 刘志旺 +4 位作者 张诗行 殷业超 董敬超 张宇 周文雨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5,91,共7页
为准确评价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34个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进行农艺性状及SSR位点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花生品种间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枝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差异显著,但是出米率差异较小,稳定在(70.34±0.78)... 为准确评价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34个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进行农艺性状及SSR位点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花生品种间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枝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差异显著,但是出米率差异较小,稳定在(70.34±0.78)%之间;采用56对引物对34个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进行多态性分析,筛选出18对引物在这些种质间存在多态性,平均等位位点数为2.89个,Shannon’s信息指数分布在0.06~3.06之间,平均值为1.2,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指数分布在0.33~0.91之间,平均值为0.66;34个高油酸花生相似系数分布在0.346~0.885之间,平均值为0.661;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聚类分析表明,所有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品种(系)分布在不同分枝上,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研究结果提高了SSR分子标记筛选的效率,也为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遗传多样性提供参考,为今后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洋 殷业超 +1 位作者 张丽丽 艾婷婷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5期41-43,49,共4页
为揭示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对苹果及红薯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区域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辽西北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果农间作生态系统生长指标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系统降低了苹... 为揭示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对苹果及红薯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区域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辽西北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果农间作生态系统生长指标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系统降低了苹果株高、茎粗、新枝生长量和产量,其影响程度依次为株高>茎粗>产量>新枝生长量,株高达到显著水平;间作系统降低了红薯的株高、茎粗和产量,其影响程度依次为产量>株高>茎粗,且不同间距的影响效果不同,距离苹果越远,影响程度越小;间作系统中苹果对红薯的影响主要分布在2.0 m范围内;间作系统中的苹果和红薯的产量、土地当量比均随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间作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地 苹果红薯间作 生长量 产量 土地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阜花33的选育
14
作者 王力夫 于树涛 +4 位作者 李楠 殷业超 董敬超 尤淑丽 周文雨 《辽宁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86-87,共2页
阜花33是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育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属于连续开花直立珍珠豆型小粒花生,百果重151.0 g,百仁重59.6 g,出仁率67.5%,油酸含量76.2%。阜花33于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东北花生产区辽宁... 阜花33是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育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属于连续开花直立珍珠豆型小粒花生,百果重151.0 g,百仁重59.6 g,出仁率67.5%,油酸含量76.2%。阜花33于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东北花生产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东北部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高油酸 阜花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花生新品种引种鉴定试验初报
15
作者 董敬超 王虹 +3 位作者 殷业超 王力夫 张英 于树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鉴定小粒花生新品种在阜新片区种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品质性状,开展了23个花生新品种在阜新地区的种植比较试验,生长期调查其农艺性状、抗逆性及抗病性,收获时进行考种、测产,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23个品种中荚... 为鉴定小粒花生新品种在阜新片区种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品质性状,开展了23个花生新品种在阜新地区的种植比较试验,生长期调查其农艺性状、抗逆性及抗病性,收获时进行考种、测产,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23个品种中荚果产量与对照花育20号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减产,抗逆性与抗病性表现不一,其中有5个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综合表现较好,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花生 引种鉴定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籽仁膳食纤维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16
作者 董敬超 王虹 +5 位作者 于树涛 张健 孙泓希 尤淑丽 殷业超 张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为了在不破坏花生籽仁的情况下,快速测定种仁中膳食纤维含量,本试验对60份国内外优质食用花生种质资源进行籽仁膳食纤维含量的化学测定。利用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构建近红外光谱模型,经交... 为了在不破坏花生籽仁的情况下,快速测定种仁中膳食纤维含量,本试验对60份国内外优质食用花生种质资源进行籽仁膳食纤维含量的化学测定。利用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构建近红外光谱模型,经交叉检验和优化,确定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最小—最大归一化法,花生籽仁中膳食纤维含量光谱范围为3 594.9~12 489.4 cm^(-1),维数为9,所建模型中膳食纤维含量的定标决定系数(R2)为83.04,定标标准误差(RMSECV)为0.42。经外部检验,所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花生籽仁膳食纤维含量,说明代替化学分析花生籽仁膳食纤维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近红外模型 膳食纤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