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殷世武 潘升权 +3 位作者 项廷淼 高宗根 张慧林 王菊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8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26条患肢)。结果 1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开通失败后行截肢术,2例介入术后再截肢,明显减低了截肢平面。介入术后6周22... 目的观察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26条患肢)。结果 1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开通失败后行截肢术,2例介入术后再截肢,明显减低了截肢平面。介入术后6周22支病变血管保持通畅(73%),术后3个月及半年的再通率分别为59%和51%。1例高龄患者术后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而死亡,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殷世武 项廷淼 +4 位作者 高宗根 张惠林 王菊 黄守珍 张武芝 《安徽医学》 2010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不同类型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经CT或MRI诊断明确的26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髓核造影明确纤维环的破裂情况,将椎间盘突出症分成纤维环未破裂组和纤维环破裂组,其中未破裂组14例,...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不同类型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经CT或MRI诊断明确的26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髓核造影明确纤维环的破裂情况,将椎间盘突出症分成纤维环未破裂组和纤维环破裂组,其中未破裂组14例,破裂组250例,采用45μg/ml浓度的臭氧气体进行椎间盘内及盘外注射,观察有效率。结果264例343个椎间盘,其中纤维环未破裂组14例(16个盘),纤维环破裂组250例(327个盘),总有效率为82.95%,其中显效112例,有效107例,无效45例。未破裂组有效率42.85%,破裂组有效率85.2%。两组临床数据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26,P<0.05)。结论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髓核造影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宗根 殷世武 +5 位作者 项廷淼 潘升权 龙海灯 张惠林 王菊 张慧敏 《安徽医学》 2017年第9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LDH患者40例,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入院时和术后不...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LDH患者40例,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入院时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疗效。结果 40例患者随访1~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由术前(6.69±1.25)、(8.58±1.47)分下降到术后6个月的(2.28±0.46)和(1.41±0.32)分,术后随访与术前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为优29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作为治疗LDH的微创方法,且近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下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宗根 殷世武 +4 位作者 项廷淼 潘升权 龙海灯 王菊 张慧敏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2期1773-177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膝下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动脉球囊扩张术(PTA)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顺行或逆行穿刺插管,对25例患者32条患肢行下肢步径模式造影,根据造影情况对膝以下动脉病变行PTA术。结果糖尿病足病变...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膝下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动脉球囊扩张术(PTA)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顺行或逆行穿刺插管,对25例患者32条患肢行下肢步径模式造影,根据造影情况对膝以下动脉病变行PTA术。结果糖尿病足病变血管范围广,膝以下血管以中重度甚至完全闭塞为主,同时累及2支及3支血管者28条,32条患肢膝以下血管动脉成形术总成功率87.50%。所有介入手术成功者下肢疼痛、麻木感缓解,血流均明显改善,皮温及ABI指数明显升高,溃疡愈合加快。结论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微创、安全、有效,对糖尿病足膝以下动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肢血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术 糖尿病足 膝下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袁孝兵 胡兴龙 +3 位作者 孙祥 殷世武 李成发 孟曼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1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方法39例被确诊为中晚期肝癌,随机双盲服用沙利度胺或纤维素片100mg口服,早晚各1次,两周后200mg口服,早晚各1次,每两周加量200mg,至患者不能耐受,并联合TACE治疗,观察患者...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方法39例被确诊为中晚期肝癌,随机双盲服用沙利度胺或纤维素片100mg口服,早晚各1次,两周后200mg口服,早晚各1次,每两周加量200mg,至患者不能耐受,并联合TACE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服用沙利度胺)PFS为(5.40±5.58)月,OS为(8.82±7.00)月,AFP降低指数为(1.50±0.86),对照组(服用纤维素片)分别为(4.23±5.59)月,(8.19±6.60)月,(1.43±1.03),与治疗组对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晚期肝癌较单用TACE延长PFS、OS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沙利度胺 肝动脉栓塞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上肢动脉栓塞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升权 殷世武 +4 位作者 项廷淼 龙海灯 李靖 宋均飞 王菊 《安徽医学》 2023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上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确诊的上肢动脉栓塞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治疗上均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导...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上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确诊的上肢动脉栓塞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治疗上均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并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即刻症状改善情况,溶栓时间,溶栓后症状恢复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术后患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恢复,恢复率100%(10/10)。置管溶栓时间为(2.1±1.4)d,并发症发生率为60%(6/10),均为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血红蛋白尿,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出血、肢体坏死、截肢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上肢动脉栓塞,具有微创、高效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上肢 导管接触性溶栓 Angioj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在急性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潘升权 殷世武 +2 位作者 龙海灯 李靖 徐瑞 《安徽医学》 2018年第7期793-795,共3页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用于急性动脉栓塞治疗中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应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治疗的27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下肢动脉栓塞19例,上...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用于急性动脉栓塞治疗中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应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治疗的27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下肢动脉栓塞19例,上肢动脉栓塞2例,肠系膜动脉栓塞3例,肾动脉栓塞3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明确诊断,并使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清除血栓后再联合溶栓导管溶栓等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相应部位缺血症状缓解情况、尿激酶总量、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价其疗效。结果 24例(88.9%,24/27)患者均顺利开通栓塞段血管,相应缺血症状消失,恢复良好,平均溶栓时间1.5 d,尿激酶平均用量(42.0±4.3)万U,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能够较彻底地清除血栓,恢复血供,对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 机械血栓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大剂量沙利度胺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为民 殷世武 +6 位作者 孙祥 李成发 孟曼 袁孝兵 黄孟芹 姚荣杰 程莹星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2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探索中大剂量的抗血管药物沙利度胺(Thalidomide)和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协同治疗作用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以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改变、生存期、无病进展生存期(PFS)生活状况为观察指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对符合... 目的探索中大剂量的抗血管药物沙利度胺(Thalidomide)和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协同治疗作用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以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改变、生存期、无病进展生存期(PFS)生活状况为观察指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对符合入组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200~1 000 mg/d(中位剂量500mg/d,95%的可信区间300~750 mg)口服2个月以上同时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给予纤维素片口服2个月以上同时联合TACE治疗。TACE化疗药物的选择: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e,HCPT)HCPT20 mg/m2,表柔比星(Epirubicin,E-ADM,EPI)EPI 60mg/m2,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5-Fu 600 mg/m2;栓塞剂采用超液态碘油、明胶海绵,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作影像学检查、血标记物检查及KPS评分随访生存期且作预后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12.5周(95%的可信区间8.5~16.5周),16周(95%的可信区间8.5~23.5周)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无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中位时间分别为96 d(95%的可信区间61~131 d)和152 d(95%的可信区间83~221 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嗜睡、纳差、乏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大剂量沙利度胺联合TACE较单纯TACE能延长无病进展生存期,并适当延长中位生存期,其不良反应为大多数患者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沙利度胺 无病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例顽固性鼻出血各种治疗方法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谢金 殷世武 《安徽医学》 2008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与治疗效果。方法106例患者中,93例鼻内镜下微波、双极电凝点灼治疗,1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12例DSA后超选择颌内动脉或面动脉明胶海绵栓塞,8例鼻出血停止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后鼻...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与治疗效果。方法106例患者中,93例鼻内镜下微波、双极电凝点灼治疗,1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12例DSA后超选择颌内动脉或面动脉明胶海绵栓塞,8例鼻出血停止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后鼻孔外侧、下鼻道、蝶腭动脉孔区、鼻中隔后上部、筛泡附近是鼻出血好发部位,通过使用微波、双极电凝控制出血占87.7%(93/106)。结论鼻内镜下的微波、双极电凝治疗能作为首选,不成功患者选用DSA及动脉栓塞可获得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鼻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栓塞 微波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位食管支架复位与提取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海灯 殷世武 +4 位作者 吴雄 项廷淼 高宗根 张惠林 潘升权 《安徽医学》 2011年第4期511-513,共3页
目的通过改变食管支架回收线圈的构型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支架回收装置,对移位或异位食管支架进行提取(或)复位,观察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将原有的螺旋型回收线圈改成直穿型,并利用支架回收器在X线监视下,对93例移位食管支架进行提取... 目的通过改变食管支架回收线圈的构型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支架回收装置,对移位或异位食管支架进行提取(或)复位,观察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将原有的螺旋型回收线圈改成直穿型,并利用支架回收器在X线监视下,对93例移位食管支架进行提取与复位,观察此种方法的提取支架的可操作性和成功率。结果 93例移位或异位食管支架除2例因肉芽组织长入支架上口导致提取失败,其他91例均全部提取或复位,成功率98%,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直穿型线圈的食管支架配合改进的支架回收器进行食管支架复位和提取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支架 移位 复位和提取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引流支架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明安 殷世武 +2 位作者 胡国勤 张雁冰 范晓蒙 《安徽医学》 2005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上颌窦引流支架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在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2~4周,平均3.5周,将上颌窦引流支架放置到上颌窦开口处,定期随访2周、4周、2个月、4个月、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筛窦腔和上颌窦口开放情况,本组治... 目的探讨上颌窦引流支架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在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2~4周,平均3.5周,将上颌窦引流支架放置到上颌窦开口处,定期随访2周、4周、2个月、4个月、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筛窦腔和上颌窦口开放情况,本组治疗22例(26侧);另随机选择对照组24例(30侧),术后按常规定期随访换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鼻腔清洁,上颌窦口及筛窦腔开放良好,临床好转率100%。对照组鼻塞、流脓涕9侧,同时伴鼻息肉复发3侧,筛窦腔粘连闭锁4侧,上颌窦口狭窄<3mm4侧,闭锁1侧,有2例因再发头痛需行二次手术,临床好转率(21/30)70%。两组疗效相比,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鼻窦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安装上颌窦引流支架的治疗作用为①预防上颌窦开口及筛窦腔粘连和再闭锁;②保证筛窦腔和上颌窦开口手术区完好的上皮化;③术后延缓全愈病例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引流支架 鼻内窥镜 鼻窦手术后 筛窦腔粘连 上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门静脉瘘伴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升权 殷世武 +2 位作者 项廷淼 高宗根 张惠林 《安徽医学》 2016年第4期502-503,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门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术后半月'入院,入院前曾于外院两次彩超均提示'门静脉增宽伴絮状强回声,考虑血栓',后经脾动脉置管间接门静脉溶栓10 d,术前查AFP为79μg/L。入住我科后查体未见明显阳性...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门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术后半月'入院,入院前曾于外院两次彩超均提示'门静脉增宽伴絮状强回声,考虑血栓',后经脾动脉置管间接门静脉溶栓10 d,术前查AFP为79μg/L。入住我科后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行肠系膜上动脉+肝动脉+脾动脉造影术,术中见:肠系膜上动脉显影,走形正常,肝右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肝右动脉分支供血血管走形正常,实质期未见肿瘤染色,延迟可见门静脉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动脉门静脉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期取出Celect滤器1例病例分析
13
作者 潘升权 殷世武 +3 位作者 龙海灯 王菊 李靖 徐瑞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1期1416-1417,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1岁,因“左下肢肿胀疼痛不适半个月”于2016年2月3日就诊于外院。于外院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提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左侧股浅静脉侧枝形成。并在当天行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置入celect滤器。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celect滤器 滤器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在烟花爆竹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慧能 殷世武 +3 位作者 柳继昌 杨树彬 徐汉宣 郭崇星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
工业CT是目前最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它的原理是基于X射线从不同方向穿过检测物体获得大量阴影,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重建并再现检测截面的图像.它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以检测出材料内部的细微缺陷并进行测量,在许多行业都可应用,在烟花... 工业CT是目前最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它的原理是基于X射线从不同方向穿过检测物体获得大量阴影,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重建并再现检测截面的图像.它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以检测出材料内部的细微缺陷并进行测量,在许多行业都可应用,在烟花领域也有着独特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无损检测 烟花爆竹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与PTCD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春建 胡钢 +2 位作者 潘升权 胡开兵 殷世武 《肝胆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edochus drainage,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合肥市第...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edochus drainage,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0~92岁。依据患者胆道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ERCP组24例,均采用ERCP方式引流;PTCD组26例,均采用PTCD方式引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PTCD组和ERCP组患者术前的血清TBIL、DBIL、ALT、GGT、AL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两组患者的上述生化指标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ERCP组的低位恶性梗阻患者TBIL水平缓解效果优于PTCD组,而该组高位恶性梗阻患者的TBIL水平缓解效果则明显差于PT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腺炎(10/24)41.7%、胆道感染(9/24)37.5%、出血(2/24)8.33%,无死亡、穿孔及支架移位;PTC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腺炎(1/24)3.85%、胆道感染(14/26)53.8%、出血(2/26)7.7%、死亡(1/26)3.85%、支架移位(1/24)3.85%,无穿孔;两组胰腺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和PTCD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9.5±8.3)和(22.3±10.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4.11±1.40)和(4.11±1.78)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和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ERCP在低位梗阻中效果更优,而PTCD在高位梗阻中效果更优。对于不同部位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PTCD 梗阻性黄疽 胰胆管造影 胆道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