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7
1
作者
胡盛
姚雪
+3 位作者
周红艳
段雯怡
田大听
张升晖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6-99,共4页
以凹凸棒石(AT)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两种单体同时对海藻酸钠(SA)进行接枝改性,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凹凸棒石复合材料。考察了各...
以凹凸棒石(AT)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两种单体同时对海藻酸钠(SA)进行接枝改性,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凹凸棒石复合材料。考察了各合成因素对复合材料吸液倍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5 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15%(占单体丙烯酸质量,下同)、凹凸棒石用量为25%、交联剂用量为0.095%、引发剂用量为0.55%和反应温度为8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吸蒸馏水倍率最高,达到1 693.3 g/g。FTIR表明,海藻酸钠、丙烯酸、丙烯酰胺和凹凸棒石共同参与了接枝聚合反应。SEM表明,凹凸棒石的引入,复合材料的表面致密但存在大小不一的孔隙,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液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凹凸棒石
丙烯酸
丙烯酰胺
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7
1
作者
胡盛
姚雪
周红艳
段雯怡
田大听
张升晖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6-99,共4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CDC040
2010CDB00903)
+1 种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资助项目(T201006)
恩施州科学技术项目
文摘
以凹凸棒石(AT)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两种单体同时对海藻酸钠(SA)进行接枝改性,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凹凸棒石复合材料。考察了各合成因素对复合材料吸液倍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5 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15%(占单体丙烯酸质量,下同)、凹凸棒石用量为25%、交联剂用量为0.095%、引发剂用量为0.55%和反应温度为8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吸蒸馏水倍率最高,达到1 693.3 g/g。FTIR表明,海藻酸钠、丙烯酸、丙烯酰胺和凹凸棒石共同参与了接枝聚合反应。SEM表明,凹凸棒石的引入,复合材料的表面致密但存在大小不一的孔隙,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液倍率。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凹凸棒石
丙烯酸
丙烯酰胺
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Keywords
Sodium Alginate
Attapulgite
Acrylic Acid
Acrylamide
Superabsorbent Gomposite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胡盛
姚雪
周红艳
段雯怡
田大听
张升晖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