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玉米播种期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段金省 牛国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5-238,共4页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近16年来玉米观测资料和西峰国家基准气象站近35年来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认为,气候变化使陇东塬区玉米生育期缩短,玉米主要发育期(出苗、拔节、开花、乳熟、成熟)较历年...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近16年来玉米观测资料和西峰国家基准气象站近35年来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认为,气候变化使陇东塬区玉米生育期缩短,玉米主要发育期(出苗、拔节、开花、乳熟、成熟)较历年均提前,提前幅度最大的是乳熟和成熟期;玉米生育期内气温偏高,热量增加,降水分配极不均衡,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对玉米播种出苗和开花至成熟期的生长影响较大;本区传统的玉米适宜播种期已经不适应现在气候背景下玉米生产需要;当玉米播种期提前5~10 d后,玉米的播种出苗期、拔节抽雄期等生长关键期能够避免春旱、初夏旱、伏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并使玉米生产的关键期处于有利的气候条件下,对提高产量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发育期 倾向率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成熟期的影响与适宜收获期预报 被引量:14
2
作者 段金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8-161,共4页
通过对陇东塬区近35年来的气温资料分析发现,平均气温随年代呈明显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为0.0528℃/a,且以冬春季增幅最大,夏秋季增幅较小。气候变暖使陇东塬区冬小麦春季各发育期整体提前,是冬小麦成熟期提前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陇东塬区近35年来的气温资料分析发现,平均气温随年代呈明显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为0.0528℃/a,且以冬春季增幅最大,夏秋季增幅较小。气候变暖使陇东塬区冬小麦春季各发育期整体提前,是冬小麦成熟期提前的主要原因;春末夏初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高温持续时间长,加快了冬小麦的生殖生长阶段的发育进程,使发育期间隔天数缩短,也是冬小麦的成熟期明显提前的另一原因。同时根据西峰农试站近10年来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灌浆速度的测定结果,结合冬小麦拔节抽穗期的天气气候、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相似年型分析,建立了冬小麦成熟期的预报思路和方法,预测了2006年庆阳市冬小麦适宜收获期,并对庆阳市近5年来适宜夏收期间的降水日数进行了分析,做出了2006年庆阳市冬小麦适宜收获期为6月15~25日的预报结论,预报结论和冬小麦的实际成熟期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陇东塬区 冬小麦 成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黄土高原旱地农田水分盈亏与开发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段金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7-81,共5页
农田水分平衡计算结果表明:陇东黄土高原的旱地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作物生长期间的农田水分盈亏关系密切。不同年景、不同作物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相关性水平有所不同,喜水作物玉米、高粱相关效果最明显,而耐旱作物冬小麦、马铃薯... 农田水分平衡计算结果表明:陇东黄土高原的旱地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作物生长期间的农田水分盈亏关系密切。不同年景、不同作物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相关性水平有所不同,喜水作物玉米、高粱相关效果最明显,而耐旱作物冬小麦、马铃薯略差,其它作物居中;不同作物在不同的发育期,受水分影响的程度不同,同时也受其它因子的干扰和影响。结合本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旱地农业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作物 农田水分盈亏 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玉米带田套种气候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姚小英 王润元 +4 位作者 蒲金涌 朱恩超 段金省 朱拥军 马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9-242,共4页
根据2004-2005年大蒜、玉米套种观测资料,探讨了大蒜、玉米物候特性及生态气候适应性,对大蒜与玉米套种模式的气候资源利用程度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估,提出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途径,为发展大蒜与玉米套种种植产业提供科... 根据2004-2005年大蒜、玉米套种观测资料,探讨了大蒜、玉米物候特性及生态气候适应性,对大蒜与玉米套种模式的气候资源利用程度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估,提出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途径,为发展大蒜与玉米套种种植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玉米带田套种 气候资源利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黄花菜越冬不同材料覆盖下的生长特性及气候效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小利 段金省 +2 位作者 赵建厚 赵振昌 王艳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7-211,223,共6页
在分析陇东黄花菜的一般生长发育特性基础上,研究了黄花菜在越冬期不同材料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下的生长特性和增温保墒效应。结果表明,采取越冬覆盖措施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效应,其中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水分在黄... 在分析陇东黄花菜的一般生长发育特性基础上,研究了黄花菜在越冬期不同材料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下的生长特性和增温保墒效应。结果表明,采取越冬覆盖措施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效应,其中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水分在黄花菜非生长季无效消耗,加快黄花菜发育进程,黄花菜长势较好,但产量低成本高;而秸秆覆盖可有效抑制春季土壤温度过快回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延长黄花菜采摘期,产量高成本低。在陇东地区黄花菜栽培中应推广秸秆覆盖技术,减少传统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越冬覆盖 材料 地膜覆盖 秸秆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平菇增产的一些问题
6
作者 段金省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6-18,共3页
平菇是当前国内外一直推荐的高营养抗癌食物,国内外种植面积和销售潜力很大,但产量较低。因此,我们针对目前生产的低产水平和我区的气候特点通过1988~1989年的试验,初步探索出平菇的生长特性及增产途径。
关键词 平菇 增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宗 段金省 +1 位作者 黄斌 邱宁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根据农田试验观测和气象资料平行分析,随着气候变暖,陇东塬区冬小麦冬前各发育期推迟,冬前旺长现象突出,而春季各发育期显著提前,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在大秋作物玉米生长过程中,大部分发育期呈现提前趋势,发育期间隔日数显著缩短,春旱和... 根据农田试验观测和气象资料平行分析,随着气候变暖,陇东塬区冬小麦冬前各发育期推迟,冬前旺长现象突出,而春季各发育期显著提前,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在大秋作物玉米生长过程中,大部分发育期呈现提前趋势,发育期间隔日数显著缩短,春旱和初夏旱危害严重。通过综合分析,在气候变暖情景下,为了提高本区农作物产量,避免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整作物播种期和收获期等农业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区的玉米播种质量,预防冬小麦冬前旺长和减轻春季干旱的危害。同时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服务系统的建设,为地方政府防灾抗灾的正确决策提供科技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 玉米 气温 降水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