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在小儿纵膈肿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段贤伦 商子寅 +3 位作者 章鹏 祝宝丰 钟稳稳 孙迪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小儿纵膈肿物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例纵膈肿物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儿中,3例纵膈囊肿,5例纵膈肿瘤,均采用胸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2.52±6.32)mi...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小儿纵膈肿物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例纵膈肿物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儿中,3例纵膈囊肿,5例纵膈肿瘤,均采用胸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2.52±6.32)min,术后住院时间(9.45±2.35)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7-9d。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漏,予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其余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2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术后予化疗。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纵膈肿物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纵隔囊肿 纵隔肿瘤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及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2
2
作者 段贤伦 章鹏 丁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47-34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优越性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8月作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80例,其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2岁11个月至18岁,平均年龄(6.97±3.94)岁,Hailer指数2...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优越性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8月作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80例,其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2岁11个月至18岁,平均年龄(6.97±3.94)岁,Hailer指数2.7~8.3.结果 8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畸形矫正满意,平均手术时间80 min,术中出血2~1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仅1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2年,疗效优良率为100%.结论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创伤小,出血少,不切骨,恢复快,效果满意,方法安全可靠.积极预防并发症,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腔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 被引量:8
3
作者 段贤伦 曾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7-78,共2页
先天性漏斗胸在小儿外科临床较为常见。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本院采用微创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漏斗胸/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引流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蔡盈 郑训淮 +3 位作者 曹永胜 叶桓 段贤伦 潮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尿道成形术中尿液引流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我科近10年92例尿道成形术中采用三种不同的尿液引流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比较其优缺点,总结经验。(1)在尿道成形术中,置放多侧孔硅胶支架管,另行膀胱造瘘术;(2)置放多侧孔硅... 目的探讨尿道成形术中尿液引流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我科近10年92例尿道成形术中采用三种不同的尿液引流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比较其优缺点,总结经验。(1)在尿道成形术中,置放多侧孔硅胶支架管,另行膀胱造瘘术;(2)置放多侧孔硅胶支架管,截两段硬膜外导管作为副支架管置入成形尿道内,不附加膀胱造瘘术;(3)直接用Folley's两腔气囊乳胶导尿管导尿引流尿液,囊内充液内固定。置两段尿道副支架管,不行膀胱造瘘。结果直接用Folley's导尿管引流尿液,置放副支架管者,效果最佳。结论尿道成形术发生尿瘘,术后尿液引流不畅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别发生于刺激性排尿时。最小的术后刺激,有效的尿液引流,预防激惹性排尿及激惹性排尿时尿道内减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引流方式 手术并发症 手术治疗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拖出及辅助腹部小切口根治长段型巨结肠33例报告 被引量:8
5
作者 郑训淮 刘翔 +5 位作者 黄河 叶桓 戚士芹 高群 段贤伦 潮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2-94,11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及/或选择性辅加腹部小切口根治长段型巨结肠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3月经用该术式治疗婴儿长段型巨结肠33例。其中病变段位于乙状结肠上段16例,降结肠11例,脾曲4例,横结肠右侧2例。全组病例均经钡剂...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及/或选择性辅加腹部小切口根治长段型巨结肠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3月经用该术式治疗婴儿长段型巨结肠33例。其中病变段位于乙状结肠上段16例,降结肠11例,脾曲4例,横结肠右侧2例。全组病例均经钡剂灌肠、肛门直肠测压、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实施I期手术32例,II期手术1例。结果17例单独经肛门拖出结肠,16例辅加腹部3~5cm小切口协助完成手术。切除病变结肠平均长度为39.2cm(32~63cm)。平均手术时间为145min(110~190min)。出血约10~50ml。术后恢复良好,6例出现肛周轻度红肿、糜烂,均于术后6~11d痊愈出院。30例经3个月~4.5年随访,生长发育良好,3个月内每日排便4~8次,6个月后每日2~3次。5例发生结肠炎,经保守治疗痊愈。轻度污粪及便秘各1例。无腹部并发症及吻合口狭窄。结论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根治婴儿长段型巨结肠方法可行,且安全、有效,操作较简便。对病变位于降结肠以上、结肠系膜较短者,可辅加腹部小切口协助完成手术,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肛门/外科学 腹部/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肠闭锁40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刘翔 戚士芹 +5 位作者 郑训淮 黄河 叶桓 段贤伦 左伟 潮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肠闭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0例先天性肠闭锁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十二指肠闭锁8例,空肠闭锁8例,回肠闭锁24例;Ⅰ型15例,Ⅱ型6例,Ⅲa型17例,Ⅲb型(Apple-peel)1例,Ⅳ型1例;行隔膜切除纵切横缝术5例,行肠侧侧菱形吻... 目的总结新生儿肠闭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0例先天性肠闭锁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十二指肠闭锁8例,空肠闭锁8例,回肠闭锁24例;Ⅰ型15例,Ⅱ型6例,Ⅲa型17例,Ⅲb型(Apple-peel)1例,Ⅳ型1例;行隔膜切除纵切横缝术5例,行肠侧侧菱形吻合术6例,行肠切除端端或端斜吻合术28例,肠管裁剪端端吻合(Tapering整形术)1例。结果术后吻合口梗阻5例,吻合口瘘3例,切口裂开2例。术后死亡3例,弃医1例。治愈36例,治愈率90%。结论早期诊断和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提高肠闭锁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静脉营养的应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胸微创外科治疗59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段贤伦 章鹏 +3 位作者 商子寅 钟稳稳 祝宝丰 孙迪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8-821,826,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胸骨沉降术治疗鸡胸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8月~2016年9月我院应用微创胸骨沉降术治疗鸡胸59例,其中单纯胸骨体前凸型鸡胸38例行微创胸骨沉降术,选取两侧腋中线做切口,经前胸壁最高点皮下置入矫形钢板,将突起的胸骨下压至胸... 目的探讨微创胸骨沉降术治疗鸡胸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8月~2016年9月我院应用微创胸骨沉降术治疗鸡胸59例,其中单纯胸骨体前凸型鸡胸38例行微创胸骨沉降术,选取两侧腋中线做切口,经前胸壁最高点皮下置入矫形钢板,将突起的胸骨下压至胸廓平坦理想高度;21例复杂型鸡胸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微创胸骨沉降术+Nuss手术矫正19例,胸骨横行截骨+微创Nuss术1例,微创胸骨沉降术+神经纤维瘤切除术1例。结果 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并发症。38例微创胸骨沉降术手术时间(125±20)min,出血量(12.5±2.4)ml;19例微创胸骨沉降术+Nuss手术矫正手术时间(192±47)min,出血量(19.3±4.1)ml;1例胸骨横行截骨+微创Nuss术手术时间170 min,出血量20 ml;1例微创胸骨沉降术+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手术时间150 min,出血量35 ml。术后按照钢板置入术后1、4、12、24个月进行随访,28例取出钢板的时间为(22.9±5.9)月,随访至取出钢板术后1年,矫形效果满意。结论微创胸骨沉降术治疗鸡胸安全可行。对于复杂型鸡胸需采取改良的个体化手术方式,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 微创胸骨沉降术 胸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径路手术治疗小儿膈疝9例
8
作者 段贤伦 章鹏 +3 位作者 商子寅 祝宝丰 钟稳稳 孙迪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径路手术治疗小儿膈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8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例经胸径路手术治疗的膈疝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儿中,左侧8例,右侧1例,均采用经胸径路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5±19.1)min;术中出血量(5... 目的探讨经胸径路手术治疗小儿膈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8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例经胸径路手术治疗的膈疝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儿中,左侧8例,右侧1例,均采用经胸径路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5±19.1)min;术中出血量(5.1±0.3)mL,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8.6±0.5)d,平均住院时间(18.2±3.0)d。所有患儿随访1~12个月,均恢复良好,X线片无异常,无一例复发。结论经胸径路手术治疗小儿膈疝,术中可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便于处理合并胸腔内畸形等较复杂CDH患儿,膈肌修补确切牢靠,对腹腔干扰小,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复发率低。结合相关辅助治疗手段,更有助于降低CDH患儿病死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外科手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