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周口地区瓜类白粉病的分子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怡 徐克东 +4 位作者 陈佩佩 段素娟 孟娉 乔月娥 李成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0-835,共6页
对河南周口地区的瓜类白粉病进行了分子鉴定及分析.分别对黄瓜、甜瓜、葫芦、南瓜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克隆、测序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周口地区的4种瓜类白粉病菌属于Sphaerotheca fuligin... 对河南周口地区的瓜类白粉病进行了分子鉴定及分析.分别对黄瓜、甜瓜、葫芦、南瓜白粉病菌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形态观察、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克隆、测序及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周口地区的4种瓜类白粉病菌属于Sphaerotheca fuliginea,系统进化发现瓜类白粉病菌与豆类、美女樱、水母柱树白粉病菌种间差异小,同时发现该地区的瓜类白粉病菌与美洲、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白粉病亲缘关系比较近,推测瓜类白粉病菌的进化与地域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其自身的小种进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白粉病菌 分子鉴定 转录间隔区 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的权限—角色分配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洪帆 饶双宜 段素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153-155,共3页
基于属性的RBAC提供了一种其角色是基于企业指定授权规则的并自动进行用户—角 色分配的机制。该机制只对用户—角色分配进行了讨论,而缺乏对权限—角色分配(PRA)部分的考 虑。对基于属性的RBAC进行了扩展,描述了基于属性的权限—... 基于属性的RBAC提供了一种其角色是基于企业指定授权规则的并自动进行用户—角 色分配的机制。该机制只对用户—角色分配进行了讨论,而缺乏对权限—角色分配(PRA)部分的考 虑。对基于属性的RBAC进行了扩展,描述了基于属性的权限—角色分配模型。最后将这两种模型 结合起来使之应用于分布式环境下的访问控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AC 基于属性 P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域多应用环境下的访问控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洪帆 段素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1-283,共3页
为适应多域多应用环境下的安全互操作的需求,本文通过扩展 RBAC96模型有关概念,增加其对多域环境下多应用的刻画,通过引入全局角色、域角色和关联角色概念,提出了一种多域多应用访问控制模型 DPM。通过对PMI 授权管理构架进行扩展,实现... 为适应多域多应用环境下的安全互操作的需求,本文通过扩展 RBAC96模型有关概念,增加其对多域环境下多应用的刻画,通过引入全局角色、域角色和关联角色概念,提出了一种多域多应用访问控制模型 DPM。通过对PMI 授权管理构架进行扩展,实现了 DPM 模型,为多域多应用环境下的安全互联提出了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I 访问控制 授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VIGS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怡 阮九霄 +5 位作者 马晓萌 傅露露 乔月娥 段素娟 孟娉 李成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拟克隆大豆胞囊线虫肌钙蛋白(Hg-tnc)和酰胺样多肽(Hg-flp)基因的部分片段,构建胞囊线虫的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VIGS),以期为大豆抗胞囊线虫抗性品种的培育及胞囊线虫基因功能验证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RT-PCR方法从大豆胞囊线虫中... 拟克隆大豆胞囊线虫肌钙蛋白(Hg-tnc)和酰胺样多肽(Hg-flp)基因的部分片段,构建胞囊线虫的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VIGS),以期为大豆抗胞囊线虫抗性品种的培育及胞囊线虫基因功能验证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RT-PCR方法从大豆胞囊线虫中克隆出目的基因,电泳检测表明,克隆的Hg-tnc基因和Hg-flp基因部分片段分别约为1 000 bp和700 bp。将目的基因连接到烟草脆裂病毒载体pYY13上,转化大肠杆菌,利用PCR进行初步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大豆胞囊线虫Hg-tnc基因和Hg-flp基因已插入到pYY13载体上,VIGS载体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胞囊线虫 肌钙蛋白 酰胺样多肽 烟草脆裂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域间安全互操作的信任传播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贤 洪帆 段素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6期15-17,37,共4页
多域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是域间进行协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域间互操作的信任传播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自主策略、深度策略和角色策略。通过角色委托和角色映射,使角色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分别传递。并对实现方案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访问控制 多域应用 信任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切应力对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形态、黏附及增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段素娟 崔雯雯 +1 位作者 柳星 黄国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0-875,共6页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对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形态、黏附及增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C-MSCs置于流动小室系统中,分别施加不同强度(1、2、3、4 dye/cm^2)的流体切应力作用2 h、6 h,以未施加切应力的hUC-MSCs为静态对照...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对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形态、黏附及增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C-MSCs置于流动小室系统中,分别施加不同强度(1、2、3、4 dye/cm^2)的流体切应力作用2 h、6 h,以未施加切应力的hUC-MSCs为静态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比较各组细胞的形态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骨架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Ki67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静态杂乱无章的细胞相比,流体切应力作用后hUC-MSCs顺着流体方向排列。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流体作用后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肌丝延长,与2 dye/cm 2切应力作用2 h组相比,2 dye/cm^2切应力作用6 h组细胞骨架被进一步拉长,部分细胞骨架呈松散状态。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静态对照组与不同梯度流体切应力作用组ICAM-1、Ki67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141,P=0.000;F=11.336,P=0.001),其中1、2、3、4 dye/cm^2切应力流体作用后细胞表面I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4±0.32、9.77±1.19、6.70±0.92和5.69±0.72,较静态对照组的1.00±0.28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 dye/cm 2、4 dye/cm^2切应力组Ki67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9±0.09和0.04±0.02,较静态对照组的1.00±0.24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流体切应力作用后,hUC-MSCs顺流体方向排列,流体切应力作用2 h可促进hUC-MSCs黏附,随着流体切应力作用强度的增加,细胞增生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切应力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