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瘟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段永嘉 朱有勇 刘二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93-301,共9页
本课题于1986年在稻瘟病生理小种和抗性测定的基础上,选用89个水稻品种与广谱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杂交,在温室内用我国和日本的多个菌株对85个组合288套F_2系统及13个组合52套F_3系统进行了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除少数陆稻品种对所... 本课题于1986年在稻瘟病生理小种和抗性测定的基础上,选用89个水稻品种与广谱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杂交,在温室内用我国和日本的多个菌株对85个组合288套F_2系统及13个组合52套F_3系统进行了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除少数陆稻品种对所测试菌株的抗性受3对基因控制外,其余品种对所测试菌株的抗性分别受1对或2对显性基因控制。且在2对以上基因控制情况中,还存在着基因问的互补、重叠、抑制、上位作用;同时对7个组合进行了单基因鉴定。本研究对稻瘟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一些探讨,这对选育抗病品种、品种合理布局、制定防治措施和筛选1套单基因鉴别品种均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品种 抗性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段永嘉 顾山 刘二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80-85,共6页
用13个水稻品种与广谱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杂交,用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A_1,ZB_(13),ZC_(13),ZD_1,ZE_1,ZF_1,ZG_1)分别对亲本、F_1和F_2代植株进行接种测定,分析13个品种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94.5%抗性呈显性,5.5%抗性呈隐性。13... 用13个水稻品种与广谱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杂交,用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A_1,ZB_(13),ZC_(13),ZD_1,ZE_1,ZF_1,ZG_1)分别对亲本、F_1和F_2代植株进行接种测定,分析13个品种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94.5%抗性呈显性,5.5%抗性呈隐性。13个品种对2个测试小种的抗性多数受一对或两对显性基因控制(3:1或15:1),少数受两对抑制基因控制(13:3)或两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9:7)以及三对显性基因控制(63:1)。基因分析结果还表明,13个品种至少各含有两对不尽相同的抗瘟性基因。故认为,品种属于不同的抗源。就抗病品种作母本或父本情况看,稻瘟病抗性属细胞核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品种 抗病性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香石竹病毒病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段永嘉 蔡红 +1 位作者 吴德喜 吴建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调查昆明附近所种植的香石竹,发现不少植株都感染了病毒病。经过症状观察、电镜观察等,共鉴定了香石竹斑驳病毒病(CarMV)、香石竹潜隐病毒病(CLV)、香石竹蚀环病毒病(CERV)、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病(CNFV)、香... 调查昆明附近所种植的香石竹,发现不少植株都感染了病毒病。经过症状观察、电镜观察等,共鉴定了香石竹斑驳病毒病(CarMV)、香石竹潜隐病毒病(CLV)、香石竹蚀环病毒病(CERV)、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病(CNFV)、香石竹脉斑驳病毒病(CaVMV)等5种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香石竹 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筛选的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种等位性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段永嘉 曾东方 刘二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46-153,共8页
试验测定了新筛选的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云玉1号、高粱稻、关东51号、楚粳1号、滇榆1号、滇榆1号×福锦、大理782、单86-3、城堡1号的基因等位性。利用日本单基因鉴别品种新2号、爱知旭、藤坂5号、草笛、露明、福锦... 试验测定了新筛选的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云玉1号、高粱稻、关东51号、楚粳1号、滇榆1号、滇榆1号×福锦、大理782、单86-3、城堡1号的基因等位性。利用日本单基因鉴别品种新2号、爱知旭、藤坂5号、草笛、露明、福锦、K_1、PiNo.4、城堡1号与新筛选的鉴别品种相对应的杂交,在F_2代苗期喷雾接种对亲本非致病的菌系。结果均无感病性状分离,表明新筛选的鉴别品种与日本的鉴别品种的基因是各自等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基因 鉴别品种 水稻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抗病育种研究
5
作者 段永嘉 刘二明 +1 位作者 顾山 朱有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3-38,共6页
自1986至1990年对云南西南175、滇榆1号及滇型杂交粳稻恢复系之一的南25三个丰产而抗瘟性差的品种,用能抗云南优势小种和潜在危险性小种的16个抗病品种作抗源,与它们杂交,共配制19个杂交组合,进行生产品种改造.通过对 F_4、F_5和5个高... 自1986至1990年对云南西南175、滇榆1号及滇型杂交粳稻恢复系之一的南25三个丰产而抗瘟性差的品种,用能抗云南优势小种和潜在危险性小种的16个抗病品种作抗源,与它们杂交,共配制19个杂交组合,进行生产品种改造.通过对 F_4、F_5和5个高代材料的抗性研究表明,对于抗病亲本为单基因的,其杂交后代宜采用抗病亲本的非致病小种进行混合接种,严格淘汰感病植株,在第5代转入以农艺性状为主并继续用混合接种法淘汰感病植株进行选育;对于抗病亲本为二基因或二基因以上的,F_2、F_3可采用抗病亲本的非致病小种混合接种淘汰感病植株,在 F_3根据农艺性状优劣,筛选优良单株,在 F_4用抗病亲本的非致病小种分别接种这些单株后代,把反应型相同的归属一类,以后用对应抗病反应的非致病小种混合接种这一类单株后代,定向选育,这样有可能从一个优良组合后代中选育出多个丰产抗病的优良品种.本研究表明,金刚的抗性基因已导入到西南175,大理1001、福锦、密阳23的抗性基因已导入到滇榆1号,这4个高代材料农艺性状较好,通过继续选育有可能成为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小种 抗性基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两套稻瘟病鉴别菌系鉴定我国水稻品种的抗性基因
6
作者 段永嘉 刘二明 +1 位作者 朱有勇 顾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22-27,共6页
1985~1989年,本研究用两套日本稻瘟病鉴别菌系和138A小种测定了我国114个水稻品种,研究结果表明:有11个品种具有Pi-k^s基因,有6个品种具有Pi-a基因,有12个品种具有Pi-i基因,有10个品种具有Pi-k(或Pi-k^m)基因,有6个品种具有Pi-z基因,有... 1985~1989年,本研究用两套日本稻瘟病鉴别菌系和138A小种测定了我国114个水稻品种,研究结果表明:有11个品种具有Pi-k^s基因,有6个品种具有Pi-a基因,有12个品种具有Pi-i基因,有10个品种具有Pi-k(或Pi-k^m)基因,有6个品种具有Pi-z基因,有4个品种具有Pi-ta基因,有13个品种具有Pi-ta^2基因,有1个品种具有pi-z^t基因,有11个品种具有Pi-i Pi-k基因,有4个品种抗性基因不明,有36个品种尚待进一步用Th78-01和138A进行鉴定,Pi-k与Pi-k^m待有017小种鉴定再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水稻 品种 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香石竹斑驳病毒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蔡红 孔宝华 +2 位作者 吴建宇 陈海如 段永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3-266,共4页
从表现为叶斑驳、花碎色症状的香石竹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 ,经电镜负染观察 ,该病毒为直径是 2 8~ 33nm的球状粒子 ,病毒提取液经紫外光测定呈典型核蛋白吸收曲线 ,OD2 60 /OD2 80 =1 70 ;血清学反应与CarMV抗血清出现明显的沉淀线... 从表现为叶斑驳、花碎色症状的香石竹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 ,经电镜负染观察 ,该病毒为直径是 2 8~ 33nm的球状粒子 ,病毒提取液经紫外光测定呈典型核蛋白吸收曲线 ,OD2 60 /OD2 80 =1 70 ;血清学反应与CarMV抗血清出现明显的沉淀线。由此 ,可基本认为该病毒分离物为香石竹斑驳病毒 (Carnationmottlevirus ,Car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香石竹斑驳病毒 鉴定 毒源 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石竹斑驳病毒的鉴定和RT-PCR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孔宝华 蔡红 +4 位作者 刘进元 陈海如 常胜军 李文君 段永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从表现为叶斑驳、花碎色症状的香石竹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 ,电镜负染观察到直径为 2 8~ 33nm的球状粒子。病毒提取液经紫外光测定呈典型核蛋白吸收曲线 ,OD2 60 /OD2 80 =1 70 ;血清学反应与CarMV抗血清出现明显的沉淀线。通过以上... 从表现为叶斑驳、花碎色症状的香石竹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 ,电镜负染观察到直径为 2 8~ 33nm的球状粒子。病毒提取液经紫外光测定呈典型核蛋白吸收曲线 ,OD2 60 /OD2 80 =1 70 ;血清学反应与CarMV抗血清出现明显的沉淀线。通过以上实验结果 ,确定该病毒分离物为香石竹斑驳病毒 (carnationmottlevirus ,CarMV)。根据该病毒的RNA序列设计引物 ,对病健材料进行了RT PCR检测 ,结果从感病材料中扩增出大约 6 0 0bp的特异片段 ,而健康植物无此扩增带。将PCR产物连接 pGEM-T-easy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JM 10 9,得到了含目的片段的重组子 ,经双脱氧序列分析 ,与Guilley报道的序列对应部分的核苷酸序列基本一致 (其同源性达 96 % ) ,最低检出病毒核酸含量为 5ng ,表明应用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斑驳病毒 鉴定 RT-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石竹斑驳病毒的初步研究 Ⅰ 病毒的生物学及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蔡红 吴建宇 +2 位作者 段永嘉 孔宝华 陈海如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香石竹斑驳病毒在供试的5科13种植物中,能侵染3科5种植物,在苋色藜、昆诺阿藜、菠菜、千日红上产生枯斑,系统侵染中国石竹,中国石竹是最理想的繁殖寄主.该病毒的钝化温度为80℃,稀释限点为10-5~10-6,体外存活期... 香石竹斑驳病毒在供试的5科13种植物中,能侵染3科5种植物,在苋色藜、昆诺阿藜、菠菜、千日红上产生枯斑,系统侵染中国石竹,中国石竹是最理想的繁殖寄主.该病毒的钝化温度为80℃,稀释限点为10-5~10-6,体外存活期为60d.电镜观察纯化病毒是直径为28nm的球状粒子,观察病叶超薄切片,可看到在木质部导管中存在呈晶状排列或散生的病毒粒子,在细胞质中病毒则排列在鞘状膜的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斑驳病毒 生物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榆1号”等5个水稻品种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分析
10
作者 张世光 段永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1985~1986年,用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水稻白叶枯病分离菌85-91-1观察6个品种和5个组合的抗病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西南175×早生爱国3号,窄叶青8号×千红-35-2,滇榆1号×早生爱国3号,滇杂25×早生爱国3号的F_2代抗病... 在1985~1986年,用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水稻白叶枯病分离菌85-91-1观察6个品种和5个组合的抗病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西南175×早生爱国3号,窄叶青8号×千红-35-2,滇榆1号×早生爱国3号,滇杂25×早生爱国3号的F_2代抗病和感病的分离比是3:1.其抗病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害 白叶枯病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