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环境下含瓦斯煤扩散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向军 段正鹏 +1 位作者 刘洋 王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110,133,共6页
为了揭示含瓦斯煤在负压环境下的扩散特性,在实验室分别模拟了0、10、20、30、40 k Pa负压环境下含瓦斯煤的扩散解吸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负压环境下的瓦斯解吸量、解吸速度、扩散率和扩散系数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瓦斯解吸量随环... 为了揭示含瓦斯煤在负压环境下的扩散特性,在实验室分别模拟了0、10、20、30、40 k Pa负压环境下含瓦斯煤的扩散解吸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负压环境下的瓦斯解吸量、解吸速度、扩散率和扩散系数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瓦斯解吸量随环境负压的增加逐渐增大,360 min时累计解吸量最大增加37.45%,负压具有促进煤中瓦斯解吸的作用;负压对前15 min内瓦斯解吸速度的影响比较显著,尤其对前3 min内瓦斯解吸速度影响最大,衰减高达60%左右,15 min后负压对解吸速度的影响较弱;吸附平衡压力相同条件下,瓦斯扩散率、扩散系数均随着负压的增大而增大;负压增大引起扩散系数的增大是促进瓦斯解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环境 解吸速度 扩散率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扩散模型多尺度粒煤瓦斯进扩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段正鹏 张书金 +2 位作者 李志强 李国红 李青松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为了考察多尺度低渗煤瓦斯吸附进扩散特性及瓦斯在粒煤多孔介质内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以典型低渗煤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微米级和毫米级共5种粒径粒煤的扩散实验,采用动扩散系数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初始扩散系数D0值和有效扩散系数D0e,获得... 为了考察多尺度低渗煤瓦斯吸附进扩散特性及瓦斯在粒煤多孔介质内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以典型低渗煤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微米级和毫米级共5种粒径粒煤的扩散实验,采用动扩散系数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初始扩散系数D0值和有效扩散系数D0e,获得了5种尺度的粒煤在0.5、3.0 MPa条件下的CH4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动扩散系数模型可准确描述CH4在不同尺度粒煤内的扩散规律,最大误差为3.8%;初始扩散系数D0值随粒度增大最大扩大了47.7倍,有效扩散系数D0e值随粒径增大最大减小了97%;为保证扩散实验精度,建议高压下微米级(0.18~1 mm)粒煤吸附时长应达到10 h,毫米级(1~10 mm)粒煤吸附时长应达到46 h,更大尺度粒煤应进一步延长吸附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质量浓度分布 动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吸时长对损失瓦斯量补偿计算准确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江龙 赵训 +3 位作者 陈学习 李青松 李洪生 段正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75,共6页
为提高煤层瓦斯含量测定中损失瓦斯量补偿计算精准度,以16组煤样为瓦斯吸附解吸试验研究对象,设置在0.5、1.0、1.5、2.0 MPa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选取解吸时长分别为5、10、15、20、25、30 min的瓦斯解吸数据,运用√t法拟合补偿计算损失... 为提高煤层瓦斯含量测定中损失瓦斯量补偿计算精准度,以16组煤样为瓦斯吸附解吸试验研究对象,设置在0.5、1.0、1.5、2.0 MPa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选取解吸时长分别为5、10、15、20、25、30 min的瓦斯解吸数据,运用√t法拟合补偿计算损失瓦斯量,分析不同解吸时长下解吸量和损失瓦斯量的拟合值与实测值误差。试验研究表明:损失瓦斯量的补偿计算值随着解吸时长的延长而减小,与实测值误差逐渐增大。解吸量的拟合值与实测值误差分为3个阶段:初期拟合值大于实测值,误差逐渐减小;中期阶段拟合值小于实测值,误差先增大后减小;后期阶段拟合值大于实测值,误差逐渐增大。在0.5、1.0、1.5、2.0 MPa吸附平衡压力下损失瓦斯量补偿计算的最佳解吸时长均为3 min,与标准值损失瓦斯量相对误差在-0.12%~0.18%,绝对误差在-0.04~0.14 cm^(3)/g,补偿计算的损失瓦斯量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提高了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吸时长 损失瓦斯量 瓦斯解吸量 最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