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虾池纳潮期日本刺沙蚕幼虫数量及其沉降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志南 于子山 +3 位作者 段榕琦 孙文林 王连华 王道本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8-258,共11页
于1992年2月27日-5月30日在文登市高岛盐场养虾场,对日本刺沙蚕(卵、各期胚胎和幼虫)的纳潮数量和幼虫的沉降进行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养虾生产有意义的纳潮期有3个。3月上旬的新月潮,持续12d,数量为(25-50)×... 于1992年2月27日-5月30日在文登市高岛盐场养虾场,对日本刺沙蚕(卵、各期胚胎和幼虫)的纳潮数量和幼虫的沉降进行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养虾生产有意义的纳潮期有3个。3月上旬的新月潮,持续12d,数量为(25-50)×103个/m3,主要组成是受精卵、各期胚胎和担轮幼虫。3月甲旬的满月潮持续7d,数量为(2-5)×103个/m3。4月上旬的新月潮持续8d,数量为(2-3.5)×103个/m3。纳潮量与潮汐关系密切,但与平均潮高无显著的相关。各潮期的纳潮数量比应是4:4:2。对16个纳潮虾池测试的平均沉降量为4492个/m2。据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日本刺沙蚕幼虫的沉降期可划为暂时沉降(5-6刚节)和变态沉降(7—10刚节)。出现暂时沉降(4月15日以后),便可执行纳潮后的排水等虾池早期管理。纳潮的定量监测方法简单、快速和准确,可用来指导虾池的纳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刺沙蚕 纳潮 虾池 幼虫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再生和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8
2
作者 苏军 段榕琦 +2 位作者 胡昌泉 王锋 李永平 《福建农业学报》 200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探讨植物激素、外植体类型、抗生素、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多因素对小白菜再生体系和转化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播种)培养基中添加6-BA3mg·L-1+NAA0.3mg·L-1,有助于提高不定芽的诱导频率;带柄子叶的不定... 探讨植物激素、外植体类型、抗生素、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多因素对小白菜再生体系和转化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播种)培养基中添加6-BA3mg·L-1+NAA0.3mg·L-1,有助于提高不定芽的诱导频率;带柄子叶的不定芽再生频率显著地高于下胚轴;将外植体预培养2d后,再感染,转化频率较高;共培养2d有助于提高转化效果。经优化组合这些技术参数,初步建立了小白菜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获得了转抗虫基因sck的小白菜植株。PCR检测结果证明,sck基因已整合到小白菜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再生 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