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划分岩石物理相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段林娣 张一伟 张春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9-221,共3页
提出了应用模糊聚类划分储集层岩石物理相的方法。以大港枣南油田为例,选取反映储集层成因的沉积和成岩作用参数,应用该方法将研究区储集层划分为五类岩石物理相,并进一步分析了岩石物理相与油田生产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储集... 提出了应用模糊聚类划分储集层岩石物理相的方法。以大港枣南油田为例,选取反映储集层成因的沉积和成岩作用参数,应用该方法将研究区储集层划分为五类岩石物理相,并进一步分析了岩石物理相与油田生产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储集层岩石物理相级别的升高,储集层成因参数及统计物性特征逐渐变好,储集层产液能力也明显增强。本研究有助于寻找有利油气富集部位、剩余油气富集区,对油田调整挖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岩石物理相 储集层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隧道围岩快速分级 被引量:17
2
作者 段林娣 宋成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5,共5页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准确、及时地进行围岩快速分级,引入BP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制定快速分级参数标准,对已经开挖的隧道工作面按照隧道围岩分级规范进行分级,并测量其快速分级参数,将围岩分级的结果与其对应的快速分级参数建立BP神经网络...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准确、及时地进行围岩快速分级,引入BP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制定快速分级参数标准,对已经开挖的隧道工作面按照隧道围岩分级规范进行分级,并测量其快速分级参数,将围岩分级的结果与其对应的快速分级参数建立BP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合,从而得到围岩分级模型。最后测量正在开挖隧道工作面的快速分级参数,并提供给模型进行判别,从而达到快速、精确分级目的。通过某隧道围岩样品实例验证,该模型判断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吻合,可用于指导施工阶段的隧道围岩快速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分级 分级参数 BP神经网络 训练集合 隧道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方式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段林娣 宋成辉 成国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跟踪某隧道施工,进行地质素描和节理统计,通过赤平投影分析节理发育分布规律,建立岩体结构模型;根据隧道围岩结构模型,运用离散元分析方法计算围岩稳定性,并结合现场塌方分析围岩破坏模式。通过离散元分析及时支护和无支护情况下围岩稳... 跟踪某隧道施工,进行地质素描和节理统计,通过赤平投影分析节理发育分布规律,建立岩体结构模型;根据隧道围岩结构模型,运用离散元分析方法计算围岩稳定性,并结合现场塌方分析围岩破坏模式。通过离散元分析及时支护和无支护情况下围岩稳定性,探讨钢格栅锚杆组合进行初次支护的力学机理;根据现场钢格栅承受压力和隧道收敛监测,分析某隧道施工中围岩和支护体系的稳定性,总结出隧道施工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并给出合理的支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围岩 破坏模式 钢格栅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集层随机建模的改进河道模型条件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春雷 段林娣 王志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78,共3页
在进行储集层沉积相建模中,提出改进的河道模型,扩展了对河流分叉、交汇等现象的描述和模拟,并根据该模型的特点和河道的地质特征,尝试了一种新的河道模型条件化算法。实例应用表明:改进的河道模型包含了更为全面的地质信息,相应的条件... 在进行储集层沉积相建模中,提出改进的河道模型,扩展了对河流分叉、交汇等现象的描述和模拟,并根据该模型的特点和河道的地质特征,尝试了一种新的河道模型条件化算法。实例应用表明:改进的河道模型包含了更为全面的地质信息,相应的条件化方法从河道的上游、下游和支流3个方面进行,对河流沉积的描述更为准确,算法简洁,运算速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模型 改进与扩展 相控建模 储集层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储集层建模的改进和扩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春雷 段林娣 熊琦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38-540,共3页
提出一种新的进行储集层沉积相建模的河道模型,该模型扩展了对河流分叉、交汇等现象的描述和模拟,根据改进河道模型的特点和河道的地质地理特征,尝试了一种新的河道模型条件化算法,并利用河道模型与砂岩概率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协同... 提出一种新的进行储集层沉积相建模的河道模型,该模型扩展了对河流分叉、交汇等现象的描述和模拟,根据改进河道模型的特点和河道的地质地理特征,尝试了一种新的河道模型条件化算法,并利用河道模型与砂岩概率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协同布尔模拟。实例应用表明,改进的河道模型包含了更为全面的地质信息,其实用性更为广泛;新的条件化方法从河道的上游、下游和支流三个角度进行,对河流沉积的描述更为准确,算法简洁,速度明显提高;通过协同布尔模拟可以使沉积相建模有效结合多方面的次级信息以降低储集层模型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沉积相 模型理论 协同布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显微煤岩类型与裂隙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莉 段林娣 +1 位作者 张春雷 王延斌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2,共4页
综合利用显微地层学和统计学方法,以河东煤田中北部8#煤层为例,研究了煤层显微煤岩类型与煤层裂隙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裂隙在不同显微煤岩类型煤体中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裂隙分布的位置与显微煤岩类型的组合序列有关。其结果对... 综合利用显微地层学和统计学方法,以河东煤田中北部8#煤层为例,研究了煤层显微煤岩类型与煤层裂隙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裂隙在不同显微煤岩类型煤体中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裂隙分布的位置与显微煤岩类型的组合序列有关。其结果对煤层气资源评价和煤层渗透性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显微煤岩类型 裂隙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模型的改进及扩展应用
7
作者 张春雷 段林娣 熊琦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储层沉积相建模的河道模型 ,该模型扩展了对河流分汊、交汇等现象的描述和模拟 ,根据改进的河道模型的特点和河道的地质地理特征 ,利用一种新的河道模型条件化算法 ,并将河道模型与砂岩概率模型相结合 ,实现了协同... 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储层沉积相建模的河道模型 ,该模型扩展了对河流分汊、交汇等现象的描述和模拟 ,根据改进的河道模型的特点和河道的地质地理特征 ,利用一种新的河道模型条件化算法 ,并将河道模型与砂岩概率模型相结合 ,实现了协同布尔模拟。实例应用表明 ,改进的河道模型包含了更为全面的地质信息 ,其应用更为广泛 ;新的条件化方法是从河道的上游、下游和支流 3个角度进行模拟计算 ,对河流沉积的描述更为准确 ,算法简洁 ,计算速度明显提高。通过协同布尔模拟可以使储层沉积相建模有效地结合多方面的次级信息 ,降低了储层模型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模型 扩展应用 协同布尔模拟 改进型 储层沉积相 建模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地震数据空间结构属性分析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朱石磊 段林娣 +2 位作者 林畅松 高世臣 姚振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1-957,972,共8页
本文从地震数据空间结构属性原理出发,阐述了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定义及特点,给出地震空间结构属性计算方法,从而将地震波形图像转换成带有明确地质意义属性(能量、熵、对比度及均质性)的色差图像,达到识别复杂地质目标体的目的。在大... 本文从地震数据空间结构属性原理出发,阐述了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定义及特点,给出地震空间结构属性计算方法,从而将地震波形图像转换成带有明确地质意义属性(能量、熵、对比度及均质性)的色差图像,达到识别复杂地质目标体的目的。在大民屯凹陷西斜坡的应用实例表明,对比度属性对识别断层、熵属性对识别岩性沉积体的应用效果较好,并与钻井结果相吻合,因此该技术能够识别断裂构造和岩性沉积体等地质体,可作为一种综合解释的新技术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空间结构属性 灰度共生矩阵(GLCM) 纹理参数分析 大民屯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