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碱复合处理和酶浓度对药渣纤维素水解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琼翠 段晓健 +3 位作者 张长波 居学海 王景安 刘仲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00-2204,共5页
为了研究酸碱复合处理对药渣木质纤维素水解效率的作用效果,探究药渣纤维素转化酶解转化乙醇的可行性,以水提药渣为原料,用NaOH-PAA进行预处理,在不同反应体系下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后药渣酶解的葡萄糖浓度比预处... 为了研究酸碱复合处理对药渣木质纤维素水解效率的作用效果,探究药渣纤维素转化酶解转化乙醇的可行性,以水提药渣为原料,用NaOH-PAA进行预处理,在不同反应体系下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后药渣酶解的葡萄糖浓度比预处理前提高3~4倍;在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底物数量和酶浓度能显著提高反应体系中的葡萄糖浓度。83~116 mg/mL的底物浓度和5.8 U/mL的酶浓度可使反应体系中的葡萄糖浓度达到12 mg/mL以上。在83 mg/mL的底物浓度和5.8 U/mL的酶浓度下,对预处理后的丹参药渣、甘草药渣及混合药渣进行纤维素酶解,60 h时,其糖产率分别为29.07 g/kg、49.31 g/kg、52.83 g/kg。结论:预处理能显著提高纤维素的酶解效率,药渣的葡萄糖产率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素含量,与药渣类型没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提药渣 预处理 纤维素 纤维素酶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对甘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裴文梅 李琼翠 +1 位作者 段晓健 王景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7-130,共4页
以甘草幼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用0、8×10-6、4×10-5、2×10-4、10-3 mmol/L 5个不同浓度的加镧营养液培养甘草幼苗,通过比较生长量、药用成分积累量以及MDA质量摩尔浓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等... 以甘草幼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用0、8×10-6、4×10-5、2×10-4、10-3 mmol/L 5个不同浓度的加镧营养液培养甘草幼苗,通过比较生长量、药用成分积累量以及MDA质量摩尔浓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等研究不同浓度镧对甘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中,10-3 mmol/L镧浓度过大,导致植株死亡;8×10-6 mmol/L能有效促进甘草的生长,地上地下的产量分别高出不加镧处理的70.3%和46.6%,提高整株甘草黄酮和甘草多糖的积累量;叶片中MDA质量摩尔浓度比不加镧处理降低22.5%,有效地减弱脂质过氧化强度及膜系统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生物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结合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纤维素乙醇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段晓健 居学海 +2 位作者 张长波 王景安 刘仲齐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83-86,共4页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分别用乙酸、过氧化氢、乙酸-过氧化氢(PPA)、氢氧化钠-PAA进行预处理,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酵母进行异步发酵产乙醇。结果表明,酸碱结合(氢氧化钠-PPA)处理后的固体得率显著低于乙酸或过氧化氢的单独处...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分别用乙酸、过氧化氢、乙酸-过氧化氢(PPA)、氢氧化钠-PAA进行预处理,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酵母进行异步发酵产乙醇。结果表明,酸碱结合(氢氧化钠-PPA)处理后的固体得率显著低于乙酸或过氧化氢的单独处理,固体得率和纤维素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氢氧化钠-PAA处理能有效去除水稻秸秆中的木质素,大幅提高纤维素水解率和乙醇转化率;用10%氢氧化钠-PAA室温浸泡处理水稻秸秆48h与用5%氢氧化钠-PAA 90℃处理水稻秸秆1.5h具有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化学法 预处理 葡萄糖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