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提取物对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姚淑敏 池振明 段效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0-93,共4页
本文以黄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制得的黄芪提取物对多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黄芪提取物抑菌作用因菌种不同而最低抑菌浓度有所不同,大肠杆菌为7.5%、产气杆菌为8%、变形杆菌为4.5%、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5%、沙门氏菌10%,其抑... 本文以黄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制得的黄芪提取物对多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黄芪提取物抑菌作用因菌种不同而最低抑菌浓度有所不同,大肠杆菌为7.5%、产气杆菌为8%、变形杆菌为4.5%、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5%、沙门氏菌10%,其抑菌直径分别为:大肠杆菌8.6mm、产气杆菌8.1mm、变形杆菌8.2mm、金黄色葡萄球菌7.7mm、沙门氏菌8.4mm,表明对常见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效果与时间有一定关系,在121℃湿热条件下20min后黄芪提取物抑菌效果基本不变,说明制得的黄芪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黄芪提取物抑菌浓度与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提取物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有机溶剂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粗酶酶学性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俊峰 李红芳 +2 位作者 段效辉 门晋名 宿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以体积分数2%苯为筛选压力,利用罗丹明B平板显色法和摇瓶发酵法,从采集的花生地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中度耐热、耐碱脂肪酶产生菌,编号为H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及其16S rDNA基因序列对菌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H2菌株... 以体积分数2%苯为筛选压力,利用罗丹明B平板显色法和摇瓶发酵法,从采集的花生地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中度耐热、耐碱脂肪酶产生菌,编号为H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及其16S rDNA基因序列对菌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H2菌株与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的亲缘关系最紧密。通过研究得到该菌株的摇瓶发酵条件:产酶培养基为:蛋白胨3%、酵母膏1%、NaCl 0.5%、橄榄油1%,pH7.0,摇瓶发酵温度为28℃,摇床转速为180r/min,发酵周期为48~60h。所产脂肪酶在40℃、pH9.0时酶活性最高,对pH值和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pH6.0~10.0比较稳定,35~50℃具有较高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有机溶剂 短小芽孢杆菌 脂肪酶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乳酸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段效辉 许红岩 +1 位作者 刘宁 尹伟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30-133,共4页
运用响应面方法分析乳酸对水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O)的作用效果,并建立回归方程,以微生物数量为指标探索乳酸对水产品中LMO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乳酸对水产品中LM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水产品 乳酸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响应面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许红岩 段效辉 李小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81-185,共5页
从烟台近郊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拮抗微生物sly-3,利用传统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评价其抑菌活性。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基本一致,其16S rDNA... 从烟台近郊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拮抗微生物sly-3,利用传统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评价其抑菌活性。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基本一致,其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鉴定的枯草芽孢杆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据此初步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抑菌谱研究发现,该菌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明显抑制作用。sly-3菌株发酵过滤液初步作用于水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发现可有效抑制该致病菌的生长,且在高温处理条件下保留较高的抑菌活性,在食品保鲜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拮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安全法》实施背景下,海关实验室如何发挥好国门生物安全技术保障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效辉 曲志勇 鲁闽 《口岸卫生控制》 2022年第3期22-23,共2页
综述海关实验室在保障国门生物安全中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海关实验室如何在《生物安全法》指引下,加强实验室建设,以持续发挥好国门生物安全技术保障作用。
关键词 生物安全法 海关实验室 国门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株百菌清敏感海洋发光细菌的分类地位分析
6
作者 段效辉 张群 +3 位作者 李金庆 刘鹏 王文雯 王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57,共6页
从新鲜海鱼的鱼鳃、鱼肠和鱼鳞中分离17株海洋发光细菌;从生长和发光两方面研究17株发光细菌对百菌清的敏感特性,同时进行形态学鉴定、16S rDNA序列测定、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ribosome DNA restric... 从新鲜海鱼的鱼鳃、鱼肠和鱼鳞中分离17株海洋发光细菌;从生长和发光两方面研究17株发光细菌对百菌清的敏感特性,同时进行形态学鉴定、16S rDNA序列测定、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ribosome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分析,确定了6株对百菌清敏感的发光细菌及其分类地位。6株百菌清敏感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均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百菌清浓度增大而降低。鉴定结果显示,6株百菌清敏感发光细菌为包括Vibrio fischeri、Vibrio nigripulchritudo、Vibrio crassostreae和Vibrio toranzoniae在内的4株弧菌属细菌,以及假单胞菌属的Pseudoalteromonas issachenkonii和发光杆菌属的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菌清 海洋发光细菌 16S RDNA序列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平红球菌XH-1产海藻糖脂的培养条件优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芳 梁生康 +4 位作者 段效辉 赵梦娟 董文迅 韩晓红 李俊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211,共8页
为降低发酵成本,提高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XH-1发酵产海藻糖脂的能力,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14.0 g/L,甘油36.2 g/L,酵母浸粉0.2 g/L,KH2PO42.0 g/L,K... 为降低发酵成本,提高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XH-1发酵产海藻糖脂的能力,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14.0 g/L,甘油36.2 g/L,酵母浸粉0.2 g/L,KH2PO42.0 g/L,K2HPO42.0 g/L,NaCl 1.0 g/L,KNO_(3)1.0 g/L;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 9.0、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装液量45 m L/250 m L、接种量3%、种龄60 h。在此条件下,菌株XH-1的海藻糖脂产量(8.34 g/L)是优化前的5.59倍。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海藻糖脂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乳化能力,很强的耐热(100℃、2 h)、耐酸碱(pH 2~10)及耐盐(0~20%NaCl)性。该研究结果为海藻糖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平红球菌XH-1 响应面法 海藻糖脂 培养基组分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6年山东口岸进境再生资源截获有害生物情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金庆 粟智平 +5 位作者 陈燕平 戚玮真 戚佳琳 段效辉 贺丽娜 鲁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4120-4124,共5页
目的分析2006~2016年山东口岸进境再生资源疫情截获情况,提出检疫监管的合理化建议。方法从截获有害生物年变化规律、再生资源类型、有害生物类别、来源地、分支局、检疫性有害生物等方面进行统计,得出相关结论。结果截获有害生物种次... 目的分析2006~2016年山东口岸进境再生资源疫情截获情况,提出检疫监管的合理化建议。方法从截获有害生物年变化规律、再生资源类型、有害生物类别、来源地、分支局、检疫性有害生物等方面进行统计,得出相关结论。结果截获有害生物种次变化趋势分别呈现明显的两个高峰和低谷时间段。废纸、废塑料、废有色金属、废五金电器截获有害生物种类最多。昆虫、杂草截获种类最多,昆虫截获种次最多。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位居截获来源地前5位。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淄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荣成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黄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位居有截获记录分支局前5位。假高粱(及其杂交种)、豚草、三裂叶豚草、黑高粱、南方菟丝子、刺蒺藜草位居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前6位。结论山东口岸进境再生资源具有种类较多、来源较广、携带有害生物风险高且疫情复杂的特点,建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再生资源有害生物疫情检出率,有效保护国门生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口岸 再生资源 有害生物 截获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崔艳梅 王云霞 +3 位作者 段效辉 刘宁 徐丽英 徐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369-1374,共6页
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是世界上最主要的2种能导致人体腹泻的寄生虫,具有潜伏期长、个体小、致病性强且容易暴发流行的特点,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预防其暴发的关键就是通过优化... 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是世界上最主要的2种能导致人体腹泻的寄生虫,具有潜伏期长、个体小、致病性强且容易暴发流行的特点,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预防其暴发的关键就是通过优化水处理的工艺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但由于供水系统极易遭受各种形式的二次污染,依然存在着不能完全去除的风险。自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对水源水和饮用水的相关调查和监测逐渐增多,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时常被检出。本文就近年来对水环境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检测技术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针对现行的国标检测方法提出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方法。随着免疫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巢式RT-Realtime PCR检测南芥菜花叶病毒 被引量:3
10
作者 粟智平 杨益娥 +3 位作者 邓丛良 李金庆 王颖 段效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8期145-147,共3页
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Ar 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3条巢式PCR引物和1条Taq MAN荧光探针,建立了半巢式RT-Realtime PCR检测Ar MV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机地结合了巢式PCR和Taq MAN探针检测技术。第二步半巢式-RT-Realtime ... 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Ar 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3条巢式PCR引物和1条Taq MAN荧光探针,建立了半巢式RT-Realtime PCR检测Ar MV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机地结合了巢式PCR和Taq MAN探针检测技术。第二步半巢式-RT-Realtime PCR既是对第一步信号的进一步放大,也是对第一步PCR产物的确认,因此,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比巢式PCR、Realtime PCR等方法高。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0.06 fg/μL植物总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 半巢式RT—ReMtime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核酸探针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鹏 刘宁 +2 位作者 王云霞 段效辉 尹伟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363-1368,共6页
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突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方面占比最多。如何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已成为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第3代反义核酸-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探针由于不带电荷的结构特点,... 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突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方面占比最多。如何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已成为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第3代反义核酸-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探针由于不带电荷的结构特点,其稳定性、特异性、亲和性和膜通透性均优于DNA探针。近年来PNA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用于荧光原位杂交、PCR扩增、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以及Southern印迹等。本文介绍了PNA探针的结构和特点、杂交方式以及PNA探针的设计原则,对其在微生物快速筛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PNA探针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核酸 探针 微生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NASBA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响 刘宁 +3 位作者 尹伟力 耿金培 粟智平 段效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45-47,64,共4页
根据NCBI沙门氏菌属inv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NASBA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试验,并采用人工添加菌株污染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引物SM-F/SM-R特异性强,能够从污染样品中扩增出277 bp的特异性片段,试验中未出现假阳... 根据NCBI沙门氏菌属inv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NASBA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试验,并采用人工添加菌株污染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引物SM-F/SM-R特异性强,能够从污染样品中扩增出277 bp的特异性片段,试验中未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灵敏度高,对目标菌检出限达到5.5 pg/μL总RNA;检测周期短,NASBA反应在42℃90 min即可进行有效扩增,24 h内可完成样品中目标菌的筛选。NASBA技术适用于基层检验机构和现场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食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30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玉生 李晓玉 +3 位作者 于杰 李淑娟 李淼 段效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25-929,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30种农药残留。样品经过丙酮-正己烷(1+1)混合溶液均质提取,再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采用HP-5MS色谱柱分离,选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30种...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30种农药残留。样品经过丙酮-正己烷(1+1)混合溶液均质提取,再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采用HP-5MS色谱柱分离,选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30种农药的线性范围为0.1-1.0mg·L^-1,检出限(3S/N)为3.8-9.6μg·kg^-1。加标回收率在75.8%-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5.6%-9.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农药残留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属及单增李斯特菌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云霞 崔艳梅 +2 位作者 刘宁 牟妍 段效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387-1391,共5页
目的建立利用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PNA-FISH)快速检测食品中李斯特菌属及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针对李斯特菌属、单增李斯特菌分别设计合成2份PNA探针lis-16S-1、lm-16S-2,并建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优化杂交条件,对选取的13株李斯... 目的建立利用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PNA-FISH)快速检测食品中李斯特菌属及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针对李斯特菌属、单增李斯特菌分别设计合成2份PNA探针lis-16S-1、lm-16S-2,并建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优化杂交条件,对选取的13株李斯特菌和其他9株非李斯特菌进行检测,验证探针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118份食品样品用LB肉汤2次增菌培养后进行PNA-FISH检测。结果探针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从118份食品中检出14株李斯特菌和8株单增李斯特菌,结果与API方法和VITEK方法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PNA-FISH方法可靠易行,对从食品中检测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核酸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李斯特菌 单增李斯特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君妮 尹伟力 +3 位作者 刘鹏 马晓玲 段效辉 林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建立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IHNV的G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的IHNV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0℃20min即可完成,对IHNV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低检出限为156ng/mL;... 为建立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IHNV的G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的IHNV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0℃20min即可完成,对IHNV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低检出限为156ng/mL;用建立的RPA和RT-PCR对实验室保存的50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PA的阳性检出率为14.00%,RT-PCR的阳性检出率为12.00%,说明RPA比RT-PCR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建立的RPA方法为IHNV的实验室检测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巢式RT-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藜草花叶病毒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丽娜 李金庆 +6 位作者 厉艳 粟智平 封立平 鲁闽 段效辉 王颖 刘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根据藜草花叶病毒(SoMV)全基因组中多聚蛋白质基因序列保守区,分别设计2套TaqMAN探针和引物,建立半巢式实时荧光PCR检测SoMV的新方法。[方法]提取病毒核酸进行反转录操作合成cDNA,依据设计好的2套TaqMAN探针和引物,分别进行实时荧... [目的]根据藜草花叶病毒(SoMV)全基因组中多聚蛋白质基因序列保守区,分别设计2套TaqMAN探针和引物,建立半巢式实时荧光PCR检测SoMV的新方法。[方法]提取病毒核酸进行反转录操作合成cDNA,依据设计好的2套TaqMAN探针和引物,分别进行实时荧光PCR特异性与灵敏度检测,并进行2套引物探针的扩增效率对比试验。[结果]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达0.4 fg/μL植物总RNA,2套引物探针的扩增效率试验对比结果显示扩增效率几乎完全一样。[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藜草花叶病毒的检疫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草花叶病毒 半巢式实时荧光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GGE技术研究牙鲆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伟力 刘宁 +3 位作者 耿金培 杨丽君 段效辉 粟智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22-126,共5页
为延长水产品货架期,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研究了牙鲆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主要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提取鱼肉中微生物核酸,进行降落PCR扩增,得到多种微生物特异性保守核酸序列。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扩增出的微生物核酸序列。... 为延长水产品货架期,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研究了牙鲆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主要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提取鱼肉中微生物核酸,进行降落PCR扩增,得到多种微生物特异性保守核酸序列。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扩增出的微生物核酸序列。DGGE图谱表明,新鲜牙鲆在贮藏初期微生物群落较为丰富,随着贮藏时间增长,只有几种优势菌存在。经DNA序列分析表明,牙鲆的特定腐败菌为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微生物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象干标本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进
18
作者 李金庆 鲁闽 +4 位作者 粟智平 段效辉 王颖 孙超 卢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4期123-125,共3页
[目的]筛选豆象干标本基因组DNA的有效提取方法。[方法]以口岸截获时间不等的豆象干标本为材料,在传统方法上加以改进,对从干标本中提取豆象基因组DNA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将其所提取的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与CTAB法和SDS法进行了比较,并... [目的]筛选豆象干标本基因组DNA的有效提取方法。[方法]以口岸截获时间不等的豆象干标本为材料,在传统方法上加以改进,对从干标本中提取豆象基因组DNA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将其所提取的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与CTAB法和SDS法进行了比较,并对DNA进行了完整性及PCR验证。[结果]与CTAB法和SDS法相比,豆象干标本提取方法提取的DNA OD260/OD280值均在1.7~1.9,且浓度合适。DNA完整性及PCR验证结果表明,豆象干标本提取方法比较适合后续PCR试验的开展。[结论]豆象干标本提取方法适合该研究中豆象干标本基因组DNA的提取,可推广到检验检疫工作中截获豆象的检疫鉴定中,以缩短检验检疫工作周期,提高检验检疫工作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象干标本 DNA提取 基因组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7年全国口岸进境矿产品携带疫情分析
19
作者 李金庆 王颖 +4 位作者 贺丽娜 方绍庆 鲁闽 粟智平 段效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40-143,155,共5页
[目的]分析2008—2017年全国口岸进境矿产品携带有害生物疫情情况,提出进境矿产品查验及检疫鉴定工作合理化建议。[方法]分别从截获有害生物年变化规律、生物类别、矿产品类型、检疫性有害生物与一般有害生物情况、主要检疫性有害生物... [目的]分析2008—2017年全国口岸进境矿产品携带有害生物疫情情况,提出进境矿产品查验及检疫鉴定工作合理化建议。[方法]分别从截获有害生物年变化规律、生物类别、矿产品类型、检疫性有害生物与一般有害生物情况、主要检疫性有害生物与主要来源地关系、来源地等方面对全国口岸2008—2017年进境矿产品截获的各类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7年进境矿产品中有害生物截获种类和种次稳步增长,仅在2016年截获种次急剧增加;有害生物以昆虫、杂草截获种类最多,占截获种类总数的79.50%,昆虫截获种次最多,占截获总种次的60.82%;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截获种类和种次均以非金属矿产品最多,金属矿产品次之;四纹豆象、双钩异翅长蠹、红火蚁、鹰嘴豆象、黑双棘长蠹、美国白蛾位居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前6位,小杆线虫目、书虱、蚁科、米象、仓潜、家蝇、市蝇、滑刃属线虫位居一般性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前8位;6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在9个来源国(地区)中的截获比例均在60%以上;共有93个国家和地区截获到有害生物,其中印度、朝鲜、拉脱维亚、巴西、土耳其、立陶宛、日本位居前7位。[结论]针对疫情截获情况,提出了进境矿产品查验及检疫鉴定工作的合理化建议,有效保护国门生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矿产品 有害生物 截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