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北部芳198-133区块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实践 被引量:21
1
作者 金成志 何剑 +2 位作者 林庆祥 梅俭 段彦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225,共8页
大庆油田致密油储层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为促进大庆油田致密油藏的有效开发,探索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压裂施工模式。以提质增效为核心,通过平台井压裂方案的整体优化,将地质、钻井、压裂、作业施工紧密结合,实现了致密油储层改造规模... 大庆油田致密油储层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为促进大庆油田致密油藏的有效开发,探索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压裂施工模式。以提质增效为核心,通过平台井压裂方案的整体优化,将地质、钻井、压裂、作业施工紧密结合,实现了致密油储层改造规模最大化。采用集约型的工厂化施工方式,现场用工人数缩至26人,占地面积节约77%,利用一套车组完成芳198-133区块9口水平井154段压裂施工,用时仅32天,大幅提升了施工时效;通过该区块的探索应用,形成了一套具有大庆特色的工厂化压裂施工标准。芳198-133区块经过改造后,生产158天,累计产油1.55×10^4m^3,单井平均日产油38.1m3,相比同区直井措施产量提升14倍,达到了预期的增产效果。通过增能提效,使综合施工成本降低36%,实现了试验区致密油藏整体动用和经济有效开发,对大庆油田其他致密油区块增产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地质工程一体化 工厂化 压裂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压裂施工诊断及工艺控制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闫鸿林 段彦清 +2 位作者 范立华 张海龙 林庆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6-184,共9页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裂缝形态复杂,压裂施工规模受限。为了准确判断施工难点,降低压裂加砂难度,增强储层改造效果,利用已施工井测试G函数曲线分析,结合岩心标定,归纳形成了3类典型的页岩油储层G函数曲线解释图版,并优选停泵压力梯度...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裂缝形态复杂,压裂施工规模受限。为了准确判断施工难点,降低压裂加砂难度,增强储层改造效果,利用已施工井测试G函数曲线分析,结合岩心标定,归纳形成了3类典型的页岩油储层G函数曲线解释图版,并优选停泵压力梯度、近井摩阻、滤失系数3项特征参数,建立压裂特征参数诊断标准,提高了诊断效率及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诊断结论,探索形成了动态酸处理、“临界砂比法”试探加砂、砂塞打磨降滤、逆混合主缝延伸和阶段控排量分级加砂5项针对性的工艺控制措施。现场应用后,疑难施工层段比例由初期的55%降至20%,水平段压裂加砂强度由1.13 m^3/m提至2.48 m^3/m,取得较好效果。研究成果为页岩油储层压裂现场决策提供了一套量化判别标准,实现了页岩油储层改造能力提升,推动了古龙页岩油资源的有效动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压裂施工 G函数 施工诊断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致密油水平井侧向穿层压裂试验及效果评价
3
作者 段彦清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8期47-51,共5页
大庆油田扶余油层为典型的致密油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砂体纵向不连续、横向不集中特点,需采用体积压裂才能有效动用。针对新探区砂体分布预测难度大、部分水平井砂岩钻遇率低、传统体积压裂井控储量小的问题,首次开展了水平井侧向穿层压... 大庆油田扶余油层为典型的致密油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砂体纵向不连续、横向不集中特点,需采用体积压裂才能有效动用。针对新探区砂体分布预测难度大、部分水平井砂岩钻遇率低、传统体积压裂井控储量小的问题,首次开展了水平井侧向穿层压裂可行性评价及现场试验。根据井轨迹与目标砂体空间位置关系,优化定方位扇形射孔,确保裂缝向优势砂体方向扩展延伸;优选套管桥塞分段+大排量单簇单压工艺,提高穿层能量与波及缝长;应用动态酸处理技术,降低穿层施工压力;采用全小粒径组合支撑+纤维伴注支撑工艺,构建由井筒到目标砂体远端的全支撑裂缝,实现对井筒侧向未钻遇砂体的有效沟通和动用。在M1-平5井第1~5段开展侧向穿层压裂现场试验,井下微地震监测显示,穿层段人工裂缝长度176~256m,沿目标砂体方向有效延伸;示踪剂监测结果表明,穿层段均有产油贡献,平均单段产油贡献率与层内致密油Ⅰ-2类层相当,证实侧向穿层压裂试验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穿层 水平井压裂 定方位扇形射孔 大排量泵注 动态酸处理 纤维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致密油水平井缝间距优化研究
4
作者 杨勇 段彦清 《河南科技》 2022年第18期76-79,共4页
近几年,世界非常规油气对于致密油储层勘探开发越发重视,大庆油田外围已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50%为致密油藏,是当前重要的接替能源。为研究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扩展过程中缝间干扰及其对裂缝形态的影响,基于流固耦合和摩尔库伦准则,利... 近几年,世界非常规油气对于致密油储层勘探开发越发重视,大庆油田外围已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50%为致密油藏,是当前重要的接替能源。为研究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扩展过程中缝间干扰及其对裂缝形态的影响,基于流固耦合和摩尔库伦准则,利用孔压黏聚单元以及Cflow子程序模拟压裂段内多簇压裂裂缝的扩展,对不同裂缝间距的裂缝形态进行模拟,研究缝间应力场变化对复杂缝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裂缝扩展过程中,由压裂液作用而产生的诱导应力使得裂缝两侧椭圆形区域内的水平主应力发生转向,而裂缝尖端应力方向不受影响;裂缝间距越大,簇间应力干扰作用越小,能够保证压裂后形成的各条裂缝具有均匀延伸且相似的形态,但是缝间距过大不利于缝网的形成。该研究结果对水平井缝间距的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间干扰 扩展有限元 应力转向 裂缝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