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11种绿化灌木春季滞留颗粒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段嵩岚 闫淑君 +3 位作者 吴艳芳 田高飞 金妍超 陈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3,共7页
为筛选出福州市春季总滞尘、滞留粒径<10μm和粒径<2.5μm颗粒能力较强的绿化灌木,对福州市11种道路常用常绿灌木叶片单位面积、单叶以及上中下3个高度层次空间的滞留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种绿化灌木总滞尘与滞留粒径<10... 为筛选出福州市春季总滞尘、滞留粒径<10μm和粒径<2.5μm颗粒能力较强的绿化灌木,对福州市11种道路常用常绿灌木叶片单位面积、单叶以及上中下3个高度层次空间的滞留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种绿化灌木总滞尘与滞留粒径<10μm和粒径<2.5μm颗粒的能力顺序基本一致,但不能以其中任何一个指标衡量其整体滞留能力;植物叶表的密致绒毛、深沟壑、网状脉和高密度的气孔结构以及叶片的一些卷曲,皱缩形态均有利于颗粒物的滞留;以不同单位计,树种间总滞尘、滞留粒径<10μm和粒径<2.5μm颗粒能力的顺序将改变,红花檵木、洒金桃叶珊瑚、福建茶、黄金榕等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留能力强;洒金桃叶珊瑚、红背桂、琴叶珊瑚、非洲茉莉等树种单叶滞留能力强;11种绿化灌木叶表主要滞留粒径<2.5μm的颗粒,基本在50%以上;下层叶片的总滞尘能力最强,且总滞尘和滞留粒径<10μm颗粒的能力随层次高度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灌木 滞尘效应 颗粒物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果紫薇林近自然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震 闫淑君 +3 位作者 田高飞 吴艳芳 段嵩岚 潘刚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2-347,共6页
通过对西藏墨脱近自然分布的小果紫薇种群展开样地调查,编制小果紫薇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小果紫薇存活曲线、生存函数曲线以及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同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和种群动态量化方法进行预测,以揭示近自然分布的小果紫薇种群结构... 通过对西藏墨脱近自然分布的小果紫薇种群展开样地调查,编制小果紫薇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小果紫薇存活曲线、生存函数曲线以及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同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和种群动态量化方法进行预测,以揭示近自然分布的小果紫薇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小果紫薇种群属于增长型,整个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值Vpi与V'pi(考虑外界干扰时)均大于零,但对外界干扰敏感性较高;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说明小果紫薇各龄级有相近的死亡率;死亡率和损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未来2、4、6、8龄级时间后小树、中树和大树个体数量都将得到增多。小果紫薇种群若能维持现有生境,并适当进行轻微的人为干扰,将具有较好的自我更新能力,有利于维持种群延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小果紫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草本植物春季滞留颗粒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艳芳 闫淑君 +3 位作者 段嵩岚 田高飞 刘震 金妍超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8-422,共5页
为了探讨城市草本植物在降低大气颗粒物(PM)的作用,选取福州市白马路常见的15种草本植物,采用滤膜分级过滤的方法,对其单位叶面积滞留总颗粒物量、粒径<10μm和粒径<2.5μm的颗粒物量进行测定,并结合叶面结构分析其滞留颗粒物的... 为了探讨城市草本植物在降低大气颗粒物(PM)的作用,选取福州市白马路常见的15种草本植物,采用滤膜分级过滤的方法,对其单位叶面积滞留总颗粒物量、粒径<10μm和粒径<2.5μm的颗粒物量进行测定,并结合叶面结构分析其滞留颗粒物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草本植物春季滞留颗粒物量的差异较大,相差3倍以上,其中麦冬的单位叶面积总颗粒物滞留量最大,为3.083 8 g·m^(-2),芭蕉最少,仅为0.740 5 g·m^(-2);草本植物叶表面颗粒物主要是细颗粒物;叶表面结构直接影响植物滞留颗粒物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草本植物 颗粒物 PM2.5 PM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