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BMI 树脂固化反应及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祥萱 段少峰 +3 位作者 凌月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4-247,共4页
利用热分析技术测定了纳米TiO2共混改性双马来酰亚按(BMI)树脂体系的固体反应参数,考察了固化条件与玻璃化温度之间的关系及纳米TiO2对固化树脂高温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树脂中引入纳米TiO2,降低了固化... 利用热分析技术测定了纳米TiO2共混改性双马来酰亚按(BMI)树脂体系的固体反应参数,考察了固化条件与玻璃化温度之间的关系及纳米TiO2对固化树脂高温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树脂中引入纳米TiO2,降低了固化反应活化能和树脂固化后处理温度,改善了BMI树脂的加工性能;树脂在N2中的起始热分解温度降低,但不改变热氧分解温度;TiO2/BMI固化树脂玻璃化温度高达302℃,热分解温度达420℃;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固化温度和延长固化时间,可使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固相聚 热稳定性 二氧化钛 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正交实验优化小儿香菊泡腾片处方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文宝 郭留成 +2 位作者 王乐 杨俊涛 段少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7-939,共3页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正交实验研究小儿香菊泡腾片的最优处方工艺。方法单因素考察填充剂、泡腾崩解剂、粘合剂和润滑剂,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pH值、崩解时间、吸湿率作为综合评分指标,考察乳糖与蔗糖比例、无水柠檬酸与酒石酸比例、...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正交实验研究小儿香菊泡腾片的最优处方工艺。方法单因素考察填充剂、泡腾崩解剂、粘合剂和润滑剂,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pH值、崩解时间、吸湿率作为综合评分指标,考察乳糖与蔗糖比例、无水柠檬酸与酒石酸比例、酸源与碱源比例、酸碱片重含量。结果最优处方为乳糖与蔗糖比例0.3∶1,无水柠檬酸与酒石酸比例0.3∶1,酸源与碱源比例0.7∶1,酸碱片重含量50%。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合理,制剂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香菊泡腾片 处方工艺 正交设计 综合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帕罗西汀固体分散体口崩片处方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宝 杨俊涛 +2 位作者 郭留成 任京力 段少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帕罗西汀口崩片最优处方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休止角、崩解时间为指标对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进行考察,并对矫味剂和片剂硬度进行选择,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联合正交实验设计,以口感(酸甜度)、质感(沙砾感度)和崩... 目的研究盐酸帕罗西汀口崩片最优处方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休止角、崩解时间为指标对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进行考察,并对矫味剂和片剂硬度进行选择,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联合正交实验设计,以口感(酸甜度)、质感(沙砾感度)和崩解时间作为评定指标,对崩解剂交联聚维酮(PVPP)、填充剂微晶纤维素(MCC)和甘露醇用量进行优化。结果盐酸帕罗西汀口崩片最优处方为PVPP 13%,MCC 32%,甘露醇38%,阿斯巴甜1%,柠檬酸2%,硬脂酸镁0.7%。结论该处方工艺合理,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盐酸 口崩片 模糊综合评价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叶酸偶联物的合成及体外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文典 崔杰 +2 位作者 夏一帆 张欣 段少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7-454,共8页
合成叶酸偶联物并将其应用于叶酸靶向脂质体制备,考察其在体外肝癌HepG2细胞中的靶向性。通过酰胺反应将叶酸、胆固醇琥珀酸单酯与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乙烯二胺材料连接,合成两种两亲性的叶酸-聚乙二醇-胆固醇琥珀酸单酯(Folate-... 合成叶酸偶联物并将其应用于叶酸靶向脂质体制备,考察其在体外肝癌HepG2细胞中的靶向性。通过酰胺反应将叶酸、胆固醇琥珀酸单酯与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乙烯二胺材料连接,合成两种两亲性的叶酸-聚乙二醇-胆固醇琥珀酸单酯(Folate-PEG_(2000)-CHEMS和Folate-PEG_(4000)-CHEMS),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超高分辨率复杂体分离鉴定质谱系统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选取钙黄绿素为模型药物,采用薄膜分散法分别利用Folate-PEG_(2000)-CHEMS和Folate-PEG_(4000)-CHEMS制备了钙黄绿素脂质体FA-PEG_(2000)-L与FA-PEG_(4000)-L。利用激光粒度仪检测FA-PEG_(2000)-L与FA-PEG_(4000)-L的粒径、Zeta电位;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考察了脂质体FA-PEG_(2000)-L与FA-PEG_(4000)-L在HepG2细胞体外摄取实验中的药物递送效果。结果显示,钙黄绿素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05.8±10.2)nm,经电位测试脂质体的Zeta电位为-(1.19±0.31)mV。FA-PEG_(4000)-L靶向脂质体的荧光强度分别约为普通脂质体、FA-PEG_(2000)-L的3.6和3.1倍(P<0.01),FA-PEG_(4000)-L在HepG2细胞中的递送效率明显高于FA-PEG_(2000)-L与非靶向组,说明Folate-PEG_(4000)-CHEMS可应用于脂质体制备,并可促进体外HepG2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叶酸 聚乙二醇 肝癌 细胞摄取 偶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缀合物HA-CGA的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肖寒 程雪丹 +2 位作者 张智博 胡博凯 段少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合成透明质酸(HA)-绿原酸(CGA)的水溶性缀合物HA-CGA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比较该缀合物与单体药物CGA的抗菌活性。方法将HA溶于水中,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将其活化,然后加入溶于DMF的CGA进行... 目的合成透明质酸(HA)-绿原酸(CGA)的水溶性缀合物HA-CGA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比较该缀合物与单体药物CGA的抗菌活性。方法将HA溶于水中,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将其活化,然后加入溶于DMF的CGA进行酯化反应,最后将反应溶液在水中透析除杂,冻干,得到缀合物HA-CGA,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法、红外光谱法对HA-CGA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平板计数法来比较CGA和HA-CGA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CGA和HA-CGA对2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HA-CGA抗菌活性强于CGA。结论通过HA对CGA的结构进行修饰,增加了CGA的水溶性,进一步提高了CGA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透明质酸 缀合物 水溶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五烯酸与透明质酸接枝物的合成及其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杰 夏一帆 +1 位作者 张文典 段少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3,共8页
合成花生五烯酸(EPA)与透明质酸(HA)耦合物,初步评价其体外抗肝癌活性。通过胱胺将花生五烯酸与透明质酸连接,合成了一种透明质酸-花生五烯酸接枝物(HA-EPA),利用核磁共振仪(^(1)H 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合成花生五烯酸(EPA)与透明质酸(HA)耦合物,初步评价其体外抗肝癌活性。通过胱胺将花生五烯酸与透明质酸连接,合成了一种透明质酸-花生五烯酸接枝物(HA-EPA),利用核磁共振仪(^(1)H 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激光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检测了其粒径与电位。采用MTT法检测了HA-EPA对肝癌细胞HepG2,Huh-7和正常肝细胞LX-2的体外抗细胞增殖作用。利用EdU染色与TUNEL染色法,考察了HA-EPA对HepG2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进一步验证了凋亡情况。通过迁移和侵袭实验考察了HA-EPA对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1)H NMR结果显示,HA-EPA被成功合成,且EPA在HA上的接枝率约(40±5)%;FT-IR结果进一步确证了HA-EPA的结构;粒径为(162.5±10.2)nm,电位为−(4.47±0.31)mV;MTT结果表明,随着药物处理时间延长,相同EPA含量下HA-EPA表现出优于EPA的对HepG2与Huh-7细胞活性抑制能力。当作用48 h,HA-EPA对正常肝细胞LX-2的毒性小于EPA。HepG2的24 h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实验结果显示,透明质酸的接枝提高了EPA抑制HepG2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抑制迁移与侵袭的能力(P<0.001),说明HA的接枝可以明显增强EPA的肝癌抑制效果并起到一定的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花生五烯酸 接枝物 肝癌 细胞活力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