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荡湖前置库悬浮颗粒物特征及与水质间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松贺
段如菲
+2 位作者
罗敏
陈辉
杨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58-6864,共7页
为探究前置库内悬浮颗粒物(SPM)特征及对水质的潜在影响,对2022年12月(枯水期)、2023年4月(平水期)及8月(丰水期)长荡湖大浦港前置库上、中、下游区域水体SPM粒径特征和空间分布,以及水质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原位试验分析了丰水...
为探究前置库内悬浮颗粒物(SPM)特征及对水质的潜在影响,对2022年12月(枯水期)、2023年4月(平水期)及8月(丰水期)长荡湖大浦港前置库上、中、下游区域水体SPM粒径特征和空间分布,以及水质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原位试验分析了丰水期SPM的拦截机理.结果表明,前置库对NH_(4)^(+)-N、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46.42%、51.59%和36.83%,入库区域对污染物削减贡献大.表层水体内SPM粒径对SPM中TOC(P=0.018)和TN浓度(P=0.011)有显著影响,粒径增加携带的碳、氮浓度也相对增加.原位试验结果显示表层和底层水体捕获的沉降颗粒物内TN和TP浓度分别是自由水体的2.33~5.25和4.53~5.72倍,且水体氮、磷浓度与SPM内氮、磷的浓度分布呈负相关,表明SPM作为污染物的运输和吸附载体,通过吸附、沉降等作用影响水体污染物的转化.前置库能够通过去除SPM而改善入湖水质,为高浊度水体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库
悬浮颗粒物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荡湖前置库悬浮颗粒物特征及与水质间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松贺
段如菲
罗敏
陈辉
杨剑
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河海大学
江苏省金坛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58-6864,共7页
基金
2023年度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2023ZD111,2023ZD113)。
文摘
为探究前置库内悬浮颗粒物(SPM)特征及对水质的潜在影响,对2022年12月(枯水期)、2023年4月(平水期)及8月(丰水期)长荡湖大浦港前置库上、中、下游区域水体SPM粒径特征和空间分布,以及水质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原位试验分析了丰水期SPM的拦截机理.结果表明,前置库对NH_(4)^(+)-N、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46.42%、51.59%和36.83%,入库区域对污染物削减贡献大.表层水体内SPM粒径对SPM中TOC(P=0.018)和TN浓度(P=0.011)有显著影响,粒径增加携带的碳、氮浓度也相对增加.原位试验结果显示表层和底层水体捕获的沉降颗粒物内TN和TP浓度分别是自由水体的2.33~5.25和4.53~5.72倍,且水体氮、磷浓度与SPM内氮、磷的浓度分布呈负相关,表明SPM作为污染物的运输和吸附载体,通过吸附、沉降等作用影响水体污染物的转化.前置库能够通过去除SPM而改善入湖水质,为高浊度水体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前置库
悬浮颗粒物
水质净化
Keywords
pre-dam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water purification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荡湖前置库悬浮颗粒物特征及与水质间的关系
张松贺
段如菲
罗敏
陈辉
杨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