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妊娠期子宫破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颖(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多发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URDP)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多发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URDP)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本文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URDP的预后因素进行文献总结,为妇科医生手术提供临床依据,提高手术技巧,将URDP的风险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妊娠期子宫破裂 妇科医生 文献总结 育龄期女性 临床医生 远期并发症 RUP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诗雨(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3,共3页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持续上升趋势[1,2],早期诊断可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无病生存率,故此,亟待确立高效的筛查途径来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3]。部分指南认为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ul...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持续上升趋势[1,2],早期诊断可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无病生存率,故此,亟待确立高效的筛查途径来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3]。部分指南认为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S)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的一线影像学检查[4~6],但其特异度较低,并且有一定的操作者主观评判以及仪器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系统 经阴道超声检查 无病生存率 子宫内膜癌 仪器误差 影像学检查 早期诊断 主观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汪沙 林斯丽(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4-648,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有活性的在位内膜细胞在子宫体以外发生黏附、侵袭并形成新生血管,最终导致异位病灶生成的病理过程。该疾病具有痛经逐渐加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逐渐增大以及期别逐渐进展的特点,有可能存在...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有活性的在位内膜细胞在子宫体以外发生黏附、侵袭并形成新生血管,最终导致异位病灶生成的病理过程。该疾病具有痛经逐渐加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逐渐增大以及期别逐渐进展的特点,有可能存在诊断延迟[1]。EMS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在位内膜如何异位至其他器官是当下研究EMS发病机制的热点及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异位病灶 诊断延迟 趋化因子 子宫体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汪沙(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8-532,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女性的常见病,患病率估计占育龄妇女的10%和不孕妇女的21%~47%[1,2]。根据临床病理类型分为腹膜型、卵巢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和其他部位的内异症[3]。...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女性的常见病,患病率估计占育龄妇女的10%和不孕妇女的21%~47%[1,2]。根据临床病理类型分为腹膜型、卵巢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和其他部位的内异症[3]。DIE的临床症状复杂,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大,成为内异症治疗中的棘手问题。DIE相关不孕的治疗更棘手,治疗理念及方式存在争议,已成为内异症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就DIE相关不孕的治疗选择进行文献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妇女 文献总结 治疗理念 临床病理类型 内异症 手术难度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安民 杨晓葵(综述) +1 位作者 张颖 段华(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9-431,共3页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生育功能的疾病,目前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为代表的药物结合辅助生殖为主。近年来,手术在重建子宫腺肌病生育功能的治疗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在子宫...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生育功能的疾病,目前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为代表的药物结合辅助生殖为主。近年来,手术在重建子宫腺肌病生育功能的治疗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在子宫腺肌病不孕症的治疗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39岁患者存在胚胎反复种植失败史、后壁局灶性腺肌病灶引起宫腔形态改变者,部分患者在保留生育功能的病灶切除术后可获得成功妊娠。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性消融子宫腺肌病灶是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的、有前景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鉴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影响,在有生育要求的症状性子宫腺肌病中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手术治疗 生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祎祎 汪沙 +1 位作者 沈雪(综述) 段华(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3-506,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良性妇科疾病,近年来已有众多研究就非编码RNA家族成员介导该病的发生、发展提供证据,并从表观遗传调控的角度,阐述非编码RNA通过介导子宫内膜细胞异常增殖、凋亡、侵袭及上皮间...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良性妇科疾病,近年来已有众多研究就非编码RNA家族成员介导该病的发生、发展提供证据,并从表观遗传调控的角度,阐述非编码RNA通过介导子宫内膜细胞异常增殖、凋亡、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并参与子宫内膜组织异常修复及血管重塑过程、以及失调的甾体激素代谢及炎症免疫应答等多个环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子宫腺肌病对子宫内膜癌进展、诊断及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祎祎(综述) 段华(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0-194,共5页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部分病例合并子宫腺肌病。两者在疾病起源上均不同程度地受雌激素诱导,且子宫内膜细胞具有类似的生物学特征;子宫腺肌病不仅自身具有子宫内膜恶性转化潜能,也可能通过发挥屏障作用抑制原...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部分病例合并子宫腺肌病。两者在疾病起源上均不同程度地受雌激素诱导,且子宫内膜细胞具有类似的生物学特征;子宫腺肌病不仅自身具有子宫内膜恶性转化潜能,也可能通过发挥屏障作用抑制原发子宫内膜癌进展。然而,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多伴有形态结构失常,造成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癌灶累及肌层的影像学对比度下降,并给术后的病理诊断分期带来困扰和挑战。目前,针对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情况仍无统一共识,但更多倾向子宫腺肌病合并症可能是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良好预后指标。本文从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腺肌病在病因机制、进展转归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性和相关性出发,探讨总结合并子宫腺肌病对子宫内膜癌进展转归、术前影像学诊断、术后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处理两者共存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合并子宫腺肌病 进展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的组织效应及其在子宫腔整复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博涵(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9-1043,共5页
子宫腔整复手术的主要内涵包括恢复子宫腔正常解剖学形态并治疗因宫腔形态异常造成的相关症状,预防再粘连形成,促进内膜再生修复以及恢复生育功能等,是系统性的治疗手段。精细的手术操作是子宫腔整复的重要一环。目前,宫腔镜子宫腔整复... 子宫腔整复手术的主要内涵包括恢复子宫腔正常解剖学形态并治疗因宫腔形态异常造成的相关症状,预防再粘连形成,促进内膜再生修复以及恢复生育功能等,是系统性的治疗手段。精细的手术操作是子宫腔整复的重要一环。目前,宫腔镜子宫腔整复手术采用的主要能源形式为高频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腔 整复手术 宫腔形态 再生修复 宫腔镜 能源形式 手术操作 组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框基因A1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正晨(综述) 段华(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8-271,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虽为良性疾病,但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源框基因A10(HOXA10)是多基因家族的转录调节基因之一,主要参与生殖道发育、调控胚胎植入及其发育、决定细胞定向分化...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虽为良性疾病,但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源框基因A10(HOXA10)是多基因家族的转录调节基因之一,主要参与生殖道发育、调控胚胎植入及其发育、决定细胞定向分化和增殖。近年来研究发现,HOXA10不仅在胚胎发育和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与EMT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OXA10基因表达受表观遗传学调控,在EMT的在位和异位内膜中表达改变,可能与内膜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此,深入研究HOXA10在EMT发生中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对EMT发病机制研究及寻求临床诊疗的新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框基因A10 子宫内膜异位症 凋亡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